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人生] 是时候转变防疫举措了 [打印本页]

作者: monetmm    时间: 2022-3-20 23:04     标题: 是时候转变防疫举措了

原创 慕峰 太阳照常升起 2022-03-21 09:20

最近各地疫情又起来了,防控压力变大,人们都疲惫不堪。微博上、微信群里,人们都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我想,不少看法都是有原因的,也有一定道理,不能一直视而不见。



一、严格防控的成本不能主要由中小企业和个体来承担



欧美陆续解封,经济活动开始恢复,有些国家经济恢复还很强劲。最关键的,发达国家在严控疫情时,给予了中小企业和民众足够多的现金补助。我们的补助不是没有,但确实非常少,并且因地而异,这是财政水平决定的,大家都能理解。



但严控三年,大多数老百姓并不是公务员,也不在旱涝保收的企业工作,许多中小企业开不了张,或者因为供应链、资金链问题,最终关门了,这在许多地方,都不是少数。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工作、居住的地方,最近三年有多少门店关张。许多中小城市的老百姓完全是在靠自己的储蓄和打零工度过这三年。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省会城市出现为数不少的房产断供问题,有些是行业因素导致的,但不能不说,有些确实跟疫情相关。毕竟,人员往来停止了,许多经济活动就停止了。没有几家中小企业,能够做到说停就停,说开就开,不受影响。大部分反复几次,也就只能关门。企业关门,就业也就成了问题。这是客观情况,人们在日常的交流中都有感受,官方应该没有统计数据,理应知道现实的困难。



除了企业成本之外,还有个人成本。目前的隔离支出、跨地域流动的核酸检测支出,大多数时候都是个人负担。尽管核酸费用已大幅下降,但对低收入阶层来讲,频繁的检测,支出也不小。许多老百姓,一天甚至几天的收入都不够隔离酒店一天的费用,且不说疫情期间本来收入就大幅减少。这就导致之前出现的,宁愿步行“逃离大城市”,也不接受就地隔离的情况。



讲这些的目的,是想说明,不是不可以继续此前的动辄大范围关店、关门的严控防疫模式,但考虑到这三年许多企业和老百姓的实际收入情况,如果不针对他们尽快给予足够的、实实在在的补助,真正的难关可能就不是防疫问题了。



二、严控并不能禁绝疫情



如果严控可以禁绝疫情,有比较明确的时间预期,那么再严格的措施,也能获得人们的支持。但问题在于,从当前全球防疫进展来看,严控不可能禁绝疫情。所谓“动态清零”,其实也是认可了这种情况。



变异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加快,但毒性也在减弱,在疫苗普遍有效接种的情况下,重症率降至非常低,占绝大多数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感染者,不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这不但是海外防疫数据所证明的,也是我国疾控机构公开确认的。在疫苗接种率很高的情况下,欧美及相关国家陆续解封,这跟疫情初期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中国以严控优势去看海外笑话,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



无论中国选择哪种防控模式,海外的高接种率和陆续解封已是事实。这意味着两个结果:一是海外经济将逐渐恢复,中国在海外疫情期间的出口优势将逐渐回落,经济将更加依赖内需的恢复;二是国际经贸往来也将快速恢复。这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如果国门不封闭,经济要发展,那更多的国际交流也会在中国展开。这意味着,病毒仍然会频繁的自海外传入国内,无论是以快递包裹的方式,还是以人传人的方式。现在入境防控压力非常大,有的确实是因为防控不力,但有的,确实不是防控问题。承担入境防控责任的地区和人们,承受了长期而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但没有获得更多。



外来的疫情难以禁绝,病毒的传播又呈现出大量的无症状感染为主的情况,这就导致当下的人们出现如下心理:个别疫情出现后总是全面严控,每次严控的代价是如此之大,人们长期处于精神高压状态,许多家庭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团聚,许多其他疾病患者的跨地区治疗一再改期,许多小企业和个体户要面临随时关张,许多需要日常跨地区流动的人们不得不适应随时封闭在外地的不确定性,他们的子女也要被迫适应与父母随时可能出现的分离。这些情况,都是有稳定工作的人们难以切身感受的。但现在大家内心确认的是,这一轮疫情结束后,一定还会迎来下一轮,总会有新的确诊出现,完全禁绝是不可能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呢?



我想,在严控三年之后的今天,在将要恢复更多海外交流的今天,在外贸优势逐渐回落、内需必须恢复的今天,确实有必要严肃的回应人们内心的上述疑问。



三、防疫措施没有统一标准



我们一开始为自己的防疫措施感到满意,并且成效显著,在于每个人都感受到全国统一的安排,对于抑制病毒的传播是最为有效的。但随着常态化防控的开始,各地小范围疫情的出现,人们发现,防疫层层加码越来越严重。有的城市,因为个别确诊,要大面积进入封闭或者半封闭状态,反复集中做十几轮核酸,往往人群最聚集的时候,就是集中做核酸的时候。这种防控举措,真是科学的吗?



在防疫管理上,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要求,一线城市的要求各不相同,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五线城市的防疫要求都各不相同。在不少城市内部,针对密接、次密接,每个区(县)的政策甚至一个区(县)内每个社区的政策都能不同,甚至连企业都要单独出自己的防疫政策。



有多少单位在当地防疫政策没有明确要求的前提下,一刀切的长期限制自己的员工出行?问题在于,这些单位仅仅限制了自己的员工出行,无法限制自己的员工家属,整个城市的其他人口仍然是流动的,那么这种限制的科学性在哪里呢?如果经过科学论证,限制一定数量的人口流动有助于防疫,那是否可以定期轮换不同的人口准许流动,让他们能够外出、能够尽孝,而不是永远限制部分人口流动呢?这种所谓的“牺牲”,真是科学的吗?



各种层层加码的政策,真的经过科学论证吗?论证的依据和过程在哪里?真的有助于有效防疫吗?



从防疫的全国一盘棋,到各地自己下棋,每个人的感受就是不断的层层加码,不断的增加精神压力,经济活力不断受到抑制。在疫情严重的时候,防疫不力严肃问责,这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但在今天而言,仿佛只要出现疫情就是罪过,哪里出现疫情就是哪里的罪过,甚至哪个人确诊了,他个人仿佛也有罪过。什么时候,得了呼吸道传染病也变成一种罪过了呢?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全国的防疫标准和操作规程至今没有统一,仍由各地“因地制宜”。部分城市积累起来的良好防控经验,大多数城市根本没有认真学习,只在经历一次规模较大的疫情后,才开始“从头做起”。防疫措施来看,行程码全国统一了,但一些城市连自己的健康码(可追踪的场所码)都没有启用,有的虽然启用了,但各个场所根本没有要求扫码。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每个城市都在搭建自己的“健康码”,有的搭建起来后日常根本不执行扫码,花费巨大但效率极低。为什么就不能做到全国统一,或者至少是省内统一呢?常态化的防控在许多城市几乎就是没有疫情就没有任何防控。一旦有风吹草动,由于没有日常的准备,就只能断然停摆。



二是至今没有形成统一而标准化的操作规程,有的地方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做,系统该如何搭建、数据该如何使用。因为标准和规程的缺失,各级官员也就难有明确的“免责”依据。既然很难“免责”,那最自然的选择就是,要“不计代价”防止出现疫情。因此无论其他问题多严重,都不如不计代价的严防死守来得重要。问题是,这些“不计代价”的措施都有科学依据吗?还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呢?最后保不住乌纱帽的还是保不住,但不该付出的代价一直在付出。


四、疫苗与药物的有效性



新型药物的进口已经开始了,这是很积极的。但疫苗政策是否需要调整,必须要有明确的回应。医学界人士已经广泛的通过网络在介绍海外mRNA疫苗与灭活疫苗在防疫效果上的差异。这些资料是大多数人现在都能在网上看到的。这些网上已经公开的数据,是否真实、是否科学,权威机构应当有公开的回应。从医学界人士在网络上的介绍来看,海外的mRNA疫苗在阻断传播和防重症方面,都比目前的灭活疫苗效果好很多。因此网络舆论不断质疑,至今不引入mRNA疫苗的理由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理应得到正面回应。



如果网络传播的上述介绍和数据是错误的、虚假的,应当公开驳斥。如果是正确的、真实的,那就应当公开说明目前仍不引入的原因。正因为这一问题没有及时公开回应,又没有引入海外mRNA疫苗的任何预期信息,这就导致当前网络舆论认为这其中存在严重的“利益问题”。任由这种舆论发酵是不合适的。



另一方面,中国的防疫措施之所以能够得到所有国人拥护,在疫情最初最严重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控制,正是因为当时的疫情防控处置遵循了科学判断。那么今天乃至未来应当采用何种疫苗更佳,也应当完全交由科学来判断。网络舆论有一种声音,认为不引入海外mRNA疫苗的原因是为了疫苗技术的“自主可控”。这是毫无道理的。因为目前可引入的海外mRNA疫苗本来就是中国企业参与投资。无论是药物、医疗器械还是疫苗,国际合作、合资生产都是极其正常的。



如果真是因为所谓的“自主可控”,那么在此前欧美疫情非常糟糕的时候,我们还有时间去考虑支持部分国产疫苗厂商研制各类新型疫苗,但现在的确到了必须决断的时刻。时间不等人,不可能以整个国家经济恢复的滞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代价,为几家新兴疫苗企业的缓慢研发作背书。技术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在商言商,疫苗市场也是市场,市场就是这么残酷,给了你足够的时间,你没有能力研发出来、生产出来,那就要被淘汰。技术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用落后的技术。



如果疫苗更加有效、有足够新药物控制重症、病毒本身也在减弱,那么就应当通过宣传让人们认识到这种好的趋势正在形成,降低大家的心理压力,在此基础上去改进常态化的防疫措施,增加人口正常流动的可能性,避免动辄出现一刀切。这样既能让极度疲惫的医疗队伍和基层防疫队伍看到希望,也能争取到民众对常态化防疫的最大支持。在此基础上尽快形成全国统一的防疫标准和操作规程,建立标准化的防疫数据系统和“免责”标准,让各级官员不会再为了完全不出现任何病例而选择长期极端的防疫措施。相反,对那些以“防疫”为借口而长期不作为的官员,有必要尽快“一刀切”。



防疫的目的并不是消灭病毒,而是让人们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要知道,这世上的任何病毒,都不可能是靠“政策”去消灭的。



中国的疫情防控,在上半场可以说是完胜。现在到了下半场,是否能够继续胜利下去,我想,只能继续交给科学去判断。希望在当前的倒春寒后,能够尽快迎来真正的春天。



以上。
作者: 老贼猫    时间: 2022-3-21 09:35

犹豫再三,还是写下“尊重科学,应该抄一下欧美国家的作业了”这句话。我姐瑜伽教练,带个女儿,日子真得计算着过。
作者: xyrino    时间: 2022-3-21 20:28

这文章在微信上不过半日,被删得干干净净
作者: lansedewu    时间: 2022-3-21 20:29

知乎高赞:躺平之后, 中国的代价有多大?
中国青年网
2022/03/19 23:42最近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从南到北有蔓延趋势。从2020年至今疫情已近3年,经历病毒变异、疫苗接种、世界“躺平”,有人开始质疑:我们还需要那么严格的防疫措施吗?我们可不可以躺平?

3月14日凌晨张文宏深夜发文,不同意应对奥密克戎采用“躺平“办法,称“可能会付出比较大死亡代价”,如何从科学角度解读他的观点?知乎上一位医学博主对此给出了解读。

作者:知乎医学博主@kkhenry;“蓝橡树”获得授权转载。

我们摆摆数据吧,看看「躺平」的代价。

最开始,完全躺平的欧洲国家很多,美国现在半躺不躺,基本也算躺平吧。

我们拿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瑞典这几个国家作为例子进行分析,结合香港当前的疫情现状,预测内地如果放开疫情防控,我们会有怎样的「代价」。

一、欧美国家凭什么「躺平」?

欧美国家看似被疫情吊打,迫于经济压力和拉胯的防疫能力,只能被迫躺平。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是一点准备没有。

欧美国家躺平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1. 已有大量人群感染过新冠,存在一定免疫力

2. 人群大量接种疫苗,特别是第三针加强针

我们知道,Omicron毒株对疫苗存在很强的逃逸,根据香港大学的计算,单独一针疫苗对Omicron基本没有免疫力,接种三针疫苗才能获得比较持久的免疫力。


按照这个标准,只要接受过加强针(即第三针)就算有免疫力,我们和欧美「躺平」国家差距有多少:


按照每百人中接收了加强针的人数计算,除了我们和美国,其他国家基本在50%以上。

中国内地加强针(第三针)接种率:38.41%。放宽来说,这些国家有一半以上的人具备了对Omicron一定的免疫力,而我们只有不到40%。

那既然他们疫苗接种率这么高,又完全放开了,结局就一定好吗?

我们以“超额死亡率”作为指标,即减去过去几年人口自然的死亡,新冠所带来的「额外增加的死亡率」。


我们看到这个图的右侧,Omicron在2021年底开始全球大流行,全世界在这一段时间的死亡病例又有明显上升,在这些「躺平」国家中,即使英国的超额死亡率似乎在下降,这个数字仍在10%以上的水平。

也就是说,会有比往年死亡总人数多出10%的死亡率,是源于新冠感染导致的。

二、躺平以后,中国的「代价」有多大?

上面这些数据还不够直观,那么有没有办法直观地说,我们如果也躺平,中国的情况怎么样?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关键弄清楚两个数字:

在中国目前的疫苗接种情况下,Omicron导致的感染率和死亡率是多少?

这个数据我们有可以参照的吗?有,就是现在的香港。

首先,香港的疫苗加强针(第三针)接种的情况和内地差不多,都在30%左右。


在这个基础上,香港政府得到的第5波疫情数据如下:


在香港尚且有防疫措施的情况下,死亡病例:3780,总确诊病例:611004,死亡率:0.62%。

(实际内地死亡率会更高,因为人均医疗资源远远赶不上香港,疫情造成医疗挤兑还会进一步降低医疗效率)

那么感染率怎么样?

按照香港总人口747万人,Omicron进入香港三个月感染61万人。

假设现在香港疫情停止传播,感染率也达到了8.2%。而我们知道最终香港肯定不止61万人,假设香港的感染率保守估计在10%左右。

我们把10%作为内地放开防疫以后的感染率「低限」,那么感染率最高能到多少呢?

截至目前英国完全放开,总的确诊病例:1959万人,英国总人口:6720万人,感染率:29%。


也就是说,内地和香港处于差不多的疫苗接种情况下,参照英国完全放开之后,内地的Omicron感染率在10%-30%之间,再纳入香港目前的0.6%死亡率计算。

三、预测结果

如果放任Omicron在全国流行,按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14.1亿),

按照10%感染率:

全国新冠确诊病例数将达到:1亿4千万人。

全国新冠死亡病例数将达到:84.6万人。

按照30%感染率:

全国新冠确诊病例数将达到:4亿6百万人。

全国新冠死亡病例数将达到:251.72万人。

这还是在中国的医疗体系不被疫情击穿,所有人都得到了参照香港现在医疗救治的前提下。

写在最后

今天是在医院闭环隔离的第11天,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花了将近两个小时找数据,又花了将近一个小时写回答。

对于上面这个数字,我一开始也很惊讶——即使按照香港目前的感染率数据,如果国内躺平,也会有将近1亿人发生感染,将近85万人死亡。

即使最理想的情况,按照目前全球计算得到的0.29%的死亡率,国内死亡人数也将超过40万人。

我无法想象这个数字真实发生的时候会是如何的场景,或许在远没有达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我们的医疗系统就被击穿了。

生活在国内的我们,无法想象在疫情肆虐的国家地区的生活,无法去理解这个「大流感」所带来的对社会的摧残。

我们习惯了国内疫情总是维持在两位数、三位数左右的情况,所以近期突然爆发出一两千例的时候,我们都惊讶于疫情是不是卷土重来了?社会中弥漫着不安和焦虑。

因而,我们更难想象这个数字在翻了六个数量级以后,我们的社会将付出怎样的代价。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医生,我能拿到这些数据做出这些计算,那么我们国家的流行病专家、公卫专家一定早就得出过更加详细的预测结果。

所以国内的防控一紧再紧,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以民众不理解的方式去抵抗疫情爆发。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看到过这样的预测数字,他们知道我们国家承担不起这样的「代价」。

有人说,病毒也遵循生物规律,杀死宿主,最终也会自我消亡,所以新冠的最终结局肯定是人类和病毒共存。

这句话没错。

人类历史上,说得上完全消灭的病毒只有天花,以新冠目前的传播情况来看,和人类长期共存是比较确定的事实。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就应该躺平。

之所以这样严格的防控,目的就是为了争取更多接种疫苗的时间、开发更多治疗新冠的药物,把感染率降下来,把重症率、死亡率降下来。

等到「代价」到了我们可以承受的时候,我们再选择「共存」。

欧美国家被迫躺平,是因为拉胯的防疫能力和无法承受的经济代价,但作为在主要国家中,2020年唯一个经济没有负增长、甚至2021年还达到GDP增长8.1%的国家,我们没有理由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防疫屏障自己先拆下来。

这两年,一直有人在问,为什么国内外防疫措施能相差如此之大?

写到这,我突然想起来那句很有名的话:“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感谢所有在一线辛勤工作的防疫人员,

华夏有幸!

本文来源:知乎;作者:知乎医学博主@kkhenry;“蓝橡树”已获授权。

来源:蓝橡树
作者: monetmm    时间: 2022-3-21 23:03

聊聊昨天的文章

原创 慕峰 太阳照常升起 2022-03-22 09:47

昨天的文章看不到了,我看了一下后台数据,昨天公众号的阅读量是191.95万,平时有新文章,阅读量通常也就3-4万。后台还有很多读者在问哪里能看到,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把大家想讲的话不带情绪的讲出来而已,这类文章大家愿意阅读转发,主要是因为有共鸣,但专业性并不强。



昨天新增的读者特别多,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要做一些说明。



一是这个公众号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讨论一些严肃话题,有些是热点,有些不是热点。但这里真正有价值的是研究类文章,而不是时评。很可能你赞同昨天的文章,但这里的其他文章并不一定适合你。



二是我之所以敢写、能写一些话题,是因为这个公众号不是营销号,不靠这个吃饭,没有必要制造热点、蹭流量,也不担心哪天吃饭的工具被没收。大多数新媒体和专职公众号作者做不到这点,所以比较敏感的话题,大家都不碰。因此每当这个时候,就会显得这个公众号比较突出一点。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网络舆情其实跟现实还是有断层的。毕竟,我这样的作者是极少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不愿意写时评,我更愿意花时间梳理一下更深层次的东西。



三是最近几年这个公众号的文章也影响过一些决策,老读者可能比较了解。公众号读者中有不少在官方各层级,企业界、投资界、学界,海内外的读者都不少。这也是我愿意写一些东西的原因,因为这个公众号的阅读群体里,其实已经包括了能够影响决策的人群。总体上,这个公众号与官方之间一直是良性互动关系。这几年来,这个公众号能够在中美问题、互联网经济、教育问题等方面都深度参与,想想也是不可思议。



之所以讲这些,是因为有不少读者在后台表示,昨天文章消失让他们对舆论现实感到很失望。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文章并非让越多人看到效果就越好,再多的人看到,改善不了,还是没用。我写东西的目的通常只有两个:一是记录思考,二是推进改善。相信以昨天的阅读量,该看到的人们,已经看到了,人们发自内心的转发与讨论,也起到了效果。从阅读量和读者反馈来看,大家的心声是一致的,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必须尽快改进防疫举措,重视民生经济。虽然现实的改善,总是需要时间,但“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已是决策层的明确要求。



四是我对昨天文章的消失表示理解,这种理解是一如既往的。老读者都了解我对互联网舆论传播的态度。我向来认为互联网舆论有天生的“撕裂性”,再客观温和的文章,经由大量“品评”后,最终都会变成站队。例如我昨天的文章,其实是在强调防控常态化的基础上,去讨论防控举措的改进。但从留言可以看出,有许多读者都是在讨论是否应该“完全放开”。后台极端的评论是不少的、观点也是极为对立的。在互联网上待久了,能够比较清楚的知道哪些评论是真实的,哪些是“有意的”,这些留言我一概没有显示出来,但不代表在其他地方就不会产生。上述情况已经偏离了文章的主题。



中国不可能像欧美那样完全放开,这是我们的人口基数、人口分布和医疗资源所决定的。所以合理的常态化防控其实非常重要,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该如何调整、优化这些措施,而各地遇到的问题都不太一样。这才是昨天文章的本意。我相信大多数读者是比较冷静的,但互联网舆论的特点是,那些不冷静的发言往往才会影响到现实。所以,昨天文章的消失并不代表文章的内容有问题,或者不允许谈论这些话题。老读者知道,我写过一篇讨论滴滴涉及的中概股问题的文章,也是传播很快然后被删除。但第二天“侠客岛”立马邀我写了一篇类似的解读文章,措辞就比较官方一些,但其实讲的都是同一件事。类似的情况已经有过多次。所以读者完全没有必要为一篇文章的消失就对现实感到失望。通常而言,网络上的作者不会与读者沟通文章消失的问题。不少作者总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这里面有一层担心,就是饭碗被端了。读者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以总体观感不好。但跳出来看,每天其实都有无数质疑的声音、反对的意见,这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的现实。



总体上,我一直赞同适当的网络舆论管控,但是不是要让文章消失,还是要谨慎,要看文章本身的表达和作者长期以来的态度,这往往决定了作者拥有的读群体。如果对文章的影响难以判断,那先限流、限转、限评,可能都是更好的处理方式。当然并不是每位作者都能像我这样平和的去理解监管者,但相互理解多一些,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我知道许多监管者能够看到这个公众号,所以多讲一讲,都不容易,将心比心。



回到昨天的文章,之所以消失,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前疫情还是焦灼,这一波还需要集中精力处置好,为后续的举措改善争取一个窗口期;二是文章的传播速度确实太快,快得都远远超过我的预期,在此基础上的大量讨论也逐渐开始走偏,从后台出现的各种极端对立的评论,大概能够推断出,类似的公开讨论也会展开。我写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反应人们心声的机会,而不是期待以一篇文章倒逼做出部分读者希望得到的“全面放开”的决策,这既不是文章的本意,也肯定不是科学的决策。从反应人们呼声的角度来讲,昨天的文章产生了效果。最近无论在微博还是微信上,人们都还是以各种方式反应防疫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说明这些渠道都是畅通的。



应当讲,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正向的网络舆论反馈机制,网上的热点,官方往往都会优先集中回应。但这也导致,行政资源往往会优先配置给具有网络舆论能力的人群和相应的事件,这类似“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因此昨天的文章里,我主要突出了那些没有网络舆论条件的人群,例如中小企业主、没有发声渠道的个体,以及疲惫的基层防疫人员等,他们其实是群防群控真正最需要关注的人群,也是防控能否有效的关键。我想,这也是昨天的文章短时间被大量转发最重要的原因。如何通过适当方式,听取那些不具有网络舆论条件人群的真实声音,其实是这个时代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今天最后想讲的是,昨天东航一架航班失事,人生无常。尽管许多人都面临各种压力,但比起那些意外离开的人,还是应该对人生充满更多希望。正如这个公众号的名称,太阳总是会照常升起的。

以上。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huarenv5.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