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黑猫一只 于 2011-12-20 08:44 编辑
看了下男子成年礼,忍不住就找了个对称的~~~
古代女子成年礼,称之为:笄礼。【读:吉礼】
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
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
一、行礼的意义
笄礼的古义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显的时代烙印,笄礼的古义,是女子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将女子的社会责任缩定在狭小的范围内。
不过,现在笄礼的象征意义和冠礼一样,同样是对人生责任、社会角色的提醒。
女子需要独立、自强,不过女子的自强不需要以粗鲁、粗暴、粗糙的方式来表达。所以,在女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她如何正确认识美丽和坚强独立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二、行礼年龄
《周礼》及古代习惯,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
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颂。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女子年十五岁,则称为“及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三、行礼日期
农历三月三-女儿节(上巳节),是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华夏节日,目前在日本、韩国流传。“女儿节”是日本五大重要节日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