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8# lokayzz
聂卫平 的 围棋人生。
回复 7# 阿树

没错,上帝开了一扇门,必定会关上一扇窗【等等,好像有什么不对】
回复 6# zhoujin
我觉得按照自述不看真人的话……他和维尼才是真爱啊~~【可惜看了真人就_(:з」∠)_】
怎么一会刘卫平,一会又是聂卫平了?
这个书叫什么名字啊~?
太聪明的话,活着如果其他方面不糊涂点,就会很累
1

评分人数

早安!三国打工人  、寒门之士(科举)、剑阁闻铃、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回涯
认识一个很……特别的朋友,对下棋很热衷,特别是围棋,他说过:如果他女朋友连围棋都不懂的话怎么能懂他怎么能有共同语言!


我内心OS:这么说腐女只能找腐男吗?!难怪这么多同好都单着啊!

猫猫你说的聂某估计没找到同道中人吧。其实我觉得这类人心思比较重,活得挺累的,他们没什么精力去经营一段感情、婚姻……
1

评分人数

    • baby123: 精华帖沙发奖励金钱 + 25 鲜花 + 10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本帖最后由 黑猫一只 于 2013-11-21 11:43 编辑

聂卫平祖籍河北深县,父亲聂春荣退休前任国家科委书记,母亲吴贵娥是湖北黄梅人,退休前任一机部四局局长。
聂卫平的父亲聂春荣,是中国机电专家和情报学家,也是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创始人之一,文革初也被打成了“黑帮”。
聂卫平是跟着父亲学下围棋的,用聂母的话说,聂家四个孩子都是围棋迷,聂卫平是老三,小时候他们姐弟们什么玩具都没有,只有两副围棋。聂母还说,小时候聂卫平的父亲围棋段位最高,后来儿子就超过老爸了。
所以说,这其实也是拼爹呢= =随随便便可以跟陈毅老总下棋什么的,弟弟下棋下的好八岁就上报纸什么的,爹给力是第一位呀。
当然后天聂卫平自己有实力有毅力才是关键。不然同时代比他好的人那么多,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他一个。
签名被屏蔽
北京棋社还有个很有名的人物——宫安慧老太太,她曾是伪满总理的太太,当时已经六七十岁了,给棋社当会计,每月挣三十几块钱。宫老太太对我特别关心,经常叫我到她那小屋,给我开点小灶,吃点好吃的东西。当时在棋社学棋的孩子很多,有高旭光、吴玉林、谭炎午、程晓流、金同实……还有我弟弟继波,可她只叫我一个人去。
    她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我当时不知道,后来听吴玉林讲,她认为在这些孩子中只有我能下出来,将来会非常有名。她还把她年轻时的照片拿出来给我看,都是泳装,漂亮极了。我那时对男女的事还不懂,但女人的漂亮我还是能感觉到的,我都想不出来这个老太太当年会那么漂亮,可以说是国色天香。大概我当时也土,没见过什么漂亮的女人,可是过了三十多年,回忆起来还是觉得她真是漂亮。
签名被屏蔽
北京棋社在西单帘子胡同里,据说原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府邸,环境非常幽雅,是个下棋的好地方。棋社下面有两个下棋的场所,一个是普及室,也就是群众活动室,这是谁都可以来的,在此下棋的人水平自然不高,环境也嘈杂。另一个就是研究室,这里比较安静,是高手们对弈和探讨棋艺的地方,等闲之辈是不允许进去的。

    我当然不承认自己是“等闲之辈”,仗着关系熟,经常溜进去看棋。对此别的人碍着过老的面子都睁只眼闭只眼,唯独崔老不肯通融,只要被他看见,就非把我赶出去不可:“什么臭棋也到这儿来?出去,出去,这儿不是你来的地方!”

那时我对崔老又恨又怕,每次被他赶出研究室,总要暗地咬牙发狠:哼!有什么了不起?早晚让你尝尝我的厉害!我下决心,第一个要赢的就是崔老。实际上崔老并不是对我有什么恶感,也不是单单对我这样,像吴玉林、谭炎午、程晓流统统被他轰赶过。他很讲究“棋份儿”,而且脾气很固执,凡是他认为不够“份儿”的,都不准进入研究室,其中自然也包括我这无名小辈。
签名被屏蔽
本帖最后由 黑猫一只 于 2013-11-21 04:30 编辑

后面三次险情有点扯= =
不过这本书写的不错。
话说我在网上找不到全本下载,只能去买一本了。
节选一点吧。
我觉得虽然这人在婚姻方面挺渣的,但是在围棋上超厉害T T
=================
初露锋芒

    1962年时,张福田先生还让我十七个子,到了1965年,我已能执黑与过老一争高低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参加了几次正式比赛,并取得了不坏的成绩,其中最佳一次是1965年在成都获得了“全国十单位围棋邀请赛”儿童组冠军,这可以说是我初露锋芒。由于这一战绩,我有幸参加了北京棋社为选拔参加全国比赛棋手的集训。
    这里我要谈一下弟弟继波的事。
    当时北京棋下得比较好的孩子除了我和继波外,还有高旭光,他比我小三岁,很有棋才。他从小颈椎有病,总歪着脖子,摆出一副思考的样子。他当时的水平不如我和继波,可他爸爸是北京棋社的负责人。在选拔参加成都比赛的小选手时,如果按照实际水平,应该是我和继波人选。可是高旭光的父亲以兄弟俩都去不合适为由,把继波刷了下来,而让高旭光去了。这件事对继波刺激很大,他发誓再也不下棋了。果然,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摸过围棋。

    也许因为当初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是继波的手下败将,所以后来围棋界有人认为,如果继波继续下棋,肯定会成为中国的又一位一流棋手,并且很可能超过我。对这种说法我不以为然。虽然继波思路敏捷,反应很快,确实比我更具有下棋的才华,但是他只能赢不能输,输了棋就兴趣索然,拂袖而去,经不起挫折,这种性格上的弱点决定他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棋手。而我则是越输越要下,拼命争取“翻本”。正是这两种对待失败的态度,决定了后来我们终于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成都事件”只是个“导火索”而已,即使没有这件事,他早晚也会放弃围棋的。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在一般业余爱好者的心目中,专业棋手的生活又轻松又惬意,摇把扇子,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这实在是一个误解,实际上和其他职业相比,下棋也许要苦得多。

    一位想上进的棋手平时的训练是艰苦的,不仅要绞尽脑汁去打谱研究,而且还要费尽心思去解各种死活题,常常在棋桌旁一坐就是一整天。可以说这种训练的单调和枯燥是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然而,就算是始终如一地这样做了,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效却是个未知数,由于各人的“悟性”不同,成效的显示就有快慢之分,甚至有的人一生不见成效。正因为如此,专业棋手的内心深处时时刻刻都在担心着自己是否能有进步,是否会被同行们抛在后面。这种无形的压力是专业棋手所必须承担的,虽然它使许多棋手吃不香、睡不着。如果某位棋手突然之间没有了这种压力,也许就意味着他的围棋生命结束了。
1

评分人数

    • baby123: 精华帖奖励金钱 + 50 鲜花 + 20
签名被屏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