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04 编辑

 花卉名称:苞舌兰

  别名: 兰草

  科属:兰科,苞舌兰属

  产地分布:原产中国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印度东北部、缅甸

  生长习性:生于山野林间、山坡路旁或田野。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通风的环境。

  培育繁殖:用假鳞茎分株繁殖。

  形态特征
  陆生兰。假鳞茎扁球形,具1-3枚叶。叶狭披针形,先端渐尖,具柄。总状花序顶生,疏生2-8朵花。花黄色。假鳞茎扁球形,通常粗1-2.5厘米,被革质鳞片状鞘,顶生1-3枚叶。叶带状或狭披针形,长达43厘米,宽1-1.7(-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窄为细柄,两面无毛。花葶纤?富虼肿常?ご?50厘米,密布柔毛,下部被数枚紧抱于花序柄的筒状鞘;总状花序长2-9厘米,疏生2-8朵花;花苞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9毫米,被柔毛;花梗和子房长2-2.5厘米,密布柔毛;花黄色;萼片椭圆形,通常长12-17毫米,宽5-7毫米,先端稍钝或锐尖,具7条脉,背面被柔毛;花瓣宽长圆形,与萼片等长,宽9-10毫米,先端钝,具5-6条主脉,外侧的主脉分枝,两面无毛;唇瓣约等长于花瓣,3裂;侧裂片直立,镰刀状长圆形,长约为宽的2倍,先端圆形或截形,两侧裂片之间凹陷而呈囊状;中裂片倒卵状楔形,长约1.3厘米,先端近截形并有凹缺,基部具爪;爪短而宽,上面具一对半圆形的、肥厚的附属物,基部两侧有时各具1枚稍凸起的钝齿;唇盘上具3条纵向的龙骨脊,其中央1条隆起而成肉质的褶片;蕊柱长8-10毫米;蕊喙近圆形。花期7-10月。

  医药用途: 假鳞茎(黄花独蒜):苦、甘,凉。清热,补肺,止咳,生肌,敛疮。用于肺热咳嗽,咯痰不利,肺痨咯血,疮痈溃烂,跌打损伤。

    景观用途:苞舌兰株形优美,初夏开花,芳香远逸。适宜于假山园坡地或林下片植,也是盆栽和切花的好材料。

1.jpg
2011-7-16 11:04


2.jpg
2011-7-16 11:04


3.jpg
2011-7-16 11:04


4.jpg
2011-7-16 11:04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05 编辑

花卉名称:槽舌兰

  拉丁名: Holcoglossum quasipinifolium

  别名:松叶兰(台湾植物志),撬唇兰(台湾兰科植物)


  科属:兰科,槽舌兰属

  形态特征:茎长达5厘米,被宿存的叶鞘。叶多数,圆柱形,长7—10厘米,粗约3毫米,近 轴面具1条纵槽,先端锐尖,基部具关节和彼此套迭的鞘,并且常常扭转而偏向一侧。 总状花序腋生,通常具1—3朵花;花序柄长4—6厘米,被2—3枚筒状鞘;花苞片卵 形,通常6 7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稍钝;花梗和子房长约2.5厘米;花开展;萼 片和花瓣白色带粉红色,在背面中肋被少数褐红色斑点,多少扭转或边缘波状,中裂片 倒卵状长圆形,通常长1.3—1.6厘米,宽4—5.8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具3条 脉,其外侧的脉几乎不分枝,在背面中肋隆起呈龙骨状;侧萼片斜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 形,通常长1.6—1.7厘米,宽5.5—8.3厘米,先端稍锐尖,基部收狭,具4条脉,其 外侧的脉稍分枝,在背面中肋隆起呈龙骨状;花瓣稍斜椭圆形,长1.5—1.6厘米,宽 6--7.5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具3条脉,其外侧的脉稍分枝,在背面中肋亦隆起 呈龙骨状;唇瓣3裂;侧裂片黄褐色,直立,上缘凹缺成前后裂片,其后裂片半圆形, 较短,而前裂片近卵状三角形,较长,长约6毫米;中裂片白色,倒卵状菱形,通常长 1.3—1.6厘米,宽7—7.5毫米,先端稍收狭并且截头状而具凹缺,前端边缘多少波状 或具细齿,基部收狭而其中央具5--7条小鸡冠状褶片;距狭长,长1.2—1.8厘米,粗 约2毫米,向末端变狭,有时向前弯曲;蕊柱长约6毫米;药帽前端伸长。 花期2— 4(--9)月。

  产地分布:产台湾(新竹、嘉义一带)、四川(峨眉山)。生于海拔700—2800米的混交林中树干上。

6.jpg
2011-7-16 11:05


7.jpg
2011-7-16 11:05


8.jpg
2011-7-16 11:05


9.jpg
2011-7-16 11:05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07 编辑

2011043028332109.jpg
2011-7-16 11:07


2011043028342077.jpg
2011-7-16 11:07


2011043028348905.jpg
2011-7-16 11:07


 花卉名称:芳香石豆兰

  学名:Bullbophyllum ambrosium

  别名:石枣子

  科属:兰科,石豆兰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假鳞茎椭圆形。叶1枚顶生于假鳞茎上,革质,长椭圆形,先端内凹。花单生,淡黄色,芳香。 原产中国华南及西南地区,如福建、广东、云南等省。 芳香石豆兰喜阴湿、温暖,常附生于密森中。

  繁栽要点:分株繁殖,春季将假鳞茎分栽,每新株有3个假鳞茎为宜。

  应用价值:栽培不普遍,仅限于气温较高多湿的南方,由于花大又具有香气,也深受人们喜爱,可附生于庭园阴湿的环境。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08 编辑

花卉名称:石斛兰

  外文名称:Dendrobium

  学名/拉丁名:Dendrobium 

  别称:石斛、石兰、吊兰花、金钗石斛 、铁皮石斛,紫皮石斛,霍山石斛,金钗石斛

  科属:兰科,树兰亚科,石斛兰属

  石斛兰,属名Dendrobium为希腊语dendron(树木)与bios(生活)二字结合而成,意为附生在树上。石斛兰属是兰科植物中最大的一个属,原产地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我国约有76种,其中大部分分布于西南、华南、台湾等地。

  现常指代各类石斛制品。包括:铁皮枫斗,铜皮枫斗,黄草石斛等。石斛是我国古文献中最早记载的兰科植物之一。2000年以前《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千年以来它一直和灵芝,人参,冬虫夏草等一样被列为上品中药。其性味:甘淡微咸。性属清润,清中有补,补中有清。

  石斛兰的“斛”字,普通话读“胡”,粤语读“服”音,以前是一种计量器,五斗为一斛。古人把石斛兰当作药材。据《本草备至》叙述,它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诸如“石斛夜光丸”就是用“美花石斛”等制成的,历来远销国内外。随着花卉产业的兴起,人们发现它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而归入洋兰的范畴,逐渐从草药圃跨进到大花园中去,成为当今非常时兴的新花。

  石斛兰的花姿的确很美。植株由肉茎构成,粗如中指,棒状丛生,叶如竹叶,对生于茎节两旁。花葶从叶腋抽出,每葶有花七八朵,多的达20多朵,呈总状花序,每花6瓣,四面散开,中间的唇瓣略圆。许多品种的瓣边均为紫色,瓣心为白色,也有少数品种为黄色、橙色。目前以用原法国总统“蓬皮杜”命名的新品种最为名贵。它的特色是花型较大,瓣色紫亮,有如丝绒的质地,常使人误认它是假花,在国际花市上走俏不已。 生物学特性

  石斛属(Dendrobium)为兰科中最大的一个属,包括约1100种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太平洋岛屿。我国约63种石斛属植物,目前供作药用的石斛属植物39种。国产石斛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从纬度而言,大多数种类都集中在北纬15°30′~25°12′之间,向北种类逐渐减少,最北界不超过北纬34°24′。从垂直看,海拔100~3000米的高度都有分布。石斛属植物是以热带东南亚中心向着亚热带性气候条件发展的类群,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贵州、台湾为国产本属植物的分布中心。

  石斛属植物为附生植物,生境独特,对小气候环境要求十分严格。多生于温凉高湿的阴坡、半阴坡微酸性岩层峭壁上,群聚分布,上有林木侧方遮阴,下有溪沟水源,冬春季节稍耐干旱,但严重缺水时常叶片落尽,裸茎渡过不良环境,到温暖季节重新萌发枝叶。常与地衣、苔藓植物以及抱石莲、伏石蕨、卷柏、石豆兰等混生。石斛以其密集的须根系附着于石壁砂砾上吸收岩层水分和养料,裸露空中的须根则从空气中的雾气、露水吸收水分,依靠自身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石斛受小气候环境中水分,尤其是空气湿度的严格限制,分布地域极为狭窄。 国家保护植物

  野生石斛是国家重点二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禁止采集和销售。 花语——父亲之花

  由于石斛兰具有秉性刚强、祥和可亲的气质,有许多国家把它作为每年6月20日的“父亲节之花”。在国外,石斛兰的花语为“欢迎你,亲爱的”。除作盆栽外,更多的是用作艺术插花,因为它的花枝修长,色彩秀丽,亲和力强,用许多花草配衬都可显得协调和谐。如果细心赏来,就会令人产生一种“巧笑情兮,美目盼兮”的感受。当今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有广泛栽培,但以泰国生产最多,所以有时称之为“泰国兰”。那里的航空公司对每位乘客,空中小姐都给他戴上一朵用石斛兰砌成的襟头花,既令人增添美意,又可为石斛兰的推销充当广告。

  父亲节送石斛兰,这是父亲之花,表示坚毅、勇敢;送茴香表示力量;送柳枝,表示坦诚、直率;送黄杨,表示冷静、坚定。

  石斛的花语是:慈爱、勇敢、欢迎、祝福、纯洁、吉祥、幸福。黄色的石斛兰是在父亲节或父亲的生日时赠送父亲的花,寓意父亲的刚毅、亲切而威严,表达对父亲的敬意。

  栽培管理

  石斛兰养殖
  需用泥炭苔藓、蕨根、树皮块和木炭等轻型、排水好、透气的基质。同时,盆底多垫瓦片或碎砖屑,以利于根系发育。栽培场所必须光照充足,对石斛生长、开花更加有利。春、夏季生长期,应充分浇水,使假球茎生长加快。9月以后逐渐减少浇水,使假球茎逐趋成熟,能促进开花。生长期每旬施肥1次,秋季施肥减少,到假球茎成熟期和冬季休眠期,则完全停止施肥。栽培2~3年以上的石斛,植株拥挤,根系满盆,盆栽材料已腐烂,应及时更换。无论常绿类或是落叶类石斛,均在花后换盆。换盆时要少伤根部,否则遇低温叶片会黄化脱落。 繁殖方法

  常用分株、扦插和组培繁殖。

  ①分株繁殖
  春季结合换盆进行。将生长密集的母株,从盆内托出,少伤根叶,把兰苗轻轻掰开,选用3~4株栽15厘米盆,有利于成型和开花。

  ②扦插繁殖
  选择未开花而生长充实的假鳞茎、从根际剪下,再切成每2~3节一段,直接插入泥炭苔藓中或用水苔包扎插条基部,保持湿润,室温在18~22℃,插后30~40天可生根。待根长3~5厘米盆栽。

  ③组培繁殖
  常以茎尖、叶尖为外植体,在附加2,4-D0.15~0.5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0.5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上,其分化率可达1:10左右。分化的幼芽转至含有活性炭。椰乳的MS培养基中(附加2,4--D和6-苄氨基腺嘌呤各0.1毫克/升),即能正常生长,形成无根幼苗,将幼苗转入含有吲哚丁酸0.2~0 .4毫克/升的MS培养基中,能够诱导生根,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完整小植株。

  人工种植
  铁皮石斛的人工种植已取得突破成果,目前在国内人工种植主要分布于云南普洱、德宏及浙江天台,率先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探索研究人工组培苗以及自然生长、半自然石斛栽培技术,并与 科赛神龙生物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建立合作研究博士工作站探索人工组培苗技术与铁皮石斛集约化栽培技术的企业为代表。

  病虫害防治
  常有黑斑病、病毒病危害,可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杀。

  石斛兰叶斑病
  病原菌仅为害石斛兰之叶片,简易温室栽培的石斛兰株病征出现于每年八月下旬。感染初期罹病叶上产生水浸状的斑点,病斑缓慢扩张后形成为边缘不明显的黄斑,病斑圆形至椭圆形,直径 0.8-3.2 cm,分生孢子梗由老熟病斑的叶背气孔长出,病斑不明显的罹病叶下表皮(特别是叶尖部分)亦可见灰黑色的分生孢子丛,病斑相互愈合后引起叶片黄化及落叶。感染的兰园中落叶于十一月起即普遍发生,严重的发病区在翌年三、四月前叶片均已脱落殆尽。

  防治方法:
  一、清洁兰园:兰园内出现的少数病叶应予剪除,收集冬季发病期的落叶予以烧毁。

  二、温室环境管理:夏季高温期温室内温度常高达 40℃,应予通气降温避免造成兰株生长不良,冬季低温期之给水宜选择晴朗有日照午时,并掀开部分塑料布增加通气性以降低室内相对湿度。

  石斛的品种
  金钗石斛、密花石斛、鼓槌石斛、蝴蝶石斛和大量杂交优良种。

  全球计有1500种。除个别种外,皆属附生兰类。1980年以前,我国仅发现了57种石斛属植物,后来调查发现并定名的19种石斛属植物丰富了我国石斛的种质资源库,现共有76种[1]。我国石斛的种类仅占全世界的5%左右,但在历史上,其药用开发和利用走在世界前列,是重要的常用中药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药用石斛品种有5个,即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但实际上民间药用的品种还有多个,用于提取某些成分作制药原料的也有较多的品种。在我国的76种石斛属植物中,有近40种作药用。某些药用石斛品种长期出口,享誉东南亚及欧美的一些地区。

  从全球来看,石斛主要分布在北纬15°31′至南纬25°12′之间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但在我国则主要分布于北纬30°以南地区,北纬30°~35°之间也有少量的分布。我国有76种石斛分布。

2011042941100849.jpg
2011-7-16 11:08


2011042941110677.jpg
2011-7-16 11:08


2011042941116865.jpg
2011-7-16 11:08


2011042941124613.jpg
2011-7-16 11:08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10 编辑

植物名称: 杓兰

  学 名: Cypripedium

  别 名: 女神之花

  科 属: 兰科,兰属

  杓兰隶属于兰科杓兰亚科杓兰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部茎叶可入药,具祛风、解毒、活血之功效。分布于北温带至喜马拉雅地区,中国分布有23种。在英国,杓兰因其稀世之美被称为“女神之花”。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地生兰。株高30-50厘米。叶3-5片,互生,卵状椭圆形两面被柔毛或无毛。花常单生,淡红色、紫红色、白色、黄色、黄绿色、褐色或具斑点和条纹;唇瓣囊状,花形似兜兰,花期5-7月。生于湿润山谷、亚高山草甸。

  产地分布:主要分布于西南三省、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及东北也有。

  常见种类有:大花杓兰、 扇脉杓兰、黄花杓兰、西藏杓兰、毛杓兰、山西杓兰、紫点杓兰、云南杓兰等。

  产地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温带至 喜马拉雅地区西南三省、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及东北也有,中国有32种,除南部炎热地区外,全国均产之。

  功效
  杓兰地上部茎叶可入药,具祛风、解毒、活血之功效。

  保护情况
  英国最后一棵原生杓兰将在几周内开花,警察驻守保护。

  在英国,杓兰是最稀有的花种之一,传说是由“女神”维纳斯遗失在林中的鞋子变成的。这种美丽的花朵曾经开遍英格兰北部地区,从20世纪开始逐渐绝迹,直到1917年被正式宣布物种灭绝。

  此后,有人在位于兰开夏郡的银谷高尔夫球场发现了最后一株杓兰,如今它已经在那里生长了100多年。

  这株“女神之花”紫黄相间的花朵有着如此大的魅力,每年都有无数英国人从全国各地朝圣般赶来领略它的美。当然,不少“收藏家”不惜铤而走险想将这份美丽据为己有。2004年以来,这株杓兰两次受到“侵犯”,罪犯携割下来的枝条花朵逃之夭夭,至今下落不明。

  现在,这株稀有的杓兰受到全天24小时的警察守卫,任何伤害它的人都会被处以5000英镑的罚款。它的生长地,银谷高尔夫球场的工作人员也被告知进入“最高警戒”状态,监视任何妄图靠近的可疑人物。

2011042933274969.jpg
2011-7-16 11:09


2011042933244095.jpg
2011-7-16 11:09


2011042933256673.jpg
2011-7-16 11:09


2011042933266877.jpg
2011-7-16 11:09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12 编辑

 花卉名称:四季兰

  拉丁学名:Cymbidium ensifolium var rubrigemmum

  别称:建兰、焦美兰、焦美兰、石兰

  科属:兰科,兰属

  四季兰是多生于悬崖上和疏林中.植株自然高度约 20~60 公分。假球茎长卵形,不明显.高 2~3 公分,叶 2~5片,宽1-2CM.线形长 40~60 公分。野生四季兰立叶品种较多.垂叶品种多半叶较簿.一茎多花:5-7朵(少数可开十余朵),齐架.花径4.5-7CM.萼片长卵形.2.5-3.5CM,,花色大多为黄绿或浅红色, 中 透浅紫红色亦有绿色.多有红色线条,捧瓣长2-2.5CM红花较少见.唇瓣长1.5-2.5公分、长卵形,乳黄色而带红紫斑,三裂,侧裂片半月形,直立。中裂片三角卵形,向下弯曲。

  建兰的一种,有些地方也把它与建兰混为一谈(如台湾).多年来不少地方都是这样认为的.而目前百度百科建兰中有一定义:“还有以其有些品种,可以自晚春至早冬次第而花而称其为四季兰"。但本人认为四季兰与建兰在形态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应作为建兰的一个亚种比较合理.因为建兰的花主要集中在7-10月,而四季兰12月仍可能开花.与建兰的区别在叶色较浅,脉纹较清晰.而没有建兰那么有蜡质感,开花主要在5-10月,冬春两季也有开花.

  分布地区
  四季兰,主产于温暖湿润的多山省份,即福建的七大山脉及其在浙江、江西、广东三省的延伸地带。四川、台湾、广西、云南、贵州和湖南等省区,也均有其丰富的蕴藏量。多山的 福建省,几乎是各个山野均盛产建兰,尤其以东南部的戴云山脉、西北部的杉岭山脉和南部的博平岭山脉的产量和种质负有盛名。由于建兰的资源开发早,因而成为最早跨出国门的中国兰花。它还由于有缘得到宋代嘉定皇帝的册封,因而人们十分重视选育它的素心种。另外,由于在南宋年代,福建漳州赵时庚所写的一部世界最早、也是最全面的兰花专著《金漳兰谱》的鼎力推崇,因而使建兰的园艺品种得以异常的丰富,并流传神州大地,远传欧美和东南亚各地。除此之外,四季如春的台湾省、天府之国四川的峨眉山系诸县和广东北部均盛产建兰,且不乏佳种,尤以矮种、瓣型花和奇蝶花为多。

  栽培及种植
  四季兰栽培管理较易,但目前养植尚不普遍,应该大力发展。建兰用于家庭栽培,属于较好的品种。建兰宜在春季。翻栽,也可在秋季进行。建兰原产于我国南 方暖地,因此要求的光照比夏蕙略强,而耐寒力稍弱,冬季应加以遮护,以防低温 时遭受冻害。建兰易发生黄锈病,夏、秋两季特别注意用甲基托布津防治。如发现少量锈斑应立即剪去。建兰的花芽出土期和开花期亦应注意防治蜗牛和蛞蝓。盆栽建兰,土壤保持湿润,但不能多浇水。切不可根部积水。夏季要向叶片多喷水。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肥液绝对不能玷污叶片。盛夏高温强光时,设置遮阴设施,严防大雨冲淋,冬季放室内养护,以免冻伤叶片。常用分株繁殖。在春、秋季均可进行,将密集的假鳞茎丛株,用刀切开分栽,每丛至少3筒。将根部适当修整后盆栽。一般2—3年分株1次。常有炭疽病,黑斑病和介壳虫危害。病害用1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喷杀。

  繁殖
  1、盆具的选择以质地粗糙、无上轴、边底多孔、有盆脚的兰盆栽兰较好。批量生产以薄塑料软盆最为经济。展销性养兰以高简小盆以便应时套入高雅盆陈列。

  2、植料的调配:植料应选择质地疏松团粒结构好,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排水性能强,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增强兰菌共生的可选用下列混合植料:腐殖土40%,火烧土40%,粗沙粒20%;香菇泥土30%,火烧土30%,粗沙粒25%,谷糠15%;腐殖土40%,粗沙粒40%,谷糠 20%。

  3、兰株的种植 (1)苗木处理:兰株起苗后,冲洗根群上的泥沙,拆去无叶假鳞茎,剪除病残叶片和朽根。种植前,种苗用托布津或可杀得2000倍稀释浸泡半小时,后捞起清水冲洗干净,放于通风处,凉干水分待栽。(2)种植:植株只有1-2丛的可栽于盆的正中,盆栽多丛的应把每丛的老株朝向盆中,新株朝盆缘,以提高新株的发芽率和生长发展空间。种植时将最粗植料放入盆内直至盆高度的15%,放入兰株后,要布匀根群,谨防兰根折伤,慢慢填入细植料直至盆高的95%,拍摇,使细植料与兰根紧密结合,细植料在兰盆中的高度约90%,使于浇灌,兰株基(假鳞茎)半裸露于盆面,使其更有机会获得自然光照和新鲜空气。

  养护管理
  1、控光降温 建兰生长适于在年平均气温15-23℃之间,夏天气温炎热,用70-80%的塑料遮光网来降温。

  2、高温促降 因光照过强而引起的高温,应采取增加遮荫的层次和密度促使降温;夏秋季节有光照强,空气闷热,气温高,应开启门窗,让兰场空气彻底对流,促使降温。向通道、兰架下淋洒清水,向室内空间喷水雾,也可促使降温温,喷施新高脂膜,不怕太阳暴晒蒸发,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3、保湿通风 兰场保湿与通风要调控到一个最合理的状态,以利兰花生长。保持空气湿度要采用先进的全自动加湿机亦可向空间、通道、兰架下喷淋水雾。保持基质湿度要根据光照、湿度、通风等条件来调控。有土栽培的以2-4 天浇1次水,坚持“宁干勿湿”,浇水的时限要因地制宜。野生兰花原生于山野幽谷,产地四面敞开,但又有林草遮荫,时有和风吹拂,长期能生长于空气清新的环境,因此,兰场也需创造这些兰花生长条件,兰场较闭塞的要增开门窗,促使空气对流。

  4、保温防冻:建兰只能在有遮挡风霜的防护条件下耐受短暂性的、间歇性的-2至-5℃的低温,因此,应在冬季温室保温,有条件的还可采取加温设备。5、施肥采取“因兰制宜,看苗定肥、宁淡勿浓、适时薄施”。即根据兰种、苗势、生理特点,掌握时机。干肥采用:牛骨粉(含氮4%、磷22.06%)、草木灰(磷1.04%、钾6.41%),饼肥(氮7%、磷1.32%、钾2.12%)及火烧土混合肥配制与复合肥交替使用每年盆内不少于4次。液肥以腐熟的有机质肥过滤冲淡液,尿素、磷酸二氢钾或专用花肥交替作追肥或根外施肥,一般每隔15天一次,在根外施喷时前后二天用清水喷洒叶面一次,冲洗尘土、药液残渣。

  施肥时间有:①催芽肥(春末夏初):干肥一至二次,根外施肥10天一次,以氮、钾肥为主,促进地上部茎叶抽发,地下部根系扩展。②发育肥(夏末初秋):新芽叶片伸长出叶,促使新芽健壮,以氮为主,勤施薄施,新芽开叶后以钾为主促使壮苗,每周用磷酸二氮钾喷施一次,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③促花肥:待新梢叶片不再生长时即转入花芽分化期,以磷为主,干肥二次,根外施肥每周一次,喷施花朵壮蒂灵可促使花蕾强壮、花瓣肥大、花色艳丽、花香浓郁、花期延长。④秋末初冬,寒露至立冬期间兰花将转入休眠期,下干肥一次,液肥二次,叶面喷施每10天一次,以保证安全越冬,含膏育秀,提高来春萌芽率。

  病害及防治
  常有炭疽病,黑斑病和介壳虫危害。病害用1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 0倍液喷洒;虫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喷杀.

  四季兰花期病虫害治理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百花争妍,兰圃一派生机:建兰花葶已长出20多厘米,花朵含苞待放,然而,好景不来,好花难开,花蕾逐渐萎缩。待剖开方知已染虫害,里面已经包着钻心虫。对此,来取如下治理方法。

  ①将兰盆翻倒,用自来水冲洗兰根,依附于芦头周围的叶库内壁尤其要重洗;刮去污垢物,待用于后用300倍液托布津、多菌灵泡浸30分钟(药液浸没芦头以上),然后再阴干上盆。

  ②建兰病株重新上盆前,植料、兰盆须经高温消毒,剪除染病叶片、枯头、病根,兰株上盆后进行喷药,灭除病虫害。用荔枝虫敌、扑虱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500倍液第一次喷药,以后每隔10天一次,连续3次。喷药时叶底叶面均匀喷洒,假鳞茎部分尤要重施。

  ③选好放置场所。选择兰场最佳位置。兰盆在上午8点半(夏天)以前接受阳光直射,9点以后转移到阴棚内晒“花花太阳”,12点后放置阴凉处。此时,其前后左右上下均要通风,地面放水回流,增加湿度;届时清风徐来,凉风习习,于兰花生长十分有利。

  主要应用
  四季兰植株雄健,根粗且长。适宜用五筒以上的兰盆栽植,每盆苗数稍多,置于林间、庭园或厅堂,花繁叶茂,气魄很大,也可用较大的高腰签筒盆栽植数苗,长时苍绿峭拔,很有神采。花开盛夏,凉风吹送兰香,使人倍感清幽。建兰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在我国南方栽培十分普遍,是阳台、客厅、花架和小庭院台阶陈设佳品,显得清新高稚。  

  管理方法
  1、控光降温适于在年平均气温15-30℃之间,夏天气温炎热,用70-80%的塑料遮光网来降温,冬季 遮光为50%-60%

  2、高温促降 因光照过强而引起的高温,应采取增加遮荫的层次和密度促使降温;夏秋季节有光照强,空气闷热,气温高,应开启门窗,让兰场空气彻底对流,促使降温。向通道、兰架下淋洒清水,向室内空间喷水雾,也可促使降温温。

  3、保湿通风 兰场保湿与通风要调控到一个最合理的状态,以利兰花生长。保持空气湿度要采用先进的全自动 加湿机亦可向空间、通道、兰架下喷淋水雾。

  保持基质湿度要根据光照、湿度、通风等条件来调控。夏天有土栽培的以2-4天浇1次水,冬天10-15天1次.坚持“干而不燥,润而不湿”,浇水的时限要因时制宜。 野生兰花原生于山野幽谷,产地四面敞开,但又有林草遮荫,时有和风吹拂,长期能生长于空气清新的环境,因此,兰场也需创造这些兰花生长条件,兰场较闭塞的要增开门窗,促使空气对流。

  4、保温防冻建兰只能在有遮挡风霜的防护条件下耐受短暂性的、间歇性的-2至-5℃的低温,因此,应在冬季温室保温,有条件的还可采取加温设备。

  5、施肥
  采取“因兰制宜,看苗定肥、宁淡勿浓、适时薄施”。即根据兰种、苗势、生理特点,掌握时机。以农家肥料与 有机肥并用为宜.

  施肥时间有:①催芽肥(春末夏初):农家肥三次,每周一次.根外施肥10天一次,以氮、磷、 钾肥为主,促进地上部茎叶抽发,地下部根系扩展。②发育肥(夏末初秋):新芽叶片伸长出叶,促使新芽健壮,以氮为主,勤施薄施,新芽开叶后以钾为主促使壮苗,每周用磷酸二氮钾喷施一次。③促花肥:待新梢叶片不再生长时即转入花芽分化期,以磷为主,农家肥二次,根外施肥每周一次。④秋末初冬,寒露至立冬期间兰花将转入休眠期,下农家肥一次,液肥二次,叶面喷施每10天一次,以保证安全越冬,含膏育秀,提高来春萌芽率。

2011042828291223.jpg
2011-7-16 11:12


2011042828301051.jpg
2011-7-16 11:12


2011042828306879.jpg
2011-7-16 11:12


2011042828314161.jpg
2011-7-16 11:12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13 编辑

植物名称:蕙兰

  拉丁学名:Cymbidium faberi Rolfe

  英文名称:Faber Cymbidum

  别称:中国兰、九子兰、夏兰、九华兰、九节兰、一茎九花

  科属:兰科,兰属

  蕙兰为兰科兰属的地生草本植物。根较粗短,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无分枝。假鳞茎不明显,集生成丛,呈椭圆形。花常为浅黄绿色,有深紫红色的脉纹和斑点;花通常香气浓郁。 一茎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蕙兰原产中国,是我国栽培最久和最普及的兰花之一,古代常称为“蕙”,“蕙”指中国兰花的中心“蕙心”,常与伞科类白芷合名为“蕙芷”。蕙兰花是我国珍稀物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物种。蕙兰原分布于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及西南广大地区,是比较耐寒的兰花品种之一。

  形态特征
  地生草本;假鳞茎不明显。叶5-8枚,带形,直立性强,长25-80厘米,宽(4-)7-12毫米,基部常对折而呈v形,叶脉透亮,边缘常有粗锯齿。花葶从叶丛基部最外面的叶腋抽出,近直立或稍外弯,长35-50(-80)厘米,被多枚长鞘;总状花序具5-11朵或更多的花;花苞片线状披针形,最下面的1枚长于子房,中上部的长1-2厘米,约为花梗和子房长度的1/2,至少超过1/3;花梗和子房长2-2.6厘米;花常为浅黄绿色,唇瓣有紫红色斑,有香气;萼片近披针状长圆形或狭倒卵形,长2.53.5厘米,宽6-8毫米;花瓣与萼片相似,常略短而宽;唇瓣长圆状卵形,长2-2.5厘米,3裂;侧裂片直立,具小乳突或细毛;中裂片较长,强烈外弯,有明显、发亮的的乳突,边缘常皱波状;唇盘上2条纵褶片从基部上方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端向内倾斜并汇合,多少形成短管;蕊柱长1.2-1.6厘米,稍向前弯曲,两侧有狭翅;花粉团4个,成2对,宽卵形。蒴果近狭椭圆形,长5-5.5厘米,宽约2厘米。花期3-5月。[1][2]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700-3000米湿润但排水良好的透光处。

  古人说“兰生阴,蕙生阳”,因此家庭莳养蕙兰,要重视解决光照问题,为它设置一个类似的生态环境。把兰盆放在朝东南面向阳的位置上,使它常年享受到充足的阳光。除了夏季、初秋要用遮阳网遮去中午前后的烈日曝晒外,其余季节都可以让阳光直晒,以利增强光合作用,加速养料制造,促进植株生长。

  地理分布
  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西藏东部。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1]

  生物学特性
  大花蕙兰原产我国西南部,喜冬季温暖和夏季凉爽气候,喜高湿强光,生长适温为10℃至25℃。夜间温度以10℃左右为宜,尤其是开花期将温度维持在5℃以上,15℃以下可以延长花期到4至5个月。花期依品种不同可从10月份开到第二年4月份。工厂化栽培从组培苗到开花需要3年时间。大花蕙兰有母球,子球,孙球之分,其中,孙球长速最快。

  大花蕙兰喜强光,能耐50000至70000勒克斯的强光照。大花蕙兰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 高原,性喜凉爽高湿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0-25℃,冬季应放在低温温室内管护,当夜间在10℃左右时长势良好,花茎正常伸长,多在2—3月开花。在冬季温度低于5℃时,叶片略呈黄色且花期推迟,花茎短。但越冬温度在15℃左右时,则植株叶片虽绿且有光泽,但花茎会突然伸长,开花提前到1-2月,且花茎软而不能直立,须竖以支柱支撑。

  栽培周期
  通常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需3至4年时间,其生长周期标准如下:

  组培苗出瓶后放入50孔或66孔穴盘,基质采用水苔,培养2个月。

  8×8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培养5个月。

  12×12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7个月。

  15×18黑营养钵,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5至7个月。

  18×22硬质塑料盆,基质采用树皮,底垫石子,培养12至15个月。 栽培条件

  1.温度:生长适温为10℃至30℃,但耐高温能力高于蝴蝶兰,昼夜温差最好在8℃以上。

  2.光照:生长最适光强在15000至40000勒克斯,最大光强最好小于70000勒克斯。

  3.空气湿度:非常喜湿,但要注意通风,否则易得炭疽病,小苗湿度应在80%至90%,中大苗湿度应在60%至85%。

  栽培技术
  1.介质:50孔穴盘中采用水苔,需用800至1000倍甲基托布津、甲福硫或多菌灵浸2至4小时,旧水苔爆晒1至2个中午后浸药也可用。组培生根苗:带瓶在温室锻炼1至3天,夏天须放在阴凉地方炼苗,包苗前从组培瓶中取出苗,去除培养基,清水洗净,随后在800倍多菌灵溶液中清洗,并将苗分成大中小三个等级包苗,采用50孔穴盘,上穴盘后半个月可叶面喷肥,EC值0.8至0.9,上穴盘后15天内需要经常喷雾,并经常补水,叶面肥以NPK 20:20:20即可,组培苗生长一年达到中苗标准,在这一年内要维持单芽(也称母球)。穴盘苗培养2至3个月,即可上8×8营养钵,此时即可采用细树皮作为基质,树皮应用标准:幼苗时用2至5毫米的树皮,中苗时用5至10毫米的树皮,大苗时用8至18毫米的树皮。树皮一定要购买含盐量低的,如果树皮带有很多的盐分,会造成大花蕙兰很多症状:从叶的尖端逐渐往上变黄,主要是氯化钠的表现,不过肥料过浓也是同样症状。

  2.疏芽:在8×8和12×12营养钵中,只留春芽,不留秋芽(9月至12月份为最佳疏芽时间),用疏枝剪刀疏芽,疏芽2个子球/盆,对称留效果最佳,当芽长到5厘米进行疏芽最为合适。侧芽在15厘米长以前无根,15厘米以后开始发根,不同品种用不同的留芽方式。

  3.成株苗:15厘米×18厘米和18厘米×22厘米的营养钵,这个阶段的苗子每月施有机肥15克/盆,随着苗子长大,每月18至20克/盆,换盆12个月后只施骨粉,并在10月份前不断疏芽,11月份至1月份要决定开花球数量,大型花:可培养中间茎1枚,开花茎2枚;中型花:可培养中间茎2枚,开花茎3枚。

  4.开花株培养:(第三年)1至6月夜温为15℃至20℃,日温为23℃至25℃,以氮为主,钾为辅。6至10月夜温为10℃至15℃,日温为20℃至25℃;11月以后夜温为10℃至15℃,日温为20℃。2至4月份每月施有机肥10克/盆(豆饼:骨粉2:1),4月以后每次施有机肥14克/盆。6至10月加大温差,主要施骨粉,每盆15克左右,花芽出现后,立即停有机肥,11月后花穗形成,花箭确定后抹去所有新发生芽,大部分品种9至10月底可见花芽,如果氮肥营养过多会长出叶芽应折断,花箭用直径5毫米包皮铁丝作支柱,当花芽长到15厘米时竖起。绑花箭的最低部位为10厘米,间隔6至8厘米,一般选择80厘米和100厘米长、粗0.45厘米的包皮铁丝。

  5.花期调空技术:
  (1)温度:6至10月,白天20℃至25℃,夜间10℃至15℃,高温不利于花芽分化,但可短暂高温,必须昼夜温差大。

  (2)光照:较强光照可提高开花率,但太强会导致幼嫩花芽的枯死。

  (3)控水:花芽发育期间适当控水能促进花芽分化和花序的形成。

  (4)C/N比:全年抹芽并提高P、K比例。

  (5)选择性施肥:1至6月,N P、K平衡肥;6至10增加P、K比例

  (6)大花蕙兰的花:开花期养分不足或高温或温差大于10℃易造成落花落雷。深色花喜强光,弱光下容易出现垂叶现象。

  (7)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催花:越夏的保护措施(如雨水)基本用不着,露天栽培即可,只需一层遮阳网,高温下,大花蕙兰需水量大,要有充足的水源。

  6.大花蕙兰的开花机理:
  (1)生长与开花习性:鳞茎基部1至2节无腋芽,花茎一般在鳞茎的2至4节抽出,芽的萌动主要受温度支配,通常新芽萌发到假鳞茎肥大结束需8至12个月。长日照、高温、高光强、多肥可促进新芽生长,但在高温、多肥时,影响鳞茎膨大,6月份以后,株高伸长慢慢停止,花芽开始形成,花序由腋芽顶端肥大开始,2个月可完成花序分化,花序分化完成后若温度控制在15度左右则发育顺利,直至花茎伸长开花,早生品种9至11月开花,中生品种12月至次年1月开花,晚生品种1至4月开花。

  (2)花芽形成与光照条件的相关性:在新茎生长不良的短日条件下不形成花序,光照强:叶短,鳞茎大而充实,花芽数多。但在花芽分化期及花的品质方面,不受光照强度影响。

  (3)花芽分化形成和开花与温度条件的相关性:白天20℃至25℃,夜间10℃至15℃为花芽分化与形成的最佳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则花粉形成受阻,整个花序枯死,一般花茎伸长和开花的温度在15℃左右。如白天大于30℃,夜间大于20℃,则花序形成受到影响,接受60天的高温,花序发育全部终止,3厘米以上的花序比3厘米以下的花序更易受高温影响,花芽分化早晚取决于新芽的叶停长早晚及鳞茎肥大早晚。

  7.矮化剂应用技术:大花蕙兰的叶片在50至60厘米长时最为适宜,若不用矮化剂则叶长为70至80厘米。在日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面积,一般采用浇灌多效唑(PP333)的方式来使叶片长度变短。具体浇灌方法:当叶片长到30至40厘米时,开始应用矮化技术,效果最好。应在2至3月份,用10ppm至30ppm的多效唑浇灌,特殊品种可能要处理2次,多数品种处理1次即可。应用该方法可抑制叶片生长10厘米左右,花高于叶片10至20厘米,花茎也会相应降低,会感觉花的比重大,平衡感强,观赏效果更佳。

  8.催花条件:肥料、光照、温度为催花的关键因素,催花时间为第三年的6至10月。有机肥应施用纯骨粉,并在无机肥中增加钾肥比例。光照强度要大于15000勒克斯,昼夜温差要大于10℃。 繁殖方法

  通常用分株法繁殖。分株时间多于植株开花后,新芽尚未长大之前,这一短暂的休眠期内进行。分株前应适当干燥,根略发白、绵软时操作。生长健壮者通常2-3年分株一次,分切后的每丛兰苗应带有2-3枚假鳞茎,其中1枚必须是前一年新形成的。为避免伤口感染,可涂以硫磺粉或炭粉。放干燥处1-2日再单独盆栽,即成新株。分栽后放半阴处,不可立即浇水,发现过干可向叶面及盆面少量喷水,以防叶片干枯、脱落和假鳞茎严重干缩。待新芽基部长出新根后才可浇水。

  大花蕙兰可用蕨根2份、炭类藓1份或直径1.5-2厘米 的树皮块作盆栽基质,亦可添加部分碎砖、木炭等粒状物。花盆宜选择直径15-20厘米的高筒花盆,每盆2-4苗。大花蕙兰喜较高的空气湿度,春夏秋三季,在给予根部充足水分的同时,应经常叶而喷水。但在早春开花后,大花蕙兰的短暂休眠期内,必须少浇水,待新芽生长出较大的新根时才能多浇水。

  大花蕙兰植株大,生长繁茂,需要肥料比一般国兰明显多,故生长季节应加强施肥。一般可将发酵过的饼肥等与1/3粘土混合,再加水做成直径2厘米左右的球,晒干备用。于春季放在盆面,离开新芽有一定的距离,肥料可缓慢放出养分供兰花生长。每年可施用两次,每盆数粒,也可施用发酵好的液体农家肥,每1-2周一次,还可用喷雾器向叶片及盆面喷洒1:1:1的氮磷钾复合肥,浓度应在3-5%,每周1-2次。秋末停肥。

  大花蕙兰抗病虫害能力强于一般中国兰花,但在生长过程中仍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病害的侵袭,为此加强预防乃是养好 洋兰的重要措施,一般每隔10天交替用“百菌清”或“多菌灵”稀释1000倍液喷洒兰叶两面。

  肥水管理
  (1)施肥生长期氮、磷、钾比例为1:1:1,催花期比例为1:2:2至3,肥液pH值为5.8至6.2。

  一般而言,小苗施肥浓度为3500至4000倍,中大苗为2000至3500倍,夏季1至2次/天(水肥交替施用),其他季节通常3天施一次肥。

  有机肥:从组培苗出瓶到开花前都要每月施一次有机肥,生长期豆饼:骨粉的比率为2:1,催花期施用纯骨粉。有机肥不能施于根上,且不能高于营养钵口。骨粉如含盐量太大可先用水冲洗后再施用。冬季最好停止施用有机肥。不同时期施用量如下:

  50孔/66孔:0.5克/穴8厘米×8厘米营养钵:1至2克/盆

  12厘米×12厘米营养钵:7至9克/盆

  15厘米×18厘米营养钵:12至15克/盆

  18厘米×22厘米花盆:15至20克/盆

  长效缓释肥:长效缓释肥在大花蕙兰上的应用也非常广泛,通常采用N:P:K=13:11:13的型号,有效期为3个月或6个月。缓施肥在施入1个月以后才开始释放养分,所以在这1个月内要保证有肥料供应,长效缓释肥的用量一般为小苗2至3克、中苗6克、大苗18克不等。

  (2)浇水5月和9月每天浇一次水,7至8月份一天浇2次水,10月至次年4月每2至3天浇一次水。浇水应在中午进行,浇水次数视苗大小和天气状况随时调整。

  疾病处理
  大花蕙兰出现黄叶焦边现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浇水不当。大花蕙兰虽喜湿但由于其盆栽介质保湿性强,又是肉质根系,较耐轻度旱,所以建议不要浇水过多过勤,浇水以接近室温的清水即可,花期中不要浇肥水,待花期过后再浇施肥料,否则花期缩短,用肥不当还会出现肥害。可根据室温情况掌握浇水的间隔天数,浇水时要缓缓地慢浇,不要急倒。

  2.盆栽基质有易腐熟的有机物。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大花蕙兰等年霄花,都换上比较漂亮且高贵的瓷盆,但在换盆过程中,由于花盆大一些,有的商家又往盆里加入一些花土,可是有的花土并没有腐熟,待换到盆中销售出去后方到了有机物发酵释放热能时,给花卉造成的伤害。根系受到灼伤,出现烂根现象,造成植株黄叶或死亡。建议要将花卉盆土仔细检查一番,确保花卉生长健壮。

  3.冷空气侵害。大花蕙兰虽然较耐寒,但较低的温度状态下,是不可承受的。在购买回家途中有可能受到冷空气的吹袭,造成叶片或花朵的伤害。当时并没表现出来,待到过几天后,症状才慢慢地出现。这种类型有受害花卉只能剪去黄化叶片,慢慢调理,但一般不会致死。

  4.小环境不适。大花蕙兰是喜空气湿度比较大的一种花卉,如果室内空气湿度较低,气温又偏高,则很容易出现黄叶焦边现象。可以每天多几次喷水,增加小环境湿度。再者就是可能有空调直接吹袭或靠近暖气等易出现干燥小环境之中,也极易出现焦边黄叶。出现这种现象时只要调整一下就可以了。但已经黄了叶片只能剪去。

  5.光照太差。大花蕙兰喜光但又怕强光直射,一般以散射光为佳,光线太弱也会造成其生长不良出现一些病症,一般室内欣赏都是以室内位置决定花卉的摆放位置,但此时还应注意花卉是否适应此位置的小环境。

  运输养护
  1.大花蕙兰运输温度:保障在5℃以上,如果苞片和叶片发黄,可能是发生了冻害。

  2.进口大花蕙兰标准:从日本、韩国进口的大花蕙兰,一般要求株高60至80厘米,每箭花朵数15至20朵,每盆花箭数3至5个,每箭开花度50%至80%,每盆间花箭高度差异不超过5厘米。

  3.大花蕙兰花期养护:开花期最适温8℃至15℃,不能放于高温干燥的暖气旁边,花期3天浇水一次,长时间2℃至3℃的低温花则发生冻害,花苞变黄,不能开放,观赏期50至80天。

  病害防治
  (1)真菌性炭疽病:多发生于叶片顶端,病斑边缘黑褐色,中间灰白,多由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引起,病斑应及时剪除,并配合喷药。常用药剂有1000倍代森锰锌、1000倍可杀得。

  其他真菌性病害常用以下药剂防治:1000倍百菌清、800倍瑞毒霉、800倍甲霜灵。

  (2)细菌性病害:常用药剂有6000倍农用硫酸链霉素、300ppm农用链霉素、800倍井冈霉素。重茬、长期栽培时,软腐病会发病严重。在小苗期,此病不会发生,一般到第三年,花芽达到20至30厘米高度时,发现球茎突然都会烂掉,在山上也会发生。这时只能全部销毁,否则容易导致病害传染给健康植株。如果及时处理周围环境卫生及进行药物防治会对病害起到抑制作用。

  (3)虫害:主要虫害有蛞蝓、叶螨,常用药剂:蛞克星(诱杀)、三氯杀虫螨。在6至9月通风不良时,蛞蝓发生严重,多在叶片背部隐藏,同时危害根系,防治时可在砖缝中撒石灰,然后喷水,可杀死大量成虫,同时可用 长寿花叶及颗粒蛞克星诱杀。叶螨在叶子背面发生,因此打药时要从叶的背面开始打起。

1.jpg
2011-7-16 11:13


2.jpg
2011-7-16 11:13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14 编辑

植物名称:建兰

  别称:雄兰、骏河兰、剑蕙、四季兰、秋兰

  拉丁名:Cymbidium ensifolium (Linn.) Sw.

  科属:兰科,兰属

  建兰叶片宽厚,直立如剑。花瓣较宽,形似竹叶般;花多葶长,香浓。 建兰是指主花形在盛夏金秋的中国地生根兰花。植物学界以其主产地福建而为名。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差,越冬温度不低于3℃,怕强光直射,不耐水涝和干旱,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叶上。

  建兰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长,叶肥,多海绵质。叶丛生,线状披针形,暗绿色。夏秋间,叶间抽出总状花序,花瓣较萼片稍少而色淡,唇瓣卵状矩圆形,全缘,绿黄色,有红斑或褐斑。原产我国。久经人工培植,品种很多,唇瓣和两棒白色无斑点的为上品,称“素心兰”。种子或分株繁殖。花芳香馥郁,供观赏或制香料。叶可入药,功能开胃解郁。建兰叶片宽厚,直立如剑。花瓣较宽,形似竹叶般;花多葶长,香浓。

  建兰是指主花形在盛夏金秋的中国地生根 兰花。植物学界以其主产地福建而为名。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差,越冬温度不低于3℃,怕强光直射,不耐水涝和干旱,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叶上。

  民间以其有些品种的盛花形在盛夏而称夏兰,也有因其莛多花而称其为夏蕙,也有以其有些品种的主花形在金秋而称为秋兰或秋蕙。

  还有以其有些品种,可以自晚春至早冬次第而花而称其为四季兰。相传它曾被秦始皇的特使 徐福前往日本寻求长生不老药时,携带至日本的骏河。当地的后辈,不知其原产地,便称其为骏河兰。

  分布
  建兰(包括四季兰),主产于温暖湿润的多山省份,即福建的七大山脉及其在浙江、 江西、广东三省的延伸地带。四川、台湾、广西、云南、贵州和湖南等省区,也均有其丰富的蕴藏量。多山的福建省,几乎是各个山野均盛产建兰,尤其以东南部的戴云山脉、西北部的杉岭山脉和南部的博平岭山脉的产量和种质负有盛名。由于建兰的资源开发早,因而成为最早跨出国门的中国兰花。它还由于有缘得到宋代嘉定皇帝的册封,因而人们十分重视选育它的素心种。另外,由于在南宋年代,福建漳州赵时庚所写的一部世界最早、也是最全面的兰花专著《金漳兰谱》的鼎力推崇,因而使建兰的园艺品种得以异常的丰富,并流传神州大地,远传欧美和东南亚各地。除此之外,四季如春的台湾省、天府之国四川的峨眉山系诸县和广东北部均盛产建兰,且不乏佳种,尤以矮种、瓣型花和奇蝶花为多。

  栽培种植
  建兰栽培管理较易,但目前养植尚不普遍,应该大力发展。建兰用于家庭栽培,属于较好的品种。建兰宜在春季翻栽,也可在秋季进行。建兰原产于我国南方暖地,因此要求的光照比夏蕙略强,而耐寒力稍弱,冬季应加以遮护,以防低温时遭受冻害。建兰易发生黄锈病,夏、秋两季特别注意用甲基托布津防治。如发现少量锈斑应立即剪去。建兰的花芽出土期和开花期亦应注意防治蜗牛和蛞蝓。

  盆栽建兰,土壤保持湿润,但不能多浇水.切不可根部积水.夏季要向叶片多喷水.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肥液绝对不能玷污叶片。盛夏高温强光时,设置遮阴设施,严防大雨冲淋,冬季放室内养护,以免冻伤叶片.

  常用分株繁殖.在春、秋季均可进行,将密集的 假鳞茎丛株,用刀切开分栽,每丛至少3筒.将根部适当修整后盆栽.一般2—3年分株1次。常有炭疽病,黑斑病和介壳虫危害。病害用1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喷杀.

  繁殖技术

  1、盆具的选择
  以质地粗糙、无上轴、边底多孔、有盆脚的兰盆栽兰较好。批量生产以薄塑料软盆最为经济。展销性养兰以高简小盆以便应时套入高雅盆陈列。

  2、植料的调配
  植料应选择质地疏松团粒结构好,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排水性能强,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增强兰菌共生的可选用下列混合植料: 腐殖土40%,火烧土40%,粗沙粒20%;香菇泥土30%,火烧土30%,粗沙粒25%,谷糠15%;腐殖土40%,粗沙粒40%,谷糠20%。

  3、兰株的种植

  (1) 苗木处理
  兰株起苗后,冲洗根群上的泥沙,拆去无叶假鳞茎,剪除病残叶片和朽根。种植前,种苗用托布津或可杀得2000倍稀释浸泡半小时,后捞起清水冲洗干净,放于通风处,凉干 水分待栽。

  (2)种植
  植株只有1-2丛的可栽于盆的正中,盆栽多丛的应把每丛的老株朝向盆中,新株朝盆缘,以提高新株的发芽率和生长发展空间。种植时将最粗植料放入盆内直至盆 高度的15%,放入兰株后,要布匀根群,谨防兰根折伤,慢慢填入细植料直至盆高的95%,拍摇,使细植料与兰根紧密结合,细植料在兰盆中的高度约90%,使于浇灌,兰株基(假鳞茎)半裸露于盆面,使其更有机会获得自然光照和新鲜空气。

  养护管理
  1、控光降温 建兰生长适于在年平均气温15-23℃之间,夏天气温炎热,用70-80%的塑料遮光网来降温。

  2、高温促降 因光照过强而引起的高温,应采取增加遮荫的层次和密度促使降温;夏秋季节有光照强,空气闷热,气温高,应开启门窗,让兰场空气彻底对流,促使降温。向通道、兰架下淋洒清水,向 室内空间喷水雾,也可促使降温温。

  3、保湿通风 兰场保湿与通风要调控到一个最合理的状态,以利兰花生长。保持空气湿度要采用先进的全自动 加湿机亦可向空间、通道、兰架下喷淋水雾。

  保持 基质湿度要根据光照、湿度、通风等条件来调控。有土栽培的以2-4天浇1次水,坚持“宁干勿湿”,浇水的时限要因地制宜。野生兰花原生于山野幽谷,产地四面敞开,但又有林草遮荫,时有和风吹拂,长期能生长于空气清新的环境,因此,兰场也需创造这些兰花生长条件,兰场较闭塞的要增开门窗,促使空气对流。

  4、保温防冻
  建兰只能在有遮挡风霜的防护条件下耐受短暂性的、间歇性的-2至-5℃的低温,因此,应在冬季温室保温,有条件的还可采取加温设备。

  5、施肥
  采取“因兰制宜,看苗定肥、宁淡勿浓、适时薄施”。即根据兰种、苗势、生理特点,掌握时机。干肥采用:牛 骨粉(含氮4%、磷22.06%)、草木灰(磷1.04%、钾6.41%),饼肥(氮7%、磷1.32%、钾2.12%)及火烧土混合肥配制与复合肥交替使用每年盆内不少于4次。液肥以腐熟的有机质肥过滤冲淡液,尿素、磷酸二氢钾或专用花肥交替作追肥或根外施肥,一般每隔15天一次,在根外施喷时前后二天用清水喷洒叶面一次,冲洗尘土、药液残渣。

  施肥时间有:①催芽肥(春末夏初):干肥一至二次,根外施肥10天一次,以氮、 钾肥为主,促进地上部茎叶抽发,地下部根系扩展。②发育肥(夏末初秋):新芽叶片伸长出叶,促使新芽健壮,以氮为主,勤施薄施,新芽开叶后以钾为主促使壮苗,每周用磷酸二氮钾喷施一次。③促花肥:待新梢叶片不再生长时即转入花芽分化期,以磷为主,干肥二次,根外施肥每周一次。④秋末初冬,寒露至立冬期间兰花将转入休眠期,下干肥一次,液肥二次,叶面喷施每10天一次,以保证安全越冬,含膏育秀,提高来春萌芽率。

  病害防治
  常有炭疽病, 黑斑病和介壳虫危害。病害用1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倍液喷杀.

  花期病虫害治理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百花争妍, 兰圃一派生机:建兰花葶已长出20多厘米,花朵含苞待放,然而,好景不来,好花难开,花蕾逐渐萎缩。待剖开方知已染虫害,里面已经包着钻心虫。对此,来取如下治理方法。

  ①将兰盆翻倒,用自来水冲洗兰根,依附于芦头周围的叶库内壁尤其要重洗;刮去污垢物,待用于后用300倍液托布津、多菌灵泡浸30分钟(药液浸没芦头以上),然后再阴干上盆。

  ②建兰病株重新上盆前,植料、兰盆须经高温消毒,剪除染病叶片、枯头、病根,兰株上盆后进行喷药,灭除病虫害。用荔枝虫敌、 扑虱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500倍液第一次喷药,以后每隔10天一次,连续3次。喷药时叶底叶面均匀喷洒,假鳞茎部分尤要重施。

  ③选好放置场所。选择兰场最佳位置。兰盆在上午8点半(夏天)以前接受阳光直射,9点以后转移到阴棚内晒“花花太阳”,12点后放置阴凉处。此时,其前后左右上下均要通风,地面放水回流,增加湿度;届时清风徐来,凉风习习,于兰花生长十分有利。

2011042825879821.jpg
2011-7-16 11:14


2011042825891369.jpg
2011-7-16 11:14


2011042825901337.jpg
2011-7-16 11:14


2011042825910369.jpg
2011-7-16 11:14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16 编辑

花卉名称: 蝴蝶兰

  别名: 蝶兰(台湾植物名汇),台湾蝴蝶兰(台湾植物志)

  学名/拉丁名:Phalaenopsis amabilis

  英文名字: Moth Orchid; butterfly orchid

  科属:兰科 Orchidaceae,蝴蝶兰属 Phalaenopsis

  自然分布:
  菲律宾、马来半岛和我国台湾等低纬度热带海岛。

  习性简介:
  喜欢高气温、高湿度、通风透气 极度不耐涝 耐半阴环境,忌烈日直射,越冬温度不低于15度。

  植物简介:
  兰科(Orchidaceae)舌唇兰属(Platanthera或Habenaria)植物,约100种。原产欧亚、北非、北美和中美。两个很有名的种:二叶舌唇兰(P. bifolia)开白花, 植株较小。绿花舌唇兰(P. chlorantha)花大,绿白色,株形也较大。两者均有 5∼15朵花,芳香,簇生成穗状花序。
  蝴蝶兰的学名按希腊文的原意为“好像蝴蝶般的兰花”。它能吸收空气中的养分而生存,归入气生兰范畴,可说是热带兰花中的一个大族。它的植株非常奇特,既无匍匐茎,也无假球茎。每棵只长出数张活象汤匙般肥厚的阔叶,交互叠列在基部之上。白色粗大的气根则露在叶片周围,有的攀附在花盆的外壁,极富天然野趣。到了新春时节,一枝长达盈尺的花梗就从叶腋抽出,然后一朵接一朵地开放。每花均有5暮,中间嵌镶唇瓣。花色鲜艳夺日,既有纯白、鹅黄。绊红、也有淡紫、橙赤和蔚蓝。有不少品种兼备双色或三色,有的好像绣上图案的条纹,有的又有如喷了均匀的彩点,每枝开花七八朵,多的十二三朵,可连续观赏六七十天。当全部盛开时,仿佛一群列队而出的蝴蝶正在轻轻飞翔,它那种飘逸的闲情,真令人产生一种如诗如画,似梦似幻的感觉。
  蝴蝶兰属是著名的切花种类,全属50多种,蝴蝶兰是单茎性附生兰,茎短,叶大,花茎一至数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优美,颜色华丽,为热带兰中的珍品,有“兰中皇后”之美誉。
蝴蝶兰花姿婀娜,花色高雅,在世界各国广为栽培。它虽属气生兰,但却没有假珠茎,仅基部有极短的茎。叶宽而厚,长椭圆形,可达50厘米以上。有的品种在叶上有美丽的淡银色斑驳,下面为紫色。花梗由叶腋中抽出,稍弯曲,长短不一,开花数朵至数百朵,形如蝴蝶,萼片长椭圆形,唇瓣先端三裂,花色繁多,可开花一个月以上,国外多作切花,是洋兰中的高档品。

  产地分布:
  蝴蝶兰是在1750年发现的,迄今已发现七十多个原生种,大多数产于潮湿的亚洲地区,自然分布于阿隆姆、缅甸、印度洋各岛、南洋群岛、菲律宾以至台湾。台东的武森永一带森林及绿岛所产的蝴蝶兰最著名。

  品种繁多:
  全世界原生种约有70多种,但原生种大多花小不艳,作为商品栽培的蝴蝶兰多是人工杂交选育品种。
  经杂交选育的品种有530多左右。以开黄花的较为名贵。有个称为“天皇”的黄花品种,堪称为“超级巨星”,讨价甚昂。至于蓝花品种亦较为珍稀。1952年与1953年的国际洋兰博览会上,台湾送展的蝴蝶兰连续两年获得金牌奖杯。1989年香港举办的第14次兰花展览,胡炳炽先生送展的一棵白瓣红唇的蝴蝶兰获得全场的总冠军奖。这些杰出的殊荣为蝴蝶兰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欧美各国人士对蝴蝶兰的消费量不断增加,举凡高级宴会都少不了蝴蝶兰作摆设。许多新娘和滨相更喜爱用它作为捧花和襟花。单是意大利在1990年曾销售蝴蝶兰260多万株,创历史最高纪录。在香港每盆约卖7O~100港元,母枝切花售15~30港元。

  形态特征:
  茎很短,常被叶鞘所包。叶片稍肉质,常3—4枚或更多, 亡面绿色,背面紫色, 椭圆形,长圆形或镰刀状长圆形,长10—20厘米,宽3—6厘米,先端锐尖或钝,基部 楔形或有时歪斜,具短而宽的鞘。花序侧生于茎的基部,长达5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 分枝;花序柄绿色,粗4—5毫米,被数枚鳞片状鞘;花序轴紫绿色,多少回折状,常 具数朵由基部向顶端逐朵开放的花;花苞片卵状三角形,长3—5毫米;花梗连同子房 绿色,纤细,长2.5—4.5厘米;花白色,美丽,花期长;中萼片近椭圆形,长2.5—3 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钝,基部稍收狭,具网状脉;侧萼片歪卵形,长2.6— 3.5厘米,宽1.4—2.2厘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并贴生在蕊柱足上,具网状脉;花瓣 菱状圆形,长2.7—3.4厘米,宽2.4—3.8厘米,先端圆形,基部收狭呈短爪,具网状 脉;唇瓣3裂,基部具长约7—9毫米的爪;侧裂片直立,倒卵形,长2厘米,先端圆 形或锐尖,基部收狭,具红色斑点或细条纹,在两侧裂片之间和中裂片基部相交处具1 枚黄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长1.5—2.8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渐狭并且具2 条长8—18毫米的卷须,基部楔形;蕊柱粗壮,长约1厘米,具宽的蕊柱足;花粉团2 个,近球形,每个劈裂为不等大的2片。 花期4—6月。

2011011263462593.jpg
2011-7-16 11:15


2011011263478345.jpg
2011-7-16 11:15


2011011263489361.jpg
2011-7-16 11:15


20096181254647725.jpg
2011-7-16 11:15


20096181262078305.jpg
2011-7-16 11:15


20096181261015072.jpg
2011-7-16 11:15


20096181255830294.jpg
2011-7-16 11:15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19 编辑

花卉名称:带叶兜兰

  学名:Paphiopedilum hirsutis-simum

  别名:柔毛拖鞋兰

  科名:兰科,兜兰属

  形态特征:
  地生或半附生植物。
  叶基生,二列,5—6枚;叶片带形,革质,长15—4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并常有2小齿,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并略有紫色斑点,特别是在近基部处,中脉在背面略呈龙骨状突起,无毛,基部收狭成柄并对折,彼此多少套叠。

  花葶直立,长20—30厘米,通常绿色并被深紫色长柔毛,基部常有长鞘,顶端生1花;花苞片宽卵形,长8—15毫米,宽8—11毫米,先端钝,背面密被长柔毛,边缘具长柔毛;花梗和子房长4—5厘米,具6纵棱,棱上密被长柔毛;花较大,中萼片与合萼片边缘淡绿黄色,中央至基部有浓密的紫褐色斑点或甚至连成一片,花瓣下半部黄绿色而有浓密的紫褐色斑点,上半部玫瑰红色并带有白色晕,唇瓣淡绿色而有紫褐色小斑点,退化雄蕊与唇瓣色泽相似,有2个白色“眼斑”。

  中萼片宽卵形或宽卵状椭圆形,长3.5—4厘米,宽3—3.5厘米,先端钝,背面被疏柔毛,边缘具缘毛;合萼片卵形,长3—3.5厘米,宽1.8—2.5厘米,背面被疏柔毛,边缘具缘毛;花瓣匙形或狭长圆状匙形,长5—7.5厘米,宽2—2.5厘米,先端近截形或微凹,略扭曲,下部边缘皱波状且上面有时有黑色毛,边缘具缘毛,内表面基部有毛或近无毛。

  唇瓣倒盔状,基部有宽阔的长约1.5厘米的柄;囊椭圆状圆锥形或近狭椭圆形,长2.5—3.5厘米,宽2—2.5厘米,囊口极宽阔,两侧各有1个直立的耳,两耳前方的边缘不内折,囊底有毛;退化雄蕊近四方形,长宽各8—10毫米,顶端近截形或有极不明显的3裂,基部有钝耳,上面中央和基部两侧各有1枚突起物,中央1枚较大,背面有龙骨状突起。花期4—5月。

  产地:
  原产西畴、麻栗坡、文山、富宁。
  分布于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至北部。印度东北部、越南、老挝和泰国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70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林缘石缝中或多石处。
  地生或半附生植物。叶基生,二列,5—6枚;叶片带形,革质,长15—45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并常有2小齿,上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并略有紫色斑点,特别是在近基部处,中脉在背面略呈龙骨状突起,无毛,基部收狭成柄并对折,彼此多少套叠。花葶直立,长20—30厘米,通常绿色并被深紫色长柔毛,基部常有长鞘,顶端生1花;花苞片宽卵形,长8—15毫米,宽8—11毫米,先端钝,背面密被长柔毛,边缘具长柔毛;花梗和子房长4—5厘米,具6纵棱,棱上密被长柔毛;花较大,中萼片与合萼片边缘淡绿黄色,中央至基部有浓密的紫褐色斑点或甚至连成一片,花瓣下半部黄绿色而有浓密的紫褐色斑点,上半部玫瑰红色并带有白色晕,唇瓣淡绿色而有紫褐色小斑点,退化雄蕊与唇瓣色泽相似,有2个白色“眼斑”;中萼片宽卵形或宽卵状椭圆形,长3.5—4厘米,宽3—3.5厘米,先端钝,背面被疏柔毛,边缘具缘毛;合萼片卵形,长3—3.5厘米,宽1.8—2.5厘米,背面被疏柔毛,边缘具缘毛;花瓣匙形或狭长圆状匙形,长5—7.5厘米,宽2—2.5厘米,先端近截形或微凹,略扭曲,下部边缘皱波状且上面有时有黑色毛,边缘具缘毛,内表面基部有毛或近无毛;唇瓣倒盔状,基部有宽阔的长约1.5厘米的柄;囊椭圆状圆锥形或近狭椭圆形,长2.5—3.5厘米,宽2—2.5厘米,囊口极宽阔,两侧各有1个直立的耳,两耳前方的边缘不内折,囊底有毛;退化雄蕊近四方形,长宽各8—10毫米,顶端近截形或有极不明显的3裂,基部有钝耳,上面中央和基部两侧各有1枚突起物,中央1枚较大,背面有龙骨状突起。花期4—5月。

  原产西畴、麻栗坡、文山、富宁;生于海拔700—15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林缘石缝中或多石处。分布于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至北部。印度东北部、越南、老挝和泰国也有分布。

20091171037668782.jpg
2011-7-16 11:19


200911710375131604.jpg
2011-7-16 11:19


200911710382365815.jpg
2011-7-16 11:19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20 编辑

 花卉名称:贝母兰

  拉 丁 名:Coelogyne fimbriata

  科属:兰科,贝母兰属

  适应地区:产我国南部之关东、云南暖热地区,印度也有分布。

  生态分类: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花卉

  观赏分类:观花类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附生性,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状矩圆形,顶端叶2片;叶革质,矩圆状披针形,花茎在2叶片之间着生,花茎短,花长常为1多,少数2-3朵,黄色,苞片长,鞘状,脱落,唇瓣三裂,基部凹下,蕊柱有翅,花期秋季(7—11月)。常见的栽培品种有:散生贝母兰(C.ovalis)、毛唇贝母兰(C.cristata)、栗鳞贝母兰(C.flaccida)、斑唇贝母兰(C.punctulata)、美丽贝母兰(C.speciosa)

  生长习性: 繁殖用分株。要求温暖、潮湿、半阴、疏松透水、耐久的栽培基质。常用泥炭藓,树叶。泥炭土加木炭栽培。温室内盆栽或木框,越冬温度10℃以上。
  由于产地不同,贝母兰可以分为3类,一类是原产于热带,可周年生长,没有休眠期;一类产于亚热带,或是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具有明显的休眠现象;第三类则是原产于气候较为寒冷的地区,休眠期长,冬季落叶。
  这个属是1822年由约翰 林德里(John Lindley)创立的,其属名拉丁文Coelogyne来自于两个希腊语词汇koilos(意思是空心的)和 gyne(意思是雌性),这大概与贝母兰花朵柱头的形状有关。贝母兰属大约有200个物种,主要分部在我国和东南亚国家以及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分布在我国贝母兰属植物约有26个,主要产地在南方地区。
 
  隶属于该属的物种多为大型的附生兰,花朵颜色一般都很鲜艳。贝母兰属植物的假鳞茎很有特色,甭管是卵形还是锥形或柱形,在其顶端都会生长着一两片叶子,这是这个属最显著的特点。贝母兰的叶子一般很宽,呈椭圆形并有褶皱。质地一般为革质。花莛由假鳞茎的基部抽出,总状花序,有的种类还有香味。

  在我国,贝母兰常常被当作石斛作为药材,而且这种混用的做法已经有近千年了。

4.jpg
2011-7-16 11:20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21 编辑

 花卉名称:寒兰

  科属:兰科,兰属

  学名:Cymbidium Kanran Mak

  分布:寒兰主要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地,日本亦有分布。在我国名声不怎么样,但在日本与韩国却非常为人崇尚。“日本寒兰”是日本原产兰蕙中香气最浓者。本种属一茎多花,叶姿幽雅高尚,是日本仅有的原产兰花之王。因此,日本寒兰在日本兰界所占的地位相当显要。在兰花市场上,身价亦较高。

  外形特征:
  寒兰的株型与建兰十分相似,但叶片较细,尤以基部为甚,叶姿潇洒,显得幽雅高尚。叶3~7枚丛生,直立性强,长4D~70公分,宽1~1.7公分,全绿或附近顶有细齿,略带光泽。花葶直立,与叶等高或高出叶面,花疏生,有花10余朵。瓣与萼片都较狭细,清秀可爱,花色丰富,有黄绿、紫红、深紫等色,一般具有杂色脉纹与斑点。花期10~12月,凌霜冒寒吐芳,实为可贵,因此有“寒兰”之名。花香浓郁持久。

  种类及其性状:
  寒兰忌热,又怕冷,南方栽培须置阴凉环境中管理,我国寒兰通常以花被颜色来分变型。有以下四种:①青寒兰;②青紫寒兰;③紫寒兰;④红寒兰。其中以青寒兰和红寒兰为珍贵。台湾所产之所谓素心寒兰,花色淡绿,属青寒兰类型,至目前为止,素心寒兰数量特少,价格十分昂贵。其名品为“寒香素”、“广寒素”、“寒山素”。在日本名品为“曰妙”、“丰雪”。红寒兰的名品为“日光”,均属稀有珍品。此外,寒兰的线艺品在台湾与日本均有发现,但数量甚少。台湾省成功栽培的寒兰线艺珍品仅有“雾山黄”一种。

  据台湾的彭双松先生报导,与寒兰有亲缘关系的两个自然杂交种“苏芦寒兰”与“春芦寒兰”是近三十年才发现的,在台湾已有不少兰家栽培。“苏芦寒兰”的由来是1959年间,日人在苗栗县泰安乡,高山同胞部落的苏芦社附近,约1000米海拔的地方发现了类似台湾寒兰之兰花,即采回日本栽培,结果在报岁兰花期开花,其花瓣比寒兰肥阔,因而得知乃台湾寒兰与台湾报岁兰之自然杂交种,遂命名“苏芦寒兰”。发表以后,广泛受到日本兰家的喜爱。本种叶姿与寒兰相似,鉴别时唯有依据花期、花型而定。由于是第一代杂交种,繁殖力特强,比寒兰容易栽培,又由于花朵比双亲都大,花苞富于变化,花香芬芳,因而在台湾与日本推广颇快,栽培者愈来愈多。另一种“春寒兰”乃台湾阔叶春兰与台湾寒兰的自然杂交,产于台北坪林山区,苗采山地及花莲等地。本种叶色深绿,叶面光滑似寒兰,但叶姿较寒兰矮小,叶长30~50公分,叶宽0.6~0.9公分,花葶20~25公分,通常一至二朵,花径5~6公分,花色为褐色或紫褐色,花香浓,似春兰,花期则与报岁兰相同。珍品命名为“颂春”。

2009117179584256.jpg
2011-7-16 11:21


20091171784181526.jpg
2011-7-16 11:21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23 编辑

花卉名称:酒瓶兰

  拉丁学名:Beaucarnea recurvata

  别称:象腿树

  科属:龙舌兰科,酒瓶兰属

  分布区域:原产墨西哥干热地区

  酒瓶兰为龙舌兰科酒瓶兰属观叶植物,为常绿小乔木,在原产地可高达10米,盆栽种植的一般0.5—1.0米。 其地下根肉质,茎干直立,下部肥大,状似酒瓶;膨大茎干具有厚 木栓层的树皮,呈灰白色或褐色。叶着生于茎于顶端,细长线状,革质而下垂,叶缘具细锯齿。老株表皮会龟裂,状似龟甲,颇具特色。叶线形,全缘或细齿缘,软垂状,开花白色。

  酒瓶兰又名象腿树,原产墨西哥干热地区。酒瓶兰是树状的多浆植物,株高可达10米。由于茎干形状奇特,基部特别膨大,酷似大酒瓶,再加龟裂成小方块的树皮和簇生叶姿婆娑,成为非常奇特的装饰植物。

  形态习性
  酒瓶兰原产热带雨林地区。其性喜温暖湿润及日光充足环境,较耐早、耐寒。生长适温为16—28℃,越冬温度为0℃。喜肥沃 土壤,在排水通气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上生长较佳。酒瓶兰多用播种繁殖,但国内尚未见结种子,多从产地进口。播种时将种子播于腐叶土和河沙混合的基质,保持湿润(不宜太湿,否则容易腐烂)。在温度20—25℃及半阴环境中,经2—3个月即可发芽。在小植株生长过程中应加强肥水管理,勤施薄施液肥,并增施钾肥,以利茎部膨大充实。此外,生长多年的植株有时会在茎基部分疆小芽,也可分切芽体,扦插繁殖。但必须注意伤口消毒,以免腐烂。性喜阳光,一年四季均可直射,即使酷暑盛夏,在骄阳下持续曝晒,叶片也不会灼伤。但不耐寒,北方需在霜降前入室,置于温暖向阳处。室温以10℃左右为宜,如低于5℃,须采取防寒保暖措施,以防冻害。温带地区清明至谷雨之间出室,寒冷地区则在立夏之后。由于酒瓶兰较耐旱,浇水不宜过多,否则易烂根。春、秋季须见干见湿,夏季保持湿润,冬季见土干时再浇水。生长季节,室外莳养每半个月施一次稀薄液肥;室内莳养宜施颗粒肥料,以免污染空气。盆栽宜用肥沃的沙质土,用园土、腐叶土及粗沙等量配制。每年春季或秋后换盆换土,保持盆土通透性。无论上盆或换盆,宜将基部膨大部位露出土外,供人观赏。

1.jpg
2011-7-16 11:22


2.jpg
2011-7-16 11:22


3.jpg
2011-7-16 11:22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24 编辑

花卉名称:带唇兰

  种拉丁名:Hylophila nipponica (Fukuyama) S. S. Ying

  科属:兰科 Orchidaceae ,袋唇兰属 Hylophila

  产地分布:产于我国台湾省。生于海拔150--400米的林下阴湿处。
  形态特征:带唇兰植株高20---40厘米。根状茎伸长,匍匐,肉质,具节,节上生根。茎直立或向上伸展,黑或暗紫褐色,圆柱形,无毛,具3--6枚叶。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15厘米,宽3—5厘米,上面暗绿色,具光泽,背面色浅,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渐狭成柄,多少偏斜,叶柄长约4厘米,下部扩大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具多数较密生的花,长5—10厘米,花序梗和花序轴红褐色,被毛;花苞片红褐色,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达1.8厘米,宽7.5毫米,先端渐尖,背面被毛,稍长于子房;子房圆柱状纺锤形,扭转,被毛,连花梗长10--11毫米;花绿色带红棕色,不甚张开,倒置(唇瓣位于下方);中萼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绿色,先端带红褐色,凹陷呈舟状,长7--9毫米,宽3.5—4毫米,质地较厚,上部1/3变狭且向前弯曲,具3脉,背面被毛,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偏斜的卵形或近圆形,长7--9毫米,宽6---9毫米,上部1/3突然弯曲向外,先端具短尾状尖头,具4脉,背面被毛,棕绿色,先端带白色,两侧萼片互相围抱唇瓣;花瓣多少呈狭菱形,斜歪,长7—8毫米,中部宽2.8—3毫米,粉红色,先端渐尖且为白色,具1脉,无毛;唇瓣几乎呈1个膨大成圆球形的囊,黄色,微成2裂,长6---6.5毫米,侧面宽4.5毫米,正面宽约7毫米,内外均无毛,囊在蕊柱下方具三角形的人口,在其外具1枚线形而略带波状的附属物;蕊柱短,淡红褐色,长3毫米,前面具2枚角状的附属物;花药长圆状披针形,红黄色,长5毫米;蕊喙长,叉状深2裂;柱头1个,隆起,位于蕊喙之下。

201031310144020666.jpg
2011-7-16 11:24


201031310151893670.jpg
2011-7-16 11:24
本帖最后由 xiaohuayuan 于 2011-7-16 23:26 编辑

 花卉名称:斑叶兰

  花叶子别称:花叶子、小叶青、小青、麻叶青、银线莲

  科属:兰科,斑叶兰属

  斑叶兰产地分布:
  产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生于海拔500--2800米的山坡或沟谷阔叶林下。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越南、泰国、朝鲜半岛南部、日本、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中药用途:
  斑叶兰可全草入药,能清肺止咳、解毒消肿、止痛,治肺结核咳嗽、支气管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病疖疮疡。兰科斑叶兰属植物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eichb. f.,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挖,鲜用或洗净晒干。清肺止咳,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肺结核咳嗽,支气管炎;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疖疮疡。

  形态特征
  花叶子植株高15—35厘米。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直立,绿色,具4--6枚叶。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0.8—2.5厘米,上面绿色,具白色不规则的点状斑纹,背面淡绿色,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具柄,叶柄长4--10毫米,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直立,长10---28厘米,被长柔毛,具3—5枚鞘状苞片;总状花序具几朵至20余朵疏生近偏向一侧的花;长8--20厘米;花苞片披针形,长约12毫米,宽4毫米,背面被短柔毛;子房圆柱形,连花梗长8—10毫米,被长柔毛;花较小,白色或带粉红色,半张开;萼片背面被柔毛,具1脉,中萼片狭椭圆状披针形,长7—10毫米,宽3--3.5毫米,舟状,先端急尖,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卵状披针形,长7--9毫米,宽3.5--4毫米,先端急尖;花瓣菱状倒披针形,无毛,长7—10毫米,宽2.5--3毫米,先端钝或稍尖,具1脉;唇瓣卵形,长6--8.5毫米,基部凹陷呈囊状,宽3--4毫米,内面具多数腺毛,前部舌状,略向下弯;蕊柱短,长3毫米;花药卵形,渐尖;花粉团长约3毫米;蕊喙直立,长2--3毫米,叉状2裂;柱头1个,位于蕊喙之下。花期8—10月。

1.jpg
2011-7-16 11:26


2.jpg
2011-7-16 11:26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