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了解什么是比库戒

了解什么是比库戒
吉祥尊者开示        转自:觉悟之路

比库戒是由佛陀所制,拥有许许多多的戒条。如果要了解什么是比库戒,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为何要成立僧团。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修禅到破晓时证悟了法──四圣諦,成为阿拉汉、正自觉者。过后他去找陪他修苦行的五沙门,向他们开示《转法轮经》,这是佛陀的第一次开示。开示结束时,五沙门之一安雅衮丹雅(Anna-Kondanna)证悟了法。他向佛陀请求出家,佛陀说:「善来,比库,法已善说,善修梵行以灭尽一切苦。」安雅衮丹雅尊者是第一位比库,当其他四位沙门都出家为比库之后,就有了僧团。至此,佛、法、僧都有了。当五比库成阿拉汉时,就一共有了六位阿拉汉。接下来成为阿拉汉的是年轻人耶舍,他也出家成为比库。当他的五十四位朋友出家为比库且成为阿拉汉时,就一共有六十一位阿拉汉。那时候,佛陀对拥有六十位阿拉汉比库的僧团说了以下的名言:「诸比库,我已经解脱包括天界及世间的一切束缚,而你们也已经解脱包括天界及世间的一切束缚。诸比库,为了大众的幸福,为了大众的快乐,为了天神与人的利益、幸福与快乐,以及基于对世间的悲愍,你们应该四处游方(弘法),不要两个人走在一起。诸比库,弘法吧;此法之始甚善,此法之中甚善,此法之末甚善。」以这些话,佛陀把僧团遣散至四方去弘法。从佛陀的话语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说话的对象不是一般的比库,而是阿拉汉僧团:应做已做的比库。佛陀形容阿拉汉时,他说阿拉汉「知见」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做已做,再无后有。由于他们已经履行了比库应尽的责任,佛陀才向他们这些激励的话。随著时间演进,越来越多人归依佛法僧,许多男子都为了证悟涅槃而要出家。他们去找佛陀,接受剃度。这么做很不方便,因为有些人必须走很远的路,而且可能遭遇危险。所以,过了一些时日,佛陀决定如果比库们能够自己为人剃度会更好,因此制定了剃度的程序:要求剃度者必须剃掉头发与胡须,穿上袈裟,以上衣覆盖左肩,再顶礼比库众之足。然后他必须蹲著,双掌合十于额头,念三归依三遍,如下:(我归依佛);(我归依法);(我归依僧)。每当念这些神圣的字时,我们是在向自己及世间宣布:我们以佛陀为师;我们以佛陀所发现的法为教法;我们以佛陀成立的圣僧团为模范。这即是当人们舍弃在家生活、出家为比库时应做的。从那一刻起,这程序就一直沿用至今。所有的佛教徒都採用它。成为佛教徒就是已经归依了佛法僧三宝。然而它的涵养是什么呢?属于权威性的巴利圣典之一的《小诵经》解释,归依三宝就是深信佛陀之证悟、深信法的助益;深信僧团为无上福田。它说具备如此信心者会想:「这是我的归依,这是我所拥有最好的东西。」这就好像佛陀在《法句经》(第192首偈)里所说的:这(三宝)的确是平安的归依处,是最上的归依处。依此归依处,人们得以解脱一切苦。这种对佛法僧的信心是出家的必备条件。

事实上,必须对三宝拥有异乎寻常的信心才会使人想要出家,因为当他身披比库的袈裟、手持比库的钵、拥有剃得光光的比库头时,他就是佛法僧的象徵。袈裟又称为「阿拉汉的标志」。由于袈裟、钵及光头,人们说:「他是比库。」由于相信他是比库,施主们供养他衣、食、住、药四种必需品。但是有一次佛陀对诸比库说:「当你们被问到:『你们是什么人?』你们说你们是沙门。由于你们的称号是沙门,而且也自己宣称是沙门,你们就应该如此训练:『我们将会依适合沙门的方式来修从行,以便我们的称号是真实的、以便我们的宣称是真实的、以便那些布施衣、食、住、药四种必需品给我们的施主的布施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果报及利益、以便我们的出家不会白费,而是有用有成果的。』」在此,佛陀说不是单靠袈裟、钵及光头就能成为比库,而是修行令人成为真正的比库,真正的沙门。当佛陀剃度第一位比库安雅衮丹雅时,他说:「善来,比库,法已善说,善修梵行以灭尽一切苦。」梵行就是比库的生活,如佛陀所说,过这种生活是为了灭尽一切苦。在《中部.大心材喻经》里,佛陀说:「此不可动摇的心解脱是梵行的目标、心材与终点。」佛陀所说的「心材」是指「精华」。梵行的目标、精华与终点是证悟涅槃。佛陀说,如果比库不这么想,那就是说该比库把嫩枝与叶子、或外皮、或内皮、或软木视为心材。在出家程序里也有提到寻找心材。

要出家时,想出家的人必须向一位长老比库请求出家。他向该长老比库请求:「为了解脱一切轮回之苦、证悟涅槃,尊者,我请求出家。」换句话说,比库僧团接受他出家是以便他能够证悟涅槃,也就是一切苦的灭尽。这是为何成立了僧团。这是为何僧团剃度人。僧团先为男人而成立,后来再为女人而成立,以便他们能够通过修行佛法而证悟涅槃,灭尽一切苦。如何才能够证悟涅槃?那就是通过修行八圣道分。佛陀在《相应部.第二沙门经》里说:「诸比库,我要教你们沙门的生活及它的目的。諦听,诸比库,什么是沙门的生活?它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及正定。这称为沙门的生活。诸比库,什么是沙门生活的目的?灭贪、灭瞋、灭痴是沙门生活的目的。」佛陀所说的「灭贪、灭瞋、灭痴」当然是指涅槃。佛陀所说的八圣道分拥有八道支,而它们又可以分为戒、定、慧三组。第一组是戒组,又称为戒蕴。在家人最少要持守五戒,这就是在家人的戒。比库戒是「巴帝摩卡」的两百二十条戒,以及记载于律藏的《大品》与《小品》中的许多条戒;这些都是佛陀所制的戒。由于比库在受戒程序一开始时就说「我归依佛;我归依法;我归依僧」,他必须持守及恭敬所有的比库戒。比库戒是比库生活的根本。佛陀在《法句经》(第375首偈)里说:「防护感官、知足、依照巴帝摩卡自制──这些组成于此(教法中)的智者比库的梵行之根本。」比库戒是比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但比库并非只是基本佛陀所说而持守及恭敬比库戒。他持守及恭敬比库戒是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就不能够证悟涅槃。为何不持戒的比库不能够证悟涅槃?因为如果要证悟涅槃就必须修禅,而要修禅就必须持戒。佛陀在《增支部.什么目的经》里说:戒是为了自制;自制是为了无悔;无悔是为了喜;

喜是为了悦;悦是为了轻安;轻安是为了乐;乐是为了定。接著佛陀继续解释,说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证悟涅槃。佛陀所说的第一项是「戒是为了自制」。自制是指控制自己不去做某些事。例如在家人所说的:「我受持禁止杀生之学处。」佛陀更进一步说:「自制是为了无悔。」后悔是后悔以前做了某件事,而希望不曾做过该件事。做了坏事,我们就会后悔。然而,通过自制,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身、口、意,也就是说控制自己不去造恶。在远离造恶之下,就没有什么事好后悔。如是就具备了能导向喜、悦、轻安、定及涅槃的无悔。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现代的例子。比如说有个女子已经归依佛法僧三宝及受持五戒,如此她即成为佛教徒,而且获得快乐。然后,有一天她看到一则广告,说用杀虫剂杀昆虫很好。她就买了一些杀虫剂来杀当地佛堂的昆虫。这么做后,她将不能够培育定力。为什么呢?因为她刻意地杀死了昆虫,破了五戒中的第一条戒。虽然没有正式地舍弃归依佛法僧三宝,事实上她已归依了说用杀虫剂杀昆虫很好的广告公司。在实际的角度上,她已经不再是佛教徒,而是立杀徒。如果她是个不虔诚且不老实的人,那么这对她来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因为她根本就不能够培育定力。但是如果她是个虔诚且老实的人,而且正在尝试修禅,她将无法令心专法。不仅如此,她甚至无法再得到快乐。如果要再次获得快乐及令心专注,那位虔诚且老实的女子就必须再归依三宝及受持五戒,而且下一次对昆虫感到生气时,她必须想起自己说过的话、所持的戒,进而抑制自己的瞋恨。她不再刻意地杀害任何生物。通过足够的禅修,她能够停止瞋恨昆虫,而且能对一切众生培育慈爱。这是个女居士的例子,但是这些原则对比库来说就不适用了吗?作为比库的目的就是要证悟涅槃,这是为何佛陀成立了僧团。在某人剃掉头发,穿上袈裟,持著钵出家为比库时,就自动受持了比库戒。该比库必须严谨地持守比库戒。虔诚且老实的比库甚至害怕会刻意地犯了佛陀所制的小小戒。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如果刻意地犯了佛陀所制的戒,那么,虽然他还是穿著佛陀与阿拉汉的标志,他已经归依了「自己的享受」──简而言之,他不是归依佛,而且归依魔。比库的一切弱点都是魔王的财产,都是魔王的快乐。

泰国的摩訶布瓦尊者说,比库犯戒时就是在归依他的烦恼。成为烦恼的猎物之后,该位虔诚且老实的比库就会感到后悔;由于后悔,他不能快乐;由于不能快乐,他不能获得平静的心,不能培育定力,不能执行自己的任务,那就是不能证悟涅槃。在多数的情况里,该比库能够通过向另一位比库或向僧团忏悔来清净自己。然而,如果他习惯于不恭敬佛陀所制的每一条戒,他就不是一位虔诚且老实的比库,永远都不能够清净自己。不恭敬且不持守佛陀所制的比库戒对比库来说是有极大危害的。这是为何佛陀在《法句经》(第311首偈)里说:犹如不握好古沙草就会割伤手,比库胡乱的出家生活拖他入地狱。这是为何佛陀劝比库们要非常谨慎。在《中部.所愿经》中,佛陀说:「诸比库,应当具足戒、具足巴帝摩卡地过活。应当以巴帝摩卡来抑制自己,行处无瑕,于小错中见大怖畏,透过持守戒律来训练自己。在律藏的《小品》中,佛陀说:「诸比库,对于我为弟子们所制的任何戒条,我的弟子甚至不会为了保存生命而犯戒。」佛陀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比库必须遵从他这位导师,再依照其教法实行,如此才能够获得欲证悟涅槃的必备因素──无悔、喜、悦、轻安、乐及定。透过所需的定力,比库能够证得禅那,知见究竟法,透视过去世与未来世来了知缘起,了知四圣諦,也就是证悟涅槃。基于这能力,世人称僧团为「世尊的修行善巧之弟子僧团」;同样是基于这能力,比库们成为「应受供;应受招待;应受施;应受礼敬;世间无上的福田」。

当比库恭敬且持守比库戒时,他即是归依佛法僧,恭敬真实,既自尊又自利,既尊敬又利益视他为福田之人。

最后我要解释「教诫巴帝摩卡」。「教诫巴帝摩卡」是僧团开始成立时的戒律。佛陀时常念诵它,过去的一切佛也这么做。「教诫巴帝摩卡」并不长,它只是《法句经》中三首偈,但已经涵盖了应该如何过比库生活的精华。大约首二十年期间的僧团只需要「教诫巴帝摩卡」,因为当时的比库们都非常优秀。这是一个法则:当佛陀出现在世间时,先向他请教佛法的人都很优秀且拥有极大的巴拉密,不需要再累积多少巴拉密就能够证悟涅槃。在初期的僧团里,来出家为比库的人都有正确的目标──证悟涅槃。他们之中许多都成为阿拉汉,而且有些是非常迅速的。当时并不需要许多戒条,因为那些比库的行为很自然地符合沙门。只有在过后,当比库僧团开始扩大及出名,巴拉密较少的人才来出家。他们之中许多都没有正确的目标,也就是说不想证悟涅槃。而那些拥有正确目标来出家的人又需要更艰辛地修行后才能达到目标。因此他们需要佛陀更多的指导。佛陀所制的一切戒条都只有一项作用,那就是协助众比库证悟涅槃。无论自己的巴拉密有多少,比库的责任就只是为证悟涅槃而奋斗。因此「教诫巴帝摩卡」在任何时代都是实用的。佛陀建议我们每天都思惟它。「教诫巴帝摩卡」就是《法句经》的第183-185首偈:不造一切恶,实行一切善,及清净自心,是诸佛所教。诸佛说:「忍辱是最好的德行,涅槃至上。」出家人不会伤害他人,伤人者不是沙门。莫辱骂、莫伤害、应依照戒律自制、饮食知节量、安住于静处、勤修增上心,这是诸佛的教诫。

我们继续讨论比库戒,特别是有关布施食物给比库的问题。首先,让我们看一看戒律的背景,以便能够以正确的角度来探讨它。在佛陀的晚年时,有一次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问他道:「为什么以前的戒条比较少,但成为阿拉汉的比库比较多;反之,如今的戒条比较多,但成为阿拉汉的比库却比较少?」佛陀答道:「当众生与正法逐渐腐败,戒条就会比较多,但成为阿拉汉的比库却比较少。大迦叶,当伪法出现在世间之前,正法是不会灭的。然而当伪法出现在世间时,正法就会灭了。」佛陀进一步说,这发生于虚伪的人出现于比库僧团的时候。他说,船能够立刻下沉,然而正法只能够逐渐地消失。他说有五件事导致正法被窜改,以致最终被消灭:一、当比库、比库尼、近事男、近事女不恭敬且违抗导师地过活时;二、当比库、比库尼、近事男、近事女不恭敬且违抗正法地过活时;三、当比库、比库尼、近事男、近事女不恭敬且违抗僧团地过活时;四、当比库、比库尼、近事男、近事女不恭敬且违抗戒律地过活时;五、当比库、比库尼、近事男、近事女不恭敬且违抗(止观)禅修地过活时。」

然而,佛陀说当比库、比库尼、近事男、近事女恭敬且遵循导师、正法、僧团、戒律及禅修地过活时,这五件事导致正法的清净、延续及存在。换言之,佛陀是在说佛教的清净、延续及存在,因为佛教就是指恭敬与遵循这五件事,更无他事。
佛陀清楚地提到佛教的腐败始于僧团──当虚为且无诚意的人出家为比库时。这是在佛陀时代就已经开始发生的事。然而,就如佛陀所说,佛教的存在并非只是依靠比库众,也依靠近事男及近事女。

不单只是比库必须学习、实践及恭敬佛法与戒律,在家人也必须如此。在家人必须学习、实践及恭敬他们自己的戒律,那就是五戒,以及至少恭敬佛陀为比库所制的两百二十条巴帝摩卡戒和其他戒条。只有了解、实践及恭敬他们自己的戒律的在家人才可说:「我已经归依了佛法僧三宝;我是佛教徒。」在家人恭敬比库戒的时候,他们就是在帮助比库实践及恭敬比库戒。该比库则可以说:「我已经归依了佛法僧三宝。」他也可以说:「我是释迦子[2]。」这是为何说如果在家人知道什么对比库来说是适当及不适当的、什么是许可的及不许可的是很好的。这样他们就是通过帮助比库们恭敬佛、法、僧、戒及禅修来护持佛教。

如果没有这些特质,比库僧团又怎么能够称为世尊的良善修行弟子僧团?

他们又怎么能够具备良善修行、正直修行、正确修行、适当修行?

他们又怎么能够成为应当受供者;应当受款待者;应当受施者;应当受礼敬者;世间无上的福田?[3]

他们不能。他们必须依靠佛陀与以前的比库的特质与虔诚过活,而不是自己的特质与虔诚。

在家人供养给比库佛陀所不允许的东西是没有善业的,而这些东西是佛陀本身也不接受的。在家人帮助比库违抗佛陀地过活是没有善业的。

你们认为怎样?供养酒给比库是否有善业?你们会不会供养酒给佛陀?供养钱给比库是否有善业?佛陀是否曾经说过比库可以持钱、拥有钱、讨钱或暗示他人捐钱?你们会不会供养钱给佛陀?在晚上供养食物给比库是否有善业?佛陀有没有吃晚餐?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当近事男、近事女知道这点且依照它作为时,他们就能够造下真正强大的善业。在家人供养一位比库五千美元去世界各地弘扬佛法并没有善业,但是载送一位比库去城里看牙医却造了许多的善业,因为前者帮助比库违抗佛陀地过活,后者则帮助比库遵从佛陀地过活。你们认为到底是哪一者帮助佛教延继下去,又是哪一者在阻碍它?

只有当供养给比库的东西是清净且许可的时候,在家施主才造了善业。该比库是佛陀的使者。从《长部》的第一部经《梵网经》里就可以了解这一点。在该经中,佛陀说到他自己的戒律的种种基本原则。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舍弃了妄语,苟达马沙门安住于远离妄语……。

舍弃了恶口,他安住于远离恶口……。

舍弃了綺语,他适时说话,所说的正确、直接、与法与律相关……。

他每天只吃一餐,而且不在晚上用餐,不在非时用餐。

他不戴花,不涂香水,不用化妆品,也不用装饰品。

他不接受金银。[4]」

在第二部经《沙门果经》里,他完整地解释沙门生活,说及这许多基本的戒律如何应用于比库众。佛陀说,当比库遵守这些基本的戒律时,该比库就会:

在各方面皆不见危险。

他亲自体验无可指责、

源自持守圣戒的快乐。

如此……他戒律圆满。

了解了这些之后,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讨论与食物有关的一些基本戒条。

关于食物的戒条记载于巴帝摩卡──两百二十条主要的比库戒。巴帝摩卡是由佛陀所制;佛陀也对每一戒条给予分析。

首先应知道什么是「非时」(vikala)。它是指不适合比库用餐[5]与入村[6]的时间。佛陀说,不适合用餐的时间是中午过后到隔天黎明升起(maj-jhan-hov?tivatteyavaaru?uggamana)。适合比库用餐的时间是从黎明升起到中午。但它不是从早上五点半至中午十二点,因为在佛陀时代并没有时鐘。「适时」始于黎明升起;这时候太阳已经达到水平线,天空已有阳光,四周的东西都已清晰可见,而且一般上鸟儿已经在唱歌了。这是大约在日出之前的半小时。「适时」是从黎明升起到日中正午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正确时间会每个星期都变动,而且在不同的季节、国家与地区都不同。在「适时」之外的时间则是比库不可用餐的「非时」。

在前期的僧团里,比库可以随意在任何时候用餐。然而,当僧团越来越大、越来越出名时,比较没有德行的人也来出家了,他们之中有许多是虚为的人。他们觉得要执行自己修行至证悟涅槃的任务很困难。许多比库都在追求名望、崇敬及物质利益,很容易地就步入歧途,忘了他们自己是释迦子。所以佛陀向众比库说他们应该每天只吃一餐,或者至少只在早上「适时」用餐,就跟他自己一样。

佛陀这么说的时候,有一位名叫巴达利尊者(Bhaddali)的比库宣布他自己不要遵从佛陀的劝导。[7]他说他不能够只在早上用餐。过后他感到后悔而向佛陀请求原谅。佛陀花了好多的时间来训诫他,告诉他所有的人都称他为「在此教法中不实践戒律的人」。

佛陀接著问巴达利道:

「巴达利,在那时候,你是否是个虚有其表的造恶者?」

巴达利答道:

「是的,尊者。尊者,罪恶击败了我,我是个迷惑的愚人,竟然在世尊制戒的时候,宣布自己不愿意遵守该戒。」

佛陀又向巴达利解释,说不持戒的比库「不能证悟上人法,不能获得圣人的智见」。这就是说他不能证悟涅槃。

又有一次,佛陀说不遵守有关用餐的戒条的比库为「步入歧途的人,不恭敬佛陀,也不恭敬热衷于持戒的比库」。

起初佛陀劝众比库只在早上用餐,后来他把它制成一条戒。《经分别》中述及其缘起。有一次,有一群年轻比库前往某个庆典,接受那里的人供养他们食物。那些年轻比库在午后用餐而受到其他比库非议。在呵责他们愚蠢之后,佛陀制了这条戒。巴帝摩卡中提及,在非时,无论比库吃了任何主食或非主食,他都犯了巴吉帝亚罪。犯了此罪,该比库的戒已经受到污染,变得不清净了。如果要清净自己,他必须向另一位比库忏悔。

对于生病的比库,佛陀给予特别的允许。他允许生病且需要营养的比库服食「日药」,那就是蜜糖、糖、油、黄油及酥油。生病比库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刻服食这五种药。除了这些之外,生病比库也可以喝已经过滤的粥、肉汤及已经过滤新鲜果汁,但不可以把它们储藏到隔天黎明升起时分。

因此,如果医生告诉比库必需在晚上吃东西,还是有一些方式可以让比库摄取营养,而且不犯佛陀所制的「非时食戒」。如此这位尊敬佛陀的比库得以保持戒行清净,无可指责地过活。

比库应该如何获取食物?(在佛陀时代)有一位住在坟场的比库。他吃人们祭拜死人的食物。在家众不满地非难道:「这位比库怎么可以自己拿取人们祭拜死人的食物来吃?」听到这话时,持戒严谨的比库们说道:「比库怎么可以把未经手授的食物置于口中?」当佛陀听到这话时,他就向该比库说道:「你这愚蠢的人,你怎么可以把未经手授的食物置于口中?」于是佛陀就为比库制戒,说道除了杨技及清水之外,如果比库把未经手授的食物置于口中就犯了巴吉帝亚(pacittiya,心堕)罪。

在《经分别》里,佛陀解释「手授」这一词。他说只有在以下的条件具足之下,食物才是正确地经过手授:

*(施主)以身体的某个部份供养食物(例如:施主以单手或双手供养食物);或者

*(施主)透过跟身体接触的东西来供养食物(例如:施主以汤匙来供养食物);或者

* 透过「让它掉入」来供养食物(例如:施主让食物掉入比库的钵中)。

* 比库与施主之间的距离在「一臂」(hatthapasa)之内。在此,「一臂」的定义是两个半腕尺,而一腕尺则是从指尖到手肘的距离。两个半腕尺大约是一又四分之一公尺。这距离的算法不是从比库的指尖到施主的指尖,而是从比库的身体到拖主的身体。

* 该比库透过身体接受食物(例如:他以单手或双手来接受食物);或者

* 该比库透过跟身体接触的东西来接受食物(例如:他以手中所持的钵来接受食物)。

佛陀说,如果食物没有经过正确的手授,比库每吃一口该食物就犯了一个巴吉帝亚罪。

古代且具备权威的律藏註释给予了更详细的解释,在此要提出其中两项:

* 所供养的东西不可以大又重至一个中等身材的人不能提起它。例如:不可以把所有的食物置放在一张桌子上,再由超过一位施主抬起来供养。如此该食物就是没有经过正确的手授。

* 施主必须表示他是正在供养食物。这就是说施主必须明确地让比库知道他是正在供养食物。

只要这些条件的其中一项不具足,该食物就是「不受允许」,想要持守其戒的比库不可以吃它。例如:如果有位居士把食物放在比库身边的地上,然后向该比库说那是供养给他的,该食物还是没有经过正确的手授,所以恭敬佛陀的比库不可以吃它。再举另一个情况来说:如果该比库怀疑该食物是否经过正确的手授,他也不可以吃它。多数的比库都不说什么,而只是在回到寺院之后,把未经过或怀疑未经过正确手授的食物拿掉。如果可以的话,他会叫一位居士把该食物供养给另一位比库,而该比库则会把该食物交回给他,如此它就变成允可,而他也就可以吃它了。

这些条规对在家人来说似乎既复杂又多餘,但我们必须谨记为何佛陀要成立僧团。他成立僧团并不是为了让比库有得吃,人们也不需要出家成为比库僧团的一份子才有得吃。在家人吃,鸡、狗、猪也吃。食物对比库来说是必需品,然而佛陀成立僧团是为了让比库们能够嚐到涅槃的解脱。

这是为何佛陀说比库必需在用餐之前思惟食物(的正确用途)。在《中部》里,佛陀说:

「如理地思惟之下,(比库)摄取饮食不是为了玩乐,不是为了沉迷于身体的健壮,不是为了让相貌美观,不是为了吸引力;而只是为了延续生命与活力,为了去除飢饿之苦,为了帮助你修行清净梵行。(他如此思惟:)「如此我就能去除(飢饿的)旧苦,并且不引发(过饱的)新苦,我将使身体存活,避免过失,以及得到安住。」

在其他经里,例如在《相应部》中,佛陀以譬喻来解释比库应该如何看待食物。他说,犹如一对父母带著亲爱的孩子越渡沙漠,然而在还没有到达终点时,粮食就吃完了。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他们把亲爱的独生孩子杀来吃。举出这个譬喻之后,佛陀问诸比库道:

诸比库,你们认为怎样?

那对父母吃自己亲爱的孩子是否是为了玩乐?

或是为了沉迷于身体的健壮?

为了让相貌美观?

为了吸引力?

诸比库,

难道他们不是为了能够活著越渡沙漠而吃?

诸比库,

你们应该如此看待食物。

《清净道论》──一部有关比库证悟涅槃之道的古代权威性巴利圣典解释,比库越渡的沙漠是生命的沙漠;他通过勤修(戒、定、慧)三学越渡它;食物则是必需品,好比孩子的肉是那对父母越渡沙漠的必需品。

吃对比库来说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作为梵行生活的必需品。就有如我们所知,梵行生活就是戒、定、慧。不具备清净戒的比库不可能是良善、不可能是无可指责的,因此无法培育定力。没有定力,他就无法培育智慧,无法证悟涅槃。

这是为何佛陀一而再地训诫诸比库,要他们恭敬且遵循导师、正法、僧团、戒律及禅修地过活。在此,我要以佛陀在《中部.继法者经》(Dhammadayada Sutta)给予太过执著衣、食、住、药而忽略了修行的比库的训诫来结束今天的开示。佛陀说:

诸比库,当为吾法之继承者(dhammadayada),

莫为吾物之继承者(amisadayada)。

谢谢。

---------------------------------------------------------------------------------

[1]《相应部.为法经》(Saddhammappatir?paka Sutta)

[2]释迦子是众比库的名称,因为佛陀是释迦族人。

[3]例如《长部.大般涅槃经》(Mahaparinibbana Sutta)。

[4]在此只提及不接受的业。佛陀没有指出钱是给谁,因为这对业来说是不重要的。根据佛陀在律藏的分析,「金银」包括任何形式的钱。参考《律藏.舍忏章.金钱学处》。

[5]《律藏.巴吉帝亚章.非时食学处》

[6]同上《非时入村学处》。这条戒禁止比库在下午与晚上花太多的时间在居士家里。对于例外的情形,请参考上述圣典。

[7]《中部.巴达利经》(Bhaddali Sutta)

---------------------------------------------------------------------------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心是诸(名)法的前导者,心是主。诸(名)法唯心造。若人以清净之心言行,快乐将跟随者他,如影随形。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