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国人希望能像美国人一样花钱。
整体经济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致力于上行曲线的突破口,也是中国实现小康社会无法绕过的问题之一。然而,当下的中国,少数人集中占有大量财富消费需求却十分有限,穷人的消费需求巨大但是又不敢花钱,收入分配体制的调整已经势在必行。
拿什么刺激你,中国的消费
长期以来,“投资驱动型”模式使经济短期内获得了高增长,但是这种粗放型的经济是在消耗了后人福利的情况下实现的,很难长期维持
“房奴”“穷忙族”“蚁族”……这是一个流行概念的时代。不过,诸多看似新潮却又略带辛酸的称谓后面,隐藏的却是中国经济的最大难题----内需不足。
中国要实现小康社会,就不能绕过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内需不足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和消费)中的“短腿”。
“到今年6月30日,中国的存贷差(存款与贷款的余额之差)为18.9万亿人民币,这说明,一是银行贷不出去,社会用不了这么多钱,二是消费不足,原本应该用来消费的钱滞留在银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包明华引用这个数据说明中国人不敢花钱的程度。
“已经到了不解决不行的时候了。”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中国人为什么不敢花钱
庄健认为,长期以来,中国“投资驱动型”经济模式使经济短期内获得了高增长,但是缺乏质量,这种粗放型的经济是在消耗了后人福利的情况下达到的,不能长期维持。而改变之道,就是减少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加大消费在GDP中的比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856美元,2008年,则突破了3000美元。但是,亮丽的数字却无助于改善内需。
与投资和出口的增速相比,居民消费增长相对较慢,在GDP中的比重较低。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印度的人均GDP仅相当于中国的三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