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刘琨,成语“闻鸡起舞”的主角之二。

刘琨,字越石,汉中山靖王之后,美姿仪,弱冠以文采征服京都洛阳,“人称洛中奕奕,庆孙越石”。厕身以帅哥才子闻名的文学政治团体“金谷二十四友”之中,因年纪最小,排名最后。

武:
为司州主簿时,与祖逖闻鸡起舞,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八王之乱又经永嘉之乱,神州陆沉,北方沦陷,只有刘琨坚守在并州,是当时北方仅存的汉人地盘。后因爱慕刘琨发兵帮助的鲜卑首领拓跋猗卢被兄弟杀死,没有兵力与各族争斗,投奔辽北,后因辽北内部争权而死。

文:

诗仅存3首,却与左思齐名。
绿树阴浓夏日长,满架蔷薇一院香。
班超:投笔从戎的主角。

字仲升,汉族,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是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

文:

班超是著名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的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

武:

永平十六年(73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匈奴,班超随从北征,在军中任假司马(代理司马)之职。假司马官很小,但它是班超文墨生涯转向军旅生活的第一步。班超一到军旅之中,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他率兵进击伊吾(今新疆哈密西四堡),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昆湖),小试牛刀,斩俘很多敌人。窦固很赏识他的军事才干,派他和从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他曾出使西域,为平定西域,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
1

评分人数

绿树阴浓夏日长,满架蔷薇一院香。
班勇

 东汉将领。字宜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班超之子,生长于西域。

文:

    班勇在安帝末撰述西域事甚详,《后汉书·西域传》凡延光四年以前事皆勇所记。撰写的《西域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记述西域各族和中亚各国情况的重要文献。

武:

安帝永初元年(107),西域叛乱,以班勇为军司马,出敦煌,迎都护及西域甲卒而还。元初六年(119),敦煌太守曹宗遣行长史索班率兵屯驻伊吾(今新疆哈密一带),北匈奴与车师后部(今新疆吉木萨尔一带)共同攻杀索班;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告急于汉。和熹邓皇后召班勇到朝堂与公卿会议对策,班勇以为宜置护西域副校尉于敦煌,恢复敦煌营兵三百人,另遣西域长史率五百人屯楼兰(今新疆罗布泊西北岸)。邓后从其议,但未及遣长史出屯。至延光二年(123),始以班勇为西域长史,率兵出屯。三年,班勇开导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姑墨(今新疆阿克苏一带)等国,使之降附。随后班勇又发兵到车师前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击走北匈奴,并屯田柳中(今新疆鄯善西南鲁克沁附近)。四年,班勇大破车师后部,斩其王军就,以报索班之耻。顺帝永建元年(126),班勇发诸国兵出击北匈奴呼衍王,呼衍王远逃,车师前后部由此得到安定。二年,班勇与敦煌太守张朗共讨焉耆,约定同时到达的日期,张朗想独自邀功,先期赶到焉耆,焉耆降。班勇反以后期获罪,被征下狱,免官,后卒于家。
1

评分人数

绿树阴浓夏日长,满架蔷薇一院香。
提名:谢晦

谢晦(390-426年),字宣明,陈郡阳夏人,谢朗之孙,谢重之子,谢瞻之弟,南朝刘宋大臣。仕晋为孟昶建威中兵参军,又为刘裕太尉参军,署刑狱贼曹,转豫州治中从事,入为太尉主簿,转从事中郎。宋国建立,为右卫将军,加侍中。刘裕受禅,迁中领军,以佐命功封武昌县公。宋少帝即位,加领中书令,不久与徐羡之、傅亮行废立,出为都督荆湘雍益宁北秦七州诸军事抚军将军,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宋文帝即位,加使持节,寻进号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元嘉三年(426年),因前废杀少帝事不自安,举兵拒命,为檀道济所破,伏诛,时年三十七岁。

谢晦出身名门望族,美风姿,善言笑,眉目分明,鬓发如墨(帅哥!!),涉猎文义,博赡多通(文采出众!!)。曾经与谢混一起立于刘裕身前,刘裕称赞说:“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谢晦的功勋:南朝刘宋开国之臣,仕晋为太尉参军、从事中郎,宋受禅,历右将军、待中、中书令、卫将军、中领军、领军将军、散骑常待、荆州刺史等职,都督七州军事,独揽禁军。东晋末年,曾随刘裕北伐收复中原,十策有九策出于他,成为刘裕第一谋臣。

怎样,是个文武双全的帅哥吧?!!
1

评分人数


刘琨,成语“闻鸡起舞”的主角之二。

刘琨,字越石,汉中山靖王之后,美姿仪,弱冠以文采征服京都洛阳,“人称洛中奕奕,庆孙越石”。厕身以帅哥才子闻名的文学政治团体“金谷二十四友”之中,因年纪最小,排名最 ...
qyangroo 发表于 2011-4-17 08:57

亲,又见到乃搂银子的身影鸟
这个刘琨好像前面有人提名鸟。。。。
乃提名之前最好先看看马丁第一页第一楼的汇总啊,免得做了无用功。。

本帖最后由 mewbj 于 2011-4-17 10:44 编辑

提名陆游:怎能缺了文武双全的陆放翁?他既有柔情似水:50年的梦绕萦怀,用自己的一生写下了一段流芳百世、凄婉感人的爱情悲剧;又有豪情万丈:一生致力于抗金杀敌。

文:不用多说了,12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一直被广为传诵。陆游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武:曾经上山刺虎,仗剑出入敌营。

陆游还颇善厨艺,是位美食大家。陆游的烹饪技艺很高,常常亲自下厨掌勺,一次,他就地取材,用竹笋、蕨菜和野鸡等物,烹制出一桌丰盛的宴席,吃得宾客们“扪腹便便”,赞美不已。他对自己做的葱油面也很自负,认为味道可同神仙享用的“苏陀”(油酥)媲美。他还用白菜、萝卜、山芋、芋艿等家常菜蔬做甜羹,江浙一带居民争相仿效。
1

评分人数

    • 马丁: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鲜花 + 10 金钱 + 10
俺对L妹的敬仰那是如滔滔江水啊,为了抢钱~~马丁多给点呗,让L妹的赌本雄厚点。
俺对L妹的敬仰那是如滔滔江水啊,为了抢钱~~马丁多给点呗,让L妹的赌本雄厚点。
面团 发表于 2011-4-17 14:48

马丁的钱都被抢得上气不接下气鸟,8过欢迎继续抢哈
生当做明狼,死亦葬墨香
本帖最后由 SHREKCEN 于 2011-4-18 07:17 编辑

占位!!提名:陆游(唉,这个居然被人抢先提名鸟,大家权当补充说明好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文:不用咱多说了吧?!

武:1172年(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多次提出正确的作战方针,可惜不被投降集团采纳。《宋史·陆游传》:[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游请以玠子拱代挺。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及挺子曦僭叛,游言始验。 ]

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

帅:能和唐婉这样才貌兼备的女子演绎出一段流传千古的爱情悲剧的男人,并且后来唐还为了这段感情郁郁而终,如果说他不是个帅哥,你能同意吗?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本帖最后由 SHREKCEN 于 2011-4-18 07:43 编辑

占位,提名谢安!!

公元383年,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卒一举打败了前秦80多万大军,不仅使国家转危为安,而且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佳话。这就是淝水之战运筹帷幄,夺取这场胜仗的指挥家便是东晋宰相谢安。

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汉族,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谢安虽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但却比他的兄长们更有名气。他自幼聪明多智。4岁时,有一天被当时的尚书吏部郎桓彝(即桓温父)看到,引得桓大人大发赞叹:“这孩子风俊神清,以后肯定不啻于王东海(王东海即王承,是晋一代名臣)!”稍大一些,谢安更出落得聪慧敏悟,气宇非凡,甚至连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导都知道他,以致于当时的学童连他的读书音韵都竞相仿效,蔚成时尚。

谢安这个人——他是中国古代史上绝无仅有的把“风流”两字写到极致的宰相。他是倾倒了李白、苏轼、王安石、辛弃疾、陆游等无数文人的完美仪型。一千七百年,如果问中国历史上谁最被文化人推崇,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谢安。不知谢安,不懂中国文人风流,不读谢安,不知传统士文化渊源。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
1

评分人数


本帖最后由 SHREKCEN 于 2011-4-17 22:26 编辑

占位,提名:王导

王导(276~339年),字茂弘,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初年的大臣,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史书记载: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小时候就是个帅哥!)初袭祖爵即丘子。司空刘实寻引为东阁祭酒,迁秘书郎、太子舍人、尚书郎,并不行。后参东海王越军事。

文:王导官居宰辅,总揽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国政,从兄王敦都督江、扬六州军事,拥兵重镇,群从弟子布列显要。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导出身中原著名士族,是老练的政治家,是东晋朝的实际创造者。元帝向来缺少才能和声望,在晋室中又是疏属,他能够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导的支持。元帝因此把王导比做自己的“萧何”,极为倚重。长江流域建立汉族政权以后,有利于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侵入,经济和文化也逐渐发展。曾有晋墓砖铭赞道:“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永嘉世,九州荒,余广州,平且康。”

王导还是个书法家,『王导曾向魏晋大书法家钟繇学习书法,于丧乱之际,携带钟繇手书《宣示帖》过江,作为不断演习的法帖,终于摹仿得惟妙惟肖。他的行书、草书都写得很出色,晋元帝、明帝都很叹服,并以他的字作为标准字体。』(转自西祠胡同http://www.xici.net/#d73963258.htm

武:王敦之乱中王导的从兄王敦图谋篡夺王位,王导站在维护帝室立场坚决反击。这时王敦病重,不能自将,其兄王含为元帅,以水陆军五万陈于江宁南岸。王导致信王含说:“你今天这番举动,恰似王敦当年所为。但形势已完全不同:那年是因为有佞臣乱朝,人心不定,就是我自己也想外离以求自济;可是今天,先帝虽然去世,还有遗爱在民,当今圣主聪明,并无失德之处。如果你们竟妄萌逆念,反叛朝廷,作为人臣,谁不愤慨?”并坚决表示“宁为忠臣而死,不为无赖而生”。同时具体部署兵力坚决抵抗。先是王导听说王敦病重,就率子弟为敦发丧,将士们以为王敦真的死了,大大鼓舞了士气。在一个夜晚,王导命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率甲兵千余人渡江偷袭,王含无备,被杀得大败。王敦得报以后,气急败坏地大骂王含:“这个老婢,坏了我的大事!”不久就死了。王敦无子,以含子王应为嗣。军败,含父子西奔荆州,为含从弟荆州刺史王舒沉杀于长江。王敦虽因谋反而死,但王导却以保卫帝室有功,以司徒进位太保,从弟王彬为度支尚书,王彬之子王彪官至尚书令,位任不衰,琅砑王氏仍然是当时最大的望族。
1

评分人数


本帖最后由 SHREKCEN 于 2011-5-7 11:18 编辑

占位,提名裴楷

裴楷,字叔则,生于曹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卒于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享年55岁。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西晋时期重要的朝臣,也是称著当时的名士。

概述
  裴楷祖父裴茂,后汉灵帝时历任郡守、尚书;父裴徽,曹魏时官至冀州刺史。裴楷少时聪悟有识,很早就以善谈《老子》、《易经》而知名于世。(文)曹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255年),他由大将钟会推荐,做了辅政的大将军司马昭的僚属,后升为尚书郎。魏元帝咸熙元年(264年),司马炎为中抚军大将军,副相国, 选任僚属,裴楷又被选为军事参谋。司马炎即帝位,他先后做过散骑侍郎、散骑常侍。河内太守,后入朝为屯骑校尉、右军将军、侍中。(武)与山涛、和峤等人同为司马炎身边近臣。从咸熙元年到司马炎泰始四年(268年),他还参与了晋朝法律的制定,其中的科令条文便是由他来制定的。司马炎认为这部法律是晋朝至关重要的典章,亲自讲解,让裴楷在朝臣中宣读。满朝文武都为裴楷的口才而叹服。

“玉人”之名
   裴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即使粗服乱头,亦气宇不凡,时人称他为“玉人”。(帅!)晋人往往喜欢以玉或与之相关的天然宝器来比拟出色的人物,向往的是那份清莹明澈的意象,与庄子的“绰约若处子,肌肤若冰雪”有异曲同工之妙。“玉人”之称,当不仅仅止于貌,更重于神。有人曾如此赞他:“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想来,裴楷的美,如玉般温润雍容;他的风采,亦如玉般清修高洁,虽起于容貌,却真正发自他的才华、气度和修养。史书言:裴楷明悟有识量,弱冠知名,尤精《老》、《易》。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的父亲——冀州刺史裴徽,素喜结交名士。是以裴家门庭中,文人骚客往来不绝。裴楷天资聪颖,自小又耳濡目染了种种风雅,也难怪才识过人。
1

评分人数


占位,提名:温峤

温峤(288—329),字泰真,一作太真,是温羡的弟弟温襜之子。太原祁县 (今山西祁县)人,东晋政治家。初为司隶都官从事,后举秀才。司徒辟东阁祭酒,补上党潞令。刘琨请为平北参军,随府迁大将军从事中郎上党太守,加建威将军督护前录军事,又随府迁司空右司马,进左长史。后作为刘琨信使南渡,南渡后历官显职,参与平定了王敦、苏峻的叛乱。晋成帝即位,代应詹为江州刺史,持节都督平南将军,镇武昌。苏峻平,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卒赠侍中大将军,使持节,谥曰忠武。有集十卷。

文:峤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学识渊博!),少以孝悌称于邦族。

武:永嘉丧乱,匈奴刘渊、羯人石勒等胡族进逼中原,攻城屠邑,残害生灵,广大汉族人民纷纷自卫反抗。刘琨就是当时北方抗胡斗争的一面旗帜。温峤作为其掾属,在讨击刘、石的一系战斗中屡建战功,为琨倚重。“于时并土荒残,寇盗群起,石勒、刘聪跨带疆场,峤为之谋,琨所凭恃焉。”温峤成为北方抗胡前线的名将之一。及后又相继平定王敦之乱,苏峻之乱,二次救晋室于危乱之中,在江州任上亦“甚有惠政,甄异行能”,深受民众爱戴,在他死后“江州士庶闻之,莫不相顾而泣。”

《晋书》 卷六十七:温峤,字太真,司徒羡弟之子也。父憺,河东太守。峤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学识渊博!),少以孝悌称于邦族。风仪秀整,美于谈论,见者皆爱悦之。(能言善道的帅哥!)年十七,州郡辟召,皆不就。司隶命为都官从事。散骑常侍庾敳有重名,而颇聚敛,峤举奏之,京都振肃。后举秀才、灼然。司徒辟东阁祭酒,补上党潞令。
1

评分人数


本帖最后由 qyangroo 于 2011-4-18 01:58 编辑

用帅哥刘琨抢钱未遂,于是卷土重来

曾铣:明朝名将,字子重,浙江台州黄岩县(今黄岩区)人。

文:
    神童,12岁出口成章,父经商结识江都(今扬州)好友,托友携江都延师授课,落籍江都。明嘉靖八年(1529)进士,始任福建长乐知县,任满升御史。

武:
    初入辽东,即平定辽阳兵变,将辽阳的赵劓儿、广宁的于蛮儿及抚顺叛卒等头目,悉斩诸首恶,悬首边城,全辽大定。

    朝廷擢曾铣为大理寺丞,迁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平定刘仪,上疏说:“民贫不堪重役,请以招集义勇编入,均徭免其杂役。”

    自明英宗“土木之变”后,蒙古各酋长相互拼杀,其中俺答势力较强,统一了各部落,控制了漠南,拥有骑兵十万,时常侵掠明朝边境。曾铣请示朝廷修筑了临清外城。曾铣在山东三年,后受命巡抚山西,修边墙,制火器,在浮图谷与俺答较量之中获全胜。“经岁寇不犯边,朝廷以为功,进兵部侍郎,巡抚如故。”

《明史》说曾铣“有胆略,长于用兵”。

  后为三边总督,志在收复河套,亲自规划,天下士人无不倚席以待。

  可惜为严嵩所谗,壮志未遂,冤死。
  一代名将成为残酷政治斗争和嘉靖阴损乖张脾气的无辜牺牲品。据明世宗帝纪记载,曾铣死后的十余年间,边境从不宁静。

至于外貌嘛,越剧经典传统戏《盘夫索夫》中讲的是曾铣的儿子在父亲蒙冤死后亡命天涯的过程中,迷倒了六位兰心蕙质的弱女子,包括严嵩孙女严兰贞,奸党赵文华之女赵婉贞等等。
儿子的相貌肯定有一部分继承自父亲,其父的相貌也应该不错。
1

评分人数

绿树阴浓夏日长,满架蔷薇一院香。
介绍一位亦正亦邪,担任恐怖的特务头子职位的帅哥

陆炳:明朝第一锦衣卫,陆炳是明代三公兼三孤衔的唯一获得者。
       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少师、少傅、少保合称三孤)整个明代除陆炳外,无人兼得。
        陆炳出生在一个不平凡的家庭,家里世代为官。据说他家从隋唐开始就做官,什么五代十国、大宋蒙元,无数人上上下下,打打杀杀,似乎和他家关系不大,虽然中间也曾家道中落,苦过一段时间,但基本上总能混个铁饭碗,其坚韧程度,连五代时候的那位超级老油条冯道,也是望尘莫及。
       到了陆炳,更不得了,陆炳和嘉靖皇帝是奶兄弟,吃同样的奶长大,玩同样的游戏,用今天的话说,是光屁股的朋友。
       陆炳出身于名门望族,苦读圣贤之言,自幼就接受了严格的教育。

文武全才:
     明代科举分两种,文举是其中一种,全国人争几百个名额,难度超高,然而还有一种考试比这玩意更难考,那就是武举。

      文考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那武考大致就算是走钢丝了。考试内容丰富多彩,除了马战、步战外,还要考弓箭射击技术。但最不幸的事情在于,您就算挺过了体能测试,武艺展示,到最后关头,还有一道缺德的关卡——策论。所谓策论,也就是给你个题目,让你写答案,比如什么我国周边军事形势等等。

      陆炳就是能通过武举考试的高人其中一个,这位仁兄嘉靖八年(1529)参加会试,不但功夫了得,还极有文采,就此一举中第。

相貌:
陆炳先生有钱有势,相貌出众,姿态“优雅”。长得很帅,体格也好,更为特别的是,他有一种独特的走路姿势——“行步类鹤”。

评价:
      亦正亦邪。
      陆炳是一个聪明绝顶、精于权谋的特务。终其一生,“多所保全,折节士大夫,未尝构陷一人”,“周旋善类,亦无所吝”。他平反过冤狱,掩护过沈錬,保护过裕王,帮助过俞大猷,也勾结过严嵩,害死过夏言。
1

评分人数

绿树阴浓夏日长,满架蔷薇一院香。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