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游戏的功用

苏珊林(Susan Linn)的职业生涯颇不寻常。她曾从大学退学,加入马戏团,成为布袋玩偶戏演员,后来她又重返大学读了教育博士。现在的工作是去医院和其他场所为孩子进行“游戏治疗”:即,用玩偶和腹语术和孩子一起游戏,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比如疾病、家人的死亡、自己曾受的虐待等。基于她的学习和工作经验,林出版了《为假装辩护:从商业化世界中拯救游戏》(The Case for Make Believe:Saving Play in a Commercialized World)。

林的中心论点是:现代商业社会用各种高科技的玩具取代儿童传统的捉迷藏、讲故事、“过家家”等游戏,其实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书中说到,美国每年花费170亿美元以上兜售儿童玩具、电脑游戏、和号称“益智”的录像带,最近甚至有父母把手机用作“拨浪鼓”哄孩子的。但“教育录像带”的效用无可考证;倒有研究证明,三岁以下的儿童电视看得越多,他们六岁以后的数学和阅读考试成绩越低,智商测验成绩越差,越有可能在学校欺负弱小。而且,学龄前儿童每天多看一小时电视,他们患肥胖症的几率就提高6%。

为什么现代儿童的游戏用品对他们有这么坏的影响呢?林认为,孩子被动地看电视、电脑屏幕时,不但不用肢体和感官探索世界,而且很少发挥想象力,日后多半只能模仿看到的行为。再加上如今玩具市场管理不善,暴力影象充斥,儿童难免“近墨者黑”。孩子一有躁动,家长就要动用电动影象安慰,也不利于培养他们自主独立、自我娱乐的能力,容易养成他们做事不专心的坏习惯。而且,现代玩具看来科技尖端、时髦光鲜,实际上除了压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还常鼓吹消费主义、散播关于种族和性别的有害偏见。

更重要的是,林相信孩子也能感受激烈的情感。大人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隐瞒残酷的真相,往往适得其反,反倒让孩子感到焦虑不安;他们压抑情绪之余,甚至会产生暴力倾向或者患上忧郁症。游戏如此重要,正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找到表达、宣泄自己负面情绪的渠道,从而表现、面对真实的自己,养成健全的人格。

比如,有个女孩的母亲怀孕了,当父母告诉她要添个小妹妹时,她的第一个反应是把自己的玩偶扔到墙上,回答说“没有妹妹了”。家长可能对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强烈情感和暴力动作感到不安,但林相信,他们一旦通过游戏释放出这些情绪,感到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面对外部世界,就会变得安心、宁静。要知道,学龄前儿童总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相信任何事,无论好坏,都是自己引起的。因此生活中一旦风波乍起,他们也特别容易感到焦灼、愧疚。大人应该提供的,就是一个“拥抱的空间”,既不要太过亲密,让他们透不过气来,也不要过分冷落,对他们漠不关心。

林提倡的“假装”其实就是通过游戏“有创意地生活”。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通过讲故事、演戏等方式管理自己最深层的恐惧和幻想。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宪章》中规定游戏是儿童最基本的权益之一。成年人也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各种能力: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找到办法,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形中探索可能性,反思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思索自己的经历并因此不断成长。一句话,游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并创造生活的意义。有了游戏,我们才能永葆对于世界和人生的好奇、惊叹之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