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拉开筹资大幕,高潮可能取决于地方政府真实的财政状况
中国银行业拉开筹资大幕
2010年 02月 26日
中国银行业正在展开一些大规模融资行动。这类融资活动何时达到高潮,可能取决于中国地方政府真实的财政状况。
国内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第五的交通银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是最新一家进行融资的中资银行,它希望通过配股筹集资金61亿美元。从表面上看,这些中资银行急着筹集资金让人难以理解,因为它们的资产负债表看上去相当不错。截至去年9月末,中国四家最大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仅为1.57%。
但考察一下中资银行的这些筹资计划,就会发现一种模式正在形成:那些去年最热衷于发放新贷款的银行,也是那些首批寻求募集新资金的机构。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在2009年的贷款增幅最高,它上月称想出售59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该行正在等待有关部门批准其新增300亿美元资本金的计划。
中资银行之所以纷纷寻求增加资本金,其根本原因在于担心中国经历了2009年的放贷狂潮后,银行坏帐将出现增长。而这就不能不说到中国地方政府了。
虽然从技术角度说,地方政府不允许从银行借钱,但它们却能通过设立投资工具来绕开相关规定,银行是被允许向这些投资工具放贷的。要想搞清去年究竟有多少银行贷款投向了这些投资实体并不容易。瑞银(UBS)的经济学家汪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这一数额最高可能达到7,320亿美元,超过中国银行业2009年全部新发放贷款的一半。
对于那些大量举债的地方政府来说,财务压力预计将会出现,特别是如果卖地收入减少的话。而这相应地有可能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大幅攀升。瑞银之所以估计中国银行业在2009和2010年新发放的贷款未来几年将产生3,660亿至4,390亿美元的坏帐,其核心理由正在于此。
不过也要看到,中国各主要银行的筹资规模依然不大。资产负债状况的相对良好无疑会使中国银行业获得一些喘息空间。
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最近的筹资举措,看上去却更像是一出歌剧的序曲,而不是整出大戏。 |
-
1
评分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