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zz) 中国奶业现状的背后

转载一位豆瓣的网友发表的 自己关于中国奶业现状的调查和思考。这篇文章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中国特色的奶业:政府限制海外海外优质奶源进入中国,而中国国内以散户养殖为主,使得国内奶源质量低下。土地制度和贷款歧视又使得民营企业起步艰难,整个行业无法充分竞争。同时价格不是市场决定的,而是政府“指导”出来的,苛捐杂税更是让奶业雪上加霜。

Source:http://www.douban.com/note/195212831/

中国奶业现状的背后
2012-01-11 23:56:41

中国奶业出现的质量问题其背后是有错综复杂的原因的。一时半会儿的也不能把所有条条道道都给说个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仅依靠查询的一些资料和自己的思索稍微缕一缕这些事由,我所能想到的有限,还有疏漏之处欢迎补充。

一、进口奶源

国内75%的乳企进口奶源来自新西兰。去年2月份对新西兰的奶源进口关税由原来的8%提升到15%,因为进口量已经超过了海关预设的2011年度1505吨的限额。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的行政干预思维很简单,就是降低对进口奶源的依赖度。然而毫无疑问的是,此举显然是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最终的关税以及各类环节税、营业税、消费税都会转嫁给我们的消费者。进口奶源尚且如此,进口原装奶粉更逃不出此劫,中国市场已是各大洋品牌奶粉在全球售价最贵的了。

进口奶源的优势之所以明显,是因为这些奶源大国美国、荷兰、新西兰等自然资源优质,技术先进,集中生产、管理和营销,充分体现了资本迂回生产的优势,让这些原料变得具有信誉、优质且廉价。而直接进口这些原料,会大大减少成本,并在市场营销上取得好的份额。

二、        国内奶源

在政策所倾斜的另一边,国内奶源却屡屡遭受质量质疑。三聚氰胺、性早熟、蒙牛毒奶等事件几乎把所有乳企推至风口浪尖。然而在这一桩桩事件背后,却有着复杂的脉络可寻,并非一个标准出台就可以解决得了的。

Ⅰ、资源环境
我国多属高寒草原、极旱草地。近年来由于越演越烈的沙漠化,可畜牧地区面积连续数年下降,我国的载畜量远远落后于荷兰、新西兰和美国等发达农业国家。如果天然资源匮乏,那么是否可以在技术上补足缺憾呢?可惜的是,我们的养殖规模和方式也大大落后。

Ⅱ、养殖技术和规模
根据国内外养殖经验,奶牛养殖是一个标准的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发达国家的平均饲养规模至少要在50头以上,而我国饲养5头以下的比例为32.4%。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乳制品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原奶主要有三种来源,奶牛养殖小区和奶站占比约为20%,企业自建规模奶牛场比例较小,仅为10%-15%,而散户养殖却占到70%以上。以散户养殖为主的中国奶牛养殖模式是原奶质量低的根本症结所在。

我国那么多奶牛散户是“政策之果”。改革开放之后各地政府一直把“稳定国营和集体奶牛场、大力发展个体养殖户”作为当地原料奶生产的指导方针。并动用国营和集体的力量,扶持群众养奶牛,还采取低息货款、划分饲料地,以奶换料等政策,鼓励奶牛专业户,抓家庭奶牛场,出现了一批像黑龙江红旗满族乡那样的奶牛专业村。

由于散养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造成养殖成本过高。近年来秸秆、精饲料、粗饲料等成本价格的上涨,不少散户已经降低了精饲料的喂养比例,这样直接导致了奶源质量的下降。
在黑龙江哈尔滨南岗区的红旗满族乡,奶牛养殖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据了解当地农户都是分散式的小规模养殖,而且每户养殖八到十头,能占到90%以上的比例。黑龙江红旗满族乡养了20多年牛的农户付明禹说:“现在苞米秸秆一块钱一捆,你算算,啥都是钱,现在工钱都没有,我们俩的工钱都没有。四五年没赚钱了。” 饲料的连年上涨,奶牛养殖户的利润越来越小。跟去年比,今年的玉米价格,每公斤上涨了四毛多,豆饼每吨上涨了三四百元,配合饲料每吨也上涨了500元,饲养一头牛每月的饲料成本直接增加200多元,而现在每公斤奶的价格是2.7元,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养牛不挣钱,养殖户都喂不起精饲料。

Ⅲ、价格管制

既然饲料、人工成本都在涨,那么理应原料奶的收购价格更应该适时上涨才对。缘何有的奶农们痛苦不堪甚至赔本也无法提升价格呢?有人说乳企占据绝对优势因此形成了对奶农们的长期压榨。雀巢压榨奶农的新闻成为网络上的热点,矛头再次指向乳企。

殊不知我国的原奶料收购价格并不是由乳企说了算,而是有个叫发改委的部门主导。这里是2011年上海《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原料奶收购价格形成机制的实施方案》,以下摘录几条:
二、价格形式
  原料奶收购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原料奶收购价格由收购基本价格及其浮动幅度、质量差价等价格因素构成。
 浮动幅度不超过±6%。

三、价格确定
  原料奶收购基本价格由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会同市农委,依据市物价局成本调查队监审的饲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费用,以及7%利润制定。
 具体收购价格由原料奶生产、加工企业以收购基本价格为基础,在规定的浮动幅度内协商确定。

可见,乳企就是要帮助奶农提升收购价格也无从帮起,价格浮动和利润制定已经完全设定死了。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考虑到民生相关的农副产品的价格稳定,我国尚有许多农副产品收购价格都和原料奶一样受到这样的价格管制,不能按照市场需求自由浮动。农民的利益一直在这种畸形的计划经济价格管制下遭受损失。

当然生产成品奶的乳企也不是能够随心所欲地制定价格,他们也受到发改委的“指导”。那为什么我们有些消费者还认为奶制品贵呢?这里要区分一下鲜奶和常温奶。实际上后者的价格并非高昂,而前者要求的工艺更精湛,对卫生状况和保鲜度的要求更高,这些要求无疑要增加成本了。再加之国内众所周知的高昂的物流“买路费”和环节税,消费者要想喝到鲜奶不得不淘出更多的钱。

Ⅳ、散养和质量标准
荷兰皇家养牛总合组织是一个为奶农提供奶牛注册登记、牛奶产量记录、体型评级和人工授精登记服务的合作社,它存放着荷兰每一头奶牛的完整记录,奶农参加该合作社可以在育种指导、改善经营方面得到帮助。荷兰国家育种公司也是一个为奶牛场提供优质、低价的育种技术的合作社,荷兰90%的奶牛场主是其成员。在贷款方面,著名的荷兰拉博银行(Rabobank)就是农民用自己的力量筹资建立起来的合作银行,它服务于农业及食品部门,为荷兰全国农场主提供了90%的农业贷款,有力地支持了荷兰农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反观我国70%以上的散户型养殖,农户们缺乏牛只防病治病和防疫的知识,有的农户因饲料价格上涨索性就把奶牛当黄牛养(路边啃草放养),更别提能做到牛只的授精、泌乳、断奶、淘汰以及健康管理、产量提升等,污水和牛粪处理往往不当,影响奶牛健康和牛奶风味。有乳房炎、乳腺炎的奶牛所产的牛奶体细胞数量较多,健康奶牛所产的体细胞数量较少。中国奶牛乳房炎发病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美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3%~5%,中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不低于30%,如果按照每毫升牛奶体细胞数量不超过60万的标准来检查,国内估计有80%的牛奶无法达标,只能倒掉。有一位发改委官员此前说过,如果严格按照欧美发达国家的微生物和体细胞检测标准,预计将有数量不少的奶农失业。

2010年4月,新国标正式颁布时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若单纯从数值上看,新国标甚至连25年前都不如了,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下调至200万(200万菌落总数意味着牛奶周围到处飞着苍蝇的奶也可以被收购了)为历史新低。在欧美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目前发达国家的原奶奶蛋白含量可以达到3.2%,加拿大的奶蛋白含量在3.3%,新西兰能够达到3.8%。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10万,丹麦是3万,更是严至中国的数十分之一。(而在新国标之前一直沿用的是1986年国标)。这一质量标准被媒体称为“历史新低”,“一夜倒退25年”,更是全球最低。
1986年国标中的蛋白质含量是2.95%,但这个2.95%却并非强制标准,从没有被严格遵守过,比如辽宁奶协秘书长就说,他们发现40%的奶户原奶质量不能稳定在2.95%之上。农业部官员亦表示,“没有哪个企业敢说它没有收过2.95%以下的牛奶。”

内蒙古奶协秘书长那达木德作为卫生部修改牛奶标准的专家组成员,他认为中国奶业的现状要取决于国情。他说:“我们国家72%牛奶都是散户饲养。北方绝大部分地区生产的牛奶,蛋白质含量达不到当初的2.95。这样会出现什么问题?乳品企业按照2.95国标来执行的话,这样的牛奶都要倒掉!”同样,牛奶中的细菌总数上调,也是考虑到农民散养奶牛的环境现状:“养殖环境比较差,乳房炎的发病率也高。在这样情况下,定格200万,就能保证奶农生产合格的奶。”
中国农业大学的李胜利教授说,新国标中,蛋白质含量的标准,是根据检测部门长期监测得出的数据确定的。此前中国农业大学在全国设立了24个试验站,150个辐射点收集信息,相当一部分企业的奶蛋白含量实际上达不到2.95。这是工作人员在黑龙江省一个国内大型乳制品生产企业监测的数据,我们看到,这家企业在东北地区奶蛋白含量达到2.95以上的比例是75.1%,中南地区是63.7%,西北地区仅为23.6%。


Ⅴ、总结

奶牛养殖是个劳动力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从原料奶到各式各样的成品奶制品是一条巨大的产业链。从乌拉圭或者新西兰进口的奶牛每头价格在2.3万元左右,奶牛运到后,离真正产奶一般还需要12个月时间,奶牛每天的养殖成本为50元,这样下来一年又要1万多元,从买入到产奶产生经济效益,一头奶牛前期的投入总计需要3万多元。如再加上前期租赁土地、搭建牛棚、挤奶车间、饲料储存加工设备等,需要庞大的资金注入。索性各大乳企这几年正在加大力度扩张自己的牧场,但与70%的散户比起来,这样的扩张速度似乎依然很慢。

散养很难提高奶源质量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严苛的土地制度和贷款歧视使得民营很难涉入这个行业进而使得整个行业没能充分竞争。国家行政干预和价格管制、苛捐杂税更是对中国奶业雪上加霜。我们的政府似乎永远都迷信计划经济,哪里知道产业不济恰恰是给管出来的。也许我们的政府出于好意(保民生),但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不是靠某部委制定基础价格设定上下浮动就叫自由市场经济的。从金融业的汇率、利率到医疗体系的药品价格管制,再到民生物品等等无一不是政府计划经济思维主导,而在这些艰深的没有自由的行业里却出现了最多的社会矛盾。是不是咱们的政府该反思反思自己的无知了呢?
1

评分人数

生当做明狼,死亦葬墨香
突然發現,原來榜眼還沒有評分功能啊,還想拿你試一試
現在那些牛奶,特別是蒙牛,真不敢喝了
1

评分人数

突然發現,原來榜眼還沒有評分功能啊,還想拿你試一試
現在那些牛奶,特別是蒙牛,真不敢喝了
阿树 发表于 2012-1-13 02:13



    呜呜,同病相怜的新晋榜眼,原先都可以的,而且榜眼评分限额和“文坛至尊”一样。。。。。。
1

评分人数

唉,体制的问题,不是说想改就能改的动的,往往上面有什么利民措施公布但到了下面执行就变味了
1

评分人数

内地的食品我能不吃就不吃 特别是那些加工好的
1

评分人数

呜呜,同病相怜的新晋榜眼,原先都可以的,而且榜眼评分限额和“文坛至尊”一样。。。。。。
马丁 发表于 2012-1-12 21:16



    那要什麼時候才有?別让俺们望眼欲穿啊
1

评分人数

那要什麼時候才有?別让俺们望眼欲穿啊
阿树 发表于 2012-1-13 02:52



    俺也不知道哇,好象这个漏洞已经被堵上了
1

评分人数

斑斑啊,我也想要鸡蛋
1

评分人数

俺也不知道哇,好象这个漏洞已经被堵上了
马丁 发表于 2012-1-12 22:20


不晓得现在什么级别才能免费评分
1

评分人数

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很多事都这样的
发展中的国家,中国很多事都这样的
《冷宫》挺好看的
都不敢随便买牛奶了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