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闲谈] 关于“大大”称谓初探 [打印本页]

作者: 棋王    时间: 2012-5-20 21:22     标题: 关于“大大”称谓初探

经常看到小美经常称呼四哥,BT啥的“大大”
哦觉得这个辈分好像有点问题。。。。哦GOOGLE了一下。
哦觉得叫哥,弟啥的比较合适,叫叔,伯啥的好像都不大合适
他们几个,哦看3,40几岁的样子最多了,

“大大”,是我们对父亲的称呼,从小到大,一直这样叫,感觉非常亲切,现在的孩子都洋了,学着外面的流行叫法,喊“爸爸”。对父亲的弟弟也根据排行喊“二大大”。“三大大”等等。
     开始,我以为“大大”是我们地方方言,“爸爸”才是正统叫法。但是到了北京发现老北京人也对父亲喊“大大”,(他们大多数喊父亲的哥哥为“大大”)而且山西同学也是这样叫他的父亲。就想研究这个叫法的来源,因为我们的祖先来自山西,所以心中就有了是否是最早山西是这样叫法,那么明朝初年移民到全国各地的山西移民是否也是这样叫法?所以就有了查阅资料研究一番的想法。
     通过一番资料及本人认识的各地朋友的调查发现,“大大”的称呼在全国之广让我惊叹!
   1陕西方言中“大大”指父亲的哥哥,有些地方也指父亲或父亲的兄弟。
   2河南方言中“大大”一般用作称呼父亲或者父亲的弟弟。
   3安徽蚌埠一带方言中“大大”指父亲的哥哥。     
   4江苏徐州及安徽北部(淮北,宿州),“大大”是指父亲的哥哥。
   5山西吕梁汾阳阳泉方言中,“大大”也是爸爸的意思。   
   6辽宁沈阳方言中,“大大”也是大爷,大伯的意思。   
   7北方方言(京津河北)一代,称呼大爷为“大大”。
   8广西某些地方方言中大大指的是爸爸。
   9福建某些地方称呼爸爸为大大。
    从这里不难看出我们国家这么辽阔的疆土,从北方到南方都有喊爸爸为“大大”的。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哪个是父亲称谓的正统!
     对父亲的称谓是最基本的称谓形式之一。古往今来,对汉语中称谓问题进行研究的论著很多,其中不乏对父亲称谓的研究,但近年来著名学者胡士云(1994,2002,2003)等的相关研究颇值得注意。这些学者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的搜索,同时注意搜集、整理和利用近年来方言研究的大量成果,结合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尤其是语言接触理论和社会语言学的理论,从共时、历时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少令人信服的结论。     胡士云(2002)从汉语方言的角度把父亲的称谓分为6类(每类他称之为某系)。结果如下:
     “父”类,包括父、父亲;
     (2)“大”类,包括达、大大、达达等;
     (3)“爷”类,包括爷、爷爷、阿爷、老爷子等;
     (4)“爹”类,包括爹、阿爹、老爹;
     (5)“爸”类,包括爸、爸爸、阿爸、老爸等;
     (6)“伯”类,包括伯、伯伯、老伯、阿伯等。
     除了以上六类外,还有以“叔”称父亲的,如河南一些地方;有以“相”称父的,如安徽歙县;有以“官”称父的,如福建福清;更有以“哥哥”称父亲的,如浙江武义。还有很多,不一而足。    (一)“父”类
“父”类是中国社会中历史最悠久、最稳定、也最有地位的称谓。汉语文献中看到对“父亲”的最早称谓是“父”。胡士云(2003)引用王绍新的看法, 说“父”在甲骨文时代已经指称父亲了②。王的说法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后来的字书、辞书一直没有改变。直到今天,“父”类仍然是称呼父亲的重要方式。只是它一般是用来作背称。     按“古无轻唇,‘鱼’‘模’转‘麻’,故‘父’为‘爸’”的说法, “爸”实即“父”之本音。(黎锦熙,1933)这个说法在今天的方言和外语的对音中还可以找到旁证:福建一些方言保留“父”的词中,“父”的声母都念[p](冯爱珍,1993);雷州话中虽然是以“阿”“尼阿”称父,但在含“父”的词中,“父”也读[pe]。此外,轻唇音非组声母的文读为[h],白读则是[p]组,如飞、分、放、孵、父、吠、饭等和蜂、芳、缝等(李新魁,1994))。朝鲜语和汉语的对音关系是非常严整的,“父”所在的唇齿音今天仍读b,例如《韩国汉字读音表》对下列汉字的注音就是bu:夫扶父富部付符府腐妇否浮讣釜附负副簿肤赴赋。③      同时,这也就意味着中古以后,就开始有两个称父的词,一个是与口语相异的“父”(广韵:扶雨切),一个是记录口语的“爸”(集韵:必驾切)。但现有的文献似乎又表明后者始终并没有取得正统的地位。
作者: farshine    时间: 2012-5-20 21:24


作者: not4weak    时间: 2012-5-20 21:25

我也纳闷,小美怎么见谁都叫大大?
作者: 棋王    时间: 2012-5-20 21:28

回复 3# not4weak


哦其实认为四哥你可能还是单身呢。。。。。   


作者: 棋王    时间: 2012-5-20 21:34

哦可能OUT了,刚搜到原来斑竹也可称为“大大”
不过这可能是小朋友用语?


作者: aimei    时间: 2012-5-20 21:34

本帖最后由 aimei 于 2012-5-20 21:42 编辑

就是老大高手的意思
我常常是想的比手快

作者: not4weak    时间: 2012-5-20 21:40

本帖最后由 not4weak 于 2012-5-20 21:57 编辑
回复  not4weak


哦其实认为四哥你可能还是单身呢。。。。。
棋王 发表于 2012-5-20 21:28


哈哈哈。。。
作者: 棋王    时间: 2012-5-20 21:41

回复 7# not4weak


这个问题,有点不大礼貌。


作者: not4weak    时间: 2012-5-20 21:43

回复  not4weak


这个问题,有点不大礼貌。
棋王 发表于 2012-5-20 21:41


你先猜(问)的幺
作者: annexh    时间: 2012-5-20 21:57

楼主威武。这个引根溯源很讲究啊。偶们这里有叫父亲“阿爷(音YI)”、“大大”,父亲的兄弟按排行叫“三爷(YI)”、“三大”之类
作者: ygb7969    时间: 2012-5-20 21:58

我一直以为,大大是因为“大爷”成了骂人话以后有的,变通以后,大爷(父亲的哥哥,或者比父亲年长的同辈人)变成了大大
作者: aimei    时间: 2012-5-20 22:13

其实
上海 方言 大大 只是 大一点 的 意思
不是 父亲辈的
作者: 风云无际    时间: 2012-5-20 22:32

大大,不是爷爷的方言吗?
作者: 黄道吉日    时间: 2012-5-20 23:34

大大就是越叫越大的意思。。。就跟孙悟空对金箍棒喊的那样。。。
作者: 無心風月    时间: 2012-5-20 23:59

棋棋太認真了,
其實稱謂什麼的,只在於心,
就像每一片雪花,稱謂雖同,但姿態萬千.
作者: 西门吹雪    时间: 2012-5-21 00:07

棋棋太認真了,
其實稱謂什麼的,只在於心,
就像每一片雪花,稱謂雖同,但姿態萬千.
無心風月 发表于 2012-5-20 23:59



说得好 !!!
作者: momowang    时间: 2012-5-21 01:20

其实
上海 方言 大大 只是 大一点 的 意思
不是 父亲辈的
aimei 发表于 2012-5-20 22:13


在上海本地人中, 大大是外公的意思。
作者: momowang    时间: 2012-5-21 01:23

哈哈哈。。。
not4weak 发表于 2012-5-20 21:40



原来和真爱没有成正果哦,呜呼哀哉
作者: 無心風月    时间: 2012-5-21 03:10

说得好 !!!
西门吹雪 发表于 2012-5-21 00:07


被誇獎了,好開心.
倒教西門兄破費了,豬了四次呀真不好意思啦.
作者: aimei    时间: 2012-5-21 10:06

回复 15# 無心風月





作者: aimei    时间: 2012-5-21 10:08

回复 17# momowang

那是上海本地人
其实教老嗲
*************************
大大 就是嘟嘟
作者: snowrider    时间: 2012-5-21 10:31

在上海本地人中, 大大是外公的意思。
momowang 发表于 2012-5-21 01:20


是的
作者: aimei    时间: 2012-5-21 11:30

外公 本地人叫老嗲呀
外婆 叫 奶奶呀
作者: momowang    时间: 2012-5-21 15:17

外公 本地人叫老嗲呀
外婆 叫 奶奶呀
aimei 发表于 2012-5-21 11:30



    那是崇明人。反正在上海称谓是看祖籍来的。
作者: 棋王    时间: 2012-5-21 15:21

momo 说的对,
上海人中,籍贯浙江和江苏的最多。
籍贯浙江的一般叫 阿娘,阿爷。
籍贯江苏的一般叫 奶奶(发内音),老嗲。
没有叫大大的。


作者: aimei    时间: 2012-5-21 15:27

回复 24# momowang


很复杂
作者: momowang    时间: 2012-5-21 15:58

回复  momowang


很复杂
aimei 发表于 2012-5-21 15:27


上海是个非常复杂的城市, 市区要分上只角下只角,祖籍江苏的要分江南江北,要看小孩家里有没有教养, 这些只有长在其中吃过弄堂口宁波阿婆种子糖,被隔壁苏北哑哑骂过的才会知道,所以每次我看到张爱琳,王安忆,程乃珊的小说都要叹一声,不过随着石库门房子的消失还有上海的市民文化, 有时候我回去,还会专门去那些还没拆迁的弄堂, 静静地站一下, 仿佛回到了童年, 听到弄堂口宁波阿婆有和儿媳妇吵架了。
作者: aimei    时间: 2012-5-21 16:21

回复 27# momowang

没想到 "大大" 应生出嘎系多东西
作者: 喜欢热闹    时间: 2012-5-21 16: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imei    时间: 2012-5-21 16:41

回复 29# 喜欢热闹

啊哈哈哈
闹闹就是不一般

作者: 喜欢热闹    时间: 2012-5-21 16: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huarenv5.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