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新闻人生] BBC:经济衰退 中国是香港的未来,而非敌人

英国各大报章均继续大篇幅评论香港发生的示威,分析香港抗议的根源和可能的走向。

  《卫报》发表了题为《中国是香港的未来,而非敌人》的长篇署名评论文章,分析香港抗议的复杂的根源和意见派别,文章作者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曾著有《中国统治世界》一书。

  评论认为,虽然很多香港抗议者喊着要民主,但大多数人是因为对中国大陆的经济成功感到失落和不满。
  评论认为,席卷香港的混乱的根源比其表面现象看起来要复杂得多。香港民主派活动人士宣称,按照2017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方案,北京可以把它不想要的候选人排除在外。

  评论说,不应忘记的是:香港在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的155年时间里,连形式上的民主都没有实行过,虽然有法制和抗议权,但港督都是英国政府任命的。而实施民主的想法是中国政府采纳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后引入的。

  这种建议,包括“一国两制”,应该被视为一种有高度创新性的宪法模式,它对习惯于“一国一制”的西方人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中国经过独特的历史提出的这种“一种文明,多种体系”的思维给了一个大国维持统一的更大灵活性。

  不论反对者说什么,中国接管香港主权17年来都恪守着“一国两制”的承诺,保持着以英国法律为基础的香港法律,尊重法制至上,以及集会抗议的权力。即使是近日的抗议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在香港表现主权的姿态反而是低调的:我在1998年后在香港居住的3年里,很少见到中国统治的标志:我只记得见过一面中国国旗。

  然而,香港及其和中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迅速的发展和变化。目前动荡的一个根源在于:一部分香港民众越来越有失落感。在英国和中国的共同努力下,主权移交前的20年成为香港的黄金时代,1978年的邓小平改革开放让中国迅速发展,香港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受益巨大,但也滋生出了一种狂妄自大的傲慢情绪,让一些香港的中国人看不起大陆人。

  但1997年以后情况巨变:中国经济连续翻番,中国人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如今要进入中国市场的话,可以直接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或者许多其它大城市,为什么要去香港呢?香港已经丢失了作为中国窗口门户的地位。香港曾是中国独一无二的金融中心,而如今上海和它常常不分伯仲。过去香港的大多数游客是西方人,现在变成了大陆人,其中不少还比香港的中国人还富有,而中国大陆移民也越来越多,这成了当地人不满的一个因素。如果说以前中国需要香港的话,现在反倒是没有了中国香港可能会有大麻烦。

  可以理解的是,这是正经历着某种身份认同和失落危机的很多香港人难以接受的新现实。别无选择的是:中国才是香港的未来。

  评论指出,目前就普选的争论以最为复杂的方式呈现出来:一半港人支持中国大陆的方案,要不觉得这是代表进步的方案,要不出于不论如何都会这么发展的实际。另一半反对者也分为两部分:相对一小部分从未接受中国的统治,包括前政务司长陈方安生和著名的商人黎智英。而更为众多的一群反对者包括大批学生,他们因为更理想主义的原因而抗议。

  评论认为,目前抗议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中国政府在大局上坚持其建议,也许在细节上稍作让步,反对的声音也许会逐渐减退。但这一抗议暴露了北京幕后统治的弱点,即应该找到更有效的方式,在北京辩论清楚他们的态度,而非在香港。

    “香港经济衰退”

  《每日电讯报》从北京发表报道表示,一些大陆的学生认为香港的抗议者是“被宠坏的一群”。

  一些从大陆到香港的学生拒绝参加有关的抗议游行,认为这不仅无济于事,还有可能失控导致暴力出现。
  有学生匿名对记者表示,中国优待香港的学生,而大陆的学生要付出比香港学生高得多的学费来上学。大陆学生中很多人虽然理解北京试图控制下届香港的选举,但认为香港享受了过多的优待,香港对中国的抗议者的行为是幼稚和以怨报德的。

  但一名香港的大学教授认为这种把香港抗议者认为是“被宠坏的一群”的想法是因为对香港贫困民众生活的不了解。 报道认为,目前的抗议者人数如果保持不变,抗议势头可能会逐渐减弱。而北京已经在周二晚7点的新闻中首次报道香港的抗议,说明了它对局势还是感觉稳操胜券的。

  《泰晤士报》除了大篇幅的报道介绍外,其驻京记者路易斯发表评论认为,目前的抗议让香港的富商巨贾感到不安,特别是上周日港府警方使用催泪弹并威胁可能再次使用它,让世界各地感到不安,玷污了香港作为一个安全、政治稳定和法制至上的金融贸易城市的名声。

  评论引述经济分析人士称,目前香港的经济已经非常脆弱,如果示威抗议持续,有可能将香港经济拖入衰退的谷底。


经济学人:香港这事真没啥大不了


从埃及开罗的解放广场,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塔克西姆广场,民众正越来越展示出自己的力量。而近期,乌克兰和香港也先后上演了自己的抗议活动。那么,这些抗议活动的参与人数横向对比起来如何?要想准确回答这一问题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局会公布一个数字、组织者公布另一个,媒体可能还会给出第三个。不过,各方出具的不同数字可以令人回味起当时冲突的紧张程度。而随着抗议活动在媒体的喧嚣中模煳不清起来,相对规模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比较。

  比如,很多人都对本周香港的混乱事态感到震惊,但其实号称8万的参与人数与刚刚发生在纽约的气候变化游行及巴塞罗那的加泰罗尼亚独立游行相比,只是很小一部分。埃及2013年6月的骚乱参与人数大约是巴西当月早些时候抗议运动参与人数的7倍。近年来世界各国抗议活动参与人数统计表如下:

  从埃及开罗的解放广场,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塔克西姆广场,民众正越来越展示出自己的力量。而近期,乌克兰和香港也先后上演了自己的抗议活动。那么,这些抗议活动的参与人数横向对比起来如何?要想准确回答这一问题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局会公布一个数字、组织者公布另一个,媒体可能还会给出第三个。不过,各方出具的不同数字可以令人回味起当时冲突的紧张程度。而随着抗议活动在媒体的喧嚣中模煳不清起来,相对规模不失为一个有益的比较。

  计算参与者的规模非常困难,但手机却是一个有用的替代。未来,统计数字的提供者可能是无线设备,而不是警察、抗议者或媒体。
殖民地对于未被殖民地的同族人的优越心态,就如同宠物狗对于野狼的观感。当主人没有了,宠物狗怎么办?怎么去融入狼群?怎么适应自己从高高在上变得不再如此?怎么适应失落感?未来和前程在哪里?

对于宠物狗,这是非常困难的转型,需要很多代来改变。而且恐怕往往等到彻底困顿后,才能够面对现实:自己并不因为曾是宠物狗而高于野狼,最好认真学习一下怎样独立自主而有尊严地做狼。

这将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学习过程,需要爱香港的、并且先行一步觉醒的港人长期不懈地为港民启蒙,学习平等尊重,礼尚往来,自主思考,学会懂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学习真正爱护香港爱护自己,而不再与曾经的主人一样仇视同族,不再苦苦祈求主人关爱,不再应主人指挥棒而舞。

感觉不好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不及时改变心态,奋发努力,而只顾怨怒纷争,那么就真的要把自己和香港都毁掉了。
难得糊涂,沉默是金
真心是不想用理性的态度对待香港了。。。
反正香港不是很容易拿到英国护照什么的么?九七之前不是很多人移民么,干嘛又跑回来?无非就是老外也觉得你们不是他们的自己人。。。
然后在国外找不到归属感,又不愿意降低自己身份当中国人,就创造了一个香港人的名称。。。
有本事就移民走啊。。。死赖在中国的香港干嘛。。。
真心是不想用理性的态度对待香港了。。。
反正香港不是很容易拿到英国护照什么的么?九七之前不是很多人移民么,干嘛又跑回来?无非就是老外也觉得你们不是他们的自己人。。。
然后在国外找不到归属感,又不愿意降低自己身份当中国人,就创造了一个香港人的名称。。。
有本事就移民走啊。。。死赖在中国的香港干嘛。。。
本帖最后由 KGCITY 于 2014-10-2 00:14 编辑

他们总说回归后他们的言论自由什么的都在倒退,其实是一种心态作怪,拒绝融合,想保持高高在上优越感。在我们看来,港英时代留下的他们什么都没有失去,骂内地人,骂中共,拒绝国民教育,动不动就上街抗议这样那样,哪一样他们之前做的,现在不能做呢?只有那曾经的优越感没了,就同台湾人,马来西亚华侨一样,回国一趟或小住一段时间发现我们虽然都是华人,但我们不一样。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有民主,我们比他们文明,我们的价值观比他们高尚,这是他们没说出口,这也是很多香港人心中想的,所以他们拼命想要他们的民主,什么都不管不顾。不单是因为钱,因为香港还是很多有钱人,虽然内地豪客的消费刺激了普通市民。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高尚”地歧视我们。我觉得还得胡萝卜加棒子对他们最有用,无奈高层不知是玩不转还是不想这么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