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关于社会性别的讨论:上海会议(一)

已有 13583 次阅读  2009-06-28 01:11   标签上海  性别  会议  社会  讨论 
和老友吃饭,说起这次会议的题目是“社会性别”,众人都面面相觑,不知我在胡扯什么。可见“社会性别”研究在国内实在还是非主流的领域和研究方法,虽然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在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非常流行,并且衍生出种种流派了。

通俗地说,最早的社会性别(gender)研究者就是要质疑一般引以为普遍真理的对男性,女性性别身份和行为的特定的认识和规范。在她们看来,主流社会提出的对男性和女性的规范并非如大家所认为的那样,是“自然而然”,因为生理或生物学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而是特定文化,历史,政治背景决定的。而且,很多情况下,对于女性的行为规范都是为维护父权社会的权力结构服务的。比方说,过去普遍认为女性就应当温顺,沉默,贞洁,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等等,而对男性却不是这样要求。所以,研究者最早提出的是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的不同。以后,大家又逐渐认识到,其实我们对于性别(sex)本身的认识也已经受到了既定社会性别框架理念的影响,所谓的“科学”“医学”方面的认识,都离不开社会性别观念和权力分配的影响。这个我们可以从主流社会对于边缘化社群的约束和惩罚中可以看到:比方说,同性恋长期被看作是犯罪行为或心理变态。

现在对于社会性别可以从各个学科,各种角度来研究。这次参会的就有人文学者和社会科学家,从事法律和医疗工作的专业人士,妇联或其它官方组织的成员,以及非政府的草根组织的代表。虽然都是福特基金会赞助的,和北京会议相比,上海会议规模更大-有近两百篇论文,而且入选率低于百分之五十;参加者中所谓的“文化精英”,“主流人士”更多一些;发表的论文往往偏重于社会性别而忽略了“性”的方面。我个人的意见是,和北京会议上的草根人士相比,发言者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也许因为会议规模大了,讨论的质量反而不如北京会议。

昨天的开幕式上,一位印度学者做了主题演讲。她的中心观点是非欧美国家的社会性别研究也要考虑全球化的背景,不应该盲目套用欧美的那一套。她举的例子是工业化之前的伊朗社会理想的男性美(面白无须的美少年)和女性美(粗壮有小胡子)与西方的截然不同,因为那里当时对于社会性别的定义其实是以成年男性为参照物和服务对象的,并不存在现代西方男女二元对立,截然不同的结构模式。

我觉得她提出的观点也适合于中国。传统中国社会对理想女性的界定也与西方不同,不是以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为基本标准的,而是以女人作为女儿,妻子,母亲要做到的规矩礼数为基准的。所以,“妇女”或“女人”这样的集体性称呼也是现代化的产物,过去的女子要么是“女”,还没结婚的,要么是“妇”,已经结婚的,基本不存在凸现个体身份的,或以生物性为基准的社会性别身份。对理想男性的塑造,有所谓“文武”两种,即孔子式或关公式,前者是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承者,但往往是四体不勤的文弱书生。后者虽有忠义,豪侠等种种美德,但后世又常常与体力劳动的下层阶级联系在一起,成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代名词。

说到这里,想起《红楼梦》中理想的男性美的代表是漂亮的贾宝玉,不是野蛮粗蠢的薛蟠-在另一种背景可能是阳刚直爽的正面人物,也不是好色荒唐的贾琏-在另一种故事里可能是魅力无穷的“种马”男。有知名学者曾因此断言曹雪芹是同性恋。不管怎样,我由此想到,如今对于耽美文学和动漫男性人物的“中性美”的追捧,不知是否出于对前工业化时期的社会性别模式的诉求?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