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读心

7已有 1169 次阅读  2022-05-13 09:07

和他人打交道时,我们总会有意无意地揣测对方用意。美国心理学家Liane Young指出,对别人视角的理解、体会是一种了不起的认知能力,人一般要到五岁才慢慢学会。三岁以下的幼儿都是“自我中心”者,无法领会别人的心意。“读心”能帮我们分辨敌我,判断善恶,量刑定罪。善解人意能让我们生活顺利,讨人喜欢。不过,我们的“读心术”并不总是准确、有效,有时可能谬误丛生。而错判用意也许会造成致命结果。如,美国警察看到黑人男子伸手入袋,马上联想到对方要拿出武器而不是手机,于是开枪射击,杀害无辜。

 

同一事件,新信息会带来新结论。2001年“九一一”事件发生,第一架飞机撞上纽约世界贸易中心时,旁观者起初以为是飞行事故。直到第二架飞机撞楼,大家才恍然大悟这是恐怖袭击。更重要的是,先入之见会让我们对实施者的用心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同样的行为,至爱亲朋实施,我们会往好处想,不愿相信对方出于恶意。但对陌生人或敌人,我们就不会那么宽宏大量了。

 

心理学家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凡事往好处想会让人际交流更顺畅,自己心情更美好。但疫情增加了“读心”的难度。如,看到别人戴口罩,你会想什么?觉得此人免疫系统有缺陷,家里有还没打疫苗的孩子,所以谨慎防疫?还是认为戴口罩是“左派”自由主义者侵犯人权的象征?敌我分明的情境中,双方通常都会有意曲解,把好意归为己方人马,恶意加诸对方身上。牵涉到政治立场,相互“预设好意”大概更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