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马镇“打尖”。这是江阴最南部的乡镇,现在已经改名为“徐霞客镇”。建筑风格可以看出是政府总体规划的,所有商业和居民用房都是黑瓦白墙的江南民居式样,最高也不过两三层。沿路的小店包括副食品店、绒线店、饭店和旅馆,甚至还有网吧和“苏果”超市,虽然小门小面,却也与时俱进。午餐我们吃农家菜,清炒鸡毛菜、红烧鱼、双椒鳝片、明炉鸭血汤、韭菜馄饨,浓油赤酱,份量十足,很有淳朴可爱的乡村气息。
小镇的景观包括徐霞客故居、仰圣园(内含晴山堂和徐霞客墓)和徐霞客旅游文化博览园等。时间有限,我们只游赏了前两处。先游仰圣园,这是江阴人出于对“旷世游圣”徐霞客的敬仰,于2001年修造的。该园占地二十亩,以徐霞客游记碑廊为主体,还有亭台楼阁等建筑。
进门当面一座影壁上镌刻的是毛泽东写的“我很想学徐霞客”几个大字,是大白话,也是大实话。转过去,碑廊很长,曲曲折折,绕园一周,都是当代书法名家摘抄《徐霞客游记》中的篇目,用行草楷篆各色字体写就镌刻的,黑底白字,非常打眼。园中有一大片水面,水边停着一只木船,标志牌示意是徐霞客时代的式样,看上去饱经沧桑,给人“漏船载酒泛中流”的惊险感。远远有两只大白鹅游弋而至,还大剌剌地引吭高歌,发出并不美妙的鸣叫。
我们沿着碑廊迤逦而入,一路看到小小的天井、画窗,这里几株翠竹,那里一树藤萝,地上铺着鹅卵石,是江南园林的典型小景致。经过徐霞客石像(右侧有李先念题词,赞扬他追求真理,尊重科学云云),沿着小路,就到了晴山堂。里面最珍贵的是明代碑刻七十多块,是名人名家撰写的徐家人的墓志铭、传记等,都用玻璃罩遮护。此堂是1977年在徐霞客当年离家上船的河埠旧址建造的,原来的晴山堂是徐为母亲八十大寿修筑的。传说,徐母七十八九岁大病一场,徐霞客为此特地入浙祷神,夜间得梦,听到“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司马光诗)一句,不解其意。不料来年春天母亲果然转危为安。徐霞客于是筑堂献寿,名为“晴山”,庆祝母亲痊愈。晴山堂后的徐霞客墓从徐氏祖祠迁来,明代墓葬式样,是高出地表约一米的圆筒, 有个直径一米多的圆顶。墓前有石制供桌,墓碑是清代式样,顶端刻有“十七世”字样,标明徐霞客的世系辈分。
相比于仰圣园,徐霞客故居面积小些,但房屋、器物更为“地道”。故居为明式建筑,大门口挂有陆定一题写的“徐霞客故居”匾额。此处原有十三进、一百多间房屋,明末清初经历“奴变”,遭到劫掠毁坏,目前只剩三进,于十年前(2001年)整饬一新,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进的展厅, 正堂陈列徐霞客的传略和家世介绍,右翼厢房有他的旅行路线图和经过地区的图片资料、岩溶标本等,左翼有模仿明代式样的家具(床、柜、箱、桌等),介绍他的家庭生活。厅外天井的右侧还有徐霞客亲手移栽的罗汉松,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看过展览,我才知道徐霞客之所以选择如此与众不同的生活道路,一来是得力于寡母的赞助,二来也是因为家里男性命途多舛 。从弘治年间高祖徐经和好友唐寅一起赴京赶考,因涉嫌科场作弊被“封杀”之后,几辈男人科举蹭蹬,英年早逝,直接导致家道中落,一代不如一代。“学而优则仕”的道路既然走不通,徐霞客就另辟蹊径。从雁荡烟霞到腾冲胜景,从黄山奇峰到丽江风光,他探险揽胜,纵横天下,科举考试的失败反倒成就了他从不第童生到万世游圣的脱胎换骨。
故居的后院还有一个“徐母织房”的小展厅,陈列人物雕塑,纪念被徐霞客留在家里的母亲和妻儿。徐母出身大家,不但知书达理,理解徐霞客的远大志向,而且生财有道,勤于生产,善于居积,从精神和经济两方面支持他的探险生涯。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斯言诚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