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股指期货推出一个月以后,ETF的操作方向引起了投资者的注意,从上交所公布的一周申购赎回数据统计来看,空方扮演了强大的角色。
以50ETF为例,在股指期货推出后的第一周,4月19日至23日,510050分别申购、赎回14.91亿份和15.18亿份,净赎回 0.27亿份。尽管表面上看来保持了一贯的“收支平衡”,但接下来的第二周就风云突变。4月26日至30日,510050赎回达到19.66亿份,但申购方只是其零头,9.4亿份,而10.26亿份的净赎回,即使是在08年也不曾看见。第一、第二周大盘分别下挫4.69%和3.79%。
此后的第三、四周,50ETF表现出放量情况下的净申购,分别为2.19亿份和2.53亿份,其中,5月3日至7日,申赎情况为14.68亿份/12.49亿份;5月10日至15日为23.37亿份/20.84亿份。同期大盘分别涨跌-6.36%和0.31%。
有机构研究者告诉记者,对于空方来说,他只要去赎回ETF,即赎回股票就可以增大市场供给,造成股指调整;而对于多方来说,在股指不稳定的情况下,也只是把手中一部分没有跌的成份股换成ETF,从而进行套利。
该研究员强调:“因为上交所公布数据的滞后性,加上股指期货已经运行一月有余,所以单边市下的ETF所起到的机构风向标的作用大大降低。但回过头来看,做空力量借道ETF的可能性在急剧增加,因为,赎回的最大好处就是不必在二级市场直接参与股票的买入和卖出。”
记者还发现,除了50ETF的行为异常以外,180ETF在一个月内的操作方式也存蹊跷。它是在第三周的时候放量净申购,达到17.46亿份,而申赎情况也显得“头重脚轻”,分别是21.3亿份和3.84亿份。
不过,在第四周,赎回力量迅速井喷,较第三周放大近500%,达到23.01亿份;而申购比例又相对萎缩到18.81亿份,从而造成净赎回4.2亿份的态势。
针对这一现象,中信建投研究员姜萍认为,这很可能是股指期货推出背景下的替代效应造成的。 记者 李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