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筷子文化

7已有 2797 次阅读  2016-09-22 10:31   标签style 

日本及欧美学者提出,“筷子文化圈”、“叉子文化圈”、“手抓文化圈”在当今世界鼎足三分。这种以餐具区分文化的做法看似简单粗暴,但也有一定道理,因为烹饪是人类进化、生存、发展的根基。

 

美国历史教授Edward Wang在《筷子:一部文化和烹饪历史》中介绍了筷子成为餐具的原因及其发展史和文化意义。考古发现证明,距今三四千前的商朝起筷子正式成为通用餐具,但兽骨做的筷子七八千年前就出现了。古代北方气候干燥寒冷,民众爱吃热饭,为避免烫伤得用餐具。筷子取代“匕”(勺柄尖锐的汤匙)成为主要餐具,则和饮食习惯的变化相关。

 

列鼎而食的时代,用勺容易从鼎中捞出肉块或喝汤 。《礼记》规定,筷子用来挾羹汤中的蔬菜,吃小米饭得用手。汉代起,小米在北方饮食中的地位逐渐被小麦取代,磨面工艺也日趋成熟,馒头、面条出现,南方人又多食米饭,吃这些主食用筷子更方便。席地而坐的分餐制也被围桌而坐、中间放菜的共餐制取代,筷子成了挾菜首选。公元十四世纪,“筷子文化”已在今天的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确立,其影响远达蒙古、满洲里和戈壁滩。

 

筷子的文化含义丰富,比如成双做对,可作为吉祥的新婚礼物等。但即便只看餐饮发展史部分,本书已很有趣。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 小马 2016-09-23 06:14
    说起来,印度和中国都是米饭大国。但是中国喜欢用筷子,而印度喜欢用手。
    为啥呢?
  • 夜夜笙歌 2016-09-23 08:48
    小马: 说起来,印度和中国都是米饭大国。但是中国喜欢用筷子,而印度喜欢用手。
    为啥呢?
    按照这个作者的推论,因为中国人吃滚烫的东西,需要餐具。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