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使用阿拉伯语2016年 5月 5日
在西北军阀马步芳故居相关讨论引起舆论争议后,中国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使用阿拉伯语也引起了网络关注和讨论。
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和满族通用汉语文字外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在民族自治区当地民族语言享有官方语言的地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并没有当地通用的少数民族文字,但在许多地方开始使用不属于中国少数民族通用文字阿拉伯文。
宁夏出现了引进阿拉伯语教师教授阿拉伯语以及阿拉伯语幼儿园。报道说,这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回族文化、异域文化,逐步培养幼儿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开放兼容的性格”。宁夏道路上也有显示中文和阿拉伯文的路牌和标示牌,据说是为了打造面向阿拉伯国家的语言环境。
名为“寞洑”的博克作者说,“昨天反映事业单位宁夏气象局在自己网站上加注阿拉伯文名称,今天它就将阿语名称去掉了。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更有人认为这无异于在搞“穆斯林化”和“阿拉伯化”,宁夏当局应该将阿拉伯语标牌拆除。
伊斯兰主义
取名为“中亚学家老荒”的微博作者说,“有些穆斯林妄图在中国以教法取代国法,反对民族与宗教捆绑并攫取种种特权”,还反对穆斯林以宗教理由执行禁酒,反对所谓的“清真产业”。
这位了解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的作者对中乌两国作了对比。他举例说在乌兹别克斯坦这个穆斯林国家,“建新的清真寺很难获批。国家庆祝新年、诺乌鲁兹节、胜利日,全民放假;伊斯兰教节日民间过,公职人员不放假。未成年人不得进清真寺礼拜。”
“乌兹别克、土库曼这样穆斯林人口绝对多数的国家,政府都懂得杜绝“清真”维护社会正常。我国领导人和上层意识不到,所谓“清真”在经济活动中玩不公平竞争,在政治上对国家安全是长远、深度的威胁。”
苏联前车之鉴
与此同时,网络还出现了许多反思中共民族政策的讨论。中文网络广泛转载了一篇题为《“多民族”与“大一统”神话的终结:对于苏联民族政策的反思》的评论,引来一片叫好声。评论追溯了中共民族政策从前苏联的传承。
文章认为苏联民族政策加强了非俄罗斯民族“民族化”。苏联干部民族化的政策为少数民族加盟共和国和其他自治地方培养了少数民族自己的政治精英。另外,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地区按“领土”选代表参加联邦议政,加强了少数民族的领土观念。
另外苏联还进行了“语言民族化”,先后为52种少数民族语言创造了文字,而在沙皇时代俄罗斯只有19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简而言之,苏联为少数民族创造了独立建国的条件,为后来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
在呼吁反思民族政策的声音中,除了上述批判苏联传承的民族政策外,也有不少人认为,改革开放前很少有大规模的民族宗教冲突和群体事件,这说明毛泽东时代处理民族问题十分成功。中国著名作家王蒙曾经总结说:“毛泽东主席的理论把民族之间的摩擦,转换成各民族内部的阶级斗争,所以民族和民族之间亲热,关系好。”
(责编:董乐)
网友反馈
搞错了吧!要学回族也应该学习波斯语,不应该是阿拉伯语啊!
车铺老张, China, Beijing
所谓的回族从来就不是少数民族 不过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汉人而已 中共为了自己的民族政策 硬生生创造了一民族 你们去问问白先勇 看人承不承认自己是回族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 ... bic_islamism_publ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