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政治戏法嘴上变

本帖最后由 yeyeshengge 于 2011-10-13 16:34 编辑

托马斯卡斯卡特(Thomas Cathcart)和丹尼尔克莱恩(Daniel Klein)是美国有名的政治讽刺和幽默作家,常用他们年轻时在哈佛大学读的哲学专业的训练揭露政治家两面三刀、误导大众的伎俩。两人自称“牛粪学家”,因为美国人把欺世之谈叫做“牛粪”(bullshit)。在新作《亚里士多德和一只南非食蚁兽一起去华盛顿》(Aristotle and an Aardvark Go to Washington)一书中,他们再展雄风,引用一系列大人物的言辞,为读者解析政客的欺骗言论。

书名中提到亚里士多德,因为作者声称运用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的教诲就足以暴露政坛言论中形形色色的逻辑谬误。至于南非食蚁兽一词,则彰现了作者文风的另一个特色:寓教于乐,亦庄亦谐,把哲学和笑话、漫画融为一体。南非食蚁兽小名“土猪”,据说昼伏夜出,擅长在土中掘洞觅食。书名用它,既比喻两位作者追根究底、打破沙锅的风格,又增添了喜剧色彩。

书中引用的除了美国总统、议员、政府高官,还有成吉思汗、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希特勒,无论左中右派,不管权势如何滔天,作者尖刻犀利的笔触都决不放过。他们总结出的“欺骗语言的艺术”包括以下几大类:用模棱两可的言辞(doublespeak)误导;用人身攻击误导;用循环论证等想当然的错误逻辑误导;通过重复自己的观点 、引用所谓“常识”和“权威见解”等无中生有,加以误导;答非所问、转移话题式误导等。两位作者将每个大类又分成不少小类,各用不同的知名案例加以说明。

例如,克林顿当初被审问:他和白宫前实习生莱温斯基是否有染,他的回答是“这要看你怎么定义‘是’这个词。”因为在英文中“是”(is)可以表达一种常规习惯,也可以只描述目前的状况。用语法术语来说,就是它可以是一般现在时,也可以是现在进行时,所以克林顿辩解:当他否认他和莱温斯基有暧昧关系时,用的是后者,他“在审问那个瞬间”的确没有和莱温斯基发生关系。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言辞含混的误导式回答。

美国遭受恐怖袭击的“九一一事件”以后,小布什总统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竟然在开会时说对基地组织的报复应该是攻击伊拉克,“因为对阿富汗进行空袭太困难,伊拉克提供了更好的目标。”这是转换话题、牛头不对马嘴式的逻辑错误。

美国政治家利用发明新词汇来粉饰令人不快现实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监控窃听可以叫做“电子拦截”,钻探石油被称为“探索能源”,减税另有个名号叫“税务救援”,而酷刑逼供就是“强化审讯。”就说最近的经济萧条时期吧,美国联邦储备通过大印美钞购买政府的资产来饮鸩止渴,也有个名目叫“量化松弛”(quantitative easing)。

其实,古往今来,政客们的嘴上功夫都十分了得。我辈平头百姓,正需要这样一本书来振聋发聩,指点迷津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