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贾题韬: 《六祖坛经》分段贯释 忏悔品第六 (一) [打印本页]

作者: ky2009    时间: 2009-12-31 18:51     标题: 贾题韬: 《六祖坛经》分段贯释 忏悔品第六 (一)

来源:吴明子博客




贾题韬: 《六祖坛经》分段贯释  忏悔品第六 (一)



无相忏悔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骄诳染;从前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有人说,禅宗的修行宽松得很。其实在修行上,禅宗是最严格的,要你‘于一切时中,念念自净其心’。它不准你放松每一件事,对你的思想和行动进行全面管制。‘念念’就是一切念,一切时,你都得把自己的心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就是少动烦恼,这可是功夫,烦恼断尽就可以成佛,不断烦恼就是凡夫。要知道,烦恼并不是从外面来的,还是从你自性中产生的,烦恼的开端也是在‘这里’,‘自净其心’的开端还是在‘这里’。有人会问,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烦恼是它,成佛也是它呢?前面已经讲过了,这个心是万法俱齐的,善恶是非,大小长短、烦恼菩提都在心中。而这个心又是自由自在的,那些善恶是非,烦恼菩提又全在自心的抉择上,在这里大家就必须留意了。所以六祖说,‘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戒自度’,一切都离不开自己啊!所以赵州和尚说: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其他的都不可靠,只有自己度自己最可靠。


什么是‘自性五分法身香’呢?一般寺庙传戒,只是说‘五分法身香’就行了,而六祖却处处强调自性。要知道,法身就是我们那个不生不灭的本体也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自性。要想证到这个法身,必须具备‘五分’。五分包括戒定慧在内。戒定慧是就‘因’而说的,你要得成佛的‘果’吗,就必须有成佛的‘因’。但佛门戒与一般人的戒不一样,一般人守戒是很勉强的,如在某师父那里受了戒,因而不敢违犯。而佛所守的却是‘自性戒’。因为就自己的本性而言,是不能做坏事的,守戒的力量来自于自己,所作所为自然而然就合于戒律。而一般人守戒,总感到那个戒是一种外在的权威力量,不敢不守。所以六祖在这儿传的‘自性戒’是指成佛以后那个非常圆满的戒。为什么说‘圆满’呢?因为根本不需要守外面的什么东西,自己的本性自然而然就是清净有律的。现在叫你守戒,无非是要把你法身中本具的那个戒引发出来。你暂时还做不到,那就只好去‘守’,然后慢慢地,就可以把法身中的自性戒的‘风格’引发出来,你也就自由自在了。明白了自性戒,那自性定,自性慧也就‘亦复如是’了,要想得到佛的法身,就必须具备戒定慧这三种功德。


上面只谈了三分,还要加二分才叫做‘五分法身’,另外两分就是解脱和解脱知见。解脱,当然是指解脱于生死苦海。说简单形象一点,就是精神上自在洒脱。怎样才能得到解脱这个最终的结果呢?就是因为得到了解脱知见,也就是得到了关于解脱的智慧。说到底,就是开悟,就是见道。开悟了,自然就得到解脱,解脱是果,解脱知见是得到解脱的智慧。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五分合起来,就是佛的法身。


这一品是忏悔品,忏侮就是在佛面前忏侮自己的罪孽。但六祖这里与一般的忏侮不同,叫‘无相忏悔’。忏,是对过去所犯的错误坦白承认,作自我检查;悔,是发心以后不再犯那些错误,作自我的保证。两者合起来,检查加保证就是忏悔。


什么是‘无相忏悔’呢?忏悔当然应该,但是必须懂得一切法空的道理,这样来忏悔,才有力,才彻底,才能得到解脱。畏于因果,你才会去忏悔,明白了礼义,你才会诚恳地忏悔。有的人问,既然讲—切法空,倒底还有没有因果呢?我认为,正是因为一切法空,所以才有因果;如果一切法不空,那反而破坏了因果的必然。譬如一粒种子,如果它本性不空,那就完了,它永远都是一粒种子,就不会发芽、开花,结果。如果这粒种子风吹不进,水浸不进,那又怎能生长呢?所以,这粒种子必须性空,才能有所变化,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待续 ....
作者: ky2009    时间: 2009-12-31 18:51

谢谢阅读。 问好.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huarenv5.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