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美国也是靠偷窃技术起家.英国如何盗窃中国茶叶的核心技术

来源: 医者意也 于 2018-12-21 06:59:53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183 次 (273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一场事先张扬的弯道超车--美国也是靠偷窃技术起家,毫无例外。

http://tech.ifeng.com/a/20180823/45135644_0.shtml
======================
2、茶叶大盗
1848年6月,在Samuel Slater带着英国纺织业的最高机密、混上一艘美国客轮的伦敦泰晤士河码头,伦敦切尔西皇家植物园园长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带领着一队人马,登上了东印度公司的一艘快船。他们的目的和任务非常明确:前往中国,盗窃全世界最具经济价值的植物样本—茶叶。
福琼是英国的一名植物学家,曾经在鸦片战争结束后的1843年,带领一支考察队前往中国,带回大量稀有植物样本,并根据经历撰写了《华北各省三年漫游记》一书,这使他成为英国著名的中国通。植物学家和中国通的身份,让福琼得以被富可敌国的英国东印度公司选中,承担全球史上最大的技术盗窃任务。

       早在17世纪时,来自中国的茶叶就席卷了英伦三岛,成为从贵族到平民的生活必需品。英国政府每10英镑税收中,就有1英镑来自茶叶的进口和销售。为了平衡巨大的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出售鸦片。两种植物,罂粟和茶叶,在两个新老帝国的之间扮演着微妙的角色。
         
       喝了几个世纪茶叶的欧洲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连茶树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这种“清澄碧玉,氤氲生香”的东方树叶,从种子到植株,再到采摘、炒青、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完全被中国所垄断。鸦片战争结束后,封闭的中华帝国被撬开了一道缝隙,东印度公司决定来中国盗窃茶叶的核心技术。

    ========================================

福琼于1848年6月从伦敦出发,9月份抵达香港,之后转到上海。在上海,他让雇佣的中国仆人帮他剃光了头发,用马鬃编织出一条假辫子,穿上灰色的丝绸大褂,完全伪装成一个清朝人。此后他深入中国内陆地区,采集了大量的茶苗和种子,装在帆布袋和玻璃箱中,通过海运发往英国殖民地印度。
他的首次盗窃并不成功:茶苗在漫长的海运途中枯萎死亡,种子也因为潮湿而腐烂发霉。之后,福琼做了大量的实验,终于探索出了正确的方法:在玻璃柜子里铺满泥土,种上小桑树,把茶种撒在上面,再覆盖上半寸厚的土壤,浇上水,用木板盖紧装箱商船,四个月后,抵达印度的茶种成功发芽。
1851年2月,福琼用探索出的新方法,把在浙江、安徽、福建采集到的茶叶种子装了整整16个巨大的玻璃柜,带上了8名武夷山制茶师傅(每人月薪15美金),以及大批的制茶设备工具,从上海坐帆船前往香港,4天后在香港换乘“玛丽伍德夫人”号蒸汽船,3月15号抵达了印度加尔各答。
福琼带给印度的,是17,000粒茶种,23,892株小茶树,一个成熟的茶叶种植团队和全套的茶叶制作工艺:这是当时中国最大出口行业的全部核心机密。
此后的事情便众所周知:福琼带去的茶种和植株遍布喜马拉雅山麓,印度制茶行业迅速崛起,阿萨姆、大吉岭、尼尔吉里成为全球著名产茶区。而中国茶叶的出口量却迅速萎缩,到了2016年,中国近7万茶企业出口总额为14.8亿美元,不足全球产业龙头—英国立顿公司销售总额(30多亿美元)的一半。
福琼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在1858年,他又接受了美国专利局的聘请,以每年500磅的高额薪水,前来中国窃取茶种和茶树。福琼于1858年8月抵达中国内地,12月就为他的美国雇主采集了满满两大箱的茶种。这种东西方之间的“搬运”,为他带来的巨额的财富:他的遗产多达4万英镑,相当于现在的2000万美元。
这位茶叶盗贼,在英国人眼里是机智、勇毅和传奇的代表。《大不列颠生活》杂志热情地称赞道:“福琼打破了(中国)的茶叶垄断,将喝茶的权利带给富人和穷人!”
在福琼盗窃中国茶叶技术的167年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通用电气主任工程师(Principal Engineer)郑小清,将39个机密文件隐藏在一张“日落”的数码照片里面,发给了自己的私人邮箱,他随后被一直暗中监视他的FBI逮捕。事后,郑小清得到了中美两国媒体的集体嘲讽。
很多事情,毫无疑问都有对和错之分。但一旦翻开历史旧账,你就会发现无处不在的讽刺和轮回。
一场事先张扬的超车
2018年08月23日 09:39:18
来源:饭统戴老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2人参与 16评论

数据支持:远川研究
1789年9月1日,伦敦泰晤士河码头,21岁的英国纺织工人萨缪尔·斯莱特(Samuel Slater),换上一身破旧的脏衣服,将自己的纺织从业证书缝进了外套内衬,打扮成农民的模样,操着一口浓重的乡下口音,声称自己要去美国投奔开农场的亲戚,躲过了皇家海军士兵们的严密盘查,混上了一艘前往纽约的客船。
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航行了66天后,斯莱特终于抵达纽约。那会儿的纽约,还没有自由女神像和曼哈顿群楼,是一片崭新的热土。跟斯莱特一起下船的乘客并不知道,这位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是未来的美国工业之父,他脑子里的图纸和知识,是美国在十八世纪获得的最宝贵的一笔知识产权资产。
斯莱特出生于英国工业革命起飞阶段的1768年,在这一年,阿克莱特爵士(Sir Richard Arkwright)发明了水利纺纱机,一年后,瓦特(James Watt )注册了蒸汽机专利,资本主义开始以暴风骤雨般的速度完成从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转型,当时的英国,无疑处于工业食物链的最顶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