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股坛
留学移民
菁菁校园
职场生涯
YES娱乐
爱情与婚姻
医学和健康
头脑风暴
IT数码
网亲互动
逍遥茶馆
育儿与教育
流行时尚
音乐影视
花想容
投资理财
旅游天地
娱乐八卦
唯美贴图
开心一笑
美味天下
道德与法律
海内海外
文史纵横
丫丫原创
小说欣赏
意见区
注册
登录
YY的港湾
论坛
家园
书库
搜索
插件
推广
收藏
帮助
默认风格
blue
gray
brown
pink
green
purple
股坛风格
放大镜版
股坛办公室版
手机版
私人消息 (0)
公共消息 (0)
论坛任务 (0)
系统消息 (0)
好友消息 (0)
帖子消息 (0)
华人论坛
»
菁菁校园
» 回忆录:我那不堪回忆的大学生涯(1962-1968)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帖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91
#
跳转到
»
发表于 2011-2-17 21:25
|
只看该作者
这一年半,不能说完全没有思想收获,至少可以更深刻地知道要爱惜粮食,切身体会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味道。但更多的是焦虑和压力。从高中毕业到现在已经七年半了,体力的疲惫尚属其次,而年龄的压力、婚恋的压力、经济的压力等等等等,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稍大、经济条件稍差和女同学来说,这些压力,可想而知。那时农村孩子上学晚,年龄大的同学有比我大五六岁的。小学中学都是满打满的十二年。有的同学还是家里借了钱来上学。压力大到什么程度?压力大到足以使人精神崩溃。农场有位同学,1969年4月,在学习党的九大文件时,突然站了起来,大声地说:“他们开会,怎么没叫我去,怎么没叫我去?”这事好笑么?我现在想起来都流泪。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92
#
发表于 2011-2-18 22:41
|
只看该作者
至于稳定的工作、温馨的家庭、学以致用、发挥专长这些,都是不敢想的奢望。而现在年青人热议的“事业心”、“人生规划”等等,连扯淡都扯不上。忽而想起来,那时还有理想吗?没听人说起过。
如果要说成就感的话,那就是我们学生连种的水稻和打靶成绩都要比别的连队好。这个农场种的水稻是直供中南海的,为此,我们还收到了中央办公厅的感谢信。
《革命四十年》还有个没发表的非序言二,讲的就是位于山东省鱼台县的这个湖西农场。
*
1970年2月,我们又被突然告之:分配工作。于是很快又离开部队农场,正式踏上社会。我分到了胶东沿海,那儿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小说《革命四十年》,就是以那儿为背景展开的。
到了社会上,就更一言难尽了。不说别的,这些年来,只因为调动工作,我就迁过六次户口,搬过十次家。这在计划经济年代,是难以想象的。这些,等以后有时间再说吧。生不逢时,没办法。碰上那年头,也只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了。不像比我们低一级之后的63、64、65级,他们在七十年代末还有个“回炉班”,能重回人大学一年。他们中的不少人考上了最初几届的研究生,或又另安排、进了高层机构,从此改变了人生道路。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93
#
发表于 2011-2-19 21:24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有个英国人说,只要生在英语国家,他就赢得了人生第一张彩票(这种话,就没必要引用出处了吧)。其实,对人的一生影响最大的,不是他生在什么国度,也不是他生在什么年份,而是生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或体制)里。海地和美国咫尺之遥,它们的差别就是地理上的距离么?我们之所以要改革开放,就是要让最大多数人能获得一个尽可能好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
本文所写的这一切,都是当代大学生所难以想象的。我之所以写这些,不是向他们诉苦,而是要他们珍惜今天的社会环境。今天的大学生,比起我们那一代,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思想,都要强得多。但是,他们有他们的问题,他们要面对当今社会新的困难、新的挑战。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充分利用今天良好的社会环境,更努力,做得比我们更好。
*
在我们离校去农场之后,人民大学被撤消了、解散了,校区也被第二炮兵占用了。不少教职工被发送到江西的农场劳动。只有校门口的332路公交车的站牌(那时还是32路),还始终保留着“人民大学”的站名,似乎预示着它还会有回来的一天。1978年,人民大学又恢复,人大的教工还去332路车队送锦旗、放鞭炮,感谢他们的先见之明。
工宣队在人大期间,把人大最有商业价值的一块地,沿海淀路(现在叫中关村大街),从东校门到北校门,几乎全占了去,另建了个“大华”什么厂。无独有偶,后来我在南京的那个高校,文革时进校的工宣队也如出一辙,从学校里挖出一块地,盖了他们的家属宿舍楼。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94
#
发表于 2011-2-20 21:51
|
只看该作者
结束语
*
1.回望母校
我这一生,经历不少,成绩不多。爬过建筑工地的脚手架,下过地下百米深的矿井,曾在炼钢炉前的炽热中流汗,也曾在海港码头的远洋巨轮旁干活;曾做过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翻大山,涉大河,走过那个县的几乎所有的公社,进门吃过派饭的农户,少说也有几百家。后来当教师,也是先后去过中专、大专、本科多种层次的学校,讲授过知识跨度很大的二十多门课程。也学会了从建立数学模型到计算机编程,主持了属于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全国粮食购销调存预测预警系统”的研制并通过验收。到最后几年,又转到证券投资专业,从K线图讲到马可维茨的组合理论。2006年,《人民日报》海外版还刊登了就证券市场发展问题与记者的访谈。在工作中,既获得过省部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教学奖,也获得过属于理工科的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被评为全国金融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如今年近七旬,仍然孜孜已求,笔耕不辍。尽管是些很有限的工作,尽管其中有个人的努力,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更新知识,但最终都要永生感谢母校曾经的教诲,感谢母校给我的起步,感谢母校所给我的知识和学习、思维的能力。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95
#
发表于 2011-2-21 21:5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回想起来,尽管后来有这几十年的人生,但我的政治观点、思想方法、知识结构、处事方式等等,在校期间基本上都已经形成了。母校给了我什么,最主要的,是以下几点:
① 世界观。我不敢说自己的世界观就一定是对的,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但我能努力做一个坦荡正义的人,不媚权、不媚钱、不媚俗。即使在那个黑暗的、困难的环境里,也不会去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不当奴隶,更不当狼狗。
② 社会责任感。不敢说以天下为已任,但可以说位卑不敢忘忧国,始终关心社会,愿意为社会的发展尽心尽力。
③ 坚持独立思考。分清是非善恶。既适应社会,又保持自己,走自己的路。
④ 学习能力。这一点也是使自己受益无穷,虽然年龄在增长、在老化,但还能跟得上新知识、新思想的发展。
*
我也曾想过回母校再学习。1979年,人大重新招收研究生,我去考了。但外语考得太差,才36分。后来听班主任倪老师说,当时系里还专门为此研究过,并请示了学校,终未能通过。这是我多年的基层农村工作,把外语都丢了,想临时抱佛脚都抱不起来,身边连本外语书都没有。就这么凭着十几年以前一星半点的记忆痕迹,空手进了考场。考了那么点分数,实在是有愧于学校的培养。那年,我们班就有一位同学从遥远的新疆考上了我系的研究生。
*
在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依然深深地思念着我的母校。没退休之前,每次出差到北京,只要不是有统一安排,有可能的话,我都喜欢住在人大校门口南侧的连着东风一楼的那个招待所,尽管条件挺简陋。喜欢在校园里走走,环顾四周,看看还有多少当年的痕迹;喜欢在学生食堂里打饭吃,体会下久违的氛围;喜欢看如今的年轻一代那蓬勃朝气、那欢声笑语。一转眼,离最后一次去母校,也已经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同样,我也思念着我的老同学们。尽管我们班只有二十几个同学,却有好几个同学,从离校后就各奔东西,至今再没有任何的音讯。默默地祝愿他们每个人都平安顺利。其实,连这样的祝愿,也显得有些苍白和惆怅,就像在茫茫的夜空里寻找还没发现的星光。
离校以后,更有好几个同班同学,已经离开了人世。我所知道的有:陈振来同学、米受光同学、田永祯同学。我衷心地为他们祈祷,愿他们在天国里安息。
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在谷歌地图上看看我曾经的校园,回想当年的时光。北五楼早就没有了,东风三楼还在。
难忘母校。
难忘我的大学生涯。
*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96
#
发表于 2011-2-22 21:13
|
只看该作者
2.难以忘怀
到今天,回过头来,真正体会到母校在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的位置,还是在离开它几十年之后。随着历史的尘埃渐渐拂去,它的光彩也更加显露。在母校的领导、教工和校友中,有着很多值得崇敬的人,值得一提的人,叫人难以忘怀的人。在坚持真理、解放思想的旗帜上,留下了他们不灭的名字。
在这里,出现过既是革命家、又是教育家的吴玉章校长、郭影秋副校长。
出现过亮出民主社会主义旗帜的思想家谢韬副校长。
出现过在四人帮迫害下至死不屈的孙泱副校长。
出现过在大跃进左倾狂潮中坚持实事求是而殉难的邹鲁风副校长。
在这里,走出了新时期思想解放先锋的胡福明教授,更走出了为追求真理而惨遭极左势力杀害的林昭烈士和张志新烈士,还有盖棺未必定论的勇敢者林希翎女士。
后面三位都是柔弱而刚强的中华女性。
*
林昭烈士,人大新闻系资料员。1957年夏,在已经开始大抓右派的时候,她大义凛然、挺身而出,被打了个极右。当时资料室主任王前(刘少奇前夫人),力所能及地给予照顾,但她的处境日趋艰难。1960年春,吴玉章校长出于保护,让她回上海休病假。不料,当年底就在上海被捕入狱,关押在提篮桥监狱。
在狱中,受尽折磨而坚贞不屈,坚持真理,坚持信仰。没有笔和纸,就刺破手指,历经数年,在白衣和床单上,写下了十余万字的血书。这些血书,八十年代曾公开展示过,现在又都收起来了。为了防备被强暴,她的上衣和裤子都缝死在一起。1966年5月,在难得有当年好友来的一次探视中,她身披白床单,头扎白毛巾,上面用血写了个大大的“冤”字。那惨白的脸色,冷峻的眼神,震撼了在场所有的人。
1968年4月29日,她被枪杀于上海龙华刑场。枪决时,身中一颗子弹倒下后,还想挣扎而起,又被补了两枪。两天后,5月1日,公安人员竟然上她家,上海市茂名南路159弄11号楼上,向她母亲要了五分钱的一颗子弹费。(怎么没要三颗子弹的钱?!!!)她母亲因此精神失常,死于街头,死因至今不明。她父亲在林昭1960年被捕后不久就已自杀。有关事迹,请见:《林昭,不再被遗忘》,许觉民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
和许多被极左势力杀害的殉难者一样,林昭也是尸骨无存。现在苏州灵岩山的林昭墓,是个衣冠冢。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97
#
发表于 2011-2-23 20:39
|
只看该作者
张志新烈士,1952年毕业于人大俄语系并留校工作,1957年调至辽宁,于1975年4月4日在辽宁沈阳监狱被割喉杀害。她的事迹,前些年已见诸于报端。但还有一些更令人震颤的材料、她所遭受的惨无人道的(读者绝对想象不到的!)种种法西斯暴行尚未公开披露。
(为缅怀这些秋瑾式的英烈,在《革命四十年》一书中特地安排了像姜雪花、车素花、林海秀、赵玫、高秀珍等一系列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他们之所以出现在人民大学和受过人民大学薰陶的群体中,决不是偶然。那种卓越,那种正义,那种高昂,最使人震颤。这是我最敬仰母校的地方。
*
值得一提的,还有林希翎女士。她曾是名解放军战士,去过朝鲜前线,1955年转业保送到人大法律系学习。那时她思维敏捷、有胆有识。1957年,她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大鸣大放活动。所写的《一个青年公民的控诉》,得到吴玉章校长和团中央书记胡耀邦的肯定,被胡誉为“最勇敢、最有才华的人”(林那时的男友是胡耀邦的秘书曹志雄)。不料却被毛泽东认定为是“学生右派领袖”。尽管吴玉章校长作过努力,试图保护也未果。1958年被捕,关押在北京草岚子监狱,也就是胡锡奎副校长当年被国民党关押的地方。1959年被判刑15年。
当年被打入深渊的这些人讲过什么话,现在几乎已经无人提及。还是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在他的《不容抹杀的思想遗产 — 重读北大及外校的“右派”言论》一文中说:“1957年‘广场’上的思考与呐喊,正是80年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举世瞩目的中国改革的思想基础,正是这样一些中国民间的年轻的先驱者以‘非法”的形式,用自己的生命与鲜血奠定的。”(请见:《拒绝遗忘 — 钱理群文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说明:《广场》是1957年北大部分师生自己编撰的一份小册子。)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小说《革命四十年》第二卷第十九章。
1973年,在她刑期只剩最后几个月时,毛泽东不知怎么又提起了她,说:“一个小姑娘,关她干什么?”于是,被提前释放。改革开放后,林希翎为自己的问题三次找到胡耀邦。尽管胡已经表示了“改正有利”的意见,但当时党内高层“改革派”和“凡是派”分歧激烈,使问题扑朔迷离。人大的一位校领导对她说:“你不要再去找胡耀邦了,那样大家都很被动,对问题反而不利。”
最后的解决办法是,不予改正,使她与章伯钧、罗隆基、储安平等同列为“中国最后的几个右派”。 以表示右派还是有的,反右不能一风吹,只是扩大化,哪怕是扩大了成千上万倍的扩大化。但,允许出境。1983年,林希翎离开大陆,2009年3月26日客死于法国巴黎。临终她还表示,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回到自己的祖国。对反右的描述和评论,可参见《革命四十年》第二卷第十九章。
*
如有可能,“回望母校”之二,我想写篇“难以忘怀的人”,来纪念这些和母校联系在一起、在我心中难以忘怀的人。
*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98
#
发表于 2011-2-24 21:16
|
只看该作者
3.留下记忆
这些年来,我总想为逝者做点事,为逝去的历史做点事,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同时,这十年动乱的血泪伤痛,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震颤人心的源泉。不说别的,就是本文所提到的人和事,以我的一生也写不完。二十年来,我一直跟学生们说,中国的当代文学作品,如果能进入世界文学宝库,那它的题材一定是文化大革命。那些所谓的魔幻、悬疑、武侠、言情、小市民、小女人之类,不说全部,至少绝大部分,不是垃圾,也是灰尘,都会很快随风而去、毫无踪影。为了有所记录,有所反思,我写了部四卷本、百余万字的长篇小说《革命四十年 — 台湾的“国民党弟弟”回来了》,历数解放后从1949到1989四十年的经历。试图以文学书写历史,以虚构保留真实。我知道,做这件事是吃力不讨好的,甚至还要冒一定的风险。我之所以写这本书,并非是对文学创作的爱好,而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
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争论,该书与本文都不涉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因为目前还不具备对这些人物进行全面准确评价的条件。一是社会的舆论环境、政治环境,还没有达到温总理所讲的可以“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境地。二是,有关材料还不具备。市面上介绍这些人的书很多,但他们自己写的文章和讲稿,能见到的却很少。应该像出版马克思全集、鲁迅全集、巴金全集、张爱玲全集那样出版这些历史人物的全集。而且应该是他们自己写的、原原本本的,而不是后人修改的、各取所需检出来的。这样的话,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为人,就能完全为世人所了解。让大家该知道的知道,该学习的学习,岂不善哉。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这些材料完全可以解禁了。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99
#
发表于 2011-2-25 22:3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看起来很激烈的这样的分歧。有的人依然把毛泽东当成神一样地崇拜迷信。在这些人里,他们的意图各不相同。也有人否定毛泽东,不但否定文革中的毛泽东,否定1957年以后的毛泽东,还否定1957年以前的毛泽东,否定建国以前的毛泽东。在这些人里,他们的意图也各不相同。更有些个别人在里面趁机起哄,不负责任地肆意谩骂,成为一种社会公害。
其实,这些分歧之所以成为分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历史资料缺乏透明。如果相关的资料、档案能够公开解禁,真的能水落石出、大白于天下,那么很多观点的依据将不再成立,很多问题也就不言自明,这些分歧的大部分也会因此消除,不需要再多说什么。像现在这样回避历史事实,回避正常讨论,让分歧无限期地延续,那只能加深对立、扩大分歧,徒然增加社会裂痕,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改革的深入发展,而使浑水摸鱼者得利。
刘源先生有段话,很值得我们深思:“至今,因种种原因,对这场浩劫以及严重的灾难性后果,没有深刻总结。……总有一天,历史的伟人们,必须承受历史和后代给予的最严厉的评判。”(请见:《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王光美、刘源等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此处文中所讲的“这场浩劫”,是指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大饥荒。在《革命四十年》中对这场大饥荒,也有较大篇幅的描写和论述。这段话的意义,我想不仅仅适用于大饥荒那件事。
*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100
#
发表于 2011-2-26 20:07
|
只看该作者
刘少奇在遭受迫害时曾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但是,还得要允许人民去写。本文和小说《革命四十年》,就是想和千百万人民一起,认真地写上一笔。
写长篇小说《革命四十年》时,我年已六旬,两鬓斑白,打字技能的笨拙,视力的低下,使我整日伏于电脑显示屏数寸之前,终至眼角膜发炎溃疡,视力严重下降,几近失明。但是更大的风险来自于该书的观念,能在多大程度上为主流意识所容忍。仅就本文而言,由于审查的原因,在有些网站那个文字审查就毫无道理。一段话上不去,得拆成一句一句才能上去,甚至要拆成几个字几个字才行,无法连载完毕。在有些网站就得有些变通,比如,有些段落的文字间就划了一些斜杠////,有的就用汉语拼音、用*号替代,好让审查程序能通得过,尽管那些段落里并没有值得神经过敏的内容。二三十年之后的人们,再看到这些斜杠、拼音之类,恐怕就不只是觉得滑稽和可笑了。
尽管有这些难处,然而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时时在撞击着我的心扉。风云的变幻,逝者的呼喊,时时在内心翻搅。所以,虽然深感自己文学功力的不足,虽然有着种种的困难和风险,曾经一次次地放下过笔,但又一次次地拿起来。尽管我完全可以无所事事、颐养天年。可是,哀莫大于心不死,只希望以生命最后的一点力量,为社会、为后代留下一些思索的痕迹。我知道,自己的水平非常有限,只是想抛砖引玉,在历史的大浪中尽一点微薄之力。我相信会有肯定我努力的一天的到来,相信会有如温wen总理所言能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那一天的到来,虽然我自己很可能看不到这一天。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思想的翱翔是永无止尽,没有时空限制的。
*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101
#
发表于 2011-2-28 22:03
|
只看该作者
4.以史为鉴
可能有人要问:在当今又一个春天里,我们为什么还要回首那些冬日里的苦难?
我想有很多原因需要这样做,简单来讲:
①首先我们要真诚地面对死者。南京大屠杀,死了三十万人,我们永世不忘。大饥荒非正常死亡三千六百万人(请见:《墓碑 —— 中国六十年代大饥荒纪实》,杨继绳,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年),文革死了二千万人(叶剑英语,出处前面已有),难道我们反而可以扭过头去、一声不吭吗?我们能对得起千千万万的死难者吗?
我们的良心能平静吗?
(对可能有的责难,先讲一句,党中央、国务院、党和国家领导人、政府各有关部门都没有对杨继绳和叶剑英的上述说法表示过异议、否认和批驳。持不同意见的人往往就喜欢拿出“不可能”三个字。但是,仅仅用“不可能”三个字,是不能作为论据的。
关于大饥荒,可阅读《革命四十年》第二卷第28-30章。该书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和论述大饥荒年代的长篇小说。
又:1977年12月20日李先念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说:“从新中国成立,到毛泽东逝世,没有内战,没有重大自然灾害,非正常死亡在5755万人以上,经济损失14200亿元以上,是我国前三十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两倍。”但是这一段,我还没有在正式出版物上找到。哪位网友知道,烦请告诉一下,我就可写入文中。)
②抚平伤痕。我们的面前还有千千万万更多的受害者和受害者家属,虽然已经难以给他们一一作出满意的解释,更不用说国家补偿。但至少还应该尽力去慰藉他们的创伤。这种创伤,深深地烙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上,还在刺痛着我们,可能会延续几代人之久。
这种创伤对社会的伤害,不能小看。2011年1月20日《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老男孩的复仇”,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一个40岁的男子林云涛,几十年来一直想着为父报仇,在事隔三十多年之后,于2010年11月13日杀死了他认为文革时杀害他父亲的已经71岁的“凶手”。文革所带来的社会裂痕、精神创伤,还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吗?认真清理左倾灾难,正确对待遗留问题,还任重而道远啊。如果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一点,这个过程就会缩短一些、和缓一些。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102
#
发表于 2011-3-1 22:43
|
只看该作者
③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我们需要回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巨大灾难,而且是在我们的国家,是在党的领导下,是在被称为“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如果我们不能认真总结、深刻反思,仅仅去归咎于林彪、四人帮,那就很难规避左倾灾难的再次发生,只是形式不一样、程度不一样而已。
有些人否定文革、批判四人帮,是不充分、不深刻的,并不是对极左思潮有所认识,而只是因为文革冲击了他或他的爹妈,损害了他的切身利益。一旦权力到手,他对别人搞起极左来,也是毫不手软。三十年来,这样的例子,也不止见过一次、两次了。这是最值得我们忧虑的。
而且,对于左倾灾难,不但管理层需要反思,普通民众也同样需要反思。不然稍有矛盾,就又会退回到极端思维的老路,致使很多问题无以为解。不但原有的矛盾解决不了,还会累积更多的新的矛盾。在左倾思维的影响下,有了矛盾,不是去缓和、协商、相互退让,而是一味地激化、对抗,以至于明明已经形成了社会危机,还要把它推向不可收拾的境地,就像八十年代。那也是没有汲取文革教训的再一次的沉痛教训。今天在某些地方、某些问题上,比如暴力拆迁、堵截上访、滥用公权、贪腐惊人等等,或多或少不也是这样吗?
④向前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向前发展,就要放下包袱,要对过去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的改革事业能进展多远,就取决于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有多深,就取决于对左倾错误的批判和切割有多深。当前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的纠结,就在于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批判还不深不透、远远不够。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拨乱反正,还没有全部到位。其实,左倾灾难不是我们造成的。我们没有必要去回避,没有必要不好意思、张不开嘴。我们反思和批判左倾错误,不是要去追究参与者的责任,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为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向前发展。这个可持续,不仅仅是指经济和环境保护方面,也包括意识形态、价值理念这些。只有彻底放下左倾包袱,我们才能大踏步地往前走。
⑤改善两岸关系、提升国际形象的需要。
1949年有一大批人去了海峡对岸,去了世界各地。他们留在大陆的亲人,在极左时期的遭遇,对于他们而言,比我们还要刻骨铭心,始终是蒙在他们心上拂之不去的阴影。这是影响两岸关系改善的一个很重要、很现实的因素。就算我们自己可以回避一些敏感问题,但是,这办法对他们能行得通吗?我们能要求他们也去“向前看”、“正确对待”、“宜粗不宜细”吗?仅仅停留在这一点,恐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真诚地、更有说服力地向他们说明这一切。彻底批判左倾错误,以解除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内心的疑虑,这是进一步沟通两岸往来、改善两岸关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我们对左倾灾难,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能避而不谈,那怎么要求台湾同胞心悦诚服地和我们牵手在一起。
处理好国际关系,有效提升我国国际形象,也有同样的这个问题,也是同样的这个道理。就不多讲了。
*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103
#
发表于 2011-3-2 20:49
|
只看该作者
5.历史教训
以文革、反右、大跃进和大饥荒为标志的左倾灾难给了我们太多的历史教训。本文不是政治学专著,很难一一述及,就谈其中的三点。
(1) 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民主也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
文革最大的教训就是民主被彻底摧毁之后,给国家、给人民能造成多大的灾难。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民主,社会就不能正常发展;没有民主的社会,不能叫现代社会,甚至不能叫正常社会。
什么是民主?最简单讲,就是能够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使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发展,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潜能,使他们既为社会作了贡献,又实现了他的个人价值。并用一整套法律保障他的权利不受侵犯和不去侵犯别人的权利。
在当代社会里,谁最害怕民主?那就是既得利益集团,靠着专制和特权获得份外超额利益的那个社会群体。如果每个社会个体都有了他的应有的权利,各项社会事务都在阳光下进行,专制和特权在很很大程度上都将不再,份外超额利益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不再。他们当然不会赞成民主。对于民主诉求,或者贬低、丑化,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干脆压制。尤其是抓住民主过程中的某些“缺陷”,大做文章,以此作为抵御民主的理由。
民主当然也需要有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有个成熟的过程,有个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所当然地也会有些矛盾和问题的出现。这就要求我们更要下力气重视对民主的推进。更何况,这些问题,往往是由于民主还不够发展所造成的,只能通过进一步推动民主来解决,而不是因此而抛弃民主。就如同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而不是倒退。
(2) 彻底抛弃专制思维
专制主义在中国,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皇权专制主义,几千年来,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大多数情况下,始终占着主导地位。
这里想谈一点笔者的史学观点。我认为,中国自秦始皇以后的古代社会,不能叫做封建社会,而应叫做皇权专制社会。所谓封建社会,实行的应是如周朝的分封制度。而秦始皇实行的专制体制,已经不是封建制的本来含义。秦始皇的专制制度,有一部分是当时的需要,但更多的是以剥夺绝大多数人的基本权利为代价,是反人类、反人性的极端行为。秦朝二世而亡,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其后中国历史步伐的沉重和滞缓,完全不同于欧洲社会的发展过程,其主要原因也就在于此。小说《革命四十年》第一卷第五章、第十四章,通过书中人物的对话已经表达了这种观点(《炎黄春秋》2011年第12期有篇文章,也有相近的观点)。
把中国古代的皇权专制社会当成封建社会,会有什么样的偏差?把封建主义当成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来反,结果推翻了封建社会,消灭了地主阶级,而且是以很极端的方式加以消灭,却放过了专制主义。使专制主义的思维和做法,在建国以后依然时时浮现,甚一而再地闹得不可开交,搅乱了社会主义的正常进程。
历史的教训表明,社会主义不可能和专制绑在一起。马克思和秦始皇是加不到一起的。加在一起的,只能是斯大林和秦始皇。他们两者才是在思想体系上一脉相承。
社会主义只能和民主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的前面,即使不加上民主两个字,那也应该是民主的社会主义。
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只能是假社会主义,只能是希特勒式的“国家社会主义”。
极左思潮就是专制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专制不断地推进极左,极左不断地强化专制。于是,就更专制,更极左;更极左,更专制。1976年以前的中国,正是走的这条路。
现在有提出要首先搞党内民主。党内当然要实行民主,如果党内都没有民主,这样的政党是没有希望的。同时,党内民主不能代替整个社会的民主进程。但愿党内民主不要成为拖延整个社会民主进程的托辞。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104
#
发表于 2011-3-3 19:50
|
只看该作者
(3) 暴力革命的必要性与局限性
1949年以前的中国革命,采用了暴力革命的方式。这也是历史的选择,有它的必然性。但是,暴力革命也有它的局限性。如果对这一点认识不充分,处理不得当,它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当年的法国大革命,已经印证了这一点。那时有个极端派“革命家”马拉,他在1790年6月写道:“割下五、六百人的头颅,就是能保证你的平静、自由和幸福。”这就是他们这种“革命派”的真情流露。著名历史学家法朗索瓦•米在他的《法国革命史》中指出,马拉的言行“带有一种毫无顾忌的残酷性,既不考虑法度,也不考虑人的生命。”(请见:《现代快报》,2011年2月1日)然而,这样的极端派比起中国的极左势力,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尤其是在暴力革命胜利之后,革命者已经掌握了政权之后,对于暴力革命的局限性还没有认识,还把暴力革命当作拿手好戏,还用这种思维和办法来解决革命胜利以后的问题,甚至用来对付自己的同志,用来对付人民群众,还像某些红卫兵极端分子信奉的“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那就不只是悲哀,而是彻彻底底的悲惨了。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样的惨剧。
小说《革命四十年》对1949年春仅为时一个月的战争时期,花了整整一卷的篇幅来写,其目的之一就是想讲述这个问题。因为,建国以后的极左思潮,不是从1966年或1957突然爆发出来的,它有个发展过程。早在江西苏区,比如富田事件,我们就看到过它的表现了。
*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lwg1945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lwg1945
当前离线
帖子
111
精华
0
积分
114
威望
0
金钱
122
贡献
0
鲜花
0
鸡蛋
0
YES娱乐
0
金元宝
0
阅读权限
20
来自
江苏
在线时间
2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5
最后登录
2016-6-14
秀才
来自
江苏
105
#
发表于 2011-3-4 21:09
|
只看该作者
6.不应回避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某些原因,我们对建国以来的一些重大事件至今讳莫如深。著名导演张艺谋先生有句话很有代表性,他说:“‘文革’都成历史了,还要让人沉重多久啊”(请见:《南方周末》2009年12月10日)。我们不忍要说一声,此言差矣。面对十年文革的血泪伤痛,我们真的“沉重”了吗?
对于文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我们的反思和探讨远没有到位,还有着不少有形无形的禁区,或是噤若寒蝉,或是顾左右而言它。以至于有的教师在对学生说:“这些不会考的,你们不用看了”。多少的年轻人,只知道清朝那点事儿、明朝那点事儿,却不知道眼下这几十年发生的事儿。所知道的一星半点,也很可能是被扭曲了的。本该沉重的历史,成了“书上没有、老师不讲”的东西。我们“沉重”了吗?
那么,怎样才能不“沉重”呢?近来有些号称涉及文革的作品,“抹掉了时代和政治”(张艺谋语,出处同上)。对那个黑暗年代的深重灾难,或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或找一些鸡毛蒜皮、无谓纷争去轻描淡写、离题千里,完全没有反映文革时期的时代特征,而是搞一些“假时代”、“假文革”和“被沉思”来糊弄观众。影片“山楂树之恋”的失败,就是这样的例子(当然,对张艺谋先生前期在中国电影改革创新中的功绩,依然表示敬意)。
十年文革的左倾灾难,其影响十分深远,万万不可忽视。“阶级斗争”虽然不讲了,但它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是很深的。“斗争哲学”还是随处可见。从社会底层的仇官仇富心理,到某些当权者不择手段地暴力“维稳”,从社会信用的缺失,到公权力的垄断和滥用,以至在网络上随处可见的不负责任的极端语言,我们都能看到它的痕迹。还有那个“狼文化”,甚至连给小孩看的动画片,包括那个羊和狼,也是翻来覆去地在讲你死我活的“斗争”,没有半点的幽默、诙谐和童趣。
*
送鲜花
扔鸡蛋
收藏
TOP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列表
网亲互动
MISC
时尚休闲
文史纵横
流行时尚
逍遥茶馆
娱乐八卦
YES 娱乐
猎杀者村
过关斩将
音乐影视
唯美贴图
头脑风暴
开心一笑
花想容
购物信息
漫画资源
实用生活
丫丫股坛
Collections
SWING CLUB
文学艺术
宝芝林
投资理财
期权期货
时事讨论
职场生涯
居家生活
育儿与教育
海内海外
爱情与婚姻
网亲互动
雅轩古调
道德与法律
信仰家园
医学与健康
菁菁校园
北大三角地
留学移民
美味天下
旅游天地
IT数码
小说欣赏
版规&活动专区
原创小说区
新文发布区
大众连载发布区
大众完结发布区
耽美连载发布区
耽美完结发布区
连载阅读区
大众连载阅读
完结阅读区
大众完结阅读区
YY书库目录(大众文区)
下载区
TXT完结区
TXT连载区
求文区
推荐讨论区
耽美讨论区
海外生活
波士顿华人
纽约华人
洛杉矶华人
旧金山华人
休斯敦华人
华府华人
版务区
意见区
网站建设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社区银行
猪头术
爱墙
鲜花鸡蛋
幸福彩票
领取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