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TPP命悬一线 奥巴马最后总动员 [打印本页]

作者: 在海一方    时间: 2016-8-25 22:27     标题: TPP命悬一线 奥巴马最后总动员

美国总统奥巴马连任后成就了三件大事:全面伊朗核协议;巴黎气候协议;美古复交。这三件成果的促成都无需经过国会。最能定义奥巴马任内重返亚太历史功绩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则需要国会的批准。但是,由于国会共和党人以及两党总统候选人的反对,奥巴马在TPP问题上面临艰难的政治博弈。

鉴于大选和国会席位改选的选情变化,奥巴马政府推动国会通过TPP的阻力越来越大。他下周在中国和老挝的访问,可能是他任内最后一次亚洲行,也将是他推动和宣传TPP的最后一次时机。

对于即将在中国杭州举办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世界各大经济体抱有的期待不尽相同。中国继续利用主场外交优势,通过议题的设置把握地区及国际事务话语权;俄罗斯总统普京现在正加大政治筹码,通过会晤德法领导人,争取到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妥协,以放松俄面临的金融制裁;韩国总统朴槿惠妄图一意孤行,争取借G20缓和因“萨德”议题而导致的两国紧张,尽量争取中国谅解。

加拿大总理8月30日开启访问,前往北京、上海、香港和杭州访问,会晤政界和商界领袖,以提升中加经贸关系、促进中国法治和环境保护等议题。另外还有企业投资者要求G20各国通过巴黎气候协定的具体条款。

对于有可能最后一次访问亚洲的奥巴马总统来说,他的主要任务则是继续推动TPP协议。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TPP已经由12个国家于2月4日在新西兰奥克兰签字,但是否会获得所有成员国的通过还是一个未知数。加上美国大选等政治因素的影响,美国国内反对TPP的声音一直未停息过。
按照白宫的布局,奥巴马希望借出席杭州G20之便访问中国和老挝,继续在国际社会宣传TPP的好处。为此,他派遣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国防部长卡特(Ashton Carter)、太平洋舰队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以及曾在小布什和奥巴马任内担任联席会议主席的穆勒(Michael Mullen)、克林顿时期的国防部长科恩(William Cohen)等通过演讲或前往亚太的方式展开游说。

在这些“说客”眼中,TPP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议题,更是一个安全议题,牵涉到美国在亚太的经济和军事安全。奥巴马希望通过这番努力,能够敦促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等国的立法机构尽快批准这一协议,以此营造针对TPP良好的国际舆论,加大对国内负面舆论的外部施压,从而扭转国会议员的抵抗态度。

负责国会审核TPP的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和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均表示,他们不会在大选期间以及新总统上台前考虑讨论TPP,除非协议内容作出大的改变(由于已经由成员国签署,所以作出改变的可能性很低)。去年联署给予奥巴马“TPP快轨授权”的60名参议员当中,目前至少有8位因选举因素转向反对TPP。鉴于当前TPP在两党间的负面舆论,明年不论是共和党控制国会,还是民主党控制国会,其在国会通过的可能性都很低。

而且,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均表明了反对态度。在共和党上个月举办的党代会期间,“反对TPP”更是被写入了党纲。在民主党的党代会现场,也有很多代表举着反对TPP的标语和广告牌。即便是态度暧昧的希拉里,在8月密歇根一次竞选集会演讲时再次保证:她现在反对TPP,大选后也会继续反对TPP,自己当总统后也会反对TPP。

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所说的那样,奥巴马在TPP问题上就是在浪费政治和时间资本。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于通过TPP,都无法找到一个统一的、令人无法抗拒的理由。克鲁格曼说:“如果它最终无果而终,切勿哭泣,因为它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no big deal)”。

曾在里根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商务部门效力、现为华盛顿智库“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Economic Strategy Institute)创始人兼所长的普雷斯托维茨(Clyde Prestowitz)8月23日在《纽约时报》撰文称,奥巴马政府根本无法通过达成TPP来对抗和遏制中国。普雷斯托维茨认为,奥巴马政府将TPP视为制衡中国的一大工具,甚至认为和美国的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但是,即便美国国会通过TPP,也无法阻止中国继续通过各种机制书写国际规则与秩序。

换句话说,针对中国战略布局,奥巴马比拼的并不是会否或如何通过TPP,而是美国如何彰显中国那样推动一路一带、海上丝绸之路、亚投行(AIIB)和区域全面伙伴关系(RCEP)等机制的主观意识和活力,仅仅通过TPP这样的传统、过时的贸易协议来制衡中国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力的攀升,是不会奏效的。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huarenv5.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