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贾题韬: 《六祖坛经》分段贯释付嘱品第十 (三)( 完 )
[打印本页]
作者:
ky2009
时间:
2010-1-16 15:52
标题:
贾题韬: 《六祖坛经》分段贯释付嘱品第十 (三)( 完 )
本帖最后由 ky2009 于 2010-1-16 15:40 编辑
来源:吴明子博客
续 ..
贾题韬: 《六祖坛经》分段贯释付嘱品第十(三)
禅宗的法统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
。
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
。
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
?
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
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
。
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
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第十一、富那夜奢尊者,第十二、马鸣大士, 第十三、迦毗摩罗尊者,第十四、龙树大士,第十五、迦那提婆尊者,第十六、罗侯罗多尊者,第十七、僧伽难提尊者,第十八、伽耶舍多尊者,第十九、鸠摩罗多尊者,第二十、阇耶多尊者,第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第二十二、摩拏罗尊者,第二十三、鹤勒那尊者,第二十四、师子尊者,第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第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第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第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第二十九、慧可大师,第三十、僧璨大师,第三十一、道信大师,第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众人信受,个别而退
。
又问:后莫有难否
?
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
:
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
。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
,
建交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
。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
偈曰
: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
,
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
,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
,
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
,
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
,
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
,
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
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
,
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
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
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
。
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
。
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纳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此皆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在这最后一段中,六祖一方面对禅宗的法统作了交待。禅宗为什么会流传一千余年,并且长盛不衰,与六祖大师这里的付嘱有极大的关系。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五灯会元》和《五灯全书》的目录,从六祖并始,师师相授,灯灯相续,到清代康熙年间就传了近四十代,传到现代约五十余代。
禅宗这样严密的传法谱系,在宗教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佛教内的其他宗派,法系传承经常中断,难以接续,都没有形成这样的局面。日本的禅宗也很兴盛,他们在宋代于中国接法后,仍然按照中国禅宗的规矩传法,也奉六祖为祖师。当然,在朝鲜、在越南,禅宗的传法与日本也是相类似的。
为什么禅宗有如此之大的凝聚力量,这就不得不归功于《坛经》,归功于六祖大师。在古代的中国传统是稳定而强大的,在传统中找不到依据或依据不足的宗派或学如,哪怕取得了一时的显赫,也会很快为人们所淡忘,因为传统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和信誉的积聚。
六祖大师在这里建立了自已的法统——传法之统。六代传法当然确有其事,但六祖更把这个法统上溯到释迦牟尼佛,使自己有了绝对牢固的依据,而优越十具它宗派。以后,天台、华严、净土、密宗等也纷纷仿效,试图建立自己的法统,但都远不如禅宗的牢固。如天台宗在《佛祖统纪》中所作的努力那样。
因为把法统上溯到释迦佛并不难,难的是在现实的社会中,该宗派是否有能力维系这个法统,历史表明了在这上面最成功的只有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的这一旗帜,在中国佛教徒中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由于其简捷易行,故易受僧人和士大夫们的尊信和奉行,为自己建立了广阔的传布空间。
所以,在六祖之后短短百余年间,禅宗不仅承受了唐武宗灭佛运动的打击,而且迅速形成了五宗竞荣的局面,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当然,对于禅宗的法统,教下各大宗派是有异议的,但却无力动摇社会的承认,最后也只好随波逐流了。关于禅宗法统,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在藏经中有不少专著,这里只是提示一下,这个专题,还是留给这方面的专家去讨论吧。
一个宗派的发展和繁荣,仅靠法统是不够的,它本身还应具有超凡的实践力量和普遍性。对于这一点,也是其他宗派所不能比拟的。自己就是佛,‘自修、自行、自成佛道’,六祖大师归结的这一总纲,就圆满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六祖在这一段中所阐述的是整部《坛经》的浓缩,你看:‘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
不论因也好,果也好,六祖把佛与众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放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消除了一切差距。所以,每一个人,只要你发心,只要你按照六祖的开示去修,去行,你的解脱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你看祖师们,他们是那样的自信,那样的洒脱,那样的自在,为什么呢?他们见到了这个,尝到了这种无上的法乐,当然是信心百倍了。
在《坛经》中,不论六祖千说万说,实际上只说了一句话,这就是‘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什么是‘此心’,就是我们大家人人都有的这个心,对这个心,你不能把它推到一边,也不能把它推到未来。就是现在你能思、能想、能作、能为的这个心、这个念啊!有的人说:‘我们现在这个心是凡夫心,怎么能与佛心相比呢
?’
错了,若说你心上的那些善恶是非,当然是凡夫,不能与佛的光明相
比。但你那个能善能恶,能是能非的作用,恰恰就是佛性,佛在这上面并不比你多个什么。所以六祖说:‘汝等的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但是,你若一念返照,直心而往,‘一念平直,即众生是佛’。对这一段,我建议大家能够背诵,因为全部《坛经》二万多字,背完有困难,也没有必要,这一段仅两百多字,又好记,背熟了,天天对照著修行,久了必然会得受用。
修行是一个整体,《坛经》这一段可以说是主心骨,你在这上面有了受用,你就稳得住了。另外,不要因为禅宗说‘不立文字’你就不读经了,这样不行,对佛的经论,我们要学,要看。三藏十二部太多了,你可以选择一些学学。如《百法明门论》、《大乘五蕴论》、《八识规矩颂》、《三论》和《大智度论》。
看了这些,你对唯识法相,对中观般若的知识就有了基础。同时,应经常诵读《金刚经》、《楞伽经》。这两部经都是禅宗用来印心的,你的修行对不对,就可以用这两部经来检验。再如《楞严经》这部经在历史上很受中国知识份子的欢迎,对学佛的人帮助很大,应该读。再如《文殊菩萨所说般若波罗蜜多经》、《维摩诘经》,都是极好的。在这些基础上路再读《华严经》,你的境界就会改观,就会得到极大的力量。
禅宗讲顿悟,讲不立之宇,在频悟这一刹那,的确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正如六祖所说是:‘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的。但在悟之前,如果你没有多少佛教知识,那么你还是要多学点佛教经论,作为自己的资粮。你如果悟了,那更要广学万法,一方面验证自己的悟境,另一方面是广度众生,圆满功德。
不能把不立文字和佛教经论对立起来,那是‘二’,不是‘不二’,所以祖师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总之,你不要执著,既本能执著于经论,也不能执著于‘不立文字’。要时时刻刻,行住坐卧,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做到‘无功无静,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无是无非,无住无往’,你就动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 ’。
这里,并不是要你放弃正常的习作,还应把你的本职工作搞得更好。六祖所说的‘但识自心’,就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本职工作都搞不好,你‘觉 ’个什么呢?‘无动无静’这一套功夫,就在你全部的工作生活中啊!大家一定要明确这点。
功夫就在你的喜怒哀乐之中,佛性就在你的七情六欲及种种烦恼之中。 ‘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有些人修行,闭门不出,不问世间,看上去貌似清净,但到红尘中一来却过不了关,八风一吹,痛苦就来了,更谈不上力量。所以祖师们经常强调世间这个‘大冶洪炉’,就是要在其中百炼成钢,成就无上金刚。
我们提出‘人间佛教’的道理就在这里。一方面,我们要在烦恼中断烦恼,在烦恼中证菩提。另一个方面,这个世间不太平,苦难太多了,菩萨要度化众生,离开了这个世间哪里去找众生呢?禅宗就是要你在世间锻炼,要你在烦恼中滚打。‘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六祖处处都在强调这点。所以说学佛学佛,就是要懂得烦恼是怎么回事,你懂了,你就是烦恼的主人,你就得解脱和自由;你不懂,你就是烦恼的奴隶,你就得不到解脱和自由。
《
坛经》我们大致就学到这里。学习结束了,我仍然很感慨,这么好的法,这么伟大的力量,为什么今天留意的不多呢?《坛经》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品,也是世界文化的精品,是全世界的骄傲。我们大家能聚在一起共同学习,的确因缘殊胜。大家回到各自的岗位上,望能继续学习,有所提高,若其中能有人开悟,则是这次法会的一大喜事了
。
谢谢大家。(全文完)
作者:
ky2009
时间:
2010-1-16 15:53
谢谢阅读。 问好.
欢迎光临 华人论坛 (http://huarenv5.com/forum/)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