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美国出书记(下)

5已有 2689 次阅读  2019-11-02 16:53

我的前三本英文学术书虽都是修改后才发表的,但都一投即中,没有多少悬念。最近出版的这本书有关江南的美食怀旧现象,其过程与之前相比戏剧化多了。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由来已久,无论是作为“吃货”还是研究者,阅读、体验美食的经验也不少。入职美国大学后还教过几门有关中国餐饮文化的课程。不过起念论述中国饮食文化较晚,契机是上本书研究当代中国的网络文学,对“穿越文”表现出的怀旧情绪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前三本书的写作中曾涉足文学、历史、社会学、人类学多个领域的研究方法,这些新课题都用得上,于是顺理成章开工了。

 

访谈、体验、阅读,田野工作与写作过程都基本顺利,要出版时却一波三折。第一稿被出版社退回,认为理论元素不足,需要补充。这倒促使我又多看了许多书。修改稿送出后,编辑依旧不甚满意,说无把握说服出版社同意出版,要我再次大改。他的修改意见涉及原书的内容、方法和结构,伤筋动骨,与我的初衷不符,于是撤回书稿,另想别法。向有经验的前辈咨询后,重新找了家出版社,他们请到的一位审稿人对文笔发出质疑,但提不出有价值的修改意见。编辑客气,让我接着改,时间不限,但也表示目前不会再请第二位专家审稿。

 

投稿再度铩羽,心情沮丧,还夹杂着看不清前路的迷茫。不愿就此罢休,但又不知是否该再找一家出版社。于是暂时搁置书稿,改做他事。不过,对美食怀旧这个题目我一直没放下,投给学术期刊的相关稿件也接连发出。2018年春天去哈佛大学参加了一个有关中国食品文化的工作坊。转机就此出现。

 

工作坊后一个月,突然收到华盛顿大学出版社总编的电子邮件,表示她正出版饮食文化的系列专著,对我在工作坊发表的论文感兴趣。时值暑假前夕,我急着整装回国,收到此信抱着可有可无的想法,寄出了搁置一年的书稿。没想到对方十分高效,两周后发来电子邮件告诉我已找到审稿人,估计八月能收到报告。三个月后又发来电子邮件,告诉我两份报告已收到,九月初美国劳动节放假后会给我发来。果然,不久我就看到了专家意见。与前两次相比,这次审稿十分顺利,两位专家不仅颇多溢美之词,且意见一致,认为我的书值得出版,且要尽快出版。编辑拿到报告吃了定心丸,告诉我九月中下旬出版社编委会将最终讨论决定。十月中旬,好消息传来,我的书稿通过出版社审核,确定要出版了。

 

接下来就是常规操作了。编辑按章发来修改意见,但向我保证无需大改,只要求缩减全书长度,减少中文的人名、地名,简介要增加趣味性、降低“学术性”。同时出版社准备了合同,两方签约。十一月中旬我交出修改稿后,他们又找人校订。经过协商,校对人赶在我校一月下旬开学前将一校稿发来。我修改后再发回,让他二校并定稿。此稿交给出版社排版,接着他们发来PDF版让我三校。这一次不能改内容,改错字也要避免页码变动。我又自己出资找专业人士编写索引,六月初修订完毕,向出版社交稿。七月,出版社告知:他们最后看过就要付梓了。果然,八月中旬总编再次来信,告诉我出版的好消息,大规模上市还要再等4-6周。此番从我交出初稿到最后出版,前后不到十五个月,真是创了学术书籍出版的速度记录了。

 

从四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我领悟到,万事随缘。学术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虽说文章不厌千回改,越改越好,最终能否出版还牵涉到其他随机、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如审稿人的口味。因此,哪怕暂有挫折也不必灰心丧气。如果相关学术成果能以其他形式发表,就说明研究获得认可,只是出版专著的时机未到。即便著作不能发表,在研究中学到的东西,获取的体验都无可替代。佛系出书,胜不骄,败不馁,方能保有方寸间的宁静祥和,也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道。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