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原创] 风骨

本帖最后由 not4weak 于 2014-8-2 15:30 编辑

风骨.jpg

风骨,按百度的说法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

在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我则喜欢把它拿来作为描写一种精神,一种性格。近读《风骨:从京师大学堂到老北大》,讲述了从1898年戊戌变法仁人志士创建京师大学堂到历经庚子战乱、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时期的老北大的历史,用大量翔实的史料讲述了北大是如何在动荡年代坚持办学,提倡民主与科学,耿介不阿、奋起抗争的人格精神始终贯穿全书。以时间为轴线截取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以及既有标志性又有趣味性的人与事,收录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图片和资料文献,或摘引名师语录,或设有小序及专论,精心编排,以议叙相间、图文交织的形式展现北大的精神,勾勒出北大人自强不息的傲然风骨。


让我们再次回味那个令人魂牵梦萦的校园,反思什么是北大精神,它是怎么形成并传承下来的。这里简单地截取几位影响深远的老校长的往事来表述一下。

从京师大学堂孙家鼐算起,到1948年胡适离开,老北大共经历了十九位负责人,或称管学大臣,或称总监督,或称署理,到严复的时候才开始称校长。其后经何燏时、胡仁源、蔡元培、陈大齐、蒋梦麟、胡适等几任校长。
老北大50年,可谓是群星璀璨,大师辈出。究其原因,是因北大有一条贯穿几十年历史之始终的精神而使之所然。再究其根基,则是北大几位优秀的校长传承下来的北大校风使之所然。有人说:“没有蔡元培,就没有五四时期和五四以后的北大。”这话不无道理。

严复

1879 严复从格林尼茨海军学院毕业,1895年甲午战争后受到震动,发文办报来宣传变法维新。并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著作译成著名的《天演论》,影响了一代人。1900年,严复南下上海,创办名学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中,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法意》,英国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七部著作,加上《天演论》,被称为“严译八大名著”,几乎涵盖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全套理论,对当时直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知识界起到了重大的启蒙作用。 严复和袁世凯是好朋友,1912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后任校长。
严复对北大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主持了北大的改革,归并了科目;规定在校教员必须专职教学,不得在政府内兼职;开设外语课程并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的课程。
二是顶住了当时教育部停办北大的压力。老袁一心搞独裁,不考虑教育经费。严复上书教育部《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帖》据理力争,全校努力,最后北大才保存下来。 也因此得罪了教育部的官员,只做了八个月的校长,1912十月,就被迫辞职离京。

蔡元培

蔡元培,字鹤卿,别号孑民,浙江省绍兴县人。出生在清穆宗同治六年(1868)1月11日,卒于1940年。
蔡先生对于宋明理学的造诣甚深,对小学、经学、骈体文都有研究。20岁又跟绍兴徐树兰学习,并兼校对刻书的工作。徐家藏书极多,蔡先生得以博览群书,学问大有长进。
蔡先生学贯中西。他于1898年开始学习日文,并于41岁时赴德、法等国留学,举凡哲学、文学、人类学、文化史、心理学、美学、民族学等领域,他都有涉足,学问相当广博。此外,他对于西方的科学精神和方法也有深切的认识。
                                                
他的办学宗旨,可谓简明扼要,一就职就用一二三的形式列出: 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蔡先生首先从确立办学方针入手(一曰抱定宗旨),力图打破“仕”“学”关系,提倡西方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因此,蔡先生要求“教育事业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抱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秉着这样的一种“学术自由”的宗旨,蔡先生在北大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在学术上主要提倡兼容并蓄,学术自由。不论是何种学派,只要是以学诣为主,言之成理,即可自由讲学。在这样一种民主办学的学风下,北大吸引了一大批名流学者,有提倡白话文的胡适和钱玄同,有极端维护文言文的黄季刚和刘申叔,有拖着长辫子的辜鸿铭,有朴学大师章太炎,有洪宪六君子之一的刘师培,有戊戌维新的梁启超,有讲昆曲的吴梅。蔡先生都让他们各本所学,尽量地发挥各人特长,在我国大学教育方面留下美谈和典范,而北大一时间也人才济济,呈现出过去从未有过的繁荣。
                                                        “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流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蔡先生特别注重道德教育,要求学生敬爱师友,砥砺德行,负起力挽颓风以振兴国家的重任。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以伟大人格相感召。在他看来,教育是以追求实体世界的最高精神境界为最终目的的,并不能脱离知识和情感单独进行。因此道德教育就是国民教育的根本,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平才是这个民族文明的核心内容。值得一提的是,蔡先生在其著作《中国伦理学史》一书中详细整理和叙述了中国古代各家伦理思想,在书中他明确提出了要以西方自由、民主、科学的精神,为传统的伦理规范灌注一股清新的甘泉,将“仁”“义”“恕”等古老的道德范畴同现代思想结合起来。北大的“民主、科学、自由”便由此而来。(提倡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结果引来了李大钊陈独秀,这是后话)

同时站在中国的历史上,蔡先生不仅是民国初年我国教育界贡献最大和影响最深的一人,而且也是思想界和学术界贡献极大和影响极深的一人。正是由于他所倡导的“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才孕育出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蒋梦麟

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孟邻,浙江省余姚县人,光绪十二年(1886)生,因为出生前夕其父梦见有一只熊闯入家中,因此命名为梦熊,后来因为在学校闹事,梦熊这个名字入了黑名单,方改名为梦麟。

1908年8月蒋梦麟赴美留学。次年2月入加州大学,先习农学,后转学教育,1912年从加州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随后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杜威,攻读哲学和教育学,学习如何将科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现象。1917年3月,蒋梦麟获得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即回国,毕业论文为《中国教育原理之研究》。1930年冬正式担任北大校长,期间经历1931年的长沙临时大学和抗战开始后的昆明西南联大,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战争年代,不懈努力,北大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困境中得以生存。

作为一名校长,蒋梦麟的办事能力十分突出。就任后,整顿了教师队伍,对所有的教授进行重新聘任。当时李四光,孙云铸都曾到校执教。他还将原来的研究所扩大为研究院,下设文理法三个研究所,并增设研究教授职称,招收研究生。国际的学术交流在他的主政期间也十分活跃。哈佛大学国际法教授威尔逊,哥大历史教授肖威尔都先后做过学术报告。

蒋梦麟是北大在任最久的一位校长,自言大半生在北大度过。对蔡先生的大学教育主张和学术自由原则,谨记在心,遵照执行。

胡适

胡适,原名洪骍、嗣穈,字希疆,参加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891年生于上海。
胡适早年在上海的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信奉进化论,参与编辑《竞生旬报》。1910年考取清华学校第二批“庚子赔款”赴美官费留学生。先入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学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并一生服膺。

1917年胡适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至1948年12月。31年中,胡适先后在北大任教合计18年,其间还曾任上海公学校长及中国驻美大使等职。
胡适有着浓浓的北大情怀。1929年1月,在第一次离开北大三年后,他曾写了那首题为《三年不见他》的白话诗,这首诗正是胡适先生与北大情愫的真实写照。

1917年7月,不满26岁的胡适回国,即入北大。胡适在北大的18年中,任北大校长只两年,然而无论是蔡元培先生主校,还是蒋梦麟先生主校,胡适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辅佐作用。因此有人讲,论贡献来说,胡适不当校长比他当校长时对北大的贡献要大得多。
胡适进北大第一年,便担任了中国古代哲学史、西洋哲学史、英文学、英文修辞学诸课和讲授工作。第二年又担任了中国名学、中国小说等诸多课程,并开设了大量的讲座,及受学生欢迎。
五四时期,胡适曾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今日看来,颇有些讽刺意味。
他说: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使人“无形之中养成一种阶级的仇恨心,不但使劳动者认定资本家为不能并立的仇敌,并且使许多资本家也觉劳动者真是一种敌人。这种仇视心的结果,使社会上本来应该互助而且可以互助的两种大势力,成为两座对垒的敌营,使许多建设的救济方法成为不可能,使历史上演出许多本不须有的惨剧。”

李大钊的学历仅是“海归”大学肄业(因忙于反袁,耽搁学业,被日本早稻田大学除名而未获毕业证书)1925年,李大钊离开北大,成为职业革命家 (1927年4月28日,被张作霖绞杀)。

蒋梦麟上任后,改文理法三科为三院,由胡适推荐邀请了孟森、钱穆、马叙伦、汤用彤、魏建功、俞平伯、梁实秋、闻一多等文科教授,还请来了丁文江、饶毓泰、吴大猷等理科教授,当时北大教授队伍空前壮大,人才济济。
1946年8月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12月中旬,胡适带着几册正在校勘的《水经注》稿本和他的宝贝十六回残本《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登上了南京派来的飞机。1962年病逝于台北,去世时灵柩上覆盖的也是北大的校旗。
现如今。。。
这俩字写的超有感觉!
现在是比不上民国时期的人才辈出了。
昨天?那么久以前的事情,何必记得。明天?那么久以后的事情,何必去想。
人才都炒股了
人才都炒股了
TeasedByWS 发表于 2015-2-14 18:48


有趣的评论,哈哈
楼主的字又风有骨,真为《《风骨》》!!!!
绝不和进行人身攻击者争论,我的一条纪律。避免进行人身攻击的最简单方法是就事论事。
风骨,真是令人向往的词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