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传教士的女儿

8已有 6961 次阅读  2016-09-24 10:07   标签style 

看到《纽约时报》上发布的讣告,才知道19661990年在母校美国安娜堡密西根大学教过汉语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哈利叶特弥尔斯(Harriet Mills1920-2016)教授今年三月五日因老年失智造成的并发症在马里兰州过世,差一个月就满九十六周岁了。

 

我念博士时弥尔斯教授早已退休,但常回校参加中国研究中心每周二中午的午餐讨论会和其他活动。记忆中,她是位身材瘦高的白人女子,容长脸,戴眼镜,头发花白,年纪不轻了,但行动依旧敏捷,丝毫不见臃肿。她的打扮有点非主流。与和她同龄的其他美国女人不同,她从不着裙装,也不化妆,不分季节总戴个鸭舌帽,天冷了还穿青灰色的中式对襟棉袄。我们没打过多少交道,能记清楚的一是有次我参加密西根大学瑞克姆(Rackham)研究生院组织的关于“文化刻板印象”的小型讲坛,我代表中国留学生与一位英国留学生、一位华裔美籍的历史系博士生一起发言,她也来听,还夸我英文长进了。另一次,在中国研究中心的周二午餐会上听她说起自己的研究,我这才知道她曾在中国坐过四五年牢。

 

弥尔斯于1920年在东京出生,父母都是美国长老会教派的传教士。她幼时在南京、上海的美国学校读过书,1941从威斯理女子大学本科毕业,专业是英国文学,1946年又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中文硕士学位。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时,她与另两位获得富布赖特(Fulbright)奖金的美国学者正在北京大学学习。1951年六月她因“反革命罪”被捕,直到1955年十月被释放,经香港回到美国。回美后,她因肺结核接受了两年治疗,于1961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中文博士学位,之后在哥伦比亚、康奈尔、密西根大学教书直到1990年退休。她很少公开谈论狱中经历,但据说曾将在中国接受“思想改造”的遭遇叙述给康奈尔大学一位替中央情报局研究“审讯术”的心理学家听,为这个专家有关“洗脑”技术的专著提供了素材。

 

我与弥尔斯教授萍水相逢,对她的个性、经历都了解不多。但她二十世纪中期就能从美国名校拿到中国文学博士学位,后又在名校教学,获得教授职称,暮年还从密西根大学获得语言学硕士学位,显然是她那代美国女性中的佼佼者。她是鲁迅专家,还研究过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政策、宣传版画。1967年她出版了在美国颇具权威的中文教科书《现代汉语中级读本》(Intermediate Reader in Modern Chinese),通过教学、科研帮助密西根大学赢得“全美学习中国文学、文化最好的两三所大学之一”的名声。

 

尽管有过惨痛经历,七十年代文革结束后弥尔斯曾三次去中国参加学术会议。回美后在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她既赞叹新中国民众识字、秩序井然、卫生改善的局面,又感到无法畅所欲言、不能与老友新朋坦诚交流的痛苦。“我知道自己无法回归故里,可是至少我努力过了,”她如是说。时隔多年仍将中国视为故乡,可见她对中国的热爱始终不渝。

 

弥尔斯教授命运多舛,在美国更多因在中国坐牢的经历而不是本人的教学、研究成果知名。我遗憾她的一生似乎总被别人定义,成为这样或那样意识形态的诠释标本。斯人已逝,愿她安息。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