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今人之砒霜,古人之蜜糖

“酸甜苦辣咸”,
五味缺一不可。
但今天的人们,
一听见甜食,
却敬而远之,
原因大家都清楚。

但是啊,
你们知道吗,
咱们老祖宗对今天我们退避三舍的糖,
可是寻求了几千年。
糖类可以快速补充体力,
对脑力提升也有极大的好处,
在食物匮乏的古代,
糖类可是好东西。

最早的甜味来源自然是果实和蜂蜜。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已经有“蜜”这个字,
然而当时的人们,
只能盼望着上天多安排蜜蜂住在自家附近,
才能得到这最珍贵的甜味。
家蜂养殖的秘密,
要到战国才开始出现。

但在古代,
养蜂成本极高,
除了名门望族和皇家能够经常品尝,
一般百姓很少能吃上蜂蜜,
这种纯天然的糖分,
是毫无疑问的奢侈品。
老百姓还是要像远古那样,到野外找蜂窝
为了吃这件事而的动脑子,
中国人不输给任何民族。
农民们发现,
受潮发芽的谷子,
拿来煮着吃,
汤汁意外的甘甜。
本来只是为了不浪费粮食,
有了这一发现之后,
他们开始有意地让谷子发芽,
煮熟,滤掉渣滓,
曝晒,进一步熬煮浓缩。
最后就诞生了“饴”。
今天高粱饴依然是山东地区的特产之一
当时的北方先后发现了饴糖和麦芽糖,
算是解决了吃甜的问题。
而南方人不甘示弱,
偶然之间,
也发现了一种高甜度的植物:甘蔗。
看着就和竹子差不多,
国产甘蔗最早生长在岭南地区,
当地人发现,
这种像竹子一样的植物,
虽然对牙口要求比较高,
但是非常甘甜。
牙口不好的人,
可以把它们榨成汁喝。
《楚辞》里说:
“胹鳖炮羔,有柘(zhè,通蔗)浆些”
天热的时候来上一杯甘蔗汁,那叫一个美
蔗浆虽好,可是难以保存,
我们“吃哪儿国”可不会轻易放弃,
提升用餐品质的任何机会,
从此中国人走上了研制蔗糖的不归路。
唐朝的时候,
制糖技术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归其原因,
因为唐朝人非常喜甜。
也就直接导致了,
以胖为美。
有一天,
印度的摩揭陀国使团进京,
献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
其中就有印度石蜜:
古代的一种糖,
在蔗浆中加入牛奶和米粉,
成品很硬,
样子有点类似于冰糖。
熬制的糖浆
唐太宗时,外国贡至。
问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
——《老学庵笔记》陆游
当时唐太宗就下定决心,
一定要把制作方法学回来,
好满足我“大糖”的需求。
于是,
公费留学,专门赴天竺学习制糖的“遣糖使”们,
把石蜜制法学了回来,
甚至还超过了原版的工艺水准。
唐太宗遣使至摩揭陀国,取熬糖法。
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新唐书·西域上·摩揭陀》
然后问题又来了,
石蜜质地坚硬,
食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于是这回,
直接高薪从印度聘请了十个外籍专家,
来到中国,
成功研发了砂糖。
那时候砂糖颜色深
《续高僧传·玄奘传》里是这么说的:
乃遣匠二人、僧八人俱到东夏。寻敕往越州,就甘蔗造之,皆得成就。
之后的朝代,
砂糖不断改良,
从粗到细,从黑到白,
到了明朝中期,
白砂糖已经和今天无异了。
宋代出现的,我国第一本制糖专著《糖霜谱》

随着工业化种植和制糖技术的普及,
糖再也不是古人求之若渴的奢侈品,
成了今天营养过剩的人类,
不再稀罕的食物。
站在今天的角度,
正应了那句俗话,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今天随心所欲吃甜食的你们,
有没有想过,
看似简单的食物,
是古人苦苦寻找了几十个世纪的味蕾追求呢?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