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音乐与人脑

6已有 3684 次阅读  2019-07-10 16:50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的《琴诗》提出了一个古今中外很多人疑惑的问题:到底什么是音乐?最近,美国神经学家、歌剧演员Indre Viskontas解答了这个问题。

 

她说,声乐或器乐引发空气振动,人耳可以通过由此带来的气压变化感知声音。但什么是噪音,什么是音乐?人脑倾向于寻找规律,有重复才有音乐。标新立异的当代音乐有时引发抱怨,就在于这些作品中缺乏重复,让听众“听不懂”。但引起我们注意的不是重复,而是变化。哪怕风格不同,音乐作品一般都在重复中包含变化,吸引听众步步追随,试图发现其中的意义。所以,声响+结构+变化=音乐。

 

音乐的意义还和场合有关。在什么情境下创造音乐、欣赏音乐决定了作品的意义。中学乐队能吸引学生积极上学是因为音乐的社交功用。人工智能专家还说,一段音乐如果太过完美,听众反而兴趣欠奉,觉得是机器人的作品。略带瑕疵的演出更能引发大家的共鸣,让人觉得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为什么有的音乐让我们魂牵梦绕,终身难忘?它们都能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既能满足我们对特定音乐样式的预期,又能诱人入彀,让听众紧随其步调,直到最后达到高潮、结局。这种让心理从紧张到松弛的过程能带来巨大愉悦。另外,少年时期爱过的音乐对我们的一生影响深远,因为那时人脑还处在逐渐定型阶段。

美国女议员被枪击造成颅脑损伤,说不出某些英文词语,但能唱出包含这些词语的歌曲。掌管语言的左脑受伤了,掌管音乐的右脑加倍发挥作用,取长补短,帮她复健。这倒和口吃者通过唱歌来表意的例子异曲同工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