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大医生小医院 - 第二部—佛教心理学 (28) - 终于破坏僧团

1已有 10759 次阅读  2012-02-21 09:49   标签大医生小医院 

大医生小医院

(第二部—佛教心理学)

 

川田洋一著  -  圆明译

                      
续 ...

终于破坏僧团

 

根据《成唯识论》上说,‘忿’就是愤恨、痛骂或殴打眼前不利于自己的行动。嗔毒的作用强烈时,会引起随烦恼。

 

‘恨’会紧随在忿后出现,痛恨难解时,才会陷入烦恼里。

 

忿恨交加才会‘恼’,意指恨痛,坚执恶事,不能依理悔改,反而恼乱身心。

 

‘嫉’是热中自己的名利,而嫉妒别人的成就或名望,也有害贤之意。

 

‘害’是伤的意思,损伤其他有情的生命。

 

当嗔恚剧烈时,上述的各种随烦恼——忿、恨、恼、嫉和害等,会连续衍生起来。

 

且说提婆达多遭到世尊严词拒绝后,嗔恚转烈,忿恨生起,又不能散发于外,只有恨在心头,有增无减了。

 

怨恨不久会变成恼怒和嫉妒,以至完全发作。对象当然是指世尊了,因为提婆达多看见世尊深受大家的尊敬,也能接受各种供养,艳羡他能以佛的身份高高在上。他很嫉恨世尊,不久,他煽动憎众起来分裂教团,犯了破和合僧的罪刑。

 

根据《南传大藏经.律藏四.小品》上说:

 

有一次,提婆达多来到俱迦利等弟子们的住处,说道:‘朋友呵,看我们要怎样破坏世尊的僧伽,驳倒他的法论?不妨去央求世尊废除五件事情,如果他不肯,破坏他的教团便了。’

 

这五件事情定:

 

一、比丘终身住在山林,不得走进村子里。

二、比丘终身行乞,不得接受别人招待的供养。

三、比丘终身穿粪扫衣,不得穿居士衣服。

四、比丘终身坐在树下,不得进入房里。

五、比丘终身不吃鱼肉,否则有罪。

 

提婆向世尊央求以上五件事情要废除,不料,遭到世尊的严词拒绝。其实,这五件事情不是要制订严厉的规律,来拘束比丘的行为,而是要制御烦恼来转换宿业,难怪世尊不答应提婆的央求。提婆欣喜地离去了。

 

据说世尊表示:‘提婆破坏合僧团的行为,等于犯了各种罪过,将会陷入地狱一劫之久。’

 

‘提婆在十五日布萨那天,同一群憎众谈到以上五件事,征求大家的意见……当时除了阿难及一须陀洹以外,计有刚来出家的五百名比丘,不知事情的轻重,以为他提出五件事都是正确律法,故都同意提婆的主张。当时适逢舍利弗、目连等诸位大罗汉都不在场,虽然阿难等极力反对地无效。’(《五分律.第二十五》)

 

由于提婆获得五百名新弟子的支持,立即宣告脱离僧伽教团,前往王舍城西南方的伽耶山去了。

 

舍利弗与目连得到世尊的允许,前往伽耶山,企图救出那群被提婆带走的弟子们。有人看见他们离去,不禁叹息:‘难道这两个人也要去投奔提婆吗?’世尊说:‘他们两人一定能展现法的威德。’

 

且说两人抵达伽耶山时,适逢提婆在滔滔不绝地说法。三闻达多警告提婆说:‘不要相信舍利弗和目连,他们不怀好意跑来了。’

 

不料,提婆却表示:‘朋友,你别这样说,他们跑来最好。因为他们明白我的意思才来的。’说完话后,让出半座来招待舍利弗和目连了。

 

舍利弗和目连默然不答话。不久,待提婆说完法后,才向舍利弗说:‘我现在劳累得很,你来代替我说法便了,我背痛,想休息一会儿。’

 

于是,他模仿世尊的样子,把大衣折成四叠,右(协)朝下呼呼熟睡了。

 

此时,目连首先大展神通,接著由舍利弗说法了。五百位新出家弟子才如梦初醒,懊悔自己误听提婆的谬论,纷纷随他们两人回到世尊的座下了。

 

只见三闻达多用脚趾踢一下提婆,说道:‘舍利弗和目连带走一群比丘了。’据说提婆大惊地起立,指名痛骂:‘两个坏蛋把我的弟子们带走了。’气得一直跺脚,鼻孔出血,活活地堕入地狱里去。

 

此时,提婆心里对世尊起了杀害的念头。

 

世尊驳倒耆那教的论点

 

这时候,世尊与提婆达多的纠纷,似乎传到外道们的耳朵里,提婆的反叛似乎成为间接的因缘,才促使无畏王子皈依世尊。

 

依据《四分律》上说,无畏王子是耆婆的亲生父亲。他在外道尼乾陀的唆使下,才跟世尊展开一场问答。结果,这次机会反而造成王子信佛的因缘。

 

根据《南传大藏经》的《无畏王子经》上所说,有一天,尼乾陀(耆那教)来唆使无畏王子说:‘王子呵,你何妨跟沙门乔达摩(世尊)辩论一番?这样一来,你才会扬名天下。’

 

王子说:‘像我这样的角色怎敢向大名鼎鼎、威力浩瀚的沙门乔达摩辩论呢?’

 

于是,尼乾陀向王子献策:‘王子呵,你不妨去找沙门乔达摩,当面问他:“佛有不爱的人,谈起别人不变听的话吗?”如果他回答有,就立刻追究向下去:“既然这样,那佛跟凡夫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他说没有,不妨问他:“那佛为何把提婆达多打入地狱里,让他长期受苦,并曾说话激怒提婆呢?”这样一来,沙门乔达摩自然难以回答,而王子的声望会人尽皆知。’

 

王子禁不住尼乾陀的怂恿,开始准备去跟世尊辩论。

 

一天,王子招待世尊和佛弟子来,饭后果然开始问答了。

 

不料,王子的期待落空了,尼乾陀的预料和反驳的指点全都派不上用场。

 

只听世尊开始活用譬喻来说明了。

 

世尊问他:‘如果有一个孩童在大人不注意时,把一块木片或小石头放进口里,不知你要怎么处理?’王子答说:‘当然要取出来,倘若不能立刻拿出,也得用左手抓住他的头部,用右手指深入他的口理,纵使快要流血也得取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我对那个孩子有一份慈爱心。’(《无畏王子经》)

 

于是,世尊开口了,纵使如来说出别人不变听的话,他的动机也跟你一样,因此,以下六种情况可以分析:

 

一、倘若此话不真实,亦无利益,别人也不爱听时,如来绝不会讲。

 

二、倘若此话是实情,但无利益,别人也不爱听时,如来也不会讲。

 

三、如果此话是真实,也有利益,可惜别人不爱听时,如来知道何时该讲,何时不该讲。

 

四、如果此话不是实情,亦无好处,纵使别人爱听,如来也绝不会讲。

 

五、此话当真,但无好处,纵使别人喜欢,如来也不会讲。

 

六、此话属实,也有利益,别人也爱听时,如来认为讲话适得其时矣。

 

原因是,如来部曾以慈悲心对待天下苍生。

 

无畏王子听了上列说明,始知世尊的慈悲与智慧非常伟大,远非尼乾陀之辈所能比拟,之后才毅然皈依世尊了。

 

再者,王子当时感动之余,忍不住问世尊:‘世尊每次面对问题,都能依不同性质回答,难道是事前准备好的吗?’

 

不料,世尊反问他的话也很有趣:‘你对车子的常识相当渊博,如果听到有人问起车子方面的事情,难道你先准备好答案了吗?’

 

王子答道:‘只要问到车子,不论什么问题,我无须准备都能立刻答得出来。’

 

世尊说:‘王子呵,情形完全一样,佛熟知法界的事情,遇到任何人问都能马上作答。’

 

后来,无畏王子因为能够逃过哥哥阿阇世的迫害,才去出家当比丘。

 

待续 ...

来源:http://bookgb.bfnn.org/books2/1854.htm

 

 

大医生小医院

(第二部—佛教心理学)

 

川田洋一著

圆明译

 

第一章 阿阇世的情结

第二章 佛教产科学

第三章 提婆达多的叛逆

第四章 亲属关系的冲突

第五章 提婆达多步入地狱

第六章 阿阇世与业病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 夜夜笙歌 2012-02-21 10:17
    子路也曾经想要对孔子不利。当老师也有风险啊。
  • 花开蝶舞 2012-02-21 12:00
    yeyeshengge: 子路也曾经想要对孔子不利。当老师也有风险啊。
    哈哈 。。。 这个是专业的危险呢 。你要小心了(开玩笑)。。。
  • 夜夜笙歌 2012-02-21 12:11
    ky2009: 哈哈 。。。 这个是专业的危险呢 。你要小心了(开玩笑)。。。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