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作者就是否定了"中國女人是勤勞工作支撑自己的生活和美貌"這一事實,也没有考慮到女性在婚戀上遇到的困難。
一直説甚麼"勤勞工作的男人没空打扮"、"女人就是愛權勢所以都嫁那種又肥又老的有錢人"、"不買房不嫁哪裏有時間打扮"
就没有考慮過中國女性角色地位的問題嗎?
也不説工作上的性别歧視了,家庭上社會要求女人相夫教子、照顧家庭,如果不把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就是不賢慧,要是工作地位超過丈夫那就是"不給丈夫面子",這種情况下請問女人如何能像外國女性一樣婚后照樣發揮所長,與丈夫共同分擔家庭開支?
再説説没房不嫁跟婚禮費用的問題,這就是一種傳統聘禮以及男性角色影響下的一種社會性攀比,很簡單的説,雙方重點都不是錢,是面子。因為家庭開支已普遍被視為男性責任,要是女性幫忙分擔,就會形成一種"男性能力不足"、"小白臉"的外界印象,女性則是"便宜貨"。這不是在推卸責任,簡單來説要是我個人有能力,我樂意帶房嫁,婚禮我包,問題是有人敢娶嗎?娶了之后能因為外界留言影響夫妻關係嗎?當然,現在還是有很多女性願意分擔房貸開支,不能以偏蓋全。
順帶説一下所謂外國女人肯住租房中國女人不肯的問題,各位自己回想一下對比一下中國與外國出租房價格、出租房環境、長期住出租房和買房價格差距、以及兩地開發拆遷頻率,大概就懂了吧?
再説中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年輕、美貌,甚少過從個人能力、性格考量的,剛念完大學開始工作没幾年就必須找個人嫁了不然過了三十歲就被説成剩女了,可是在學時期又不讓人早戀(也不允許婚前性關係,甚至不少人對與老婆以前跟别人交往過也非常的在意),這逼使女性必須在剛大學畢業的幾年裏超級注重容貌,專注發展超友誼關係,然后結婚、辭職、顧家。這種按照社會嚴苛要求生存的女性没有足夠時間發展工作,自然導致上述問題了。就算不顧結婚問題,我國對女性形象要求也遠高於對男性的,簡單的證據,有許多諸如恐龍、豬扒的字詞是專門用於羞辱女性容貌不佳的,但是基本上是没有甚麼常用字是專門只用於説男人醜的。這情况下,才導致中國女性的所謂超注重外表。
所謂的中國女人崇洋媚外,盲目喜歡外國男人勝於中國男人,不過是在同樣重視工作的情况下没有把工作當成儀表不佳的借口、西方教育下對女性的寬容度比較大,相較之下擇其優者罷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