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指出,近十年来黑帮犯罪愈演愈烈,表面上看是黑帮老大和保护伞十恶不赦,但究其根本是整个社会病了。
1949中共建政后,旧中国的黑帮逐渐消失,却在改革开放后死灰复燃,并在最近十年愈演愈烈。上世纪90年代,黑帮主要还是砍手、砍脚这些直接的暴力犯罪,可到了2000年以后,黑帮正向公司化、企业化转变,以暴力为投资获取原始积累,然后向经济和政治领域渗透。
报道引述学者观点说,2000年和2006年,中国掀起两轮打黑专项斗争,但却“越打越黑”,主要原因是黑恶势力“保护伞”在不断壮大。在社会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一方面支配应由市场支配的资源,导致寻租空间加大,一方面又在监管层面严重缺位,黑社会的卷入也就成为必然。中国打黑除恶注定要打持久战。
在第一轮打黑中,沈阳市人大代表、沈阳嘉阳集团董事长刘涌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等多项罪名,终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尽管刘涌购买了大量枪支弹药和藏刀,先后酿成血案30多起,但还是一路绿灯地迅速暴力致富,成为“著名私营企业家”。刘涌的保护伞包括:沈阳市副市长马向东、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焦玫瑰、沈阳市和平区劳动局副局长高明贤等等。
在这次重庆打黑风暴中,已经查出200多个司法干部深陷涉黑案件,其中有10多个厅级、副厅级官员。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邱格屏认为,“这并不是个别官员思想素质差导致的结果,也不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升级的表现,而是腐败转型的又一标志。它预示着反腐道路将更艰难。”
如果不是政府披露打黑战果,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知道中国黑社会的真面目,中国人对于黑社会的记忆,大多来自香港电影里的古惑仔形象,或是民国时期上海的青红帮。1949年后,国家对社会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经济关系简单,社会结构单一,黑社会并没有太多生存的土壤。
但1978年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黑社会便随之相伴而生。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康树华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组织犯罪已经扩展到中国大陆的每个省。在一些省,有组织犯罪已经吞没了所有的城市以及乡村的市镇。”
长期研究中国有组织犯罪的纽约城市大学政治系教授夏明认为,在转轨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依然在一定程度上行使着本应由市场行使的职能:对土地、能源等物资的支配权,对项目、执照的审批权,优惠政策的倾斜实施权等等,这些使得“经济寻租”大量存在并异常活跃。
“往往权力插足的地方就可以给地方经济带来活力,这就成为包括黑社会在内的各种利益团体想方设法接近政府权力、渗透政府权力的动力,从而推动了钱权勾结、官黑勾结局面的产生。”夏明说。
夏明认为黑恶实力壮大也是官方政策的失误,例如在贷款分配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比较偏爱,而对私有企业贷款不足,在社会福利领域,农村缺乏社会福利,而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覆盖面非常薄弱。“大规模的底层社会非常容易成为犯罪的受害阶层,同时也极容易受到有组织犯罪的诱惑,欲将之作为社会爬升的阶梯。”
报道引述海外政情分析人士说,黑社会对于中国的挑战,绝非仅仅体现在社会治安领域。如何防止弱势群体被迫转向黑恶势力求取生存,这涉及财富分配、贫富差距悬殊的深层社会课题;如何避免黑社会与商业力量结合,涉及如何完善经商环境和法制。最为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官黑勾结、黑白合污、政府要员成为黑社会的保护伞甚至代理人,最终失去人民的信任,则攸关中国当局打击腐败的根本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