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古代女子成年礼---笄礼

本帖最后由 黑猫一只 于 2011-12-20 08:44 编辑

看了下男子成年礼,忍不住就找了个对称的~~~
古代女子成年礼,称之为:笄礼。【读:吉礼】
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

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

1.jpg
一、行礼的意义

笄礼的古义是建立在男尊女卑的基础上的,所以其中有一些明显的时代烙印,笄礼的古义,是女子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所行的礼,将女子的社会责任缩定在狭小的范围内。

不过,现在笄礼的象征意义和冠礼一样,同样是对人生责任、社会角色的提醒。

女子需要独立、自强,不过女子的自强不需要以粗鲁、粗暴、粗糙的方式来表达。所以,在女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她如何正确认识美丽和坚强独立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二、行礼年龄

《周礼》及古代习惯,一般在十五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则年至二十也行笄礼。

受笄即在行笄礼时改变幼年的发式,将头发绾成一个髻,然后用一块黑布将发髻包住,随即以簪插定发髻。

主行笄礼者为女性家长,由约请的女宾为少女的加笄,表示女子成年可以结婚。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育,授以“妇德、妇容、妇功、妇言”等,作为媳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红劳作等技巧本颂。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申以戒辞,教之以礼,称为“教茶”。女子年十五岁,则称为“及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三、行礼日期

农历三月三-女儿节(上巳节),是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华夏节日,目前在日本、韩国流传。“女儿节”是日本五大重要节日之一。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女生穿得衣服满漂亮的,很飘逸的感觉。
拍个古装写真还是不错的,但是及笄礼的话是不能补了,超过二十岁是不能办了的······
回复 17# 八八幺


    哈哈,何时补上都不晚啊~~就算不好意思大张旗鼓的去办,也可以去拍个古装写真嘛
回复 15# whdxwd1

呵呵,没错~就是看到亲发了冠礼,想起女孩子也有笄礼,所以去找的。不过很可惜,女孩子的笄礼没有找到系统的,比较完整可信的全部流程,感觉还是按照冠礼改变的,有些繁琐的说。
是啊,挺羡慕的,可惜我已经超过二十岁不能行礼了,不然真想补上啊···
呵呵
其实有些古风还是挺有意思的
这里有长者的爱和希望吧,挺温暖的
呵呵,很好看的,正好和我发的对照
回复 16# jjwxc


    恩,现代及笄基本是按照男性冠礼改的。古法更难找。因为都是在深闺之内举办,很少外传的、
不过古代女子地位太低了,有的礼节还是改良一下再用的好。
1、大气三国,女主争霸,广聚悍将名士,强推《凤穿残汉》

2、我在地狱里仰望天堂。。。虽坑仍推,最震撼网游文——《有阳光的世界》
现在古礼在慢慢复苏,慢慢影响。
其实古代一些很美好的仪式还是应该保留下来的
本帖最后由 黑猫一只 于 2011-12-20 10:02 编辑

10)三加
  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钗冠,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赞者为笄者去发钗。

正宾跪下,为笄者加钗冠,然后起身复位。
3.jpg

赞者帮笄者正冠。

宾向笄者作揖。
3-1.jpg
笄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钗冠相配套的大袖长裙礼服。

11)三拜
  笄者着大袖礼服、钗冠出房后,向来宾展示。
4.jpg
然后面向黄帝【我觉得面向父母或者女娲也不错啊】,行正规拜礼,第三次拜。表示薪火相传,愿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复兴尽己之力。
[attach]515810[/attach]

[attach]515811[/attach]

12)置醴
  有司撤去笄礼的陈设,在西阶位置摆好醴酒席。正宾揖礼请笄者入席。
[attach]515823[/attach]

  笄者于是站到席的西侧,面向南。
[attach]515822[/attach]

   

13)醮子
  正宾向着西边,赞者奉上酒,笄者转向北,正宾接过醴酒,走到笄者席前,面向笄者,念祝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笄者行拜礼,接过醴酒。正宾回拜。笄者入席,跪着把酒撒些在地上作祭酒。然后持酒象征性地沾嘴唇,再将酒置于几上,有司奉上饭,笄者接过,象征性地吃一点。笄者拜,正宾答拜。笄者起身离席,站到西阶东面,面朝南。

14)字笄者
  就是给笄者取“字”。正宾起身下来面向东。主人起身下来面向西。宾为笄者取字,念祝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甫。”笄者答:“XX虽不敏,敢不夙夜祗奉”笄者向宾行揖礼,正宾回礼。正宾复位。

15)聆训
  笄者跪在父母面前,由父母对其进行教诲。具体内容父母酌定。笄者静心聆听,在父母说完后答:“儿虽不敏,敢不祗承!”。对父母行拜礼。

16)笄者揖谢
  就是笄者分别向在场的所有参礼者行揖礼以示感谢。笄者立于场地中央,先后行揖礼于:正宾、客人、乐者、有司、赞者、旁观群众、父母。受礼者微微点头示意即可。

17)礼成
  笄者与父母并列,全体起立。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小女某某笄礼已成,感谢各位宾朋嘉客盛情参与!并与笄者向全场再行揖礼表示感谢……赞者有司朋友等人可先留下整理打扫笄礼场地。至此,笄礼结束。





嘤嘤嘤,姑娘们谁有兴趣自己弄一个写真拍个流程发上来吧……古代女性真是受忽视啊TAT
签名被屏蔽
本帖最后由 黑猫一只 于 2011-12-20 09:52 编辑

笄礼过程

1)迎宾
  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有司托盘站在西面台阶下笄礼
;客人立于场地外等候;笄者(沐浴后),换好采衣采履,安坐在东房(更衣间)内等候;音乐演奏开始。

2)就位
  有严格的顺序。正宾来到,父母亲上前迎接,相互行正规揖礼后入场,主宾落坐于主宾位;客人就座于观礼位;宾客都落坐后主人才就座于主人位。

3)开礼
  主人(父亲)起身,简单致辞,可以说:今天,小女某某行成人笄礼,感谢各位宾朋佳客的光临!下面,小女某某成人笄礼正式开始!稍顿片刻,说,请某某入场拜见各位宾朋!

4)笄者就位
  赞者先走出来,以盥洗手,于西阶就位;笄者走出来,至场地中,面向南,向观礼宾客行揖礼。然后面向西正坐(就是跪坐)在笄者席上。赞者为其梳头,然后把梳子放到席子南边。
3.jpg

5)宾盥
  就是正宾手做准备。正宾先起身,主人随后起身相陪。正宾于东阶下盥洗手,拭干。相互揖让后主宾与主人各自归位就坐。

6)初加
  笄者转向东正坐;有司奉上罗帕和发笄,正宾走到笄者面前;高声吟颂祝辞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
然后跪坐下(膝盖着席)为笄者梳头加笄,然后起身,回到原位。
赞者为笄者象征性地正笄。
4.jpg


笄者起身,宾向笄者作揖祝贺。
笄者回到东房,赞者从有司手中取过衣服,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笄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5.jpg
7)一拜
  笄者着襦裙出房后,向来宾展示。然后面向父母亲,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一次拜。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
6.jpg

8)二加
  笄者面向东正坐;正宾再洗手,再复位;有司奉上发钗,正宾接过,走到笄者面前;
高声吟颂祝辞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
赞者为笄者去发笄。正宾跪下,为笄者簪上发钗,然后起身复位。
7.jpg

赞者帮笄者象征性地正发钗。
8.jpg

宾向笄者作揖。
【这个……我们理解为少女活泼吧……】
9.jpg
笄者回到东房,赞者取衣协助,去房内更换与头上发钗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9)二拜
  笄者着深衣出来向来宾展示。
1.jpg

然后面向正宾,行正规拜礼。这是第二次拜。这次是表示对师长和前辈的尊敬。
2.jpg
签名被屏蔽
【礼器】   
①醴酒1杯:可用普通的较平和的白酒【我觉得米酒更好】代替,建议用古朴造型的酒杯。   
②饭1份:可以用浅盘或小碗象征性地铺一层米饭即可,备竹筷一双。   

③小几一个:作为置醴酒席的几案,上面放醴酒1杯,饭1份   

④席子3张:1张置于场地东侧,用来放置要穿的三套汉服。另2张并列置于场地中央偏西侧,放座垫(是用来跪坐的)。   

⑤盥1个:用普通的盆加水,备毛巾及温和的洗手液即可,置于放汉服的席子北侧。   

⑥香炉,香   

⑦国旗挂图1张 【会不会改成别的图更好,比如女娲……】
  
⑧观礼者座垫若干。   

【音乐】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华夏的礼乐文明是一个整体,礼乐不可分。整个仪程中当然少不了丝竹管弦。希望选择高雅的古曲,如《高山》《流水》等。琴、筝等乐器最好。
签名被屏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