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南方周末《高考结束之后,全然不同的你》

  此刻,你的笔已搁下,卷子已被密封,高考结束了。估分,填志愿,你和你的父母,已在谋划未来。倚靠在余温尚存的过往,朝向一个涵义无尽的未来,这便是时间本身,这便是你——九百多万高中毕业生的现在。
  过去与未来,在此刻汇聚。黑洞一样的三天结束了,它吸纳了你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一个浓墨重彩的惊叹号,陡现在你的人生。很多人撕掉曾反复诵读、练习的课本,仿佛那些方块字、方程式与英文字母就是这些年重压的罪魁祸首。或许,你不用这么极端,只需默默把它们打包,封存于储藏室,同时也封存于自己的记忆。
  是的,终于要告别了。告别枯燥至极的死记硬背,告别一切围绕高考成绩的工具性存在,回到事物本身。告别教材设定的标准答案,各种意义就会像泉水涌出。世界从来都向各个方向绽放。你的花样年华,不再窄化得只剩一种目的,限定于一个方向。此后,方块字将自己说话,恢复汉语的巨大魅力;方程式将以更简洁深邃的方式,吐露宇宙的奥秘;而透过那些英文字母,你将遇到另一些伟大的人,伟大的作品,伟大的心灵。
  此刻,你可以静静地坐一会,把这三天,这一年,这十二年,快速地在脑海里过一遍,然后睁眼,你或会发现一个迥然不同的时空,迥然不同的自己。许多原本封闭的可能性,已在你面前敞开。此刻,你可以打开你的每一个毛孔,去自由感受,窗外昨日之花,定能呈现别种风情。
  此刻,你也许需要一场旅行。不一定要走太远,买一张火车票,农村的孩子到父母工作的城市,城里的孩子到乡下的亲朋好友家里。既是散心,舒张这十二年来的沉闷,也让城与乡的巨大差异,洗刷掉你对日常生活的习焉不察,重新激活你内心的好奇与疑问。
  在城市与乡村的相遇处,你不妨亲眼看看只在新闻里见过的“强制拆迁”。或者,去和街边的乞丐,或孩子被拐的痛苦父母,甚至药家鑫的爸爸,好好谈谈。生活有比高考更残酷的一面。
  此刻,你还可以去“偶遇”在小学推动免费午餐的志愿者们。在某个乡村人家,你会见到城里的爱书人为乡亲们义务设立的乡村图书馆。这些,会让你相信善良灭不掉,良知踩不死,正义永远存在,即便有时会黯淡。
  贫富差别巨大,恶行与善心参差共存,这便是你我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这些善心与恶意,已经渗入每一张餐桌,每一处居所,每一份工作。也渗入了高考与高考考生的录取。从书本走向社会,从记诵教条走向活色生香的现实,你不妨多问几次:这个时代究竟在发生什么?为什么?根源在哪里?如果你追寻到人性善恶,何妨反躬自省,看看自己的内心?
  多问为什么,这便是人格独立的起点与途径。你不仅长大成人,也渐渐成长为一个公民。尽管,你未必要像深圳的高二学生刘若曦那样宣布参加人大代表竞选。成熟不仅意味着十八岁出门远行,更需要你对这复杂的世界有独立的判断,学会区分对与错,善与恶。报上说的,电视里讲的,文件与书本里写的,未必便是真实,倒很可能蔽于一曲,甚或故意扭曲。想清其中的道理后,你才会有真正的坚持,朝自己那些美好的梦想,发足,狂奔。
  这一切,只能起源于你追求自由与真相的天性,以及灵魂深处冒出的疑惑。疑惑如刀,剃掉附着于你却并不真属于你的一切说教与目标。生命最真切的意义,便深存于这起疑与上下求索的过程之中。
  这才是大学生活的真正前传。大学之大,不仅在有大师,更在于有善于怀疑、质疑的学生。共三光而永光,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的独立人格,奠基于自由思想之中,奠基于对一切不合理的现实,和一切现有主义与理论的再质疑与重新定位之中。十二载基础教育,固然教会你很多知识,但也有不少错谬百出的教条已自觉不自觉地植入,你需要震一震灵魂,一激灵,将其抖落于地。有些价值,东方西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更大更深沉的生活,不一定只在象牙塔里,也在柴米油盐与衣食住行之中。无论你被哪个大学录取,或就此走入“社会”,除了思想独立,你还要学会职业独立。学好专业,参加各种与你性情相投的社会团体与活动,与人交接,学会处事,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改善他人处境,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基本功课。自然,你很可能还会或已经遇到一双温暖的手,一个爱你的人,你们可以手牵手,走在大路上。爱情永远是人生长程中最美好的事情之一,是你生命之树开出的美丽花朵。
  此刻,时间在这里打了一个结。此刻,有一个全然不同的你。祝福每一个朋友,祝愿你们获得新生,并有一个美好前程。
我记得我当年高考完的第一感受是终于解放了,觉得无论考得怎样都算了,就像马上好好睡上一个没人打扰的觉。
当年考完时感觉好失落啊,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写的很好,但是大多数的人大概都只想着狂欢,能静思过往的,很少
新闻叙事模式的简单化形成的逻辑是:非黑即白,非善即恶,底层就代表着正义,弱者就代表着道德优势,权力就是恶的,体制就是罪恶的代名词。
考完一个月后才有一种原来我考完的感觉,那是别提有多失落了。
那年考完后觉得挺空虚,理了理书,和朋友出去走了走~
感觉是件很早就该完成的事情终于完成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