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国际媒体发表政治评论的创投家和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世默(Eric X. Li),今天在《华盛顿邮报》发表文章认为,将一切责任归咎于北京方面。抗议运动把矛头错误地指向对北京方面的担忧,由此,“广场统治”的意识形态掩盖了香港问题的真正根源和出路。
李世默在文章中指出,”占中运动“实际上“占中”属于全球性“广场统治” (Maidancracy,maidan即臭名昭著的基辅独立广场,乌克兰革命诞生地)运动的一部分。如果任由其发展,香港不会有好结果。
他指出许多媒体鼓吹的“占中”叙事话语是,香港人对生活不满,因此要争取民主、反对暴政。这种说法是错的。真相是一小撮激进——有些甚至只是天真——的意识形态狂热分子将合理的民众实际诉求改头换面,冒称争取香港的自主性地位。
他认为,香港运动领头人传达的信息并不合理。因为他们所想像的香港民主目标和手段都是错的。事实上,当下香港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参与度。 1997年以前,香港长达155年时间都是英国殖民地。 28任港督都是由伦敦方面钦点,根本不考虑香港的意见。末任港督彭定康现在自诩为民主旗手,实乃彻头彻尾的虚伪之士。
李世默回顾历史指出,中国恢复行使主权以后,香港才具备公众参与政治治理的框架。如今,半数立法会议员由民众直选,另一半则是所谓“功能界别”。 1200名香港人组成的委员会从香港居民当中选出特首。北京方面还制定了2017年特首普选的方案,候选人由提名委员会推举——后者皆由香港居民组成。当下动乱的近因是抗议者要求公众直接推举候选人。
他认为,外因也很重要:社会上的不满情绪为“占中”提供了土壤,而其根源和臆想的北京“律令”毫无干系。香港正在经历经济衰退和艰难的社会转型期。随着内地市场经济开放度提高,香港基本丧失中国唯一口岸的地位。曾经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香港制造业全都转移至劳动力更加便宜的地区。全球化进程和中国经济崛起提升了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但经济上的好处大多流向了地产商、金融中间商和资本操纵者。收入中位数增长停滞甚至开始下降,而生活成本,尤其是住房成本,却逐年上涨。香港贫富差距之大,位居世界前列。
他说,组织者呼吁发动“占中”已经一年之久。上述香港大学民调机构自2013年4月以来针对“占中”已经做过5次民意测验,几乎每次民调都有逾半数受访者明确反对“占中” (只有一次例外),而支持“占中”的比例只有个位数。
他强调指出,这对任何一个政府来说都是极大挑战。雪上加霜的是,有人煞有介事地将一切责任归咎于北京方面。抗议运动把矛头错误地指向对北京方面的担忧,由此,“广场统治”的意识形态掩盖了香港问题的真正根源和出路。
不过他认为,香港与埃及、乌克兰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香港经济发展还算繁荣。法治并未中断。资源丰富,足以解决结构性问题。大部分香港都希望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沉溺于意识形态之争。最重要的是,香港还是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中国的一部分。正如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在《卫报》撰文:大陆是香港的未来而非敌人。
文章的最后,他警告,香港当下局势容不得半点松懈。如果任何一方误致局势升级,都会产生不幸后果。 “广场统治”每走一步都会是毁灭性的。当地社会条件本不至于招致如此灾难。香港需要做事者,而非革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