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反批“怒批唱衰中国教育的八个悖论”

3已有 3552 次阅读  2018-12-16 23:41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中国教育的文章,叫做“怒批:唱衰中国教育的八个悖论,不要误导中国老百姓”。作者是邱学华,江苏省常州市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1960年大学教育系毕业,应该深受苏联式教育影响。
说起专学数学的人,倒是有一些有趣故事。我在学法语的时候,法国老师经常嘲笑数学家,称他们为“foufou”,基本是疯子的意思。我对此倒不以为然,心想教法语的不喜欢数学很正常。不过后来到法国确实感到不论是中国的数学留学生还是法国数学教授,情商都跟别人大不一样。因此,诺贝尔不设数学奖,因为他不喜欢数学家?有这种说法,但有些牵强。我查了一下诺贝尔奖的设立。可能他不算很喜欢法国这个数学大国吧。1888年他兄弟在法国死了,法国报纸的讣告误以为是他死了,说“诺贝尔博士,发现了更快杀死人的方法而成为富豪,昨天死了”。诺贝尔,这个终生单身汉,很受刺激,在1895年在巴黎的瑞典-挪威俱乐部设立了诺贝尔奖。
当然,诺贝尔算试验科学家,不重视数学似乎也不奇怪。回到主题上,我不认为邱学华这样在苏联影响高峰时出了校门,又教小学数学的人,对教育的看法会比他人高上一筹。不管怎么样,我们可以梗概分析一下他的看法。

邱认为“中国的教育理论界缺乏自信,崇洋风气太盛,把外国教育理论奉为圣明,用外国(特别是美国)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成就批判中国的教育,蒙蔽中国人,给中国人洗脑。笔者现把社会流传较广,唱衰中国教育的论调梳理归纳为八个方面,并逐一进行分析。” 事实上,中国有什么教育理论呢?如果有的话应该是苏联那一套。美式教育,单单从解放前的那些教会学校来说,不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是很成功的。比如圣约翰大学,在美国一点不出名,可是在中国办的也培养了很多人才。既然我又不是搞教育的也不空谈什么教育理论,就直接针对他的“唱衰中国教育的论调梳理归纳为八个方面”讨论一下。
下面这些分题是邱要反驳的,我的讨论,主要是反驳他的看法。

1。高考是指挥棒,中国教育一切问题的根子都在高考
高考总的来说是一种公平的升学方式,尽管直辖市受到极端特殊照顾也不公平。
但是中国式高考和美国式没法比。美国的主要是考SAT,就只是数学和英语的一份卷子,考四个小时,美国的平时学习成绩是很重要的,不论是升大学,还是考研或者是找工作。中国的高考真是考死人,学科分得多,每个学科考的门数多,尤其是外语,浪费太多中学时光。还有政治课浪费时间,没多大用处,不如学一下普通哲学和人文主义。我认为欧美的升大学方式更好一些。学生在中学不会偏科,语言学得比中国中学生好,竞技性体育运动丰富,各种学生俱乐部繁多,人际交流能力受到推崇和锻炼,社会责任感很强。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没有反映在中国高考里。至于说欧美式升学法在中国不可行,邱学华给的理由实在不可接受,比如说:
“由于缺乏诚信监督制度,高校和考生的数量众多,目前尚不能全面实行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政府不诚信,应该改革政府改革司法。甚至可以说,高校不能诚信选拔学生,本身就是教育的失败。
“出于对社会安定的考虑,高考改革的步子不能迈得太大,必须逐步推进”,当初一刀切把教会大学砍掉,胡乱合并院系就什么都不怕了。“必须逐步推进”都是官话,什么时候逐步?怎么推进的?

2。应试教育泛滥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
就算不是主要问题也至少是个问题。应试教育当然对政府来说管理容易。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小学升好中学,中学升好大学,都要考,课程又多,确实压力很大。
考试是不可避免的。控制教学质量总是需要指标,辨别学得好坏也需要考试。而西方的考试,是跟中国科举考试学的。像法国,早期对东方有些神秘感,因此什么丝绸陶瓷都是好东西,考试也学一学。
但是像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等,说是考试工厂,是应试教育的典型。这个判断应该不错。美国的学期成绩,也不完全倚赖考试,平时作业也要计分。
有考试就必定会有应试,在中国是这样,在美国不算是这样。考SAT范围还是很窄的,就算专门做做题应付这个考试,花的时间和中国没法比。并且,现在有很多大学不要求申请人有这个成绩,这个其实不太公平,大致是因为亚裔成绩太好的缘故,可是成绩好也不是应付考试的结果。
邱学华认为,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还要恢复“全面发展教育”的理念。这样观点,说明中国教育者的知识贫乏。“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都是差不多的概念,起源于卢梭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本来应该已经渗入到西方教育。可是最近几年,大学又提倡全面教育(HOLISTIC),我认为,还是因为亚裔成绩好导致大学过去的录取方式不能自圆其说,所以要加点主观的东西。为什么你成绩好没有被常青藤大学录取,因为你不够HOLISTIC。所以作为录取理念,这个其实不太公平,但教育理念,这东西本来就有。

3。高分低能,中国学生只会考试,分数很高,能力很低
有时高分仿佛是一种原罪。他为什么高分,因为他努力。仿佛别人没得高分是不屑于学习得高分似的,连考试不及格的人都会有这种观点。
高分通常能力也比较好,这个是正常的,至少专业上是这样。但是中国的学习方式确实容易造就书呆子。像比尔盖次不算书呆子,但是仍然会说他大学时跟别人多交往一些就好了。或许像现在大法官卡瓦那夫那样,喝酒聚会 (这是我说的,不是盖次说的)。
反过来,既然上面我们承认了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就是说我们浪费太多时间去得高分。

12/17/2018

待续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 思想 2018-12-17 21:56
    他写了那么多书和文章,我只看到这一篇,就怒从心头起,说明中国教育多么沉醉在自我的伟大里。什么“政府特殊津贴”,靠一点花架子掩盖多少老师工资待遇低劣。他谈中国教育,根本不谈中国农村教育是第三世界国家水平,等于认同不平等和城市特权腐败。

    邱学华 (小学数学教学专家)
    编著和主编250多本图书,在国内外教育报刊发表600多篇文章
    1984年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1988年荣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等。
  • lita 2018-12-17 22:38
    中国教育已经积重难返,还有这些言词堂皇的自以为是的专家,可悲!
  • 夜夜笙歌 2018-12-18 02:25
  • 思想 2018-12-19 22:13
    lita: 中国教育已经积重难返,还有这些言词堂皇的自以为是的专家,可悲!
    right.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