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是“有房子才能成家”还是“房子不一定是家”?

   关于“房子不一定是家”展开的一场辩论     

    “房子不一定是家”——这概念其实很早就一直存在,但现代人就是那么矛盾,总觉得“房子”比“家”更重要。因为大家在还没有达到成家的阶段,就觉得必须先要拥有一间房子,并且告诉自己,毕生必须劳尽心机为她付出一切;现在就是有很多大学都还没毕业的年轻人也会觉得,未来的人生就是为房贷打工。
    房子不一定是家 。
    怎么人们都觉得“房子”比“家”重要?
    这是为什么呢?大家的想法是什么?
   

    这是我在网易社区里看到的一个帖子,给我触动很大,近期身边的不少朋友都在因为房子的事情烦恼甚至是争吵。有一对年轻情侣,两个人都是我的高中同学、大学同学,他们俩已经相恋八年了,虽然有时候会争吵,但一直没有说过分手,但昨天情人节的时候A(女)哭着说他们分手了。原因就是A是家里的独生女,家里要求男方B家里拿一部分钱出来买房,婚房双方平摊,但B的老家在农村,也不是家里独生子,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只有B自己工作一年来存下的一万多 ,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就这样,吵架了,双方都委屈,都不愿意让步,最后把“分手”说出了口。
       也许这不是什么稀奇事,大家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一方面感情很重要,另一方面生活不是风花雪月。春晚小品《新房》的台词“你去找个不要房的丈母娘”之所以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是因为它本就是来自社会底层的声音。
       你正在为房子烦恼吗?对大家来说,是“有房子才能成家”还是“房子不一定是家”?是“房子”重要还是“家”(有情人)重要?你能够接受没有房子的婚姻吗?你是“房奴”吗?或是你的身边有老人为了子女的婚姻让出房子 ,自己外出租房子住的吗?
       我是《荆门周刊》的记者付凤玲,希望大家踊跃参加我们的讨论,精彩言论将会直接刊登到我们的报纸上!
       欢迎大家直接通过QQ53505129联系我,也可以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下来发到邮箱里。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荆门周刊》!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2011年2月15日
房子不仅有心理意义还有现实意义。租房子住三天两头搬?不断涨房租到租都租不起?不过装修不敢改建什么都不敢?一直凑合?老了怎么办?老百姓,首先要衣食住行,希望有地方住,希望这世界上有个地方有个空间是属于你的,不行吗?再说,房子也是一种投资,谁也不能保证一直不出事,有个房子,也就是说有一笔固定资产个,有底气。
1

评分人数

    • daaaa: 精品文章鲜花 + 2
有房子的话会让人有安全感连带产生幸福感~
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难道能一辈子不买房子吗
房子是不一定是家,但是没有房子是绝对没有家的
家是一个固定的给你温暖的地方,连基本的都没搞定还能说什么呢
讲句实话谁都希望有个家。房子是最基础的,一直租房子就有点感觉漂泊不定没有安全感。
物质是感情的基础,所谓饱暖才能思淫欲啊。在这个快餐时代,感情实在不是维系一个家最主要的纽带,因为诱惑太多,因为社会价值观的扭曲,社会道德标准的一降再降,感情和物质在现在社会的天平上早就无法平衡。
挂印封金,扬长而去……
房子不一定是家,但是没有房子的家不是家
現實如此,人總是在變
身邊的關係是我們總也捨弃不了的
理想主義貌似不可取
不過俺還是堅持,房子不定是家
家也不定要房子
虽然后面一句很感性- -
但是我们要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所以,现代社会,只有物质条件充足了,才能长久的谈感情
住在租来的房子里很难让人产生家的感觉。很难想象结婚后没房子,居无定所的日子。
毕竟结婚后要考虑很多东西,比如生小孩什么的。想到以后要是有小孩,让他住在租房里,还可能要常常搬家,想想就心酸。。难道到那个时候再念两句有情饮水饱安慰一下自己?
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两个人一起共同生活,操心柴米油盐,就组成一个家。至于买房,不仅国内刚工作的年轻人买不起,国外刚工作的人也是要攒几年首付的。
房子不一定是家,但是没有房子的家不是家
麵包比愛情重要囉!房子比較現實
沒有房子的婚姻感覺沒有安全感
【積分銳減,努力搬文中】
妳並沒有離開我,是搬到天堂生活
对于男人来说,当然希望房子不一定是家这种想法,少给自已压力,又挽留了爱的女人.对于女人来说,连基本的保障都没有,何以家为?还不如一直恋爱的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