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人生] 被洪水冲破的牛皮及后续(图片没法显示) [打印本页]

作者: monetmm    时间: 2021-7-28 00:53     标题: 被洪水冲破的牛皮及后续(图片没法显示)

本帖最后由 monetmm 于 2021-7-28 00:59 编辑

平日里,吹自己是智慧城市,智慧隧道,有天眼系统,路过一个人身份信息立马会显示出来,这都不...

平日里,吹自己是智慧城市,智慧隧道,有天眼系统,路过一个人身份信息立马会显示出来,这都不算什么,据说连路人的情绪都可以监控的到。




据专家说,这套人脸识别系统是最新的,跟小区的摄像头不太一样,它受到光线、角度等因素影响极小,而且识别度极高,甚至连双胞胎都能分得开。这样说可能有点吹牛逼了,但从侧面反映这套系统已经达到了真正“天网”的水平。以后要想干点坏事,就没那么容易了。



为适应乡村夜晚灯光较少的情况,“天眼”监控体系在光上下了不少功夫。
目前,"天眼"监控体系中的摄像头分为三种,分别是星光摄像头、黑光摄像头和大灯抑制摄像头。

在夜晚只有少量光照的区域,星光摄像头下的画面可以像白天一样清晰。在夜晚几乎没有光照的乡间,通过黑光摄像头也能看清区域内的情况。这两种监控摄像头里都有高科技感光芯片,有极高的感光度。另外,它们内置隐蔽性很强的光源,在完全不被引起注意的情况下,能拍摄出无光、少光区域的清晰画面。

你们说监控技术厉害不厉害?牛皮不牛皮?别惊呀,这还都是几年前的水平了!

别急,还有更牛皮的,2020年12月23日,中原大地再传喜讯,航天智慧承建的郑州市城市内涝监测预警预报系统项目验收会上,专家组认真审核,细致评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了,不只验收通过了,还对项目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牛皮不牛皮?不只能监控人了,监控城市内涝的预警系统也有了,而且专家给了高度评价!!!


2018中国(郑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来自全国3000多代表参与了此次高峰论坛。


新型智慧城市高峰论坛,牛不牛皮?别急,还有更牛皮的......


2016年郑州成为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 2018年提出投入534.8亿元建设海绵城市项目。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称“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利用。


别着急,最牛皮的在下面!


2021年6月1日河南新闻广播的一个报道《郑州智慧隧道“会思考、会说话” 》



作为郑州城市大脑·智慧城管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启动的郑州智慧隧道一期(京广路隧道试点)建设工作已经步入尾声。


在郑州市隧道中心指挥大厅内,智慧大屏让隧道内场景一览无余。这里实时监控并显示隧道内各项设备的数据,提供病害、隐患、预警等信息分析,郑州城市隧道综合管养中心杨航表示,六大模块,让郑州隧道“会思考、会说话”:“比如隧道内有车辆停留或行人进入,感知模块就会立即通过隧道内监控设备进行抓拍,并感知它停留、进入原因。如果有突发事故发生,我们能通过后台记录的人员最后所在位置,实现人员的精准快速搜救等功能。”呵呵,这些牛皮吹的,真是天衣无缝,无可挑剔了!

      为避免隧道内信号不畅影响定位,目前京广隧道侧墙每隔200米布设有一部紧急电话,可以同指挥中心进行双向实时通话。不知道堵在隧道里面的人有没有人跟他们对话!
而且智慧隧道还有一个信息多渠道发布模块,结合大数据提供准确信息。杨航:“通过高德和郑好办APP,提前发布隧道内影响通行的异常事件或者封闭管养等信息,以方便市民合理规划出行路线。” 呵,据隧道逃生出来的人幸运儿讲述,前面是挡水墙挡住了出路,后面还有车源源不断进去,没人去阻拦,不知道进去的车主是否有收到规划后的路线!!!
厉害不厉害?牛皮不牛皮?
平日里张口就是智慧,最后发现就那么点智慧,全贴在脸上了,洪水一来,把这些牛皮全TM冲破了, 有那么强大的天眼系统,还有那么多与家人失联的人在求助, 有智慧隧道,在出口堵住的情况下还有车辆进入隧道, 有城市内涝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却连地铁都不知道停运避险!

最悲剧的是,冲破了他们吹的牛皮,冲走了无辜的生命,却不知道能不能冲走他们的乌纱帽!

没有问责,悲剧是会重演的,去年的悲剧今年就重演了......!

这文发出来后被举报删了,幸好网上很多转载。今天作者又发了篇泄愤,说不写了。

标题:终是败给了那些不知廉耻的人!



那篇引起众多围攻与漫骂的文章终于被和谐了,被投诉的次数应该不少了,估计腾讯也是架不住烦,才给删了!


我虽然知道结果,知道是被别人投诉的,但没有想到的是,后台有人来跟我得瑟,是他干的,还特意发来了,腾讯反馈给他的投诉结果通知.......




把投诉看成了多正义的事一样,成功了还跑来显摆一下,终于成功了,好回去交差了,关键他还是个河南人,跟他一样发来嘲讽的人还有好几个,他们都第一时间看到了文章被删,第一时间跑到后台嘲笑我被删文了,他们才是正义的......


收到第一条骂人信息的时候,大概是有第二天,有五十万左右阅读量的时候,可能是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吧,所以后面乌央乌央的都来了......


他们真的是很努力消灭我这种提出要问责的杂音,要推给天灾,都是天灾,不能怪他们的领导...呵!大致都是这个意思吧!


但现实可能会让这些蠢东西失望了,打开微信搜索,输入关键字可以搜出几十条改了名与没改名的,全文一字不差的文章,够这些蠢东西忙的了



问责的声音是不会消失的,派再多的人去围攻漫骂也没有用的,因为国家高层也开始正式问责了!



既然国家出手了,我就不再提这个问题了,稍后我就把这两天写的跟水灾有关的东西都删了,因为骂我最恨,出手最毒的都是河南人,终于理解了这个记者的感受了!

视频号:义士李庆亮---申深记者团队停止关注河南水灾

骂我的就不再晒了,今天就让大家看看有些人对我出手有多毒吧!





普通人是干不出这种事的,为了维护自己的饭碗,这条狗也是够拼的,我也就此结束关注水灾问题吧!


因为有些东西冥冥之中是注定的,有些东西应该自己去争取,也是我无法代劳的,既然嫌弃我是杂音,那是我活该!


都有手机的,自己不发声,没人求助那是活该,受灾的不想着追责,灾难反复到来那也是活该,那都是你们自己的事!


我只是不想做一个沉默的帮凶,没想到有人想将我至于死地...哈哈!
作者: 狐苏    时间: 2021-7-28 19:56

啥也不敢问啥也不敢说,说啥都有人说是地域歧视,就呵呵
作者: 玖捌柒    时间: 2021-7-29 08:40

肯定会有人出来负责的,就是不知道像武汉那样大搞,还是推个人出来就算。哎!现代科技确实发达,但做决定的毕竟还是人,是人就肯定会出错,哎!
作者: adipose    时间: 2021-8-3 17:53

海绵型城市这个,不算牛皮吧,这个强度的降水谁也拦不住,海绵吸饱了当然不会再起作用。只能说大自然面前,人类真是渺小
作者: Terms    时间: 2021-8-3 23:27

“7·20”河南特大暴雨人员伤亡的最新数字出来了:昨天下午,“河南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全省迄今已有302人因灾死亡,失踪50人,其中仅郑州市就有292人死亡,47人失踪。

等等,之前全省死亡人数还只有99人,怎么一天之内就陡然翻了三倍?

这固然是因为调查组下来了,但另一种可能是:当群情激愤的时候,有必要压一下坏消息,以免激化,保持整个舆论形势的“可防可控”;等到舆论逐渐退潮(特别是转向南京疫情、奥运会和吴亦凡时),选择此时再披露坏消息,会安全很多。当然,这未必就是最坏的消息了。

这其实很好理解,就像我们小时候在学校里做错了事,知道回家必定要挨骂,踏进家门就先察言观色,看看爸妈手头去忙别的事时,再吞吞吐吐说“我今天数学没考好”,如果家长说“没事,胜败乃兵家常事”,探到了家长的态度,然后再小声说个更大的坏消息:“其实我考了零蛋。”

确实,就像“断十六狼”7月31日写的一篇《河南,很多人现在才开始哭》所说的,“河南洪灾的热度,已经完全退去”,但“当洪水退去,当感动的热血渐渐冷却,生活被严重破坏后的样子,才开始扎你的心”。比哭更难过的是想哭,“想哭的意思是,哭这件事,已经成为奢望,我只能想想”,因为更紧迫的生活就在眼前,连哭都哭不出来。

图片

压抑这种悲痛的,不仅有生活坚硬的现实,有时还有社会汹涌的声浪。

在郑州地铁5号线事故中失去女儿的一位父亲,日前穿着雨衣、骑着自行车来到地铁口,默默守候在那里,他身旁的牌子上写着:“妞妞,爸爸还想接你回家。”

有心理咨询师推断,从这位爸爸的穿着、行为来看,他可能已经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对女儿的不幸遇难感到内疚、自责,内心不承认女儿已经离开,才穿着雨衣到地铁站,也许是想回到暴雨那天,和女儿再见一面。

然而,这张照片流出后,网上有大量人怀疑他的真实身份,进而攻击、辱骂他其实是想炒作、欺骗世人感情,意在给郑州抹黑,乃至是“境外势力”。

即便是认可哀悼正当性的人,也质疑这位父亲“大热天捂着盖着”,穿着雨衣戴着口罩,不够光明正大,却无视他在这样的时刻,公开表露自己难以克制的悲痛,需要多大的勇气,承受多大的社会压力。

图片

事后,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多位知情者,确认这位“雨衣爸爸”确实是郑州地铁5号线14名遇难者之一张某月的父亲,在郑州某单位担任科长,他的一位同事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气得都睡不着,“他只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他平时很努力,他只是很难过。他可以自己选择祭奠的方式。”

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这种攻击从何而来,毕竟就算你不认可这位父亲的悼念方式,但这个人、这块牌子,并没有伤害任何人,何况这甚至都不是表达愤怒,而仅仅只是哀悼亲人罢了。

有一位“祁十一”尖刻地道出了对当下这种舆论环境的失望:
那些大面积攻击河南妞妞的爸爸的人群,即便是警方证明他的女儿确实在地铁去世,还是会招来更莫名其妙的怀疑,而谁为他说话谁就会招来攻击。这种事情,放在十年前的中国,放在如今的许多国家,都会让正常人大跌眼镜不敢相信。而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社会正在变成大型精神病院。
在此,他实际上认为那些人是不可理喻的、疯狂的,也就放弃了对他们行为的理解,但一个人的疯狂还说得过去,群体性的反应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

这些人为何出言伤害这样一个本已悲痛的父亲?简言之,在他们看来,这样公开表达哀悼,已经不再是个人情感的流露,而变成了一个具有极强感染力的公共事件。如果这位父亲是在没人看得见的地方,哪怕哭天抢地,那也与他人无关;但在公共空间里,这却可能点燃公众的情绪——这正是他们所担忧并想防止的。

不仅如此,另一些人还本能地怀疑其动机,想想看前一阵的林生斌事件所引发的风波,一如我在《林生斌的人设》中曾说过的,“真正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的,还是林生斌表现出来的‘深情’是真是假”。在公私边界模糊的情况下,这就是许多人指控“雨衣爸爸”的悼念是“炒作”和“欺骗世人感情”的由来,因为虽然没有证据,但他们感觉自己已经被骗过一次,以至于不再相信别人公开表现悲痛出于真诚而没有任何其它目的。

从这一意义上说,他们的反应不为无故,问题并不在于他们的这一判断本身,而在于他们反应过度了——试想一下,如果顺应人情,认可这位父亲的悲痛,这事可能很快就过去了,反倒是上纲上线的挞伐,激起了很多人的反感。正因为这些人过于彻底地想压抑公众情绪的表达,才招致了反弹,努力的结果却是反效果。

图片

想来也是意识到这一点,7月30日起,沙口路地铁站在D出口设置追思处,并备有免费鲜花,这至少给了人们正常的情绪一个合法的宣泄出口。公众对这一举措的反应也大抵都是正面的,毕竟“疏”要比一味的“堵”好得多。

像这样的戏码,在近年来不同的危机公关事件中,其实已经反复出现了好几次,一个仍有必要追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每到此时,都有许多中国人会自发地压制当事人正常的情感流露,甚至不惜将之污名化,这种攻击性究竟从何而来?

在我看来,这与中国社会深厚的“角色本位”意识有关,也就是说,作为集体一分子的个人,必须在任何场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自觉维护秩序和集体形象,否则其他人有权对你进行制裁。

妞妞的父亲之所以遭到质疑、网暴,除了担忧其行为引发的后果之外,更深一层看,则是那些人觉得他不符合“中国人”的角色规范——此时此刻,你得隐忍悲痛,不给当地形象抹黑,更不给外媒“递刀”,自曝家丑,才算是合格的一份子。

图片
悼念献花中一份让人看了泪目的寄语

你觉得难以理解吗?其实这样的逻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那句“不转不是中国人!”所透露的就是这一层意思:只要你是中国人,就应该这么支持转发。这是一种强有力的道德绑架,不仅认定你只有这一种“主导身份”(master status),而且不由分说规定了你必须照做的行为规范,因为你作为“中国人”的身份特质凌驾于你整个人的其它任何方面之上。

这乍看似乎是新现象,其实却有着浓厚的传统基底,是以往那种绝对化道德观的现代变种。在“忠”和“孝”被视为绝对义务的传统社会,每一个体都被认定必须无条件遵守,不管你有再大委屈,都不能流露任何不满,否则就不再是合格的忠臣孝子了。对贞洁烈妇来说,那更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即便死了都不能打破那严苛的道德守则。

清代大儒戴震早就批判过宋明理学之后的“今之儒者”是在“以理杀人”,以道德原则压制人正常的情感、欲望,让人有苦说不出,“人死于法,犹有怜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到了新文化运动,“礼教”早已被打倒,但那只是一种形式,从当下来看,对“中国人”角色规范的严格要求,仍然与之潜在地一脉相承,只不过民族主义接过了礼教的接力棒。

然而,人都有七情六欲、多重身份,一个人完全可以既是中国人,又是他人的父亲、儿子、丈夫,而不仅仅只是一架庞大机器上的零件。没必要将这些对立起来,更不该用一种角色规范来抹杀个体的情感。说到底,无视人的这种复杂性,就是无视人性。
作者: sizomouu    时间: 2021-8-4 01:28

没死到自家人自然不痛,还要怪受害者哭影响市容。不过话说回来,现在选官员用什么标准?选更蠢的吗?前北京市长只是驱逐低端人口。河南省长和郑州市长直接淹灭中端人口。4公里长的隧道,这么多车,淹死这么多人。多是青壮年上班族。想想都绝望。问问现在谁敢生二胎三胎?活在这个城市里风险太大。
作者: monetmm    时间: 2021-8-6 00:05

本帖最后由 monetmm 于 2021-8-6 01:28 编辑
海绵型城市这个,不算牛皮吧,这个强度的降水谁也拦不住,海绵吸饱了当然不会再起作用。只能说大自然面前, ...
adipose 发表于 2021-8-3 17:53


死亡不是降水直接引起的,上午开始上游的水库就开始泄洪,下午5点那会儿贾鲁河决口,决堤处距离京广南路隧道37公里,开车50分钟,正好验证了郑州地铁和隧道在5点50点左右,也就是50分钟后,被决提的水不到10分钟灌满。而这个贾鲁河从2016年开始就花费巨额金钱整治,去年工程结束。

““郑州市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方案”获得了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公布“2020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的确是个耀眼的工程。

另一个细节是:2019年3月26日,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变更和概算调整,原批复投资411593.93万元调整为690208.29万元。这个调整在获得了河南省发改委的核准批复后,郑州市政府在2019年发文,加快工程推进,计划于2019年底前完工。”


花了这么多钱,不知道里面被贪了多少,最后搞出个样子货,一浸水就现了原形:
“或许,会有人说,毕竟是'千年一遇'的暴雨洪灾。呵呵,是的,'5000年一遇'。”


河南人还搞了个智慧系统app豫讯通,又是花了好大一笔钱。

“河南近年来已充分利用“云平台、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建设了“一个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两类业务应用(桌面和移动)、一套保障支撑环境”架构的河南省防汛抗旱综合信息平台,省、市、县3级共用一个平台、共享一套数据,基本实现了省、市、县、乡、村 5 级防汛部门上下联动,信息高效汇集,决策支撑有力,指令迅速下达的防汛抗旱工智慧系统。

其中,在河南省防汛抗旱综合信息平台基础上,开发了河南省防汛信息移动查询系统客户端(豫汛通),安装使 用 范 围 已 覆 盖 省 、市 、县 、乡 、村 各 级 防 汛 责 任 人 、有 关 领 导、工作人员和值守人员,用户量近10 万人。

不知郑州人民和河南人民在此次暴雨洪灾之中是否用到了这个'豫汛通'?或者这个'豫汛通'是否发挥到了作用?而上述提及的整套防汛抗旱智慧系统的表现到底如何?是否经受住了考验?是否也是如郑州所谓智慧城市和智慧隧道的'表现'?‘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huarenv5.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