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现实不是童话——朱令事件的回忆(转) [打印本页]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02:58     标题: 现实不是童话——朱令事件的回忆(转)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5-6 09:25 编辑

1.jpg

      朱令,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朱令事件是指朱令在校期间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导致身体健康遭到极大的伤害,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这是中国首次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远程医疗的尝试。由于朱令没有铊的接触史,警方认定为是投毒事件,但此案经过调查之后,几度沉浮,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尚无明确结果。且由于警方对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异常行为,让朱令案成为公众事件,从而衍生出对于作案嫌疑人家庭背景的各种猜测。2013年4月,随着复旦投毒案的告落,关于彻查朱令案的呼声亦再度涌现,昔日作案嫌疑人孙维遭到社会舆论方面的广泛争议。
    2013年5月3日晚间,新浪微博官方对“朱令”、“铊”、“孙维”等案件关键词进行封锁屏蔽,触发“史翠珊效应”。



导读:前几天我们有提及到20年前朱令铊中毒事件,而在昨天,文中的朱令的好友贝志城在自己的微博写出了当年的回忆。

1.jpg

本文作者:贝志城 (朱令的好友)


    这两天因为在微博上看到医患矛盾的争吵,突然有感而发说起16年前的朱令事件。这件我努力过的事情,并没有像小时候听的童话那样有个美满的结局,所以多年来我一直不愿意面对。现在想想,还是应该趁大脑排除痛苦回忆的机制彻底发挥作用前,把当年的事情记述下来。

    这篇文章没打算说明什么,只是帮助自己记忆,所以可能拉拉杂杂记述了很多琐事。这么多年我的记忆也可能出错,我只能保证我是诚实的记述,欢迎知情的朋友补正。

    对于朱令事件最简单和准确的概要请见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1%E4%BB%A4%E9%93%8A%E4%B8%AD%E6%AF%92%E4%BA%8B%E4%BB%B6#cite_note-.E9.99.88.E9.9C.87.E9.98.B3.E6.95.99.E6.8E.88.E9.87.87.E8.AE.BF-11
关于朱令事件的各种传闻和材料可以参看:

http://www.huaren.us/dispbbs.asp?boardid=331&id=891136&page=1&star=1


      朱令是我的中学同学,我们在初三同班过一年,我对那时的记忆好像只有她是个很正派的女同学,有次政治考试我撺掇她打小抄对答案,她很不情愿答应了,过程那叫一个手忙脚乱,事后也严词拒绝再干这种事了。然后的记忆就跳到她姐姐随北大同学出去爬山意外身亡,这个活泼的女孩子沉默了好几个月,后来虽然恢复了但总有些不同。

    高中的时候我已经成为学校里特立独行的典型,让老师头痛的对象。她虽然不是班干部、三好学生那种类型,但至少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我们似乎没什么交集也没有来往。然后我考上了北大,她考上了清华。

    印象中在她出事前,我只在去清华找朋友玩的时候在路上碰到她一次寒暄了几句。之后就是95年的寒假,同学聚会时听到有同学说“现在怪病真多啊,你知道朱令突然肚子痛住院,然后头发掉光了,什么原因都查不出来”,然后听说她出院回家休养,然后是95年4月初的一天,再次接到那个同学的电话。

         “你是不是去看看朱令,她好像不行了”

         “不是已经好了,在家休养吗”

         “不是,又发作了,而且这次很严重,已经在协和的ICU病房昏迷了”

    我们一群同学约在周六去医院看她,那年我21岁,同龄人的死亡好像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朱令静静的躺在ICU病房里,身体半裸着插满了管子,因为卫生的要求每次只能一个同学进去看。轮到我进去后站在她的病床前,不知道怎么我先不吉利的想到了这很象向遗体告别,接着意识到这是一个同龄人处在垂死状态,忽然产生了一种极强烈的恐惧感想要拔腿逃走,但是双腿又像灌满了铅逃不掉。好不容易磨蹭够了觉得不失礼节的时间走出ICU,坐到她父母边上,看着悲哀的老人年少的我就在想赶紧编点什么安慰他们。这时突然想起来前两天听同宿舍的蔡全清讲过他替系里的陈耀松教授打杂好像在搞一个叫什么Internet的东西,可以和全世界联络。于是就没话找话的跟朱令的父母说有这么个东西,没准可以向全世界寻求一下帮助,她的父母将信将疑的把病历复印了一份给我,还记得我正要走那个同学跑出来叮嘱我说“贝志城,你一定尽力想想办法”

    回到家里我很快把求救信写了出来,当时我想老美最爱谈民主自由,我得把救人这事跟这方面扯上他们才会重视吧。于是我这样开始了“这里是中国北京大学,一个充满自由民主梦想的地方,但是一个年轻的女孩正在死去,虽然中国最好的医院协和医院的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不能诊断她是什么疾病”,之后是照抄病历。找到一个美国朋友翻译成地道的英语,我拿着它去学校和蔡全清一起去系里的机房在四月十日周一晚上发出了这封求救邮件(当时是向两个类似BBS的学术网络Usenet和Bitnet所有跟医学相关的群组发出的),很快第一封邮件回来了,是个爱尔兰人说他会为朱令祈祷,接着第二封,说怀疑是一种叫“thallium”中毒的病;然后是很多中国留学生回信惊讶地说没想到中国也有Internet了,他们会帮忙把信转发给他们周围认识的医生或者他们的导师。那天我头一次感受到Internet的力量,看着邮件不断在Unix绿终端屏幕上跳出,兴奋的一直待到早上五点,才把受到的近百封邮件拷到软盘上带回宿舍。

    记得那时候中国的Internet只有三条256K的链路,分别在清华、中科院和化工大学。我们能蹭上完全拜托我们力学系在北大校外靠近清华院墙,据说是陈耀松教授自己搭梯子从清华墙那边接过来一根线。后来我们产生了惊人的流量好像还让陈教授个人掏了腰包,在系里有人质疑学生怎么私人和国外大规模联系时也是陈教授挡回去的(他说学生就是帮帮同学嘛),这些我一直感念。

    回到宿舍我们先查了字典,原来“Thallium”是“铊”的意思,当时我们面对是问题是从Unix终端下来的邮件会整体打包成一个大文本文件,在电脑上无法阅读。这时候同宿舍的刘莅(他是我在大学最好的朋友)主动请缨,用微软的Access写了个软件,先把邮件拆分成一封封,然后把邮件标题、发件人摘出来存进数据库。之后同宿舍的王惠文也加入了,我们一起完善程序,可以输入发件人的职业(医生、认识医生的热心的中国留学生、打酱油的等等)、统计一个发件人发回的邮件数量,这样设立一个权重打分机制决定我们要特别优先给谁回信;同时把比较多提到的关键词铊中毒、格林—巴利综合征、莱姆病等作索引,看分别有多少人提到,关于任何一种病从朱令的家长那里听到说法就会回给提过这些病以及被标注为医生并比较热心交流的人回信。然后宿舍里英语最好的吴向军也加入进来帮着一起浏览邮件。事实上,到朱令确诊前的这十来天我主要是在外面跑,而他们则一直经常通宵看邮件修改程序。有这样的同学和陈耀松这样的老师,是我一直为北大而骄傲的原因。

     之后我如一般中国人一样,开始找关系。我被母亲的带着找到了卫生部退休的老副部长,一位和蔼的老人。她听完我的诉说后,马上给协和的副院长打了电话,大意说这个女孩的病好像协和也很重视,现在有群年轻人用了新科技手段跟国外的专家有联系,打了一些资料供医生参考,绝对没有干扰治疗的意思。之后,老人让我直接去找那位副院长,我还记得她告诉我副院长是一位非常好的医生,当年有个工人掉进粪坑窒息,现场急救设备不够,现在的副院长当时的年轻医生自己用嘴把粪吸出来救活了工人。

     大概也就在13、4号,我们有了一定的邮件积累,上面猜测了各种可能也提了一些检查建议(说实在的,我们几乎看不懂)。我给朱令的父亲打了电话,其他情节记得不是很清楚,就是记得我怯生生地提到铊中毒这个可能时,他轻轻的笑了,说这个可能协和早考虑了,已经排除了。

     应该在15、6日,我们将朱令父亲那里听来的答复和找到的医院的一些诊断说明翻译成半通不通的英文发了出去。然后我打印了一些明显是医生写的邮件,带到了协和找到了那位副院长。他很耐心(虽然事后想起来,他应该是不耐烦的在接待一位找了关系试图瞎给建议的病人亲友)的接待了我,然后给ICU的主任打了电话让他接一下材料(后来的事实证明没有找神经内科的主任而找了ICU的主任是个巨大的错误)。那天应该是18号,我拿着材料在ICU病房外面等着主任,朱令的舅舅进去问他是否能接受一下材料,他答复太忙等会。我一直站在门口耐心的等,估计这位主任是完全不想收到材料,他一直在病房跟人谈话,在我因为腿酸刚走到远处的长椅休息,他就一个健步冲进厕所,然后又迅速冲出继续在病房跟人谈话。我等到了中午,朱令的亲戚再进去说了一次,结果比较明确就是说资料对他们没用不要,我充满挫折感地走出了协和的大门,我还记得那天在院子里我看着阴沉沉的天空,不知怎么愤青的情节发作默默地说了句“我能打败你”

     这时在美国那边和我们联系的人,经过一周的沟通已经开始出现比较积极的群体。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在美国学习远距医疗的中国留学生李新,还有一位曾经在美国驻华使馆当过医官的John Aldis。他们联络了一些美国比较权威的医生来看这个案子(我就记得有一位科罗拉多州的医生,好像是个医院的副院长,似乎在毒物研究方面是世界级的权威,协和的医生后来听到都非常尊重)。但这里出现了一个不幸的情况,由于我们发出邮件说明协和已经排除铊中毒和重金属中毒,这些医生又属于对协和比较熟悉的,于是相信了协和的判断,注意力主要在研究其他可能。

     好在我因为英语不好,留下了我妈妈的办公电话(她当时在做外事工作)。有一位纽约的医生打电话给她,唠唠叨叨地说就是铊中毒,我妈妈问我,我告诉她已经排除了(包括排除了重金属中毒)。感谢那位医生孜孜不倦和也许有些歧视中国人的精神,他过两天又打来电话,我母亲据此告诉他,他在电话里暴跳如雷,扬言根据他对协和的了解协和根本不可能有全套检测重金属中毒的设备,质问是怎么排除的,然后又说了一大堆没有仪器如何可以从指甲等等一系列表征加强铊中毒怀疑的观察方式。

     这时大概是20号的样子,我被转达了这个电话后只能再次给朱令的父亲打电话,询问协和到底是依据什么排除的铊中毒,强调那位纽约客的质疑。过了一天,朱令的父亲告诉我说协和没有化验,因为没有设备,排除是因为症状不像。这个消息被我们发出去后,邮件通信一片混乱,美国那边陷入了喧哗之中。有人提出各种土办法帮助确定诊断,John Aldis和其他一些医生则在帮忙想办法要去香港化验。Aldis好像直接打电话给他的老朋友,协和ICU的主任要朱令的血样尿样等,说明已经找到机构愿意出资可以空运到香港检验,遭到了拒绝(理由是医院规定不得把病人样本拿出去)。朱令的父母这时也开始在本地找办法,但同时听说协和拒绝提供给家属任何朱令可供化验的样本。终于在25、6号找到了北京市职业病卫生防治所的陈震阳教授得知他哪里可以做。还是在协和一位冒着风险打破规矩的年轻医生的帮助下,朱令的父母取得了朱令的血样、尿样和头发样本送了进去。

     28号中午,我正送女朋友去机场参加她的工作实习,呼机响了,打电话过去是朱令的父亲,一个低沉悲哀的声音“确诊了,是铊中毒,超标几百倍”。等到我傍晚回到宿舍再通电话,得到的消息是协和对此没有经验,希望:

1、 协助找到广谱抗毒药物“二巯基丙醇”,因为协和没有或者是只有几支

2、 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治疗办法

3、 预后不乐观,铊中毒对神经系统损害极大,国外是否有经验

    之后连着两天我们宿舍的同学基本上每天工作20小时,有的在检索以前邮件里有用的信息,有的负责和国外联系,我和吴向军跑到清华找朱令的同学求援希望翻译一下邮件找出有用的信息,那是五一前的一个下午,我们听说朱令所在的物化二班在上课我就先回来留下吴向军在那里等。晚上他回到宿舍怒气冲冲地说:这是什么变态班啊。原来他等到两名物化二班的女生,说明来意后这两位同学居然说“我们明天都订好了五一出去旅游,实在没时间翻译”,然后他又找其他同学被领到了那位后来替嫌疑人辩护非常积极的物化二班的团支书那里,当时他带着吴向军找了辅导员,态度倒不错,然后吴反复叮嘱说尽快翻译一定交给我们处理,综合意见后交给协和,他们满口答应。(后来我们再也没见到这些邮件,据这位支书多年后宣称他们直接转给协和了,但朱令的家属从未从协和听说过此事)

    美国那边的答复很快就回来了,二巯基丙醇不是对症的药物,应该用普鲁士蓝(对,就是那种染土布的燃料),这时协和的态度很友好,有位年轻的医生直接和我联系,问了一些具体问题如普鲁士蓝的浓度多少合适、是否可以加甘糖醇等(不知道这些名词我是否记错了),我在询问他英语沟通没问题后,直接把电话给了美国的医生,好像告知了越纯越好,也可以加甘糖醇用于减缓什么病人的不良反应。之后在李新的帮助下,把朱令的一些脑部及神经系统的X光(或者CT)穿上了加州大学的服务器,协和的医生和美国的医生通过电话会议共同讨论了朱令的康复治疗。那是一个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Internet远距医疗部分变成了现实,但是我们中的任何人好像都没想到靠Internet可以发大财。

     后来的一封邮件里,那位科罗拉多州的著名医生写到“我太相信我协和的朋友了,我不敢想象他们怎么会未经化验就排除了重金属中毒,我有罪”

     之后我们才听到,协和神经内科的主任曾经怀疑过,但一方面因为朱令是被人在94年12月和95年3月两次投毒,出现两次症状高峰,想不到这点的会认为不符合一般中毒症状。另一方面清华写来书面证明说明清华没有铊盐,加上医院没有设备就排除了这一可能性。

     此时协和的医生提醒朱令的父母,这多半是投毒,赶快报警。当时由于忙着救孩子,她的父母就给学校保卫科打了个电话,希望联系警方封锁宿舍保护现场,保卫科干出了最离奇的事情,不仅没报警,反而给朱令宿舍的同学打电话说现在确诊是铊中毒请你们把朱令的东西保管好。

     朱令是两次中毒,而清华的铊盐只在研究生班的一个课题组有过使用(不知道当时清华的证明是没调查清楚还是怎么回事),而本科生中只有朱令的一位同宿舍女生在这个课题组实习(本科生的这种实习就是制备实验药品,之后洗器具)。尤其是朱令第二次中毒前由于身体虚弱基本职能在宿舍和教室两点一线活动,吃饭和喝水都靠宿舍同学打来。嫌疑在哪很明显了,但由于保卫科的这个举动一切证据都被破坏得干干净净。就在这五一期间,朱令宿舍的同学声称发生了失窃案,丢的居然主要是朱令所有的洗漱用品。后来警方在五月七日立案,再去搜查拉出嫌疑人的箱子,从边上滚出了朱令的水杯。(这点后来在05年天涯争论的时候嫌疑人的同学金亚的邮件承认了此事)。

     详细的案情我就不想谈了,无论是维基百科还是网上的八卦都够多了。我也不指望凶手可能忏悔。。。

      当时我对清华和协和都是怒不可遏(当然到现在我也不准备改变对清华的看法)。随着后来自己开公司,赚钱,才知道犯错误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逐渐的我对医生的抱怨减少了,心里总在想我在工作中犯过的马马虎虎的错误比这些医生多多了,好在顶多是给客户造成金钱上的损失,事后大多道歉吃个饭混过去了,如果我要像医生一样面对人命关天的事情我受得了吗?我想我受不了,渐渐的暗地里有些倾佩所有敢于做医生而曾经被我们开玩笑叫白衣禽兽的人。

      这半年在新浪微博,我关注了一些协和的医生,他们很让我敬重,他们文字里表现出来的对专业知识的追求和对病人的关心绝对是发自内心的。我不知道如果我当了十多年医生见惯了生老病死受够了病人家属的闹事,还能不能像他们一样。

      但是问题出在哪呢?我想我们的国家未来总会迈向民主与法制,但是我们每个人更应该认识到西方的体系之所以有效的运行,是因为无论何处它都在一个规则的管理下,这个规则在医院可能就是决定了不经化验不管你觉得多不可思议也不能排除一个疾病的可能。当我们都习惯了这些规则,我们的国家可能才真正迈向了现代国家的行列。

      所以,我看到最近媒体嘲讽医院给95岁老人动手术前要化验梅毒,很不以为然。这是大手术之前的常规检查,95岁的老人并非没有可能年轻时通过性途径或者输血有感染情况,你们嘲笑了这些看似死板的规则,其实正是阻碍了你们呼唤的民主与法制在中国的落地啊。

      朱令的案例是个很特别的案例,铊中毒虽然很罕见(可能中国一年也就几例),但是症状太明显由于社会影响知道的人也不少(例如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白马酒店就描述过)。协和犯的错误虽然有情可原,说穿了也太简单。加上我们宿舍的同学的努力(我一直认为他们是真正的英雄),能够让我们这些外行很快的协助上美国的内行,找出了病因,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然而朱令从95年3月再次中毒,到3月26日昏迷,到4月28日确诊,宝贵的时间已经流逝。铊盐已经对她的神经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过了半年她虽然苏醒,但是智力最好只有七八岁的小孩的水准,几近失明。够了,我已经不敢再面对这些了,现实不是童话,往往没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我也就写到这吧。




清华才女朱令离奇铊中毒案真相调查(转)  相关详细内容
http://www.chineseonboard.com/fo ... p;extra=#pid6668681


清华大学女生铊中毒案19年未破 公安部称已经结案(转)
http://www.chineseonboard.com/forum/viewthread.php?tid=234629

图片附件: 1.jpg (2013-4-22 02:58, 67.9 KB) / 下载次数 62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233&k=e2f211227a2f53c30b6e81aebc5c3020&t=1737478406&sid=7Mf611



图片附件: 1.jpg (2013-5-6 07:13, 7.48 KB) / 下载次数 75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8112&k=2f9b39edf64a425164ef9d9b49da606f&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03:03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5-6 07:12 编辑

7.jpg

图片附件: 7.jpg (2013-4-26 23:22, 654.44 KB) / 下载次数 56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930&k=875de04c68f545b5e4ec649ad893b32a&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04:01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5-6 09:23 编辑

4月16日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再一次将19年前清华大学那桩离奇的“朱令铊中毒”事件拉入公众视野。

其实19年来,诸多对朱令案的关注一直未曾离去。朱令案已经成为一道伤疤,如果没有一个公开透明的结果,不同时期的人们,总会因为某种原因将它揭开,尽管这样会很疼……

活着——

未经过滤的空气

隐藏着足以致命的威胁

“不要直接进去,先换鞋!”辗转来到方庄朱令家门外,30多岁的志愿者王华并没有让齐鲁晚报记者直接进去,完成“换消毒鞋套”和“洗手”两道程序,才能跨进吴家狭小的里屋。这样是为了避免朱令被外面带入的细菌感染。

最里面的屋子里,喉管被切开的朱令躺在床上。她不能像常人一样用鼻子呼吸,未经过滤的空气,对于她来说,既是维系生命的必需,同时又隐藏着足以致命的威胁。

对于逝去的时光,1973年11月24日出生的朱令似乎毫无记忆。她还停留在中毒发生之前,如果问她多大年纪了,她会吃力回答:23岁。大剂量铊中毒的后遗症之一便是膈肌麻痹,右肺严重萎缩,直接后果导致现在的朱令呼吸功能虚弱。“她这边的肺缩得只剩下拳头大小了。”昏暗的小屋内,朱令72岁的父亲吴承之将右手放在自己的肺部位置“熟练”比划着,语气中并未带太多情绪。母亲朱明新在屋里默默看护着朱令,“得及时吸痰,不然憋时间长了会有危险。”志愿者王华很多年之前就知道朱令的案子,直到2011年,在英国做访问学者的她,偶然从刚认识的一个大学教师那里才得知朱令家的地址。回国后,她很快找到朱令家,“可能是之前看她的报道太多,第一次就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顺理成章地,王华成为帮助朱令的志愿者之一。平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朱令家帮着两个年过七旬的老人照顾朱令,同时还负责联络国内热心的网友们,回应他们提出的看望朱令或往吴家寄送东西的愿望。

王华的另一个任务是和海外的“帮助朱令基金会”联系,定期汇总国内外的捐款。“两年前的一个小感冒就花去了60万元。”作为现在与吴家最为亲近的人之一,王华深知钱对于朱令的意义:日常护理,可能出现的疾病的治疗,以后可能送往的护理中心,无论哪一项,没有巨额的费用支撑,都难以完成。尽管朱令的同班同学童宇峰2004在美国成立了“帮助朱令基金会”,并在海外华人中有一定影响,但这些年来收到的捐款非常有限。“从2004年到2013年,10年间有10万美元左右。”王华拿出一个本子,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说。她也会不定期汇总国内捐款,并进行公开。近期给朱令捐款的数额有了明显的增长,原因很明显,复旦大学投毒案重新唤醒了人们对尚无结果的朱令案的关注,这让王华感觉很欣慰。对于此次媒体的介入,她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或许能推动朱令案情,另一方面更为现实的是,募集足够多的钱。

呵护——

至少应该保证

她生命延续下去

让虚弱的朱令过多地与外来人接触,还是冒了很大风险的。

随着来访者的增多,4月18日,王华特意以长微博的形式,发布了采访朱令的“媒体须知”,提醒采访者来之前做足功课,还要尊重隐私,不要拍摄朱令的病态照片,更不要“随意进入朱令的房间”。“平时照顾令令,联系网友,取送一些快递件,都是她(指王华)来做的。”吴承之说,“其实王华也挺不容易。”的确,4月27日,王华一刻都没闲着:由于对朱令家情况很是熟悉,在本报记者与吴承之交谈时,王华能时不时做一些补充,或者提醒吴说得不准确的地方。

同时,王华还把近些天网上有关朱令的报道的情况汇总,拷到了桌子上一台老式笔记本电脑上,因为这台电脑无法上网。“凡是对案子有帮助的东西,我会不定期地从网上搜出来,拷给吴叔叔。”王华说。这几天,她联系给吴家安装了一台能上网的电脑。

自4月16日以来,王华接待的媒体已经将近30家,为此她几乎天天往朱令家跑,丈夫甚至和他开玩笑说,干脆住那边算了。“忙了一天,老公等不及吃了些剩饭,说你自己在外随便吃点吧,夜幕降临背着大包精疲力尽回到家……”4月19日的微博中,王华写道,不过随即她又像是给自己打气:“是啊,我们还有多少坚守正义、坚守信念的人啊!”王华的到来,至少能让这个原本有些沉闷的家庭,多一些欢快气氛。“吴叔叔朱阿姨将来万一有个什么事,谁来照顾令令?”采访中,王华不止一次地说,案子固然重要,但眼下对于朱令来说,最要紧的是找到一个能够护理的地方,“至少应该保证让她的生命延续下去……”

但是,护理机构的高昂费用,又是这个仅靠养老金和网上捐款所维系的家庭很难承受的巨大压力。“我能帮忙照顾,但很多事不是志愿者能够解决的。”每谈及此,王华的脸色就会黯淡下来。

努力——

种子已经撒下

不怕迟到的春天

如果这次也算在内的话,19年来,社会舆论对于朱令的关注,已经历了三次高峰。在朱令遭遇投毒两年后的1997年,北京大学爆出“铊投毒”案,案情很快真相大白,这也让媒体的目光重新投向清华铊中毒案。当然,这次集中报道并没有什么结果。

回想当年那些经历,一再说自己是个“逃兵”的黄林,语气中明显多了几分激动之情。除了关注朱令的病情外,当时黄林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于事实真相的调查上。2006年,身在北京的黄林,足迹遍及朱令家、确诊朱令为铊中毒的陈振阳教授家、朱令所在学校、协和医院。她还多次陪着朱令母亲朱明新找当时的警方办案人员,并联系了德国一位知名的犯罪心理学家,为犯罪嫌疑人做了一幅“精确的心理画像”。“陈教授和他的夫人崔明珍教授都是代表着尚存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与骨气的人。”在一篇发表于2006年的帖子中,虽然仅有几面之缘,但黄林还是给予了两位专家这样的高度评价。她发现,其实早在化验结论出来前,这两位铊毒方面的专家,就已经根据媒体报道,推测到朱令可能是铊中毒,“崔老师甚至还为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内疚不已。”

与此相对,“他们很早就去找了协和医院,但当时院方专家却不采纳这个结论。”回顾当年与陈、崔两位专家的交谈经过,黄林依然有些忿忿不平:“院方的治疗方案显然有问题,但就是没人愿意承认。”尽管之后吴家也曾与协和医院就此事对簿公堂,结果以“医院并未认错,听说只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给了一些补偿。”黄林说。当时朱令学校方面的态度,也给黄林留下了“非常差”的印象。“出了事,先想到的是维护所谓的声誉,缺乏对生命起码的尊重。”谈及此,黄林的声调明显高了起来。除此之外,黄林认为,对于朱令案中一些关键证据的“被盗”、丢失,学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经过充分的调查走访,黄林自认为已经取得了充足的证据,同时她还联系了北京的几位顶尖级律师,“准备起诉学校以及部分犯下作伪证与渎职罪的教师和领导”,但却因为一些“复杂”的内情最终只能被迫放弃。个中原因,黄林不愿多谈。

黄林说,为了调查朱令的事,她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很大影响,而她所知道的一些网友,甚至有人为此丢了工作,“这件事改变了我们这些人对社会、对一些制度的看法。”最终,自认为已经“山穷水尽”的黄林,最终放弃了对朱令案的参与。“该做的基本上都做完了,很多事并不是我们想做就能做到的。”“打开了已经尘封六年的文件夹,那些资料和对话重新鲜活,仿佛昨天。”与她同时期的那批志愿者已经星散,回想当年情形,作为其中少数几个在北京的人,黄林坦承自己承担了太大的压力和期望,“最后折戟沉沙,非常惭愧。”

虽然“就像其中一位德国的朋友说的,种子已经撒下,不怕迟到的春天。”
作者: shic    时间: 2013-4-22 06:03

现实不是童话,应该说雅安拯救了SW,让这件事情又一次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天地之间有杆称,公道自在人心。向贝志城和他的朋友们致敬!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07:24

回复 4# shic

我相信有良知的人们会记得的,这也是这些年这个案子一次又一次被提起的原因。
作者: 长生    时间: 2013-4-22 08:03

人在做天在看,相信真正的凶手会有报应的。
作者: 阿树    时间: 2013-4-22 08:19

本帖最后由 阿树 于 2013-4-22 08:21 编辑

贝志诚和他的同学们真是好样的,没有他们的坚持不懈,朱令估计没有办法活下来,而且据说贝志诚还被别人冤枉说是"贼喊捉贼"
国家机关居然能为一个家庭的人,违背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此案的人心,就这么把这个案子掩埋,还敢骗政协委员说已经结案!真是无耻!
希望互联网力量更加强大的今天,能给朱令和她的家人一个公道!
作者: bailan宝宝    时间: 2013-4-22 08:27

一声叹息。事到如今,嫌疑人敢发难,说明那些证据早就被洗白一通了。但是,只要关注过这件事的人,估计都心知肚明。人在做天在看,这话说得好。报应是货真价实的有,只是那些人心存侥幸而已。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08:31

回复 7# 阿树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希望渺茫啊。时间过去那么久了, 关键的直接证据都被处理掉了。并不是每个案子都能像bo gu kailai案件那样没有证据定案的啊
作者: buttery    时间: 2013-4-22 08:33

凶手不会受报应,除非有复仇者在行动
作者: 阿树    时间: 2013-4-22 08:34

回复 9# cylt

其实有心要查的话,我估计证据应该也没有全部毁灭
只是上面压着不然查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08:40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4-22 08:44 编辑

回复 11# 阿树

当时报案后因为清华大学保安处的失误,通知了不该通知的人。受害人的洗漱用品、食品全都被“偷”了,其他的都是一些间接证据,比较难定罪的。

当然,上面有心要查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政客是不会做没有利益的事的。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08:42

回复 10# buttery

看天涯上很多热心人都在帮忙,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吧。不是每个人都像投毒者那般冷血的。
作者: 阿树    时间: 2013-4-22 08:47

回复 12# cylt

我也觉得真心要查的话,不会完全没有线索
作者: 花开花落2012    时间: 2013-4-22 08:50

现在是网上只要稍质疑下,就遭围攻谩骂,正常吗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08:51

回复 14# 阿树

但是在中国做事,最难得就是“真心”去做啊。

朱令案要重启极其困难(转自 朱令吧)

朱令案很可能是建国以来最大的法制丑闻,如果翻案:1.整个中国司法系统和政府的形象严重受损;2.涉及同某民主党派关系,影响某党政治资本;3.清华大学和协和医院,一个是中国一流的大学,一个是中国一流的医院,这两者一旦被证实参与包庇凶手,极大的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4.会得罪当年下达“最高指示”的那个人。


中国人,最要“面子”的。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08:57

回复 15# 花开花落2012

有些人比较激动而已,讨论什么话题都少不了这样的人的存在吧。当然,如果你质疑前充分了解了所有信息的话,多多思考,也许会得出和大家一样的结论哦。
其实,大家想要的也只是一个真相而已,受害者更需要一个真相,并不只针对某个人!
作者: 花开花落2012    时间: 2013-4-22 09:06

我在这彼此相对熟悉的环境下讨论下,个人觉得06年后的都不用看,06年前的几乎没有.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09:16

回复 18# 花开花落2012

你是指06年前没有案件相关信息吗?其实是有不少的哦。

朱令铊中毒案证据分析大全
新浪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1101d0102eg4q.html
百度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2280082114

你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看,90年代的人相对简单,特别是大学生。而且不要忘记,案发地点是在北京,政治中心。不要小看JC的办事能力,那个年代相对封闭,人际关系什么很快就能查清楚了。
为什么嫌疑人会被千夫所指,为什么那么多人怀疑她,是有原因的。
作者: 91221    时间: 2013-4-22 09:36

一口气看完,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悲伤的故事。不,不是故事,是事件,是现实。就如标题所说的,现实不是童话,没有那个美好圆满的结局。
作者: 花开花落2012    时间: 2013-4-22 10:04

她家律师说的要是有用能作为证据,案件早判了吧.
作者: 花开花落2012    时间: 2013-4-22 10:09

我一没学过法律二没学过医学,但我觉得反常必妖很有道理.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10:20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4-22 10:28 编辑

回复 22# 花开花落2012


律师的说的不是有用不有用的问题,这个案件现在不管有没有证据,
就是不能再往下查的。
清华大学女生铊中毒案19年未破 公安部称已经结案(转)
http://www.chineseindc.com/forum/thread-234629-1-1.html

关心新闻的应该知道bogu kailai案件吧,真正的证据早已烟消云散了,
怎么还会判刑呢?

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说实话,局外人的想法压根影响不了受害者或者嫌疑人。
嫌疑人当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发表声明说自己清白,
不过,大众也会根据得到的信息作出谁是凶手的判断。
作者: 黑猫一只    时间: 2013-4-22 1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花开花落2012    时间: 2013-4-22 10:27

法律不判,普通人根据什么就判断了呢,也只能存疑才对吧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10:34

回复 25# 花开花落2012

基于所得到的信息给出自己的判断,你难道以为是法庭上的“宣判”?
这样的逻辑,无语----
没法和你讨论了,88不回了
作者: 花开花落2012    时间: 2013-4-22 10:44

我在丫丫就是看小说,如果我用看小白文的角度看,作者很多地方很牵强,经不起推敲.当然对小白文不能要求过高.但,这是现实,即使死刑犯也有人权啊.我是一个普通群众,没权利只通过网络通过我自己不专业的常识就判定一个人有罪.
作者: 心若天山雪    时间: 2013-4-22 10:55

我很小的时候听我妈妈说过这个案子。说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孩子被人投毒了。以此教育我在学校也要注意有没有人随便动我的东西。我是88-91年之间生人(具体那一年我不想说,算是保护隐私),我妈妈不是在北京上的大学,她知道这件事是有人知道有这件事,她听来的。后来,我自己通过互联网了解了这件事,比我妈妈知道的详细的多,但大体一样:1被人投毒的无辜受害人。2投毒人是她的同学。
我说这些就是想告诉那个说06年之前信息缺乏的朋友。我妈给我说那些至少是2000年之前,就是我念初中之前。不是说你不知道别人就都不知道了。我们不是井底之蛙,巴掌大的井口就以为是全世界了。
作者: 花开花落2012    时间: 2013-4-22 11:00

我还听说过做火腿肠的肉来自火葬场呢
作者: 花开花落2012    时间: 2013-4-22 11:17

我其实是被普及互联网神奇时就知道这事了,朱啊贝啊情敌啊......06年是孙发声明的那一年,在那之前的信息更...我个人感觉06年明显有目的炒作啊.要说法律,朱妈的父亲是高法顾问啊....不多说,我也不再回了.大家都长期在丫丫玩,当然不要扫兴的好.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11:27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4-22 11:30 编辑

回复 29# 花开花落2012

本来不想回你的,最后再回你一次吧。
通常人看完这个故事呢,一般都会很同情受害者,因为不管怎样,她是结局最悲惨的人。
怎么坚持“死刑犯也有人权”的你从头到尾的发言都没有对受害者报以同情呢。
反倒是对嫌疑人处处维护,法律不能判处凶手有罪,还不允许大众怀疑一下,自己判断一下了。
自称没学过法律的你,怎么这么在乎“存疑”、“判断”的区别呢。
你可以坚持认为嫌疑人无罪,其他人当然也可以认为她有罪。难道你觉得这会妨碍到你吗?
至于真相,我相信总会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档案总会有解封的时候,希望你我活得够久,
能见证一下到底谁是凶手。

另外,作为一个常年阅读的人,我从你的文字里感觉不到善良,希望是我的错觉。
作者: 不吃萝卜的兔子君    时间: 2013-4-22 11:34

不知道做这件事情的人会不会心怀愧疚!事事都有因果的,如果那人真做了,以后都不会好的,事实总会有曝光的一天的。
作者: 彼岸之萱    时间: 2013-4-22 12:00

这种事  应该这辈子也弄不清了   好可惜啊
作者: 花开花落2012    时间: 2013-4-22 12:08

所以啊,作为丫丫上常碰到的丫友啊,我也回你下啊
我很早就知道铊的标志案了,作为一个常年阅读的人了,爱抠词没办法.06年又了解了下,13年又连续看 了3天.朱朱是受害者,是让人不由怜爱的一个优秀的姑娘,如果不希望早日找到凶手,也不会去大量阅读了,我能做的也不多,毕竟是从没有过交集的陌生人啊.可是,很多人在其他地方发布一些私人信息,攻击谩骂...有一位自称打了一夜电话...太恐怖了.到处摘转断章取义,然后,群起攻之,这是什么啊,太过分,凡稍有质疑,你就被站队了.同情要的,也要理智.也就在这里,才敢才愿意这样回帖啊.
作者: shiershao    时间: 2013-4-22 12:13

我比较赞同有一位网友的意见,若孙某和同寝室的其他人坚称自己无辜,请她和她们看在同学的份上同时也为了洗清自己,提供当年的线索或利用家里的力量帮忙将凶手绳之以法。
作者: 91221    时间: 2013-4-22 12:35

因为亲的帖子我又跑去度吧,天涯围观一圈。看到现在。半夜十二点半。除了心里闷闷的超级难受什么也做不了。很难过呢。
作者: agreel    时间: 2013-4-22 13:58

这位孙维的祖父是孙越崎,曾任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堂伯父是孙孚凌,曾任北京市副市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心寒
作者: 花开花落2012    时间: 2013-4-22 17:12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 ... mpaign=share_button

不同的传闻
作者: bailan宝宝    时间: 2013-4-22 22:16

38楼还纠结这种争论其实没意思了。
之所以朱令的事情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是因为大众同情她的遭遇,物伤其类。且不说谁是凶手,首先为何相关的司法机关不能将真相公诸于众,还受害者一个公道?既然司法部门按此不表了,猜疑才会随之而出,甚至于各方身份的传闻。说到底,司法部门若有所作为,坊间何来这些猜疑,所以这一切蜚短流长都是必然。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只能说上层太扯淡无法平息藏着掖着带来的后果,只是可怜了受害者。
作者: 玻璃娃娃    时间: 2013-4-22 23:14

我只能祈祷:朱令案的凶手会遭到老天的报应的!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2 23:16

回复 39# bailan宝宝

对于某些网友的过激行为,我当然不赞成,他们也只是少数,也代表不了大众。看看受害者这近20年来承受的痛苦,一般人都会同情她。而这个投毒案件中,总有一个是凶手吧,公众需要知道真相!
因为案件审查的不透明,才会让很多人根据有限的信息来自我判断,如果哪天案件重启,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嫌疑人的清白,我想大众还是会接受的。问题是在很多间接证据都指向嫌疑人,嫌疑人的声明反而让人疑窦丛生,考虑到是在中国北京90年代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很难让人不起疑。法律上当然是“疑罪从无”,但这样的案件在现实中大家总会推定一个自我认定的“嫌疑人”,有些人一味的维护“嫌疑人”,攻击“受害者”,这让人挺不舒服的。如果朱令家里真的那么有背景,他们家难道不会希望利用关系抓住真凶吗?为什么要抓着很有背景嫌疑人不放呢?
其实大家最希望的就是真相大白,还受害者一个“有限”的公道。因为即使找到凶手,受害者的健康也不能恢复,她的人生已经彻底被毁掉了。
作者: 花开花落2012    时间: 2013-4-22 23:47

投毒案的本质是对生命的漠视,同样父母因为不想见残疾孩子无所依托就决定在走的时候带走孩子也是对生命的漠视,即使很苍凉.追凶是为了尊重生命,尊重人权.
作者: agreel    时间: 2013-4-22 23:49

  因了复旦大学“投毒案”的关注度,另一起十九年前情节同样惨烈的恶性投毒案重回公众视线。1994年,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92级学生朱令突发离奇怪病,1995年4月28日被确诊为剧毒物铊中毒,警方经过侦查排除了自杀和误食可能性,“基本确认系人为投毒所致”,但案件至今无果。


  一度被称为“奇案”、“迷案”的清华女生中毒案,之所以令人牵挂,一是因为案件情节与后果的恶劣,且长期未被侦破,让人难以忘记;二是围绕本案所流传的一些说法,让公众对案件“无果”的结论产生了别样的担忧。1997年4月,朱令同宿舍同学孙某曾被警方作为嫌疑人讯问,后警方解除嫌疑,但至今仍被不少网友所疑,尤其是孙某的家庭被传拥有不少显赫政界背景。


  昨日,南都专访在朱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匿名黑客”,其曾侵入孙某和其他同学邮箱,获得孙某指导几名同学支持她澄清嫌疑声明的“发帖指南”等资料。黑客称“希望推动朱令案调查重启”。确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曾经的嫌疑人孙某,究竟基于什么样的动机,去做诸如组织水军、引导舆论甚至制定“发帖指南”之类的事情?萦绕在本案头上的那些与所谓“政界影响力”有关的传言、传说,以及借由黑客入侵(当然,手段值得商榷)所获得的一些吊诡线索,都在为重启本案的调查提供了可能性。


  耗费精力在朱令案的网友不止“匿名黑客”一人,朱令的家人在这些年里,也不断要求警方公布案件侦查进展,却得不到回复。一边是朱令家人不被告知案件侦查情况,即便是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也被北京市公安局以“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为由拒绝公开。而另一边,2007年9月,警方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却称本案因“直接证据不足,继续侦办难度大”,已于1998年“结办此案,并妥善答复了当事人家属”(据《新京报》报道)。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条款,属于法律文本中常见的兜底条款,是在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明示不予公开理由之外,设置的补充性规定。但在“朱令案”中,以“其他情形”拒绝公开案件信息,却吝啬笔墨,不愿意更详细地进行说理,令人费解。当然,这也显然不属于回应政协提案中所称的“妥善答复当事人家属”范畴,不仅不够“妥善”,而且涉嫌刻意欺瞒。


  回头来说,刑事案件侦破有其难度,不可能也不应该有所谓“限期破案”,甚至“命案必破”的要求,近些年来披露的不少曾经名震一时的“铁案”,之所以酿成而今无法挽回的冤狱恶果,其间或多或少可以找到彼时“限期破案”、“命案必破”的痕迹。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一些疑点重重,甚至仍不乏线索的案件,公众不能督促警方继续(或重启)调查。


  现代刑法理念,坚持“疑罪从无”,任何公民在法院宣判其有罪之前,都应是无罪的。但警方却有责任、有义务向公众澄清并及时回应:清华“朱令案”到目前为止十九年悬而未决的局面,究竟是何原因?包括对朱令家属的询问乃至申请信息公开,究竟为何搪塞、不予告知?玄之又玄的所谓“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具体指的是什么?


  具体刑事案件的调查程序是否重启,必要性与可行性如何,有赖警方依照法定程序认真研判、秉公办理,也不排除吁请检察机关行使对刑事个案的法定监督权。但另一方面,对案件进展、结果的公开,还应当以政府职能部门信息公开的要求衡量之(包括明示所谓的“其他不公开情形”);对案件背后的“权力传说”,更须有权威部门牵头组建调查组,不回避也不包庇,查清原委,及时、全面地给公众一个说法。
作者: agreel    时间: 2013-4-22 23:51

这个论坛里凶手的水军果然在啊。。无耻!!!!!!!!
作者: shiershao    时间: 2013-4-23 00:02

我看了楼上有人转的知乎的帖,就是某个匿名者拉出来一堆朱令外公的朋友关系,说明朱家也是高干,以此来证明孙家不可能以权势压着案子。非常的可笑。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3 00:39

回复 45# shiershao


本来是否相信孙某就是犯罪嫌疑人,大家可以各自保留自己的观点。但是一味地洗白嫌疑人这个立场也太偏颇了吧。特别还攻击受害者及其家庭,难怪被人谩骂了。
嫌疑人有背景的都是直系亲属,受害者就算有一定的渠道,也都是同学、朋友之类的。如果受害者真的这么有能量,这个案件还会近20年都没有进展吗?
作者: jz112    时间: 2013-4-23 05:10

公道自在人心,即使不能重审,善良正直的人们早已对此案有了定论,对于那些冷漠的同学和室友已然承担了历史的骂名,并将付出血的代价。对朱令,我想说,不要在乎ZF 的公道(那不过是浮云)。公道已在人心!
作者: shiershao    时间: 2013-4-23 08:14

不知楼主有没有捐款的公开帐号,我准备出一份微薄之力,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总是积少成多。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3 11:11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4-23 11:13 编辑

回复 48# shiershao

之前好像听说有人利用朱令的名义诈捐(哎),所以有点迟疑没贴上募捐方式。请大家务必小心!具体捐款账号、信息可以上微博确认核对。

83278c14jw1e3wz912ag1j20c00i840r.jpg

朱令捐款账号:

网银:中国银行(北京市丰台区方庄支行) 6216610100009054160 开户名:朱明新.(朱令母亲)
支付宝: helpzl@163.com
海外 paypal: helpzhuling-owner@yahoogroups.com

捐助最新信息已经朱令近况请在新浪微博搜索 @帮助朱令
地址:http://weibo.com/helpzhuling

图片附件: 83278c14jw1e3wz912ag1j20c00i840r.jpg (2013-4-23 11:13, 92.65 KB) / 下载次数 34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476&k=7074b91c288c54b451573dcb21824228&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shiershao    时间: 2013-4-23 11:58

已保存,谢谢。我没有微博,所以也不用核对,相信你发的是准确的。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4 00:57

有些人说朱令家有什么什么背景,大家来看看朱令的生活状况吧。因为朱令长年不断的治疗需要大量医药费,而她本人没有社保,朱家家庭负担很重。

距离当年的投毒案发生已经过去了18年,朱家还是老样子,过时的蓝白格地板,天花板因为潮湿而斑驳开裂,客厅里的皮沙发扶手上打了补丁。(日易/文 李白/图)
2.jpg

天花板因为潮湿而斑驳开裂
1.jpg


朱令的床是医院里常见的那种白色铁管组装的单人床,为了方便照顾,朱令父母就睡在她的旁边。吴承之说,半夜里,朱令想小便时会摇动床的栏杆,这样他们就能迅速醒来,照料她解手。十几年了,朱令的身体状况并没有明显的改善。长期的卧床不起,导致她腿部肌肉萎缩,肺也萎缩到了第四根肋骨,只能依靠腰部勉强支撑背部。因为身体抵抗力极差,一场小小的感冒或者一次小小的磕碰,对朱令来说,都是致命的危险。图为朱令的母亲朱民新在卧室里照料女儿。
3.jpg

图片附件: 1.jpg (2013-4-24 00:42, 28.97 KB) / 下载次数 36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581&k=08ac93eb9042707facc8cf5c83588c1d&t=1737478406&sid=7Mf611



图片附件: 2.jpg (2013-4-24 00:42, 87.92 KB) / 下载次数 38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582&k=cb282351a2d8f806dccf9e3a64a7c316&t=1737478406&sid=7Mf611



图片附件: 3.jpg (2013-4-24 00:56, 46.71 KB) / 下载次数 34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583&k=6349257ce669293cce2065f6e4affb3c&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bailan宝宝    时间: 2013-4-24 09:18

哎,何止是毁了一个女孩子的一生,这是毁了一个家庭的所有希望啊。
公道是一定要的,浙江张氏叔侄的奸杀冤案等了十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张高平十年的坚持,因此,个人相信这事也一样会有解。
作者: chelseaqex    时间: 2013-4-24 09:30

悦博第24期——建议重启朱令案调查 _新浪博客_新浪网
http://blog.sina.com.cn/lm/z/yb24zl/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4 23:46

回复 53# chelseaqex

已经投票,希望大家也踊跃投票!虽然不一定会有什么结果,但起码我们努力过。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4 23:47

1366749431350746.jpg

   司法审判不出面 民意审判不会停
    王晓映 孟 旭


  社会话题

  19年前的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件近日再度发酵。

  事实上,19年来,但凡有关联因素,朱令案都会引起热议。这一次,朱令旧案因复旦大学室友投毒新案而被翻出,但因为有了微博这个空前开放的平台,民意审判规模比以往更大。以致复旦案这个“由头”因案件告破迅速成为舆论过客,朱令案的讨论却还在深入。

  全世界的刑事案件都不会100%侦破,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刑事案件侦破率在40%左右,世界排名不算低。为何朱令案能持续成为热点?综观此案,话题焦点在于:案发顶级高校,作案手段阴毒,当年花样年华的被害人今昔对比悬殊令人扼腕,嫌疑人有高官背景并更名改姓出国,案件不了了之。  

    由于老案未结,真相扑朔迷离,一时间全民争做福尔摩斯。老资料在汇总,新证据也不断被发现。然而,此轮新翻出的证据显示,在被害人家属和公众眼中未结的案件,官方已经在多年前宣布告结(不过这个结果并未通报被害人家属),大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民意审判人声喧嚣,司法审判却始终缺位,万众期待的法官位置空无一人。

  民意审判一直将矛头对准一个嫌疑人——朱令的室友孙某。但是,民意审判不能代替法律。对于这桩热点案件,现实的情形是,司法审判若不出面,民意审判不会停止。民意审判没有法律效应,不能抓人,却有不可忽视的爆炸当量。在倡导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管理能力的中国,无论是司法机关还是党政人大政协各相关部门都不应保持长时间的沉默。司法审判缺席越久,民意审判的蓄发能量越大,这能量可能会毁掉很多东西。

  它可能毁掉民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当年朱令案已经受到司法立案追究,所以此案不受20年追诉时效限制,因此,警方不应放弃调查这起投毒案。哪怕程序上已结案,亦可重启。不予理睬,不仅对受害者和“嫌疑人”不公平,也拉低了整个社会对司法的信任。它可能毁掉民众对社会公正的信念。朱令案在民意审判中,成为道德热点的晾晒台,嫌疑人是因为高官背景而被保护吗?案件是因高官干预而不了了之吗?真相如此吗?只有司法出场,才能真正让清者自清。

  阳光何时驱散暗黑?民意期待司法就位。

图片附件: 1366749431350746.jpg (2013-4-24 23:47, 95.34 KB) / 下载次数 29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755&k=97cf319cf5c7b341342628f4616d8d66&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5 08:18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4-25 08:19 编辑

2013-04-25 19:24:39 大概是这个时间悦博的投票结果:

看一些朱家案件知情者、律师的观点,其实重启案件是希望渺茫的。
网友们能做的,也只是谴责而已。
但就算这样,还有人跳出来说怎么怎么的,
人的心果然是偏的吧,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是偏向弱者的。

140287887.jpg

图片附件: 140287887.jpg (2013-4-25 08:18, 21.39 KB) / 下载次数 33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824&k=881621554cea9f9e29cacf79eb6f8d69&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shiershao    时间: 2013-4-25 10:43

我们不光是同情弱者,我们更需要正义和真相。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5 23:34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4-26 09:12 编辑

关于朱令被投毒案我的疑问汇总  作者:贝志诚

1、  朱令第二次中毒前身体很虚弱,在校的十一天里基本是宿舍教室两点一线活动,能够接触她并有机会下毒的人很有限。而据了解清华大学当时只有童爱军一个课题组在做使用到铊盐的课题,这是个研究生课题组,只有孙维是本科生且与朱令一个宿舍楼(而且一间宿舍)。嫌疑人是谁应该很明显了吧?我请问@平安北京 ,北京市公安局最迟在1995年5月份接到报案,按上述情况确定嫌疑人很容易,为什么按照嫌疑人自述你们在两年后1997年才盘问她?这样一个轰动的重大刑事案件,按唯一嫌疑人自述被盘问8小时后放人,请问这合乎警方办案常规吗?

2、  孙维自述说自己是1997年被警方盘问,而自己爷爷孙越崎在1995年12月9日就已经去世作为没有势力介入干预此案的理由。但是在我看来,按照问题1所说的情况,警方在1995年5月就应该推断出嫌疑人是谁,嫌疑人自己说的理由和时间表,应该被解释为在其爷爷在世时警方根本无法正常去盘问嫌疑人,直到他去世一年多后才盘问,也仅仅八小时就放人。对于我来说,孙维自述的情况恰恰证明了此案受到严重干扰,如此一个重大又嫌疑人明确的案件,警方放任嫌疑人两年时间构筑心理防线毁灭证据思索如何对付警方,盘问又草草了事,导致此案不能侦破。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

3、  按照近期朱令父母披露的情况,朱令二次中毒被化验出来时中毒剂量巨大,推算超过致死量几倍。换血八次还有大量毒素,这是一个不断投毒的过程,需要让她日日服用才可以,如果是急性的会有激烈的肠胃反应或直接被毒身亡。需要在朱令在校的11天多次投毒又进一步缩小了可能有机会的人的范围。请问@平安北京 ,警方当时是否采纳这一证据,如没有是否国内权威专业机构对此的证词和学术分析可以作为证据。

4、  据各方面从警方了解的情况看,朱令案公安机关走访了200多家化工用品商店等可能拥有铊盐的机构,结论是朱令不可能通过清华外其他途径摄入铊盐,此案一定是投毒。请@平安北京 证实是否如此?

5、  结合上述情况,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所有证据过滤下来都指向孙维一个人。清华也许化学药品管理不善,但是能接触到朱令的人除了孙维谁能知道哪间教室哪个柜子里存放着铊盐?如果让我去假想存在着其他的凶手(不含孙维参与的集体投毒)的可能,我唯一能想象的可能性就是孙维参与实验回来后曾经跟同班女同学详细讨论自己参与的课题中关于铊盐的部分,听者因为过去和朱令的矛盾犯下了此案。请网友们想想是否如此?而各方面从警方了解的情况,孙维被盘问时从未提供这方面线索,请@平安北京 证实是否如此?

6、  按照孙维接受凤凰卫视鲁豫有约栏目采访的情况看,孙维自称不了解铊盐的毒性。(这个节目组很多人都可以出来作证下述内容)

623e1d29t7c5115b964f2&690.jpg

我也认为孙维是凶手
    
  我是凤凰卫视的一名职员。
  有幸和孙维在北京见面了4个多小时。---那次凤凰卫视和孙维预约采访。一见面,她就要求签“保密协议”。大家来前,也略微了解了一些,所以不是很惊讶。
  然后,就开始了“聊天”。
  公平地讲:孙维蛮和蔼的。怎么看,也不象那种能杀人后无动于衷的人。
  起初,我们还是比较同情孙维的,因为她的确显得很无辜,而且说得很有条理,激动处还开始哭泣。
   但我们总觉得怪怪的。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一时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反正觉得她象是在演戏。----一直感觉她好象有点生硬。
  慢慢地,我们发觉了-----
  只要和案件无关的情况,孙维回忆的非常详细,甚至她在几年前一次心情不好去了什么地方,当时的天气是什么样子,休息的大树什么样子,都很细。但是一涉及案情,孙伟就理直气壮,例如剧组最关心的是到底谁能接触到铊,孙维就含而糊之地说:那一瓶子溶液就放在桌子上,谁都能动,而且我那知道那是有毒的啊……
  到最后,我们剧组所有人都感觉孙维就是凶手。
  
  她也发现了他和我们话越来越不投机……
  
  最后拒绝接受采访。并要求刚才的谈话不得公开。
  随后便和哥哥和丈夫匆匆离开了



从这段话看来孙维自己声称不了解铊盐的毒性(据上过化学系的同学说这不可能),但她的说法却自证她不可能在朱令中毒前详细的和同学聊起自己的实验用到铊盐的情况。

这里也有很多大学化学系的同学佐证说,在铊盐自朱令案名声大噪前,化学系学生参与课题遇到铊盐这样一个没有什么特别化学或其它特性,毒性在化学系又不算剧毒的药剂;回到宿舍或者在班级讨论的可能性很微小。

最重要的是还有物化二班同学的集体声明和证言证实他们在朱令案前从未听说过使用过铊盐,也没听孙维提到过。甚至替孙伟辩护的团支书薛刚这样和孙维同宿舍小团体交往甚密的人,也在和同学通信中说自己直到1997年才听说清华有铊盐。

综合我前面介绍的这些情况:

1、  唯一性:朱令接触的铊盐只能来自清华

2、  唯一相关性:清华里的铊盐和朱令的唯一联系是孙维

3、  排除其他:前后两次中毒,加上警方调查,排除在家或者校外中毒的可能。排除朱令班上除孙维外有人知道清华有铊盐并且知道位置。

请教各位网友和专业人士,你们还认为存在一种可以被合理怀疑的情况,能够是孙维没有参与而是其他人作案吗?

图片附件: 623e1d29t7c5115b964f2&690.jpg (2013-4-25 23:33, 53.24 KB) / 下载次数 28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865&k=5b048307b9546882453e9557fa7b675a&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5 23:38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4-25 23:40 编辑

回复 57# shiershao

是的,不管是怎样的刑事案件,民众都需要正义和真相。
在真相不是百分之百明朗前,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是偏向受害者的。
所以不太能理解那些说风凉话的人,“你们又没什么证据,都是道听途说的,按照疑罪从无,sunwei当然是无罪的”
作者: 91221    时间: 2013-4-25 23:47

那个投票被关闭了的样子。打不开了。虽然说朱令的案子着实严重亟待公平,但是,当我询问身边的朋友时,他们顶多知道一个被投毒的女生,其他就一无所知了。如果不是真的关注这件事情,我想,呼吁有关这件案子公平的人,还是不够多啊。
作者: 91221    时间: 2013-4-25 23:48

嗯,就像这个投票,一有什么相关SW的事,媒体网络只会受压,关闭网页删除帖子了。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6 01:51

回复 61# 91221

在强权面前,普通民众只能感受到深深的无力吧。
正是因为通过正常途径问题得不到解决,所以部分网友才会出于义愤人肉相关嫌疑人。
虽然方式有点问题,但是我觉得这样的人比那些冷漠的、只会说“你又有什么证据证明sunwei是凶手”的人可爱得多,这些人才是中国未来真正的希望!
作者: shiershao    时间: 2013-4-26 04:54

人家小贝现在说的那么清楚,如果有人认为贝是诬陷和诽谤,那就去告啊,可她敢吗?一告小贝那朱令中毒案就能重启了吧。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6 06:16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4-26 06:19 编辑

回复 63# shiershao

她当然不敢啦,只会在天涯上发发声明。
可惜低估了网民的智商。
看资料,当年她家里是花了大力气保住她的。

1994年末、1995年初 朱令先后两次被投毒
1995 年4月28日晚朱令父母通过朱令舅妈找到时任清华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主管学生工作的薛芳渝教授,朱令舅妈在薛芳渝家提出报案的要求。。(来源:《新民周刊》2006年 1月18日的报道)

一般来说,这样的案件是很容易被侦破的。
1995年底 孙维被公安列为唯一犯罪嫌疑人。
注:清华大学派出所所长李慕成对朱令父母说, “有对象。”“上面批准后,开始短兵相接。”

1997年4月2日 孙维被公安局14处作为朱令投毒案唯一犯罪嫌疑人带走讯问,持续8小时,然后由家人领回。此后再也没找过孙维。(来源:孙维声明)

 “疑罪从无”即在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时对刑事被告人“宣告无罪”的一种制度。这是我国最高立法机关、各司法机关1996年在对刑事诉讼法进行重大修改后我国刑事司法制度增加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

"拖"字诀还是很有效果的,所以有些人不要动不动就扯着“疑罪从无”的大旗!
作者: 245399530    时间: 2013-4-26 06:36

北大清华好可怕,高智商犯罪好可怕
这些人杀人不见血,但是比那些一刀结果人的杀人犯可无多了
那些只是一刀疼,这个软刀子杀人不给人痛快,不死不活这么多年……
作者: 昕雨    时间: 2013-4-26 08:16

保安處...非常無腦=  =

向那些為了與此事無關 依然努力奔波的人致敬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6 08:46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4-26 08:54 编辑

(转)
140395299.jpg

140413298.jpg



虽然这个世界有很多无奈,但渴望正义、善良的人还是很多的!

图片附件: 140413298.jpg (2013-4-26 08:45, 76.65 KB) / 下载次数 35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880&k=e48887ad8b070f542c6d3dfef3bd5c03&t=1737478406&sid=7Mf611



图片附件: 140395299.jpg (2013-4-26 08:52, 53.08 KB) / 下载次数 35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886&k=c36fb6743d1db932c6bf92b32747d231&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6 09:27

经过网友们这几天持续不断的努力,

1.清华大学清新时报表示已经关注


1.jpg

2.人民日报微博表示已关注:

2.jpg

3.陈坤已表示关注并捐款10万元

3.jpg

“此外还有很多新闻媒体、爱心人士表示关注。
既然心平气和的得不来,那我们歇斯底里一次,即使结局不美好,我们也不会后悔的。
祝福朱令,祈祷真相不再遥远。”


转自朱令吧,说得真好!

图片附件: 1.jpg (2013-4-26 09:22, 68.22 KB) / 下载次数 31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897&k=055386927787e43dfd5f171662c4ef3a&t=1737478406&sid=7Mf611



图片附件: 2.jpg (2013-4-26 09:22, 23.37 KB) / 下载次数 32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898&k=915d1b915f27599cad282eb58539b74a&t=1737478406&sid=7Mf611



图片附件: 3.jpg (2013-4-26 09:22, 29.55 KB) / 下载次数 33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899&k=492a7246f36efbeb43db6183663be384&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6 09:36

换个视角看一下朱令案

32437.jpg

图片附件: 32437.jpg (2013-4-26 09:35, 830.11 KB) / 下载次数 32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5900&k=f8b54e09896f2b3e6759b0516d481e03&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6 09:48

另外关于网上水军污蔑贝志城因爱生恨怎么怎么的,他微博上是这么回应的:

微博上一帮平时装的特机灵特精明的人,这回算是把自己的脏暴露的一干二净吧。我要是暗恋过朱令而未遂大学又帮助了她这是佳话啊,这都能拿来攻击我脑子被我头像踢了吧。可惜我中学的人都知道我高二就和年级的级花早恋了一直到上完大学分手,我又不像@江南Ricardo 那样初中就春情萌动哪有空暗恋别人啊


转一位天涯人的回帖


作者:出走的Nala 只看此人-->时间:2013-04-26 01:28:50   默默潜水关注了这个帖子整整五天,到新浪投了重启案件的赞成票,用支付宝捐了款给朱令家人,默默问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经过同学,辗转要到了母校北大一位L老师的手机号,很冒昧地打过去,问她对于这个事情的看法。
  因为在95年,她是清华的一名从事学生服务工作的老师,当时她刚踏出社会也没几年,除了外语和计算机专业,当时的年轻老师很少能当任课老师,大多从事些辅助性的工作,例如学生生活辅导员、毕业办工作人员、学生会管理老师、图书馆或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等等,为了保护她,请恕我不具体说明她究竟从事以上哪一类工作。
  她在2000年后的某一年离开了清华,到北大任教,并且刚好是我其中一门必修课的老师。我离开校门也很多年了,很感谢L老师还记得我,更感激她愿意倾谈关于朱令的这件事。
  其实她并不知道凶手是谁,让人诧异的是,身为当时清华校园内的一名老师,她对这件事了解程度之少,引起我思考的方向。
  L老师跟朱令接触不多,这女孩给她的记忆是“在一群女生中很亮眼、走路一阵风好像总在赶时间”。
  朱令第一次病倒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不知道,第二次病倒,老师之间才开始有了传言说有个女生病得很严重,但L老师当时并不能将人跟名字关联上,直到有警察介入、传闻是投毒,这件事才真正在老师这个团体之中宣扬开来。
  当时清华紧急召开了一次教职工大会,不是全体,而是部份老师参加,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安抚学生、消除影响,会议的重点是“不许散播这件事”。
  但这件事的传播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传言是学生带出了本校实验室的铊盐去投毒,L老师又参加了一次关于这件事的会议,这次开会的氛围就更严肃了,而且是分院系、分部门小范围召开会议,学校领导们反复强调“老师们应分头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工作”、“禁止散播谣言,维护清华的名誉”、“尽快消除这件事情的负面影响”、“不要让一件小事分散了学生们的学习精力,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生活”。
  而相关的老师很快又找到各班的班长和团支书开会,将领导的旨意传达下去。
  L老师说,当时的集体主义观念很强,尊重个体的意识很淡薄,所以听到领导说“一件小事”也不觉突兀,领导的要求也都一一遵照执行,当时她积极投入这项工作中,她觉得自己在做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有一种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当时的她还有相当一部份老师都认为维护清华的名誉比调查清楚投毒一案的凶手更重要,甚至认为“铊盐从是本校实验室流出”是谣言。但也有一部份老师私下讨论估计是宿舍集体投毒而不是个人行为,而且铊盐确实是本校实验室流出,所以学校领导才觉得“丢脸”,才会“禁止讨论这件事”。
  根据L老师的回忆,结合在这个帖子里看到的很多信息,不难得出物化2班的朱令的同学们甚至当届的学生们的冷漠由何而来,当时他们都还是学生,学校和老师的引导何其重要,而清华灌输给学生们的是“维护清华的名誉”和“不要让一件小事分散了学习精力”!
  这样的思想引导何其恶劣,因为对清华来说“这是一件丢脸的事情”,校园里人人忌谈此事,学生中没有形成揪出投毒者的舆论氛围,这给投毒者造成的心理暗示是——都没什么人站出来指责,看来自己也没做一件多坏的事情。声讨投毒者这一环节的缺席,间接造成了罪犯的心安理得和知情者的悄无声息,被害者和家属们微弱的呼喊声,都淹没在了师生们统一了思想的无声中。
  反观发生在美国的校园枪击案,从学校到师生到社会,一边是对罪犯的大力谴责与声讨,一边是对被害者的祝福与帮助。这些枪击案的发生,丢了学校和国家的脸吗?不,丢脸的仅仅是罪犯!是那个做了错事的人!
  而现在,清华才真正是丢脸丢到姥姥家了!因为清华是百年名校,很多政坛大人物都出身于此校,所以要证明从这里走出来的个个是精英,绝不能让投毒这件事坏了清华的百年清誉。结果呢?估计再一个百年后都将跟“铊”这个字彻底捆绑在一起了。
  我们再来看北大,不也同样出了投毒案吗?同样是铊毒,而且是两名受害者!但是,一是由于投毒者自身意识到了错误,及时将受害者送院救治,二是北大的处理妥当,敢于面对,承认是本校实验室管理不严,确认流出的是铊毒,医院方面才能对症下药,两名中毒者一个月不到就康复了。
  投毒事件同样发生在九十年代,所以绝不能用时代的错来归结清华对此事的处理方法,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何其荒谬!
  大学生,是走出社会前最后一个学习的驿站,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的地方,而当年这些清华的学子们,得到的什么样的教育,形成的又是怎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知道这样说未免落井下石,但我还是忍不住为我的母校感到骄傲,并且深深庆幸我不是清华人!哦,对了,一直坚持为朱令发出声音的贝师兄也是北大人!
  我想,今日的政府,面对朱令这个案件,该如何处理,可以从十多年前的清华、北大对投毒事件的不同处理方法和截然不同的后果中得到启示。
  是掩盖事实?还是揭露真相?
  为了呼吁朱令案重启尽一份绵薄之力,把这个荒废了五年的ID要回来,我,不再沉默。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6 09:56

[转帖]孙维——不怕你声明什么,只怕你什么也不声明

    我已经是一名执业二十年的老律师,近几年来主要从事婚姻家庭方面民商案件,早年经常承办死刑案件的法律援助,经常会一审被判处死刑被告人,我们律师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分析证人证言、被告人的供述、陈述。

    朱令事件我很早就在关注和追踪,看一次痛一次,孙维在天涯的声明我早就读过,一直沉默的原因是我以为案件还在侦破中,我不想给孙维提供太多的法律常识供她反侦察,今天听说朱令父亲接受采访时已经明确此案已结,我身为律师在这里对孙维的声明进行一些分析,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孙维的声明里问题非常多。我只选几个重要和主要的问题谈,其他问题还有很多,时机成熟时我再进一步分析。

    大家知道人的思维有从自己立场角度出发的一种定式,一个犯过罪实施过投毒行为的人,与没有投过毒的人,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是不同的,人的思维经过自我训练可以很严谨无漏洞,但是思维定式由于自己的立场无法改变角度。

    孙维的声明里把这么一起已经被明确立案过的投毒犯罪案件,她当年被逮捕(或者可能是拘留,网上传言是她因此而被清华开除),涉嫌的罪名一定与投毒罪相关(诸如投放危险物品罪这些涉及公共安全的罪名),她在这些对她执行的强制措施(8小时讯问)必须签收的文书上都签过字,她一定非常清楚地看到过过与投毒相关的涉嫌罪名,但她在声明中就偏偏写成中毒案件,她在刻意回避投毒,这是为什么?她为什么这么害怕提到投毒二字,通篇只说中毒案件,而且在她与友人的信件中也反复要求提供一次中毒非二次中毒的资料以证明是医院方面延误误诊造成了朱令的残疾,她为什么至今都不能面对朱令被投毒这一事实?

    我是一名律师,长期分析证人证言以前被告人的供述和陈述,在执业当中发现,许多一审被判决死刑案件的被告人,他可以花一整个上午跟你说这个事情的前因和后果,谈得非常详细,但却就是避而不谈杀人发生的现场的情况,一旦我涉及到核心关键问题,他们就卡壳。孙维她可以详细谈她的爷爷,谈其他这个那个,前前后后左左右右,但就是不谈与朱令被投毒相关的任何细节!包括凤凰卫视的记者在采访的时候也提到过,说她可以详细讲出某天的天气,却一涉及到关键问题就答非所问,含糊其辞。最后连同情她的现场记者也高度怀疑她是凶手,采访中断,她扬长而去。

    孙维的声明中有许多漏洞,我只在此先举一二。其中她讲到朱令返校后煎药并不在宿舍,她竟然清楚记得朱令要煎药,且不在宿舍,可见对她生活轨迹极为关注,她讲这个细节的目的,意在暗示网友,她朱令可能并不是在宿舍被投毒的,完全有可能在别处。这其实就是一种投毒人的才有的特有的思维定式,也只有在宿舍里投过毒的人才会这么迫切希望转移视线,因为她希望把投毒的现场转移在与她没有任何关系的宿舍外,而没有投过毒的人他首先会关注到底是谁投的毒,而不是在哪里投的毒(因为没有投过毒,他对在哪里投毒自然无概念),然后是怀疑所有其他人有可能投毒,包括自己的室友,每个人在没有投过毒而被冤枉的人眼里全是嫌疑人,但是孙维她就偏偏从来不怀疑任何自己的室友,而是在声明中把重点暗示在犯罪现场不在宿舍。这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思维定式,只有投毒人才有。

    我读大学的时候,对面宿舍发生多起失窃案件,今天丢吃的,明天丢饭票,钱,后天丢照相机,在没有破案前,室友们关系极紧张,没有偷东西的同学之间会互相怀疑,但是孙维的室友无条件高度一致团结,她们凭什么不互相怀疑?照理说孙维是嫌疑人,其他室友也理所当然都是嫌疑人,为什么这些嫌疑人之间并不互相怀疑呢,当发生投毒案后?我的推没是因为她们一定有着某种共同的利益,这个利益导致她们至今还在团结一致,这种团结绝对不是人品过硬值得相信,人品是没有办法打包票的,不是说你品学兼优,你就必定不会违法犯罪,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逻辑关联。所以当年警察讯问室友,室友急着为孙维漂白人品时,警察没法做口供笔录,孙维竟然对此还提出质问,为什么我人品好警察不纪录?为什么刑法无罪推定你们不用?我认为她们至今还在抱团,能这么团结从不互相猜疑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她们完全心知肚明地知道谁是投毒的人,所以她们才如此放心地拧成一团。

    孙维的整个声明其实是一篇对自己无罪的辩护词,而正是这篇无罪辩护词暴露了她的投毒人特定思维模式,我们都知道一个真正受冤枉的人最急于做的是洗清不白之冤,浙江被冤强奸罪的叔侄二人当中,不管是不认罪的叔叔还是认了罪的侄儿,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凶手是谁。叔叔非常关心强奸案的所有细节以及他高度怀疑的人,因为他知道只有抓到真正的凶手才能还自己清白,但是孙维的声明里看不到这一点,从一九九五年至今快二十年的时间里,她毫不关心凶手是谁,甚至在她被公开的一切文本里从来没有出现过怀疑任何人,她一直在想办法研究怎么是一次投毒而不是二次(她非常清楚一次是有可能中毒,二次就绝无可能中毒而是人为投毒),她满脑子是想办法使自己所涉嫌投毒能脱罪,她从来没有想去找到真正的投毒凶手,她甚至还往医院误诊方面研究,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她为什么从来就不关心?

    对一个没投毒被冤枉的人来说,胡乱怀疑是他的救命稻草,被冤急的人是不惜怀疑任何可以怀疑的人的,但孙维这个团体除了倒打一耙说是贝志诚外,从来没有显示过任何一点被冤枉人才有的特定思维,在网上被骂急了狗急跳墙时,也就是指责贝志诚来泄愤。她把矛盾指向贝,不是一种真正的怀疑,而是把事情搞复杂,把视线搞乱的做法,这种行为模式是一种投毒人被揭穿的报复模式。此外她对凶手没有任何愤怒、气极的情绪,别说她素质好,法律意识高,没有证据不乱怀疑,狗急了要跳墙,人被冤成杀人犯,本能就是怀疑一切,而不是忙着撇清自己,只有投毒的人才会有为自己辩护的意识,辩护和洗清不白之冤是有区别的,辩护的重点在我不构成犯罪,从法律条文证据等外部(而不是不是从事实本身)找到自己不构罪的理由,洗清不白之冤则是去尽力发现寻找收搜真相,找到真正的凶手还自己清白。

    讲到动机的时候,孙维有着极强烈的辩护意识,即自己不在现场,自己没有作案动机,自己不知道跟案件有关的一切,甚至包括铊的毒性她也一概不知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辩护意识,她的重点是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远离真相,害怕真相,混XIAO真相。而真正没有投毒的人,思维模式为:到底谁是凶手。如果我卷入,那我一定是被栽赃了,她会对陷害她的证据感兴趣,尽力找到这些证据来研究,她从没有这种意识,她的意识是没有证据,反复反复强调的是没有证据。

    孙维在为自己辩护时特别强调了证据,她说朱令家人自己承认没有证据,还说她是凶手,她为此非常不解。她死死抓住没有证据这一点,为什么?投毒的人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证据被别人抓住,如果没有证据被抓住,自己就无罪。而不是象普通人那样想的是我真的没有做这件事情,我根本不管你们有没有证据,有什么证据,我就是都没有做过,事实就是凶手不是我啊,关心的是事实怎么样。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别人,这是没有投毒过的人的典型思维,投过毒的人才会去想有证据才能证明,没有证据就不能证明,对证据的要求非常高。

    孙维在给同学的邮件里有一次提到,姐妹们,我上刑场的时间到了(大意)~~她说的不是战场,而是刑场,我对刑场二字感到特别,一般人不太会用这个词,一个从没有犯过罪的人,可能会设想自己死,但绝对不会设想自己上刑场,刑场二字被她脱口就用,可见上刑场这个场面,在孙维的脑海里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为什么会想到自己上刑场?呵呵

    我是一名律师,我有基本的法律常识,懂得基本的法律原则,所以我知道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孙维上刑场,刑场只能偶尔出现在孙维的脑海里了,或者在她午夜梦回惊出一身汗的时候回想自己做了什么恶梦了。

    我们都知道警察必须收集证据,没有证据不能再逮捕她了,检察院没有证据不能起诉她,法院没有证据不能判她有罪,她从法律上讲,确实是无罪的,。她可以自由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直到终老~~她很可能会一辈子就这么可恨地自由平安健康生活在我们眼皮底下,甚至她一定会比朱令命长~~

    法律不可以判决她有罪,但是民众可以分析她是否有罪,可以推理,可以叫她嫌疑人,且是唯一嫌疑人。

    民众可以去分析去怀疑去求证,这种分析求证的过程可以跟随她终身,我希望这个质疑永远存在,一百年之后,我们的后人还在这里质疑她!世世代代~

    第一次看到这个案件的报道时,我记得自己一个人独自坐在电脑前象个孩子般地号淘大哭,第二次再看到这个案件的时候,我又一次放声痛哭。久经沙场的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得鼻涕冒泡、狼狈失态。

    我承办过许多法律援助死刑案件,有一个案件高院发回重审,有一个案件被收入浙江省高院的案例选,我为许多死刑犯真诚勤勉尽职地辩护,我常常都不相信我经办的当事人有罪,我总认为他们是无GU的,我也经常怀着一种职业习惯怜悯天下所有涉嫌犯罪的被告人,可是这一次,我毫不置疑地相信孙维有罪,她是投毒人,她就是凶手!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6 10:01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4-26 10:07 编辑

对“孙维声明”的一些考古发现(转)

  俗话说言多必失,首先通过各种细节可以证明这个ID是孙维本人或其代言人所发,并且本人的可能性极高,按普遍心理学考虑,对自己如此至关重要的言论是非自己发而不放心的,毕竟这篇声明的背后是自己的名誉和前途。
  正所谓言多必失,下面就“孙维声明”两篇主帖和四篇回帖进行了一些考古,有些发现。
  
  首先,第一篇《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作者:孙维声明 提交日期:2005-12-30 22:18:00)以下简称《声明一》是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无疑,至于推论请仔细看完后面。
  在这篇文章里,孙维思路之严谨给天涯众网友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不少高人也作过仔细分析了,尤其是子路其网友的分析最为精彩,从遣词用句的心理上做出了一定的推敲。我仔细研究了这篇文章也有一些发现,现叙述如下。
  
  这篇文章里,从计算机技术角度而言,最显著一个特点是全角半角字符混和程度非常高,起先,认为是孙维反复修改使用不同输入法所致,但后来结合孙维其他发帖可以判断出这篇帖子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理由如下:只有这篇帖子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全角半角字符混用现象,其他帖子均只有全角字符,这是因为其他帖子的措辞的严密度不需要象这篇帖子一样严密,所以其他帖子没有交给其智囊团进行修改和润色。
  
  《声明:要求重新侦查,为“窃听器”错误向网友和公安道歉》(作者:孙维声明 提交日期:2006-1-13 12:50:00),以下简称《声明二》,里正文第九行“因此,我已委托家人于2006年1月9日向公安机关正式提交书面申请”中的“2006年1月9日”全系全角字符,说明是一次性写就,正文第十六和第十七行里““孙维声称公安仅在97年询问过她一次,这也是撒谎。不说派出所和学校保卫部,据我所知,市公安局在95年开始就传唤过她很多次””,这里是拷贝网友发言,而非自己手工输入,所以字符均为半角。孙维有心拷贝的这些语句已经充分说明其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度高于一切,这么些日子下来关于此事的发帖已经是如海水一般了,所以要在写帖时来找这些语句来现场拷贝是非常困难的,也旁证说明了孙维是看到这些语句时特别之关心顺手就拷贝保存下来了,写帖时从自己的拷贝资料库内提取。由此可推论出她对这件事情的敏感性。
  
  由于《声明二》的严密性不需要《声明一》那么重要,因此,《声明二》可以肯定是孙维自己写就并发布,继而可推论出使用全角字符是孙维自己的习惯性行为,接下来我们再看《声明一》:
  第一行:1994年我的同学朱令铊中毒。。。
  注:这里1994是个半角字符,说明这一段是重新写就的,也旁证出其对这一句的措辞的用心程度,否则,这本是很平常的一句话不会反复斟酌的,那应该是全角字符才对,现在不是全角了,说明作过修改了,而且不是孙维本人修改,何况1994这几个数字没什么重要性,所以说明目的不是修改这几个数字,而是这整句话被修改过了,其智囊团对这句话的用心程度可见一斑。
  第二十三行:想不到97年4月2日,在即将毕业的前夕我突然被公安局14处。。。
  注:这里非常明显,“97年4月2日”短短几个字符就出现全角半角混和,说明“2”是被修改过,具体日期的精确度孙维的智囊团也是如此用心,这段话后面的“14处”和“8小时”都是半角字符,说明这整段话也是做了充分修正的,“14处”也是智囊团添加进去的,否则孙维写过的话应该是全角,那这么多精确的数字目的如何呢?
  第二十七行:他们于4、5月间。。。
  注:这里依然是全角字符,不重要的一个数字,更加印证了全角字符是孙维的习惯用法。同一段落里“97年1月”、“8年后”、“1997年”又变成了半角字符,由此,这一段也是经过智囊团反复推敲改写的,那为什么改写这段呢?目的恐怕就着眼在“无罪推定”上,“无罪推定”对谁有利呢?不言而喻。
  第三十三行:98年8月,公安14处宣布解除对我的嫌疑。。。
  注:又连续的出现全角和半角混用的字符,说明“14处”又是被补充添加上去的,那为何孙维的智囊团如此要三番五次的精确的提到“14处”呢?是否就是用于印证这篇文章的客观性精确性,来使得其他一些也会让人潜移默化的认为是客观的精确的?因为提与不提对整篇声明来讲无关痛痒,但对于印证声明中某些内容的真实性却至关重要。
  第三十八行:我4月2日被讯问时第。。。
  注:这个数字本身没有色彩,如果孙维原稿就写过的话应该保持全角,要修改也会修改数字之外的内容,结合第二十三行独独修改了“2日”这个细节,可以知道这整句话只能是智囊团添加的,我想智囊团添加这句内容也是深有用意的。
  第四十一行:收稿日期分别为1991年10月16日(那时我还没入学),1994年12月20日,1995年8月16日,1995年10月2日,1995年11月8日和1996年2月16日。直到97年公安开始调查,化学系才禁止使用铊。
  注:这部分很有特点,前面如此多的日期都是流畅的全角字符,唯独到了“1996年2月16日”和“97年”都变成了半角,说明这个日期对孙维非常关键,否则不会单独做个修改的。
  第五十二行:97年5月5日下午4点多找到校党办
  注:时间已经精确到了“4点”,同样道理,这个“4点”是智囊团补充的,为何要补充的如此精确?同样是为了刻意的表明这篇文章的精确性和客观性,目的依然只有一个,就是引导读者。
  第五十六行:于1997年7月18日把录像带。。。
  注:凡全角字符出现的年代基本都是只写年代的后两位,这在文章里很明显,比如第十九行“94年”、第二十三行“97年”、第三十三行“98年”、第四十八行“97年”、第九十二行“94年底”等等非常多,均略去前面的“19”,而半角字符出现的时候基本都是写全,这也充分说明,全角和半角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第五十七行:1997年7月28日。。
  注:这整个一段可以说是智囊团补充的,从第一个字开始就是半角字符,后面的结尾处也是半角字符,中间内容也均是半角字符,因此可以说是智囊团补充的,那智囊团为何要刻意补充这段内容呢?
  第六十行:三 学校曾扣发我的毕业证书的经过。。。
  注:这整个一段均使用半角字符,可以印证不是和前面一起写就的,而且是做过修改和润色的,这段经历恐怕对孙维事件也时非常重要的,在事件当时来说里面疑点很多,但文字经过充分修改和润色,可以看出滴水不漏了。
  第八十二行:朱令94年生病以后很长。。。
  注:这段话,从细节描述来讲应该是孙维本人写就,但这个数字又变成半角字符,说明孙维写过的内容被智囊团大幅修改过,这里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因为表述了孙维在朱令中毒后的表现,写得不慎自然会留下马脚,更叫印证了反复修改的目的性。
  第九十五行:六 关于所谓我的爷爷向高层领导求情
  注:从半角情况看,整段内容也是被PS过了,连孙伟惯写得“97年”也被PS成半角了,其他地方出现的还是智囊团习惯性的“1997年”,为何要大幅度PS这一段呢?因为这一段内容也一直引人浮想联翩的,不得不认真修改。
  第一百一十六行:由于知道朱令家人早在97年上半年就上书国家领导人,不得已我们才于98年1月。。。
  注:这句话前前后后几十句内容里的半角字符充分说明了这段内容被PS的程度之高,唯独这个数字没有被修改过,也充分说明了这句话没有被修改过,为什么呢?说明这句话有点神来之笔的味道,得意之笔,自然无需修改。
  
  其他更多,就不详细再列举了,我想,说这么多已经很足了,因为已经有了很大的一个特点,但凡是对案情有非常重要情节的都是被大幅修改过的,很难想象,一个被冤枉的人一个于事无关的人会如此用心的处理每个细节,这完全不符合常理,谁有理由掩盖,谁有理由谨慎,谁又有理由表白。。。
  
  最后再说那个所谓的窃听器,《声明一》中提到“在对我调查结束4年后的2002年,无意中在我家里发现了两个窃听器!”,“经回忆,杯子大约是98年春随咖啡礼盒送给我母亲的。”,《声明二》中提到“在“孙维的声明”中我把一对音乐杯误当成了窃听器。多年来我和家人一直确信无疑,因为它们确实从未响过。发贴前还特意把这保留多年的“窃听器”拍照上传。”
  从两文可以得到如下内容:
  1. 咖啡礼盒是98年,至少是2002年以前购买的,杯子也自然是98年或2002年之前的。
  2. “窃听器”照片是12月30日发布《声明一》时才拍的,或者是写这篇《声明一》时才拍的。
  OK,那么第一个说法完全是谎言,“窃听器”咖啡杯图片地址,由于图片是孙维本人上传,因此图片真实性不容怀疑,但请大家仔细看图片右边杯子上的广告语——“好的开始”,请注意,是“好的开始”而不是雀巢沿用了几十年的“味道好极了”,雀巢咖啡“好的开始”的形象推广是2005年5月才开始的,试问98年或者2002年前何来的这个推广?真是荒唐可笑之至。
  从图片上传地址“/2005/12/30/”可以看出图片是12月30上传的,似乎印证了孙维的发帖前贴图的行为,但请注意,经过EXIF分析,该照片是2005年12月18日16:25:44使用佳能PowerShot S400拍的,图片不会说谎,由于此图片是为了配合《声明一》中第七部分内容的,因此从照片的拍摄日期可以证明出《声明一》是2005年12月18日之前写就的,但直到12月30日才发出此帖,又一次印证了这篇声明发布的深思熟虑,反而印证出,孙维根本不是一个饱受十年冤屈的人的正常心态。
  
  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谁是真凶,拭目以待!


孙维的声明--驳斥朱令铊中毒案件引发的谣言
http://bbs.tianya.cn/post-free-446431-1.shtml

由黑客获取的回帖纲要
http://photo.weibo.com/164823786 ... 4?refer=weibofeedv5
作者: provel    时间: 2013-4-26 12:20

  罪犯不会主动认罪,公安机关应早日立案重审,,,,,
作者: chelseaqex    时间: 2013-4-27 08:58

朱令已经不属于她自己和她的家庭;朱令属于这个时代 投票_朱令_天涯部落
http://groups.tianya.cn/post-959 ... 53ffa967821-1.shtml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8 02:26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4-28 02:27 编辑

1.jpg

从众多知情者的爆料来看,朱令案想要重启真的是希望渺茫的。叹

图片附件: 1.jpg (2013-4-28 02:27, 78 KB) / 下载次数 39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6222&k=16448c30762bcc18693e08c1d0aa2037&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8 02:29

由广大热心网友制作的有关朱令案件的视频地址如下。

http://youtu.be/nJEdupyI97c

或在Youtube 搜索标题 Who Framed Zhu Ling

感谢每一位热心付出的人!!!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28 02:35

转载 -- 关于朱妈妈的几句话 by zenyup
  关于朱妈妈的几句话 (2007-01-24 13:51:02)
  一直以来,很想写写朱妈妈,但是,每每提笔,却总是泪眼朦胧,无法成文。我不知道,今天写下这几句话,会不会也使朱妈妈伤心难过,但是,我很想把我的感受分享给大家。
  对不起了,朱妈妈。
  记得去年夏天,一位记者很痛苦地对我说,为什么朱妈妈的情绪总是那么冷,使他无法捕捉到一个受害者家属应有的激动和愤怒。她在讲述女儿的不幸遭遇时,一点激动的情绪都没有,好象是在讲述一件完全与己无关的事,好象是在讲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一点悲剧性都没有,他很担心片子拍出来不感染人。我说,哀莫大于心死。
  后来,我与朱妈妈接触得越来越多,我才体会到,其实,她冷的表情下,是一颗多么柔软多么强烈的爱心,只是,在那艰涩的环境下,在那痛苦的重压下,要呼吸,要生存,要挣扎,她怎么能以柔软抵抗坚硬,以温暖抵御酷寒呢?
  一天,我和朱妈妈去一个单位,碰了一鼻子灰。失望而归的路上,我很伤心,反倒是朱妈妈不断宽慰我,说着很多解释的话,让我释怀。那天天气非常炎热,回到朱家,进了门,吴叔叔在喂令令喝酸奶,看到我们回来,就立即给我们切了西瓜,我喝极了,也特别热,于是拿起西瓜就吃。却看到朱妈妈已经接过小勺子,在喂着令令,连一口水都没有来得及喝。
  其实,这样的情形很多很多,很多很多,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使人动容,我感受到她博大的母爱,慈祥温暖,充满力量。
  一天夜里,我开车送朱妈妈回家。我说到现在很多年轻人选择丁克家庭,不要孩子。她忽然说,“如果有下辈子,我也不要孩子。”黑暗中,我的大脑突然堵塞,久久无语。我忙乱地搜索着适当的词汇,想打破那寒冷的寂静,可是我找不到适当的词汇。
  昨天夜里,记者给朱妈妈打电话,汇报一下节目播完台里的反映。朱妈妈突然泣不成声。那是她这些年来第一次!第一次!
  谁说她冷?!只是痛太深……
  我不敢再打电话过去安慰她,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担心自己也会在电话里哭,绝望和痛苦的情绪顿时湮没了我。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能为他们再做些什么。难道,仅有真相就够了吗?难道,仅把事实找出来就够了吗?
  我们面对的,不是医疗问题,不是刑事案的问题,不是制度的问题,不是时间的问题,不是哲学问题,也不是心理问题,我觉得,我们面对的是人性的问题。
  其实,只有一点善良就够了,就足可以使很多真相浮出水面。其实,只要一点诚实就够了,就足可以使很多尘霾消散,使很多障碍消除。其实,只要一点点勇气就够了,就足可以使很多往事还原,使很多问题有解。其实,只要一点点善恶是非观就够了,就足可以使有罪的受到惩罚,使公道得以偿还。其实,只要一点点坦荡和大气就够了,就足可以使历史清晰,使未来光明,使我们可以早点休息。
  但是,仅这一点点,都没有。都没有。都没有。那无边的沉默,那闪烁的言辞,那冰冷的推拒,那尴尬的笑容,那狡猾的托词,那无奈的解释,那含混的说法,那无耻的狡辩,那嚣张的要挟,那公然的交易,那卑鄙的袒护……
  所以,朱妈妈还得收拾起她的泪水和痛苦,面对这沧冷的人间!
作者: jkmomomo    时间: 2013-4-28 03:22

如果孙维真的是冤枉的,那么她会是最想找出真凶的那个人,很可惜,她本人似乎不太关注这个问题,而是一心一意想要出国定居。此事一天没有定论,孙维也一天不会得到安宁,不论她在哪里。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即使当年因为一些压力而没有查清,时过境迁这么些年,一些该退的人也退了吧!孙维女士,应该去公安局报案,说这么些年名誉受损,要求公安机关重新侦查。
作者: vasro2009    时间: 2013-4-28 11:55

清华大学的政治部--有这个部门吧? 还有化学系的那些叫兽都是孬种~~~~~

反正这个大学教书的从里到外都是软骨头,竟然拿没有一个师长有良心或者骨气为学校的学生站出来,不配为人师,不配叫高校
作者: shiershao    时间: 2013-4-28 20:40

对哦,当年的辅导员是谁,朱令当时有没有男友,怎么都不敢说话,懦夫。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30 06:30

如果孙维真的是冤枉的,那么她会是最想找出真凶的那个人,很可惜,她本人似乎不太关注这个问题,而是一心一 ...
jkmomomo 发表于 2013-4-28 03:22


是的,关键是她还改名字、改出生日期,改身份证号码,且被美国拒签过不止一次,所以很多人才不相信她是无辜的。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30 06:35

回复 79# vasro2009

其实也不难理解,8、9之后大学政治化,那个年代想要说句真话真的很难啊,现在也是如此。朱令案件里,凶手、清华、协和三方没有哪方是完全清白的。
作者: cylt    时间: 2013-4-30 06:44

回复 80# shiershao

当年的相关人员都被大家8出来过啦,那个年代大家要“理解”了。
我们的大学的确是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至于朱令男友,据说朱令生病后照顾了她很久,后来离开,也是人之常情,不能要求太高了。
作者: shiershao    时间: 2013-4-30 09:33

回复  shiershao

当年的相关人员都被大家8出来过啦,那个年代大家要“理解”了。
我们的大学的确是培养 ...
cylt 发表于 2013-4-30 06:44


我又到朱令吧上去看了,还是有些同学站出来说话的。
作者: ekillua    时间: 2013-4-30 10:22

事情的知名度不够啊~
如果有一亿都在谈论这个事情
不相信国家的还会继续无视
毕竟现在社会 的主题变了
作者: cylt    时间: 2013-5-4 00:57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5-4 01:21 编辑

转 当年参与救治朱令的美国医生的回忆

Robert A Fink医生所给链接(http://www.rafink.com/tao.php)上的文章,并没有提到投毒者。 重要的是提到了一位John W. Aldis医生的参与,是前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医生,当时不在北京。文中写道“ It required an intervention by personnel at the American Embassy in Beijing, and personal contacts between Dr. Aldis and several o f the PUMC doctors (whom Dr. Aldis had known from his days in Beijing), and faxes of articles directly to the hospital, before the test for thallium was finally run. The results were striking.”请英语好的同学看看是不是说当时美国使馆有干预,且John W. Aldis医生利用了他和北京协和的一些医生的关系等,推动了铊检测。

  于是搜了一下,发现这位医生06年和之前都被提到多次。 http://groups.tianya.cn/laiba/Co ... 2554801196548232283
  http://202.194.48.102/englishonl ... /three/Tpb3102.asp?
  这两个链接里都是外媒当时报道,有更详细的Aldis医生与协和交涉的过程。
  这位医生还在朱令三十三岁生日写过贺信。http://tieba.baidu.com/p/150564937
  如果能联系到这位医生,可能得出更多当年协和的细节;至少可作为向美国移民局、大使馆各方举报孙维的佐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e5af290100pf27.html这个博客里明确指出协和当时处理背后有政治原因,还说到“John Aldis与协和医院关系一向非常好,却因朱令案从此交恶”。但是不清楚出处,有待查证。
  英文原文在这里:http://tieba.baidu.com/p/150564937

 我把当年参与抢救朱令的美国医生John W. Aldis写给朱令33岁生日的信中文本贴在这里,这是一封感情真挚的信件:

  我写这封信恰逢美国感恩节,,明天朱令生日即将来临.。三十三岁,,她的年纪正好介于我两个女儿之间。1994-1995年间的悲剧始于有人把自私狭隘看得比朱令前途似锦的生命更重要,,从那时候起朱令就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想起1997年在北京家里的感恩餐会,,当时朱令家人参加了那个非常特殊的美国庆祝。虽然我们邀请了朱令, 然而她父母考虑到她可能无法应付(繁琐)聚餐而作罢.。不过那是个令人愉快的晚上.,自始自终我们一直惦记着朱令.。

  朱妈妈的父亲也来了.,他非寻常之人。 他一口英文流利精确,且口音让人想起早期好莱坞黑白电影,,然据他说“因为不说英文已逾五十载"”,他回忆起自己五六十年前曾经在北大某美国教授家里享用过和我们准备的一模一样的饭菜.。重提过去时光让他和我们这些听众们都感慨万分,我每个感恩节都会讲起这些陈年旧事,,所以今天我说给你们大家听.。

  朱令的不幸和这不幸带给她们如此美好家庭的巨大打击未必让人有感恩心怀.,但是,朱令给了我们( 中国人和敬佩她们的我们这些人)一些感激不尽的财富。她的悲剧把全世界各地的人们为全力拯救她而团结在一起,,直至今日人们仍然不断地为她努力.。当她生命将渐渐被抹杀的时刻,,网络连接到各国中国人来帮助她,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世界因此变得有所不同和有所改善.。朱令将会一直是促进世界美好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要忠心地感谢朱令,,感谢朱令父母 能让我参与当年的营救,,感谢当年挺身而出的和如今希望改变这个悲剧的中国人.。

  约翰

作者: cylt    时间: 2013-5-4 01:01

1.jpg

2.jpg

图片附件: 1.jpg (2013-5-4 01:01, 23 KB) / 下载次数 37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7638&k=0815f4126645e012d8df97016add82c3&t=1737478406&sid=7Mf611



图片附件: 2.jpg (2013-5-4 01:01, 49.52 KB) / 下载次数 36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7639&k=ddf885a7050858c30783138a8f695c0f&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cylt    时间: 2013-5-4 01:11

1.jpg




2.jpg




3.jpg




4.jpg

图片附件: 1.jpg (2013-5-4 01:11, 58.69 KB) / 下载次数 48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7640&k=7c367d759368e1db4d1f9fcdd3c4df2d&t=1737478406&sid=7Mf611



图片附件: 2.jpg (2013-5-4 01:11, 41.39 KB) / 下载次数 30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7641&k=21a5b6c9e271c5e17dd154b6b21a8d42&t=1737478406&sid=7Mf611



图片附件: 3.jpg (2013-5-4 01:11, 104.25 KB) / 下载次数 39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7642&k=8d7790802ddf9dbdfd6591247feb91c2&t=1737478406&sid=7Mf611



图片附件: 4.jpg (2013-5-4 01:11, 61.78 KB) / 下载次数 43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7643&k=7cee3533b1e9ec71a25d6e4bec91760b&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cylt    时间: 2013-5-4 03:06



@义愤天鹰2013 193730楼 2013-05-04 13:41:24
  标记一下,2013年5月4日,战局彻底扭转。天涯的楼虽高,却比不上微博的影响力大,高楼到现在才571万点击19万回复,而微博上的大V动辄千万级粉丝,传播力远超高楼,也不知道是谁的馊主意,渣浪对朱令进行了屏蔽,这一下不打紧,大V小民们立即知道了朱令一案为何19年不得正义,纷纷呛声支援,连原来表示观望的也出来站队了,来看看今天的队伍吧——4570万的姚晨,4180万的陈坤,4019万 李开复,1520万潘石屹,1440万任志强,1120万薛蛮子……七八百万的都不够冒头……我K,这阵势不用再多说了,我们应该感谢SINA,它选择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让人们确认了真凶是谁。同样应该感谢19年前的某大学,用扣发毕业证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抗议。谩骂总是容易,可面对被割掉舌头的人,你不要忘了去鉴别他的眼神。
作者: milk    时间: 2013-5-6 00:35

本帖最后由 milk 于 2013-5-6 02:05 编辑
回复  vasro2009

其实也不难理解,8、9之后大学政治化,那个年代想要说句真话真的很难啊,现在也是如此 ...
cylt 发表于 2013-4-30 06:35


Culture revolution killed all ethics and morale in China, and people started believing in the government.  After 89, the Chinese lost faith in its government and started believing in money.  Every thing is measured by money in society nowadays.  

People from other countries who lived in China look down at Chinese, because we are seen as morale-less, ethic-less, selfish bastards who only care about money, and will do anything, for money.
作者: cylt    时间: 2013-5-6 04:56

回复 90# milk

是的,经常听到对如今国人的评价是“信仰缺失、道德沦丧”。
很多人都习惯以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炫富者更是比比皆是。
这样的社会,哎,所以每年才会有这么多人移民吧。
其实如果有选择,从中国人传统观念来说,很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的。
信仰、文化这类,要破坏掉是这么的简单,但是要重新建立起来却是如此的困难。
作者: cylt    时间: 2013-5-6 06:42

141412137.jpg

图片附件: 141412137.jpg (2013-5-6 06:42, 782.18 KB) / 下载次数 11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8110&k=e056febbb9260ac7a1b8f7e2985dfec7&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shiershao    时间: 2013-5-6 08:50

真的是越看越恨啊,投毒人不得好死,生生世世家宅、子女都不宁。
作者: cylt    时间: 2013-5-6 09:17

回复 93# shiershao

童话通常都是美好的,
但是现实不是通话。
“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这样的事在现在的中国不算稀奇吧。
没有道德底线的社会是多么恐怖。
法治社会真的还很遥远。

网络上总一部分人为嫌疑人抱屈,举出最近几个有名的冤案做对比,
但是看看这些被冤屈的人们,哪个不是毫无背景的平民百姓,
历史上、如果不是因为政治斗争,有哪个权贵子弟在类似的案件中被冤枉过?

或许不管在怎样的朝代,
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吧。
网络上这么多人呼吁重启朱令案,还她公道,
不过是兔死狐悲、唇寒齿亡罢了,
如果我们不为朱令挺身而出,
他日谁会为我挺身而出?

为朱令发声,其实是为自己呐喊。
作者: cylt    时间: 2013-5-6 09:35

1.jpg

图片附件: 1.jpg (2013-5-6 09:35, 185.07 KB) / 下载次数 9
http://huarenv5.com/forum/attachment.php?aid=678143&k=66c400e98f84c3431fd4469af250b03c&t=1737478406&sid=7Mf611


作者: cylt    时间: 2013-5-6 09:42

本帖最后由 cylt 于 2013-5-6 09:45 编辑

参考:
转载羊城晚报2013年4月30号的最新采访报道.  

  记者调查

  朱令当年在清华的同班同学中,有人多年来一直默默关心朱令,王一风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微博开设了账号,专门发布和朱令相关的信息。虽然已过去近20年,但王一风依然记得当年清华大学化学实验室的人员及其管理情况,并认为孙维是唯一能既近距离接触有毒试剂铊和朱令的人。

  谁才懂得用“铊”下毒?
  孙维曾在2005年的声明里指出,自己并非唯一能够解除到铊的学生,称帮老师做实验使用的铊溶液是别人已经配好放在桌上的,还称清华化学系使用铊试剂有很长历史,且其他系实验室也有“铊”。对此,王一风回忆称当年一共有七个人可以接触到“铊”,分别是两名教师(李隆弟和童爱军)、三名女研究生(87级女生陈某、88级女生赵某、89级女生朱某)和两名本科学生。其中一个为90级男生吴某,另一个就是孙维,“女研究生住在别的楼。只有孙维可以近距离接触朱令的日常用品

孙维在声明里提到她哥哥借了一部摄像机在工作时间到化学系实验楼,并拿走了一大瓶有骷髅标记的有毒试剂,然后又送回原处,在随后的日子里又重复了几次,每次都无人过问。这显示实验室对有毒试剂的管理并不严格。

  但王一风认为,孙维哥哥的举动恰好说明,不懂铊毒性的人不会用其下毒,“如果是一个非化学系人员要去偷有毒物品的话,他会拿什么?当然是普遍知晓的毒药,比如氰化钾等,但必须在实验室里找一阵子。为了盗窃迅速,估计会像孙维的哥哥一样拿一瓶有骷髅标记的药品。这个瓶子是铊的可能性有多少?基本为零。化学系那么多有毒物品,为啥就拿‘铊’?因为铊盐无色无味,下毒不容易被发现。拿的人对铊盐的理化毒性非常了解。”朱令班上的副班长也表示:“关于‘铊’,很多化学专业的人恐怕都不是很熟悉。现代化学里的分支又多又细,很多药品如果不是课程或科研所需,根本不可能了解其性质甚至分子式。”

  王一风还向羊城晚报记者提供了一个细节:清华大学1994年9月开学一个月后,朱令的眼睛突然出现暂时性失明,随后几天视力都模糊不清,为此朱令曾到校医院做眼科检查,当时未查出原因,后来慢慢好转;隔了一段时间,又同样发作一次;这回引起了朱令的重视,她特意到清华大学指定医院北医三院的眼科做检查,但专业眼科医生仍然没有查明任何原因。王一风认为,之前的视力变化,现在分析起来很可能是有人在朱令的隐形眼镜消毒液里面下了毒。
作者: shiershao    时间: 2013-5-6 12:10

我现在特别向往冷兵器时代的游侠,快意恩仇。
作者: 月夜慧明    时间: 2013-5-6 14:36

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那个人要给朱令下毒呢??是因为嫉妒还是什么?不管是谁对谁错.这种做法太另人不齿.就因为有权有势就可以这么糟践人吗?这么内心黑暗的人估计也是有什么心理疾病吧...
作者: cylt    时间: 2013-5-6 22:47

回复 98# 月夜慧明

这类罪犯的心理一般人都是理解不了的吧。
不然也就和他们没区别了。
之前复旦投毒案,据公布的信息来看,犯罪嫌疑人也是因为生活琐事就投毒杀害了室友。
在我们看来,和室友有些小矛盾是正常的,但普通人是怎么样也不会动杀人的念头的。
所以说,人心是最恐怖的。
作者: cylt    时间: 2013-5-6 22:58

回复 97# shiershao

嗯,现在网上部分网友人肉嫌疑人,扩散朱令案信息,
也是基于这种“侠客”精神吧。
有些人说即使是罪犯也是有人权,人肉侵犯了隐私权,
但是现状通过正常途径能声张正义吗?

“你跟他讲法律,他跟你讲政治?你跟他讲政治,他跟你耍无赖?你跟他耍无赖,他跟你讲法律。”

正是有关部门的不作为才导致人人争当福尔摩斯,
中国,离法治社会还很遥远。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huarenv5.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