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论开悟 - 贾题韬居士主讲 - 第六讲 唯识学的开悟(中) (十五)

3已有 14836 次阅读  2013-02-04 10:34   标签论开悟  唯识论 

论开悟

 

贾题韬居士主讲

 

续 ...

 

现在来谈一谈唯识的修识。我先从加行位讲起。

 

前边我们已经讲过,加行位分‘暖’、‘顶’、‘忍’、‘世第一’四位。这四位都是定。  ‘暖’是明得定,  ‘明’是见道的智慧。  ‘顶’是明增定。此时,智慧已经增加了。‘忍位’是印顺定。印者,决定义;顺著正确的方向向见道之目标前进。  ‘世第一位’是无间定。就是说,在世间定中是最高的,再没有能超越此定者。  到了这一位,很快就会见道。那么,它修的是什么呢?在唯识里,修的主要是四寻伺观,四如实现。  这是唯识的特别修法,非如小乘人单修四谛法。 

 

按唯识家讲,我们的认识不外乎‘名’、‘义’、‘自性’、‘差别’四个部份。‘名’是客观事物的;‘义’是名所含有的义理。 如说‘声是无常’。‘声’就是‘名’,‘无常’就是‘义’。只要是被认识的东西,都有它的‘名’和它的‘义’。从‘名’上讲,‘名’有其‘自性’,‘差别’。  ‘自性’,就是说‘名’或‘义’它本身是个什么东面,‘差别’就是它本身与外界其他东西之区别或距离。  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各自之名、义、自性和差别。

 

自性是就其本身说,差别是就其区别于它事物之名和义而言,因此,我们所认识之事物无非就是这四个方面。  而这四个方面又都是离不开识,都是我们认识中的观念。  ‘四寻伺观’就是要依此四门而仔细地推敲研究,看看是否真是离开识以外,另有可以认识之事物存在? 

 

若‘名’若‘义’都是因缘条件关系中之聚合作用,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和‘义’。 如说一个茶杯,它可以用来泡茶喝,它也就可以被称为茶杯。但如果用它去盛其他种类之物质,它便不能被称为茶杯了。在特殊场合,有可能用它作打斗之工具,这就更不能再称它为茶杯了,因为它已变成武器了,而尽管它本身仍然是个小小的杯子。

 

这一切的作用差别,又绝对离不开我们的认识,不能离开人的认识而有什么意义。同样的道理,把四谛放到唯识里,也不外乎‘名’、‘义’、‘自性’、‘差别’等,而这些又全部离不开‘识’。我们必须这样去认识问题,才能会到烦恼之根源,求得究竟解脱。

 

 

待续 ...

来源:  http://bookgb.bfnn.org/books/0276.htm

 

图片来源:其他网站.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