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英文的读与写(下)

7已有 3898 次阅读  2019-07-16 16:58

我初到美国读比较文学硕士时,一学期只选三门课,每门课每周上三小时的讨论课(seminar)。那时的阅读量基本是每课每周一本书。上一次课,课外必须准备至少六小时。而且,比较文学专业强调理论素养,阅读资料多为诘屈聱牙的后现代、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的文字。在国内中文系出身、之前英文阅读量有限的我读得面无人色。但这样高强度的阅读持续一段时间后卓有成效。一来这样“血与火的洗礼”让我从此对学术套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碰到陌生的学派和文字不再发怵。二来,研究生的讨论课非常精彩。课堂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教授画龙点睛,想法在碰撞、交流中获得提升。这比老师满堂灌,学生开小差的教学方法高明多了。

 

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写论文前都要参加“合格考试”,我又集中阅读了大量经典文学作品。学术论文主要看内容,文字排在次要位置。文学却强调情感的感染力,遣词造句至关重要。正因为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丰富性,品鉴作品时容易众口难调,各持己见。有位美国朋友是英文专业的毕业生,却对霍桑的煌煌巨著《红字》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作者忝得大名不过是因为当初美国小说家少,此书才得以被列为文学经典。也时常听人抱怨对中外的“经典文学”无感,“死活读不下去”。其实,开卷有益不在于是否读了经典,而在于读了之后是否有自己的想法。自出机杼,有独到的体悟才能写出有创意的分析文字。

 

因此,有效的阅读教学中,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发声,并指导他们将原始、自发的反应整理成文。一个办法是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写250字的短文,在课前用电子邮件发给老师。他们可以描写作品里最打动他们的情节、人物、场景或手法,探讨作品与他们的生活、其他课程或其他阅读材料的关联,也可针对阅读材料提问。老师给予简短回应,表示赞许,提出未来方向,或建议进一步深谈。

 

这种“预写”练习学生只要完成就能得分,压力小,作用却大。不但能督促学生及时、认真完成阅读任务,还能建立师生之间互相信赖、相互帮助、教学相长的共生关系。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设计课程,引导讨论,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进一步深入研讨问题。有些不便公开讨论的事情,老师也能通过和学生私下交流保护隐私,深化教学,保证“一个都不少”。这种教学方法将阅读、讨论、写作紧密结合,超越了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也能起到深远的作用。

 

梳理好了自己的想法,论文有了内容,再来讲求形式就水到渠成了。美国学术论文的惯例是“继往开来”,既要研究已有学术成果,又要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就是说,论文没有原创论点不行,但不认可他人的发现也不行,写作者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有些学生随手把他人的论述黏贴到自己的文章里,文章读起来前后语气不一,风格芜杂,一看就不是原创。 “不告而取”会被视为恶意剽窃。但对经验较少的作者来说,引用太多有时也会导致他们被“学术大佬”牵着鼻子走,无法坚守个人风格。写论文时滥用“高端”词汇,仿照他人的句法结构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对他人的论文发表意见,可以完全赞同,可以全面反对,也可一分为二,还能综述几种论点后提出自己的新看法,但这些都得建立在证据充足的基础上。所谓“建设性”评判,不是把原作一棍子打死,而是无论同意还是不同意,都要摆事实、讲道理,找到根据,再进行推理。论文的标准是信息充足、逻辑顺畅、表述清晰、结构合理、有根有据、语调严肃。总之,要用自己的话语阐述自己的观点。写作的最终目的是要保证交流无障碍,读者能理解你的观点远比卖弄聪明,显摆“学术水平”更重要。有时,简单的词汇和语法就能达到同样效果,不必舍易求难,故弄玄虚。

 

朋友移民加拿大后创办了教育公司,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带领有志者阅读经典,很好贯彻了“以读带写”的原则,为培养内地的英语教学师资做出了贡献。听说他们的教学十分成功,我也有所感触,写下此文共勉之。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 彭丽芳 2019-07-17 00:08
    我们这有个山大(真的)来的女孩做PhD。去年底的时候QF。偏偏她的committee有5个人还专业都不搭界。因此读paper 这关她要读很多都没太听说的论文。QF通过后女孩嚎啕大哭,一个新来的助教授留下来想安慰她几句,她说, 你走吧! 让我再哭会儿。。。
涂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