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美国买车记

8已有 4309 次阅读  2017-11-24 15:13

车子停在路边被刮蹭,找修理工来估价理赔,他说不值得修,干脆换一辆算了。我不由得犯愁。我不仅对车懂得少,而且没时间耗在看车、选车、买车上。幸亏大学放秋假,时间安排多少松动了点。又有熟识的小镇老人罗素牵线,认识了修车的道格。道格平常爱买旧车,维修后再卖出赚钱,对附近车行比较了解。他调查研究后,瞄准了位于离本地车程一小时的州府的两处车行,说那里有车能满足我的需求。正巧罗素要出门去州府办事,我就搭他的车去车行看车,也顺便让他掌掌眼。

 

一早出发,等罗素办完事,又开车四十分钟才到车行,期间还经历了施工封路,必须绕道的周折。第一家车行我感兴趣的车已卖掉。穿过马路去另一家车行看车,卖车人正在办公室和另一位顾客通电话,等了半天。幸好我感兴趣的车还在。他提供车钥匙,让我试车。巨大的仓库内,各色大车、小车,各种颜色、型号、价位,国产、进口,停得挤挤挨挨,满满当当,让人看着眼晕。好在我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只找小型、可靠、性价比高的,不看牌子也不用太多豪华装置。

 

道格事先推荐的是辆通用汽车公司的灰色马里布(Malibu),在美国车中算个头小的。但可靠省油,设备齐全,内部宽敞,后座椅子还可向前倒下、提供更多的后备箱空间。那辆车已有十年车龄,但才开了七万英里。除冰雹在外壳上留下过几处不明显的小坑,其余没啥毛病。卖车人因为和道格熟悉,还免费提供全面的用车历史报告,让我看了放心。坐下来和他讨价还价一番,最终以便宜150美元的价格成交。

 

罗素私下对我说:这车买得合算,要是不喜欢,回到小镇可再高价卖出,换辆别的。 我买车是自开,不是为“炒”车赚钱。不过,和第一次买车时两眼一抹黑相比,这次提前了解情况,分析比较,又有两位顾问帮衬,心里比较有谱。这辆车的基本价格比我十六年前买的还里程少,设施好,价格低。给车行开了张个人支票,拿到了买卖合同,车子的所有权证明“车契”(title)则按规定过两周才能寄给我。但这车已算我的,凭买卖合同就可上路了。

 

车虽买了,接下来还有不少后续工作。首先是取车后要让镇上的修车工再检查一下,排除潜在的机械故障,换机油、加防冻剂,准备过冬。其次要找专人(detailer)清理一下,车子内部要弄干净。第三要找保险公司上车险:因为这车比我原来那辆新,保费会上涨。等两周后车契寄到,本人还得去县政府登记、上牌照,付销售税(售价的5%)和牌照费(按照车子年龄算大约一百多美元)。另外,原来的车我打算送给罗素,要取消原来的车险,并将车契转让给他。去登记新车时可顺便把旧车牌交了,这样才算做完所有事情。

 

我对车、房等有型资产的敏感度都不高,没什么不切实际的野望,也从不将这些身外之物视为个人身份的象征。只愿这辆车可以再开个十几二十年不用费心。钱还在其次,我只嫌买车过程繁琐费神,幸好是秋假,还有脑容量、有时间料理这些琐事。 当然,要是凡事让车行代理,能省点事,但肯定价格会一路飙升。凡事亲力亲为,算是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吧。像我这样看车一次就拍板买下的情况在美国都罕见,在国内买车恐怕更复杂劳神呢。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