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为什么要用明制冠礼呢???冠礼不是周制的吗???


     自周天子建立礼乐制度,冠礼一直存在于汉族礼仪传承之中。
     在南北朝到隋唐初期,因华夏沉沦于乱世,冠礼一度废而不行。柳宗元在答韦中立的书信中说,“冠礼,数百年来人不复行”,因此大唐复兴冠礼:“品官冠礼悉仿士礼而增益,至于冠制,则一品至五品,三加一律用冕。六品而下,三加用爵弁。
     到了宋代,一些士大夫痛感佛教文化是对大众层面的强烈冲击,造成固有文化的迅速流失,主张要在全社会推行冠、婚、丧、祭等礼仪,以此弘扬儒家文化传统。司马光曾痛心疾首地说:“冠礼之废久矣。近世以来,人情尤为轻薄,生子犹饮乳。巳加巾帽,有官者或为之制公服而弄之。过十岁犹总角者盖鲜矣。彼责以四者之行,岂能知之?故往往自幼至长,愚呆如一,由不知成人之道故也。所以,司马光在他的《书仪》中,制订了冠礼的仪式,规定:男子年十二至二十岁,只要父母没有期以上之丧,就可以行冠礼。为了顺应时变,司马光将《仪礼》的《士冠礼》加以简化,使之易于为大众掌握。此外,还根据当时的生活习俗,将三加之冠作了变通: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
    明上承唐宋,《朱子家礼》沿用了司马光《书仪》的主要仪节,但将冠年规定为男子年十五至二十,并从学识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我理解这是为了让冠者有更深刻的人生体验,毕竟人太小时,不甚懂其意义。

    现在以明制作为冠礼的内容复兴,是因为离现世最近,其礼乐制度完备。而周制去之太远,很多内容已不可考。
要完成这个本身房子都要基调是古典的,要不然的话还没发安置
http://wd.koudai.com/s/252203806
这家人好有心,东西也都好齐全
80 字节以内
不支持自定义 Discuz! 代码
挺有趣的,可惜现在这些风俗啊之类的都没了
。。Ilyalongtempsquejet'aime
有没有给女儿的及笄礼呢?
孩子能这么听话的接受,本身家庭教育就很好吧,不然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根本不可能接受这么繁琐的礼仪
本帖最后由 bty 于 2011-12-20 03:27 编辑

可惜那张古琴没有合适的琴案。突然觉得那么多的古装电视,都没有真正容纳了中国传统的礼仪,如若加入一些中国的严谨的传统礼仪色彩,应该很不错。直至今日,我们都不知道男子加冠,女子加笄是个什么意思。现在的古装剧越来越搞怪,都感受不到华夏文化,没有内涵,可惜泱泱大国的五千文化
很有纪念意义,不过现在的家里装饰相配的不多啊。
1、大气三国,女主争霸,广聚悍将名士,强推《凤穿残汉》

2、我在地狱里仰望天堂。。。虽坑仍推,最震撼网游文——《有阳光的世界》
感觉挺特别的,就是现在没有这么做。
我们在不断的痛斥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偷我们的文化的同时应该更注重我们文化中的精华传承问题,现代社会有几个为孩子做这些的,而且有几个年轻人接受这些的,就像这种仪式很有意义,让人们重申爱家爱国这些基本的文化传统,把这种基本的要求上升到礼仪记忆深刻啊,现代不是有许多小学在入学时拜孔子吗,其实即使是作秀也值得推广,孔教可以让国人更注重团结,礼义廉耻这种基本的道德,现代人有很多都做不到啊!
我觉得挺不错的,给孩子一个成人仪式,很有必要哈
真有趣。
不知道有沒有女孩子的?
家里装修的很古香古色,就是窗帘好像不太搭
我一方面羡慕嫉妒恨这家人的房子跟花园还有服装一边看热闹,直到最后那句........将传承华夏文明于后世.......这句瞬间秒杀我了。。。。
签名被屏蔽
无论怎么说,起码这对父母为儿子付了极大的心思,我很羡慕。
我时常觉得自己的成长路上缺少了这重要一笔,小学、初中、高中考试后的猝然分手,懵懵懂懂地乱闯乱蹦,总比别人慢了一步。当读初三时,被人问我是否是初一生;高三时,他们会说这是初三生;大学时,他们又以为我是高中生。然后,大学毕业了,当我对人生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当我还在对着大学的影子留恋徘徊、不知所措的时候,已经怀着忐忑的心情与大家一起走向陌生的成人社会。
我时常会希望有这么一个长辈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与我一同分析成长的方向与目标。我是一个很胆小的人,无论以任何的方式,只希望有这么一个人曾经在我背后推了一把。(,嗯~~在这里说了一堆酸话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