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名片的威力

当年学习日文,老师布置的课堂口语练习之一就是在晚会上自我介绍、结交朋友。这总让我觉得自己是挺胸凸肚的野蛮人。因为老师的示范包括45度的标准鞠躬-虽然不见得每个日本人都能展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如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但鞠躬时礼貌优雅是绝对必要的,当然,还有如何交换名片的礼仪。日文叫“名刺”(meishi)、我们叫名片的一张小纸片,须得双手奉上,又双手接过,嘴里念叨“初次见面,请多关照”以后,还得审视对方的名片一分钟,然后妥帖收藏,这才算做完全套功夫。

名片在中国当然是“古已有之”,只是最早就叫“刺”。这个叫法的来源有两种解释:一是起初名片用竹木材质,需要削刻刺字;二是这种名片的作用在于通报名姓,“刺者,通达也”。 《后汉书》中说到祢衡在颍川时怀才不遇,自己准备的“名刺”无处可投,“至于刺字漫灭”。《三国》中深受曹操器重的大将夏侯渊(也是曹操的连襟)有个神童儿子夏侯荣传说过目不忘,“遍谈百刺”:即,看了上百人的名片后当场交谈,每个人的姓名情况毫无差错。魏晋六朝人还流行用名刺随葬,不过要谒见神仙的名刺档次自然更高,不是竹简木刺,而是“金简玉刺”了。以后唐代有“名贴”,宋代有“门状”,明代也有“名贴”(“名帖”上名字大表示谦恭,名字小会被视为狂傲,而且只有当过翰林者才有权用红纸),都是和名刺差不多的东西,不过“名片”这个称呼是清朝才出现的。日文中的“名刺”一词,大约就是唐宋时从中国传过去的吧。

古人用名片的场合,除了专程拜谒以外,还有每年正月“望门投刺”、代替拜年的风俗。读明清白话小说,每见地方士绅作威作福,有什么不满,只要给县官“递张片子”,就可以大做手脚、仗势欺人了。现代社会,好像只有卖保险之类的营销人员,才有上门招徕生意并广撒名片的需要。象我们这个行业,只有出差开学术会议时才偶尔用到名片。况且,如今已经是网络时代,手机、电脑广泛流行,伊梅儿、短消息漫天乱飞,似乎只有较为正式的场合和老派的机构以及个人才会动用实体版的联络信息。

不过,在美国,尽管科技已经如斯发达,日常通讯、生意往来、政府法令等等还是非常重视纸上文字,似乎只有“文件”(documentation)才能证实自己的合法正当和郑重其事。比方说,征地产税虽然是每年的例行公事,还是会由州府发信通知。朋友宴客,讲究礼数的也会在事后专程寄上感谢的卡片和短笺。至于抱怨同事或上司歧视和骚扰的案子,那更是要依靠详尽的文件记录(这个也可以包括伊梅儿邮件),方可有望出口恶气。

显然,名片也自有它不可取代的地位和功用。在职业场合交换名片是一种相互致意、互通有无的姿态。去外国使馆领馆签证,名片是证明身份和出游目的的资质证书。至于在名片上做文章,尊贵头衔、外文缩写一大堆,又或者图案颜色花里胡哨、别出心裁的,那大概是塑造个人形象、表述内心创意的手段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