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影视剧中让人抓狂的狗血情节 纯爷们从不直面爆炸

狗血桥段就是大家桌上的家常菜,手中的爆米花,无论电影剧本写得再怎么精妙,导演技巧再怎么鬼斧神工,那些熟到烂眼的情节还是会从胶片中不断涌现,搞得狗血四溅、哀鸿遍野。


不过,哪里有“狗血”哪里就有吐槽!以下二十五个狗血桥段,在无数的俗套情节中只能算“沧海一粟”,希望藉此与影迷共勉。你会发现诸多眼熟到不行的桥段,要想起它出现在哪部具体的电影里,还真是不容易,因为太熟,也就不会太过在意,正因为不被关注,这些狗血才能周而复始地上演,让你一边腻到作呕,一边悄悄遗忘。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一:打不死的男主角


甭管练没练过,有几层功力,电影中的男主角都是煮不透、捶不烂的“铜豌豆”。每每看他们或身中数枪,或被砍数刀,或多次被甩出几仗远还重重摔在某个硬物上,甚至身体内部开始发出令人心惊肉跳的骨头断裂的声音,那也请不用担心,因为他们绝对死不了!在接下来的镜头里,人们将会看到壮汉、或者不那么壮的汉子又在夕阳下、夜幕下、众目睽睽之下、情人热泪盈眶的眼神中重新站起来了!


此时此刻,他们都被圣斗士星矢灵魂附体,血也不流了,伤也不痛了,骨头也瞬间自动接好了,于是开始绝地反击,将对手收拾得服服帖帖。所以,在看到动作片主角被人打到狗吃屎的时候,请勿惊慌,他们往往有秘密法宝,好比《刺客联盟》里的男主角,每次弄一身伤回来就往药水池里一泡,出来时就又变得光鲜亮丽又可爱了。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二:纯爷们从不看爆炸场面


《纯爷们从不看爆炸场面》的恶搞MV绝对能成为影迷心中的“圣经”之一,它如此真实而准确地调侃了狗血桥段是怎样涮我们的大脑,让所有不合逻辑的事情都用“酷”和“牛逼”来掩盖真相。所以且看片中的冷面硬汉们,在爆炸面前从不会回头,他们制造火爆气氛,然后摆一脸面瘫式的冷艳表情离开现场。无论是威尔·史密斯、丹泽尔·华盛顿、布鲁斯·威利斯,还是穿着护士服化着小丑妆的希斯·莱杰,他们永远昂首向前,仿佛 “金刚护体”,既不会被爆炸气流冲倒,也不会被爆炸声震破耳膜,更不会让背后飞起的碎片击中。面对爆炸,他们如此勇敢,如此绝然,步履坚定,且永不回头!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三:是吸血鬼就得和凡人少女相爱


自打《吸血僵尸惊情四百年》里的加里·奥德曼用痴情打动了无数人之后,吸血鬼就必须英俊起来,他们神秘而漂亮,皮肤苍白、气质高贵,笑容蛊惑,而且长生不老。久而久之,女人心中便有了新的“白马王子”标准,那就是对方必须是吸血鬼。于是乎,无论卖座电影,还是热播美剧,吸血鬼与人类女孩都爱到惊天动地,倘若再加个把狼人凑个热闹,就连“三角恋”的问题也一同解决了。


那些吸血鬼帅哥们,一面对可作为食物的女孩呵护有加,一面对他的敌人们露出獠牙,危险而刺激,荒唐而俗套,可就是受欢迎。无数少女好像都洗干净脖子等着被她们的“梦中情人”咬上一口,然后就可以 “白头偕老”了。所以,当你在观赏电影或者肥皂剧的时候,只要发现模样俊美的男性吸血鬼,请莫再惊慌,因为他必定在拥有妖怪身份的同时还是个情种,可放心 大胆地与之搭讪、调情,甚至“上床”。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四:泼酒是女人对男人最好的惩罚


《黑道家族》里的黑帮大佬带他老婆去高级餐厅吃饭,中途他一脸严肃地说:“亲爱的,我有件事情想找您谈谈。”然后老婆就把酒杯往自己那边挪了挪,他问她干啥,她回答:“好在你提出离婚的时候拿起来泼你。”无数电影还是肥皂剧里,女人和男人都爱在餐馆或者咖啡店这类贩售酒水的地方吵架,好像是专门方便女人拿起手边的饮料往男人脸上泼似的,随后她就可以潇洒离开。而且多数情况下,那女人必定是穿着紧身裙和高跟鞋,好让走路姿势看上去更迷人一些。似乎所有电影人都深信,大厅广众之下泼男人一脸是对其最好的惩罚,否则就好像这戏就没法儿往下演。所以每次看到片子里 那些蠢脸男人紧张兮兮地约女人到餐馆说什么不太好的事儿,基本上就是自已找泼。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五:所有男造型师都是娘娘腔


当一部很潮的,关于引导观众如何追赶流行的电影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十有八九你就会见识到打扮花俏,扭着屁股,说话嗲声嗲气,又对诸事都百般挑剔的男性造型师或服装设计师。就好像所有热衷于穿着打扮,并以此为业的男人都是从GAY圈里找来的,他们必须娘炮,必须随时随地挑剔女主角的服装和化妆,必须翘着兰花指与人交流,且言辞犀利刻薄得像个真正的婊子。无论这些娘炮造型师有多难缠,他们都像是片中的一味调和剂,能给原本沉闷不堪的情节瞬间注入活力。怪不得美国情景喜剧《爱非偶然》里的几个女人,都要靠结识娘炮密友来提升衣着品位,仿佛男造型师不娘就没有灵 感,所有创作才华都将在娘炮中轰轰烈烈地爆发。所以哪怕真不娘,也起码得装娘,否则谁信你是干这一行的呀?!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六:睁眼死才是真的死


多年看肥皂剧的“革命经验”教育我们,那种掉悬崖、掉大海,或者紧闭双眼断气的桥段都乃“狗屁”,一般不消多久,这些人就会“满血复活”,又生龙活虎地在你眼前蹦跶了。所以,千万别信闭眼的都死了,其实睁眼死才是真的死!


在影视剧里确认死亡,除了“死要见尸”之外,就是观察其双眼的状态,最好是“怒目圆瞪”,说明死得很悲愤,也有半睁的,说明死得凄然,但好歹我们心中一块石头也放下了,因为能确认这个角色已正式宣告没命,在此顺便再拎出一个狗血细节,就是接下来总有善心人士(一般都是主角)会上前将死者的双眼合上,然后默默叹一口气。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七:坏人都爱“回光返照”


假如你看到一个大反派被主角“干掉”,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时候,请不要着急,如果没有拍到他真死的表情就很可能还没结束作恶,坏人往往会突然跳起来拿枪或者剑或者刀子再次暗算主角或者主角的情人,这些不是没发生过,不,是发生了太多次了。但凡垂死的坏蛋,时不时的都爱来个“回光返照”,明明看上去像是已经气绝身亡,男女主角也紧紧拥抱欢呼胜利了,可他就是不肯安生,非要挣扎着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把主角干掉。


所谓的“贼心不死”,在反派们“回光返照”的机率上来看,还是很能突显的。尤其编剧也自有其道理,反派的偷袭如不成功,那片子就是大团圆结局的喜剧;如果成功,也就是鱼死网破了,那就是悲剧收尾。估计在电影上映之前,总有个把电影公司在为结局这个问题纠结来纠结去,于是反派们也跟着“回光返照”了一次又一次。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八:反派总爱干掉自己的手下


别怀疑,在电影里头,反派,尤其是当上大佬的反派,为突显其心狠手辣,视人命如草菅,必定会杀掉几个手下 以振威严。手下办事不利,要杀;睡了大佬的女人,要杀;临阵脱逃,要杀;说错话,要杀;说对了话,也要杀;太蠢,要杀;太聪明,更要杀!可见当反派大佬的下属实在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从那些小混混拜字头开始,就等于一条腿踩进了棺材里。而且这些大佬似乎永远不担心没人肯为他做事,总是爱杀几个就几个,反正会有更多不怕死的哭着喊着投靠他门下,这也可能是大佬们不拿手下的命当命看的原因。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九:浴室里总是血淋淋的


自从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为浴室开辟了一道光明之路,这里便不断被用来制造鲜血淋漓的场景。基本上所有分尸或毁尸的地方都要放在浴室,因为那儿便于清洁;女主角自杀的话,浴室就更是不二选的最佳地点,躺在浴室里伸出一条手腕淌血的胳膊就当是对名画《马拉之死》致敬了。除此之外,流产啊,堕胎啦,不在浴缸里进行也是不行的,唯有那血水滔天的“奇观”才能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要想给自己找刺激,去浴室吧!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十:黑帮里总有卧底


“卧底”乃警匪片永远的造戏“法宝”,没了卧底,大概警察和黑帮份子都要无聊许多,尤其在港片里,卧底无处不在,刘伟强一部《无间道》更是将“卧底”精髓发扬光大,于是乎,梁朝伟塑造的苦逼卧底形象被诸多影迷奉为经典。


前不久谢霆锋还因演了个线人——也就是非警察编制的“卧底”而成为金像奖影帝。可见“卧底故事多”,充满悲和怨。有些卧底碰上大佬情深意重,就内心挣扎;还有一些运气差的,遇上精明狡猾的大佬,就得留心自保;总之卧底的任务一样,命运却各有不同。但最后多数都会用哽咽而凌乱的语气对他的黑道弟兄们说道:“对不起,我是卧底!”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十一:恐怖片总爱用“鬼手”吓人


恐怖片里真正恐怖的不是鬼的全貌,而是那一只“销魂夺魄”的鬼手,无论你睡在床上,走在街上,坐在凳上,站在地上,只要音乐突然变得凌厉,紧接着就会有一只苍白的“咸猪手”缓缓伸出。就好像只要鬼手一出,就包你魂飞魄散,完全不必费尽心思去打造恶鬼全貌。不晓得是想像力贫乏,还是导演太有自信,反正鬼手就是揣在他们兜里的“秘密武器”,为电影制造第一声尖叫而布置的“小炸弹”。无论再过多少年,那只“鬼手” 恐怕还会一遍遍向我们召唤,以营造“惊悚”这个要人老命的效果。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十二:凡人被逼立马变“超人”


每次看到电影里与世无争,过着小市民生活的男主角突然陷入某场阴谋,我们就要做好心理准备看他的巨变了。 男主角这时一般就会突然能打、能跑、反应快过CIA特工,脑子还特别灵活,仿佛一下就成了“超人”。他可能一直只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也没犯罪前科和不良嗜好,更没受过专业的打斗和射击训练,无奈造化弄人,有朝一日突然被人或陷害或追杀,同时也就有了“超能力”,躲过重重危机,顺利渡过难关,然后再回复到原来的美好生活之中,就好像那件事从未发生过。


电影人无端地相信,这种“蚂蚁掰倒大象”的烂俗戏码观众是永远看不厌的。所以就连美国总统也不放过,他不仅头脑聪明、能在竞选中胜出,还得肌肉发达四肢有力,能赤手空拳打败恐怖份子!奥巴马大概就是这么消灭本拉登的。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十三:失忆苦主遍地球


失忆恐怕是被编剧导演们最“灵活”运用的桥段,无论是英雄、间谍、凶手、情种,或者恐怖分子,他们都有可能瞬间失忆。假如是爱情文艺片,失忆是煽情道具;是悬疑恐怖片,失忆成为制造惊悚的迷雾;是艺术电影,失忆也可供电影人探讨人生,剖析人性。可见失忆是多么变幻无穷又妙趣横生的“万金油”啊!怪不得那些“失忆分子”在电影里比比皆是,剧本是他们最好的归宿,无数编剧都借着这个由头出色地完成了创作任务,演 员也觉得它充分考验了演技,是个很好的挑战。所以,电影人不能没有“失忆”!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十四:打算好干那“最后一票”的时候,肯定出事


当电影里的某位或者某几位老江湖信誓旦旦地说:“这是我们干的最后一票,之后我想回老家种地去。”然后拿 起背包往外走时,我们都忍不住会提前替他哀悼,因为深知这状况就意味着凶多吉少,估计那哥们儿也不长命了。是的,电影里边的“最后一票”就跟把自己送上绝路一样恐怖,所以千万不能用“做完就金盆洗手”这种台词来给自己送葬。往往是有去无回,徒留遗憾。


无数的经验教训让我们明白,“最后一票”干不得,无论是劫匪最后一次抢银行、杀手做最后一笔买卖,还是警察在退休前执行最后一次任务,基本上都是丧钟响起的前兆,想不得,也说不得呀!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十五:捉奸一般都得在床


突然独身一人走进房间之前,请务必三思,因为你很可能被人敲晕脑袋或看到一对男女在滚床单,然后其中一个男人或者女人跳起来,可怜巴巴地跟你说:“不是你看到的那样的,你听我解释……”没错,大部份电影里的“奸夫淫妇”都是在床上颠鸾倒凤的时刻被发现的,而且大部份里的大部份在偷腥时还不喜欢关门,好像随时欢迎你来参观。这些狗男女运气之差,性情之奔放,真让人叹为观止。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婚前纯爱戏都以撞见两人接吻或拥抱为主,婚后家庭伦理戏则以捉奸在床为导火索展开情节。


不过也有比较“特别”的,比如电影《姐弟恋》里,女主角凯瑟琳·泽塔琼斯则是在派对上拍的录影视频里发现男友和另外一个小妞在厨房角落里嘿咻,这才愤然与之分手。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十六:男女主角总要在一个地方错过好几次才相遇


地铁站和浴室一样出戏,不断有痴男怨女在那里徘徊,然后引发美好邂逅,随之产生一些矛盾,又分手,最后又去地铁站之类的地方乱走,并且因时差巧合错过了很多很多次偶遇,在快要把人急出心脏的时候两人才再次碰头,从此花好月圆。不管你有没有看累,或者再三在心 里嘀咕怎么两人儿既然在寻找彼此,为何不先打个电话发个短信约一约什么的,可游戏还得这么玩下去,男女主角就是阴差阳错给你看,竭力表现所谓兜兜转转、曲曲折折的情路历程。在百般煎熬之后,终于迎头撞上,自以为刻画出了“缘分天定”的美妙形状,同时观众也不由偷偷打起了哈欠。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十七:坏人对好人下杀手总是太慢,导致好人死里逃生


至今为止最不明白的是,几乎所有动作片里,坏蛋杀手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喜欢一枪一个准或进行无情扫射,把配角和群众演员干净利落地了结掉。可轮到男主角被坏人拿枪指着头的时候,麻烦你就姑且坐那儿掐时间好了,因坏人必定会唠唠叨叨一大通,或嘲笑主角,或狂妄 大笑,或慢条斯理,杀人手段惊人的拖沓,直等到男主角恢复元气,瞅准破绽出击,于是峰回路转,反败为胜。所以我们看到好人被坏人用武器制服的时候,如果那好人凑巧又是主角,就千万莫要惊慌,因为坏人立刻就要变成话痨,对取主角性命一事会犹豫再三,甚至还恋恋不舍,这就是为什么詹姆斯·邦德总是活着。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十八:恐怖片里的短命鬼总爱单独呆着


当一部内容关于连环杀手或食人怪兽的恐怖片里,有个配角说:“我出去看看。”或者某个人瑟瑟发抖地缩在角 落里,那么他应该离死不远了。如果说头一个死的人单独行动是因为还没有恐惧的概念,那么后边几个已被接二连三的死亡事件搞得晕头转向的倒霉鬼再出来做“孤胆英雄”,就肯定是“傻缺”行为了。再笨的观众都看得出来那个地方不能去,那条被子不能掀,那扇门千万不能开,他们照样瞪大惊恐的双眼,不该干嘛就偏干嘛,结果自寻死路。大概恐怖片的表现手法,就是要让你在恐惧中瞬间就把智商降零,才会在看完这种片子后仍能大呼过瘾。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十九:诡异的事总发生在电梯里


发明“电梯”这玩意儿的天才,算是顺带救了一大批电影人,这个能上下活动的封闭空间就像“聚宝盆”一般好使,编剧纷纷从这里捞好处。要拍恐怖片,在里边就能撞鬼;拍爱情片,在里边就能调情;拍惊险片,里边就会藏个杀手;拍喜剧片,里边就很可能遇上某个疯疯癫癫的家伙。可见,电梯真乃吓人、吵架、谋杀、偶遇、偷腥,居家旅行之“必备良药”啊。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二十:从电脑里拷贝文件总是够时间


高科技犯罪表现在电影里头,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偷偷在电脑上窃取什么惊天绝密文档,你眼睁睁看着电影屏幕上显示的百分比正以龟速往上升着,而外面那个人已经走出电梯,穿过走廊,拿出卡片或者接收眼球扫描,只要再打开一扇门,就得东窗事发。可不知为什么,那“小偷”总能在千钧一发之际完成任务,抽身走人。时间竟掐得如此之准,让人不服不行。当然,最让人悲愤的是电影还经常用蒙太奇手法涮我们,往往是上一个镜头那 人还在电脑前紧张地将文件复制到U盘里,下个镜头就是其死对头打开门进来,房内却空无一人,原来早就跑掉了!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二十一:生气或难过的时候往往要砸玻璃或墙来自虐


敢打赌,从前电影还没普及的时候,大伙儿生气的时候最多是摔摔东西,或者出来跟人发发牢骚,干上一架,后来我们看了太多电影,经受太多“误导”之后,才懂得发泄愤怒的最佳途径就是“自虐”。你没见电影里无论热血男儿,还是冷面硬汉,都清一色在暴怒的时候会赤手空拳砸碎玻璃么?或者往墙壁上重重一捶,下一秒就给那张扭曲的面孔和破皮流血的手指关节一个大特写。大家由此终于领悟了一个真理,唯有给自己找痛楚,才能同时找到痛快,在玻璃渣和墙壁凹印中找到自我,尽显爷们儿风范!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二十二:好兄弟总爱同一个女人


好兄弟,就意味着要肝胆相照、一同出生入死,感情坚不可摧,所以当他们看中同一个女人的时候,裂缝就产生了,种种恩怨纠葛也开始了,爱情的苦酒也终于要酿成了。虽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可电影里有太多手足都盯上了同一件衣服,导致反目成仇,或者误会连连,总之最后都破坏了兄弟感情。于是,友情面临考验,女人万般纠结,只要一涉及“多角恋”的内容,所有电影便几乎都有了琼瑶代表作《婉君》的影子,手足之间开始互砍、互躲或者互探苦经等等,花样不断翻新,原因却只有一个:他们的口味太单一了。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二十三:定时炸弹必须在启动前几秒才被拆除


自从有了电影,我们才知道原来定时炸弹上布满五颜六色的线,这是犯罪分子给警察找的活儿里头最操蛋的,只要有定时炸弹,你就得老老实实坐那儿“点指兵兵”,纠结于到底要剪红线还是蓝线。大部份“天才”最后也就是眼一闭,瞎剪一根,计时器就停止了走动;还有一 些人则精打细算,反复研究罪犯心理,也顺利完成了任务。然而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排除灾难,这定时器上的数字不会骗人,清一色都是在临近爆炸几秒钟、甚至一秒钟前才化险为夷,随之全场一片欢呼。


怪不得《拆弹部队》这样的电影要得奥斯卡大奖,因为里边把这俗套的毛病彻底给治了,每段拆弹戏都在离爆炸时间一两分钟的时候便宣告放弃,或者就是在充裕的时间内将其拆除。写实就是告诉你合理是怎样的,而大片却只是表达一种迷人的幻境,这一点请务必分清。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二十四:他(她)某天患上了绝症


现实里碰上绝症患者,多数都会感受到对方消沉的意志,可“绝症”在电影中却意味着“永生”。所以无数煽情电影都非得把好好一对小情侣里拎出一个,让他或者她得绝症,仿佛这样,纯爱戏码才能演得下去。所以也不用笑话日剧韩剧里头绝症多,电影也一样要靠这个制造 所谓的“戏剧冲突”,否则这你情我愿的爱情故事如何让人看得下去?总得给他们制造点儿麻烦,不断添堵,赚些眼泪,才能留下深刻印象。可见“绝症”最绝的地方不在于那个症状,而是其背后的悲剧宿命能让故事显得不凡,爱人之间的忠贞也就变得格外珍贵。


所以啊,只要爱情电影还有票房,绝症被“灭绝”的情形就只能出现在科幻片里,否则爱情如何万岁,电影人又该怎样折腾观众的情绪呢?


这是一个通病 影视剧中的25个抓狂狗血情节
 

桥段之二十五:精神分裂症解释一切


自打悬疑片被逼上绝路之后,幸亏大卫·芬奇一部《搏击俱乐部》拯救了这一切!原来悬疑恐怖片还可以这样拍 啊?只要用多人共演一角的套路做成谜面,再安上一个“精神分裂症”的谜底,就可以既无鬼怪,又合乎逻辑,结尾还能把人吓一跳。


所以到了后来,精神分裂症成 为无数悬疑惊悚爱好者看到几乎呕吐的桥段。尽管有《美丽心灵》这样的珠玉在前,可后边一系列的跟风却坏了“精神分裂”的金字招牌。片子里只要看见神出鬼没的神秘人物,最后就得拿“精神分裂”填补情节漏洞,让故事又合理又老套。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被这么一总结,发现真的是这样啊,尤其是那个,反派在干掉正派之前总要废话好多,把能解的迷都解了,然后给主角留出充分的逃生+反击的时间
楼主威武
噗~~

男女主角總要在同個地方錯過好多次
---不這樣這麼表現的出"好事多磨"這四字?

是爺們就不看爆破場景
---因為看了會腿軟,不看可以裝逼

打算好好幹那最後一票時總會出事
---不出事大家就看不到戲了啊

炸彈總在最後幾秒才會被拆開
---不這樣沒有緊張,沒有緊張就沒有票房
(其實我更想問:為什麼警察總在壞人被搞定後才會出現?)

生气或难过的时候往往要砸玻璃或墙来自虐
---這完全是自找苦吃,一定要虐自己才表示心裡有多被虐啊..
相思相見遠,一夢共華年。
每隻汪星人都有颗二货的心……
喵星人是傲娇代表作……这得取决于是M还是S……
男造型师娘娘腔……
看节目里请的造型师虽然不都是娘娘腔,但确实感觉比较娘……
睁眼死才是真的死和坏人总爱回光返照真是太形象了,每次看到人都已经闭眼了,结果一会眼又睁开了,还要留几句遗言神马的,坏人明明都已经在炸弹中或是葬身火海中,结果不一会换了装束又走了出来,而且比以前更厉害。
真是太形象了
晋江坑深,常备工具有躺椅,扇子,茶水,点心,瓜子,驱蚊水。外加一板砖。
起点水大,自荐武器为滑浪板,指南针,救生圈,游泳衣,潜水艇。
看到古装片里人说金盆洗手的一定就快死翘翘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子若不从打晕拖走
我也很纳闷,最近在看天桥风云,里面的男造型师感觉都娘西西的
纠结的一个月
樓主真是研究透透~
桥段之二:纯爷们从不看爆炸场面
看着画面,配着解说,很有喜感。
还真的挺形象
总结的太经典了,没有这些场面电影就拍不成了
好兄弟总看上同一个女人,不“臭味相投”怎么能成为知己呢?
男人之美,在于说谎说的白日见鬼.
女人之美,在于愚蠢蠢的无怨无悔.
(⊙o⊙)…,总结得很到位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