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吃的回忆录 [打印本页]

作者: yeyeshengge    时间: 2011-3-29 06:49     标题: 吃的回忆录

杰森埃普斯坦(Jason Epstein)年过八十,是美国著名的编辑,曾经长期担任跨国大出版社蓝德姆房(Random House)的出版主编。在漫长、丰富的事业生涯中,他不但出版了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那波可夫(Vladimir Nabokov)等现代文学大家的名著,而且也为著名的厨师编辑出版过菜谱。他的回忆录 ,开门见山地题为《吃》(Eating: A Memoir),一半是故事,一半是菜谱,把自己一生中值得记忆的片断都用代表性的菜肴加以记录,老来细细品尝,回味无穷。

比方说,埃普斯坦的童年时代在犹太祖母的厨房里度过。多年以后,他仍然记得祖母储藏室里一排排整齐的罐头,装满了自己种、自己收、自己腌的番茄、黄瓜、桃子。而且,他在成年后,也不自觉地在自己的厨房里复原祖母当年的摆设。书中的“鸡肉馅饼”(chicken pot pie)这道菜,就是为了纪念他永远乐观、坚强的祖母。当年祖母从富家小姐沦为贫困移民,必须自学厨艺家务。虽然她的菜做得一般,但为家人、社区奉献一生,所以人人都对她的手艺赞不绝口。

美国遭受恐怖袭击的“九一一事件”中,纽约的双子塔轰然倒塌,人员伤亡惨重,满城哀号一片。作者去曼哈顿一家百年老店买三文鱼等海鲜,回家路上要经过警察的岗哨。即便在这样风声鹤唳的情境下,他不但没有受到搜查,警察还主动要帮他拿装菜的包裹。崇尚独立自由的美国人仿佛重新发现了社区和团结的意义。

谈到中国菜,埃普斯坦推崇的是赵元任夫人杨步伟1945年出版的《怎么烹调和食用中国菜》(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因为在英文的中国烹饪书中,本书是介绍地道的中国料理(而不是西化的中餐)的首次尝试 ,其中说到的基本技能精确简易,至今适用。作为日常和文字打交道的资深编辑,作者也慧眼识珠。不但向首次解释了“筷子”(chopsticks)和“点心”(dim sum)意思来源的作者致敬,而且指出这本书中创造的新词,例如“炒菜”(stir-fry)和“锅贴”(pot-stickers)如今已经成为美式英语的一个部分。当然,他和赵氏夫妇见过面,知道这本书由赵元任捉笔,所以书中看来是杨步伟对丈夫、女儿严厉斥责的言辞,实际上是一家人共同合作、戏谑玩笑的见证。另外,作者描写他在纽约唐人街的小店买菜,说到中老年中国女性精挑细捡、讨价还价的情景,不啻是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生动的风情画。

埃普斯坦说,世间的活物,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最基本的结构都是消化系统支持生殖器管。可是,正如作者所说,烹饪之道其实更象文学而不是科学,因为做菜就象写诗,拥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至为关键。所以,本书中作者只提供大概方略,让下厨者根据时间、场合、气温、人数自行发挥,最终独创自己的菜式。

在作者的笔下,季节变迁,声色感知,亲情友情,无一不是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青年时代的湖畔汉堡野餐、 每年夏季生日时的蓝莓派、冰岛朋友做的烤羊羔,文字的魔力足以为任何菜肴添色添香,让它们穿越时空,引人垂涎。
作者: tuxini    时间: 2011-6-2 21:27

做菜就象写诗,拥有自己独特的声音至为关键
我很喜欢这句话。心情好时,可以用有限的料作出好吃的菜;心情不好,好料也做不出美味来。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huarenv5.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