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回顾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的人间惨剧

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 编辑 讨论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印度博帕尔灾难是历史上最严重的工业化学事故,影响巨大。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属下的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设于贫民区附近一所农药厂发生氰化物泄漏,引发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2.5万人直接致死,55万人间接致死,另外有20多万人永久残废的人间惨剧。现在当地居民的患癌率及儿童夭折率,仍然因这场灾难而远高于其他印度城市。由于这次事件,世界各国化学集团改变了拒绝与社区通报的态度,亦加强了安全措施。这次事件也导致了许多环保人士以及民众强烈反对将化工厂设于邻近民居的地区。 [1]https://baike.baidu.com/item/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案/3744421?fr=aladdin
美方赔过钱后,甩手走人
    毒气泄漏事故给博帕尔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受害者日渐增多,其体质也每况愈下。但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为此所受的影响却极小,在付完微薄的赔偿金后甩手走人,再也没有和博帕尔保持任何联系。那个4.7亿美元的最终解决方案,原来还附含三项条件:永远免除所有民事责任;取消所有刑事指控;未来的任何针对联碳公司的诉讼均由印度政府应对。
    1999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并购了联合碳化物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学联合企业。在它仍然从联合碳化的资产中收益的同时,却拒绝为联合碳化以前的过失承担责任,对处理残留化学物质等善后事宜置之不理。印度政府似乎也对这个工厂甩手不管了。
    在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布里吉·汉娜看来,博帕尔是全球化中的典型悲剧:“一家美国公司选择博帕尔以占据廉价劳动力、松懈规定、建立劣等工厂的便宜。你能够看到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博弈。而对贪婪和错误的惩罚最终落到了博帕尔人身上。”
    26年前的毒气泄漏事件,不禁让人联想起今天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奥巴马5月2日责令“BP将继续为漏油事件造成的环境灾难承担责任”,与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之前在博帕尔第一时间轻而易举甩手走人的历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据金融机构预测,随着漏油影响的持续深入,英国石油公司最终可能要赔最少600亿、最多900亿美元(合4000到6000多亿元人民币)。无论最终的赔偿额是多少,英国石油公司已表示愿意支付的200亿美元赔偿金,就大大超过了联合碳化为博帕尔案件所支付的4.7亿美元。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没有一个人死亡,但在博帕尔事件却造成2万多人死亡,而更多的受害者直到今天还在忍受后遗症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7亿美元,只是杯水车薪
    惨案发生后不久,美国和印度的律师曾代表毒气受害者向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提出850亿美元的赔偿和罚款要求。然而,联合碳化物公司将事故责任推卸给印度雇员,只愿提供2.3亿美元的赔偿,并且在20年内分期付清,这遭到了印度政府的断然拒绝。
    经过5年的诉讼,印度最高法院在1989年2月14日做出裁决,要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为其过失一次性赔偿4.7亿美元,由印度政府成立基金,分配给各死难者。但随后仅有115亿卢比(1美元约合45印度卢比)赔偿资金到位。2004年,印度最高法院再次要求联合碳化物公司付清150亿卢比余款。那些几乎被灾难夺去生命的人最终获得了550到700美元不等的赔偿,这还不足以支付五年最基本的医疗费用,而且还有很多受害者一分钱都没有拿到。
    灾难的幸存者并非就是幸运者。穆罕默德汗是原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名员工,他常常呆滞地站在家门口,盯着那条距他家大约20米远的、已经干涸了的河床。自1984年12月的灾难后,这片水域就变成了一个残酷的邻居,一点一点地吞噬着他家人的性命。穆罕默德汗和他的家人喝了20多年污染严重的水,落下了一身的病,他的孙子呕吐不止,还经常抱怨胃疼。今天,他不得不把家给搬了。那些距离工厂远一些,或者住在楼房里的人们,遗留症状则要轻一些。但几乎所有幸存者都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病症状包括呼吸短促、咳嗽、胸痛、肢体疼痛、腹痛和视力衰弱。种种疾病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加剧。妇女则出现月经紊乱或痛经,进入更年期的时间也提早到了33或34岁。2009年,新德里社会与环境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环境检测显示,当年农药厂周围依然残留着上百吨有毒化学物质,每年随着雨水进入地下水位线,使得博帕尔12万人到15万人患上了肺结核和癌症等疾病。在靠近那条被严重污染的河流区域,生育缺陷发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
    据《卫报》去年8月30日报道,工厂残留的铀废料堆给当地的数百名儿童带来极大伤害。他们的头不是太大就是太小,四肢或者是太短或者是过长。其中一些人的大脑从不发育,永远不会说话,像是受到了某种邪恶的诅咒。一些小孩默默地坐着,凝视天空,迷失在自己的世界里,还有的不停地哭喊和前后摇晃,几乎没有几个能真正控制自己的身体。焦急的父母们烦恼不已,轻声软语地说一些鼓励的话,希望奇迹出现,让孩子们逃离噩梦。
    然而,印度当局似乎决定要掩盖这些丑闻,因为“他们不可能只给这些孩子解毒,他们必须消除整个博帕尔地区的污染。所以他们不愿意将事故的影响公开。”负责法利德果德诊所的普利帕·辛格医生说,“但是我下了决心,如果我保持沉默,这样的事情还将持续。如果我保持沉默,下一天受害的将是我的孩子。孩子们正在我的面前死亡。”

对于2万多人死亡、几十万人生命健康受到伤害的惨剧,单纯的一个企业并不能承担起所有的赔偿责任--4.7亿美元的赔偿金,对于几十万生命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https://news.china.com/history/a ... 2/19039983_all.html
这次事故直接中毒人数超过50万人(当时博帕尔市区的人口约80万),3天内死亡人数超过8 000人,事故发生4天后,受害的病人还以每分钟一人的速度增加。到12月底,该地区已死亡2万多人,近20万人致残,数千头牲畜也被毒死。印度政府不得不派用军队和起重机,无数的尸体一个压一个地堆砌在一起,放到卡车上,然后在落日的余晖中火化。幸存下的人也被惊吓得目瞪口呆,甚至无法表达心中的苦痛。很长一段时间,博帕尔四处弥漫着一种恐惧的气氛和死尸的恶臭??
    然而,灾难远未结束。几十万条生命,遭到漠视
    “博帕尔那时的惊慌混乱,简直可以和1947年印巴分治惨案发生时的情形相比。”时任博帕尔警察局局长的普瑞这样回忆道,事故发生的当晚,他火速赶往农药厂,想搞清楚到底“是什么气体泄漏了,用什么方法可以解毒”,但那里的工作人员没有回答他的任何问题。3个小时以后,他才得知毒气的名称为“异氰酸酯”。他随手从日常记录簿上撕下一张纸,把这几个字写在上面。那张纸普瑞今天还保存着。
    尽管向警察报告情况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工厂的管理者仍有足够的时间把所有的工人转移到安全地带。“从工厂逃出来的人没有一个死亡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被告知要朝反的方向跑,逃离城区,并且用蘸水的湿布保持眼睛的湿润”,奎雷施说。可是,当灾难迫近,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却没有给予博帕尔市民最基本的建议--不要惊慌,要待在家里并保持眼睛湿润。该工厂没有尽到向市民提供逃生信息的责任,他们对市民的生命有着惊人的漠视。
    雪上加霜的是,灾难发生后,联合碳化物公司故意淡化事故影响及灾难的严重性,想以此来挽回形象,公司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事务的负责人捷克森布朗宁仍旧把这种气体描述为“仅仅是一种强催泪瓦斯”。医院里,挤满了等待诊治的伤者,他们用布缠着眼睛、奄奄一息,而医生却对这种致命物质的性质一无所知。

https://news.china.com/history/a ... 2/19039983_all.html
博帕爾事件[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博帕爾

博帕爾市位置


現在位於博帕爾的事件紀念碑。
博帕爾事件(印地語:भोपाल गैस काण्ड)發生於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中央邦的博帕爾市美國聯合碳化物屬下的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UCIL),設於博帕爾貧民區附近一所農藥廠發生氰化物洩漏事件。官方公布瞬间死亡人数为2,259人,当地政府确认和气体泄露有关的死亡人数为3,787人[1]。还有大约8,000人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中丧命,另外大约8,000人因为气体泄露而死亡[2]。根据一份2006年的官方文件显示,这次泄露共造成558,125人受伤,包括38,478人暂时局部残疾以及大约3,900人严重和永久残疾[3]。
该事件被认为最严重的工业事故。

法律問題[编辑]
在災難發生後,死難者的代表分別向印度和美國法院提出賠償訴訟。最後由印度政府,代表死難者向印度最高法院提出賠償要求,最後裁定美國聯合碳化物集團、以及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需要賠償4.7億美元。由印度政府成立基金,分配給各死難者。
但官司仍未完結,現時美國紐約的法院,仍然處理美國聯合碳化物一切法律責任的繼承者兼母公司,美國陶氏化工是否有責任為博帕爾災難進行善後工作。
影響[编辑]
由於這次大災難,世界各國化學集團改變了拒絕與社區通報的態度,亦加強了安全措施。但亦因這事件引發鄰避效應,很多環保人士以及民眾,將化工廠視為嫌惡設施,都反對設於鄰近民居的地點。新化工廠的設置,常會引發民眾的抗爭。
而美國聯合碳化物集團,經過在美國和印度多番訴訟,亦因這次慘劇要向印度政府賠償4.7億美元,並要出售該集團持有的聯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50%股權,用以興建治療受影響居民的醫院和研究中心。不久,美國聯合碳化物集團被人狙擊,雖然狙擊失敗,但董事局仍將美國聯合碳化物分拆成若干公司,包括永備電池集團(Energizer)。而美國聯合碳化物集團在2001年2月,成為美國陶氏化工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博帕爾事件
惨案发生后,未向医院提供毒气信息
事发后的救助也不能说是成功的,当时唯一一所参加救治的省级医院是海密达医院。该医院的萨特帕西医生对2万多具受难者的尸体进行了尸体解剖,结果表明 “从气体中毒者的尸体中我们可以找到至少27种有害的化学物质,而这些

化学物质只可能来源于他们所吸入的有毒气体。然而,公司却没有提供任何信息说明该气体含有这些化学成分。” 这位医生说,“即使在今天也没有人知道正确治疗MIC气体中毒的方法”,“由于公司处理这种气体已经有数十年的时间了,联合碳化物公司有责任向公众和医疗组织建议治疗MIC气体中毒的一系列措施。但是我们没有收到任何由该公司提供的关于治疗措施的信息。”公司的调查信息,包括1963 年和1970年在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进行的调查信息,都被视为“商业秘密”而一直没有公开
灾难的源头:管理错误+工人失误
危险是在灾难发生的前一天下午产生的。在例行日常保养的过程中,由于该公司杀虫剂工厂维修工人的失误,导致了水突然流入到装有MIC气体的储藏罐内。MIC 是一种氰化物,一旦遇水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这次有水渗入载有MIC的储藏罐内,令罐内产生极大的压力,最后导致罐壁无法抵受压力,罐内的化学物质泄漏至博帕尔市的上空。

其实,储藏罐内的MIC气体储量本身就值得怀疑。“MIC是一种化学过渡态物质,每个人都知道储藏它意味着要面临很大的危险。所以没有人敢管理大量的MIC气体,也没有人敢长时间的储藏它”。事发当晚负责交接班工作的奎雷施说。他说,“公司在管理这种气体的时候太过于自负了,从来没有真正的担心这种气体有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的问题。”而据调查,事实是,当时公司在杀虫剂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尽力削减安全措施方面的开支。在常规检查的过程中出现险情时,杀虫剂厂的重要安全系统或者发生了故障或者被关闭了。
毒气泄漏过程中,未教市民如何逃生
在事发之后,该工厂仍没有尽到向市民提供逃生信息的责任;他们对市民的生命有着惊人的漠视。尽管向警察报告情况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工厂的管理者仍有足够时间把所有的工人转移到安全地带。“没有一个从工厂逃出来的人死亡,原因之一就是他们都被告知要朝相反的方向跑,逃离城市,并且用蘸水的湿布保持眼睛的湿润”,奎雷施说。但是当灾难迫近的时候,公司却没有对当地居民做出任何警告,当毒气从储藏罐中泄漏出来的时候,他们没有给予博帕尔市民最基本的建议——不要惊慌,要待在家里并保持眼睛湿润。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公司迅

速决定把灾难的严重性和影响故意说得轻微些,想以此来挽回形象。灾难过后的几天,公司的健康、安全和环境事务的负责人捷克森布朗宁仍旧把这种气体描述为“仅仅是一种强催泪瓦斯”。甚至在灾难的即时后果——几千人死亡,更多人将一生被病魔缠绕 ——被公布后,公司还是继续着相同的做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