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那时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比现在非洲人的平均寿命高5岁。而到了1979年,中国人均寿命是68岁,比同一年代的印度人高14岁。试问那些把民国时代吹上天,把当代中国踩下地的公共知识分子们,莫非你印象中的老家常逃荒?时常要卖儿卖女?乡亲们一辈子从不刷牙?既不通电,又无自来水,连热水瓶都没有?一人分不到一床被子?
  事实上,就算是那些养尊处优的大师和小资们,到了民国末期的时候,很多人也不再有好日子过了。例如在1949年的时候,就有北大教授饿死在宿舍里的事,被发现的时候,两颗眼珠子已经被老鼠啃了——没办法,那年头用金圆券发的工资根本就只能点烟用,而美国的救济面粉在经历了层层克扣之后,也只会发给胡适这样的顶级大师,其他等级稍微低一点儿的专家教授们,就是哭着喊着也还是吃不上。
四、民国军队啥都好,就是没有胜仗——截止到抗美援朝为止,中国人连自己的家园都守不住,更别提真正打败过什么强国了
  就算是抗战后期,远征军光复缅甸的那一系列最出彩的战役,也是用15:1的绝对优势兵力压着日军在打,还有美军的空中优势,但依然打得险象环生,异常吃力,怎么看都谈不上什么世界强军。
  至于远征军先前从缅甸撤退的时候,更是创下了一个战场记录——1942年夏,在完全占领缅甸之后,日军快速部队约3000人越过中国国境,以10辆坦克为先导,继续挺进云南。5月2日向驻守畹町的第66军两个师发动进攻,3日继续沿滇缅公路长驱直入,再占遮放、芒市,4日下午进入龙陵城,5日就到了金沙江畔的惠通桥边上,在四天内前进了300公里,但是楞没追上国军……真不愧是转进如风的伟大军队啊!
  唉,能与国军相比的,惟有数十年后的中国男子足球队了。或许,正是出于对历史上近代中国各路军队的极端轻视,麦克阿瑟才会在朝鲜战场上对陌生的志愿军掉以轻心,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全盘崩溃吧!
又黑我男足, 我男足虽然屡战屡败,但好歹世界杯出线过。
、当代砖家啥都好,就是没有节操——现在网上和社会上有很多不知是真是假的大地主,总是自豪地宣称自己家在解放前是多么多么的富有,然后就咬牙切齿咒骂夺走了他们家祖产的邪恶政府……但说实在的,就算如今还是那个旧社会,你就真能保住那份家产吗?
  就以我本人的家庭往事来说,我曾祖父原本也算是个大地主,还曾经当过区长和县教育局长。但是在1947年的时候,竟然坐在自家院子里被一发流弹打死——似乎是某个士兵在行军的时候胡乱放枪,最后也没查出来是怎么回事——之后,家里的田产和房子,立即被几个坏亲戚巧夺豪取,当时尚未成年的我爷爷和他的几个兄弟顿时成了赤贫户,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但是等到解放之后,那几个侵吞田地的坏亲戚全都被划成了地主富农,吃够了苦头,而我爷爷和他的几个兄弟倒是清一色的贫下中农……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有某位“精英”曾经大放厥词说,民国的乡村肯定不是天堂,但也不是地狱,试想都是乡里乡亲,哪有不给人活路的呢?假如一有矛盾就非得要搞流血革齤命才能解决,那得有多大的仇?所以中国革齤命的原因,并非是因为贫穷,而是苏联在煽动和策划左齤派……
  我真的很想对他说,别提什么乡里乡亲的鬼话了,当年那几位真正血脉相连的亲戚,在买通官府谋夺我家田产的时候,又有谁想过要给我爷爷留一条活路?
  实际上,我曾经接触过好几位在民国时代出生的老地主、老资本家,他们普遍认为,就算是民国时代的富人,也更希望生活在当今这个和平繁荣的新社会,而不是军阀混战不休,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民国时代。在那个万恶的旧社会,不仅仅是穷人过的穷苦不堪,大多数富人也仿佛是在炼狱中煎熬。
当时,只要你有了一点儿钱,黑白两道三教九流土匪流寇就会很快找上门来,用各种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来迫使你就范,乖乖把金钱奉上。而各种苛捐杂税也让人疲惫不堪——各路军阀和流寇也是需要生存和壮大的,自然必须搜集资金。那么资金从哪里来?穷人就算是榨干了也榨不出几滴油,当然就只有榨富人了。所以别再想当然地认为旧社会的富人何其潇洒,真正的富人在旧社会一样过着朝不保夕的坏日子!
  那年头除了极少数留洋回来的大知识分子,其余的绝大多数人,包括富人在内,都不会去关心什么民齤主自由之类的玩意儿,而只关心人的生存问题——当时各地土匪恶霸横行,死个人就跟死个蚂蚁一样,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安全保证都无法得到满足,纵然拿到了选票又有何用?
  莫非,在土匪和兵痞的子弹朝你飞来的时候,只要把选票贴在额头上,高呼三声“民齤主纠错机制快快显灵”,就能刀枪不入了么?
  在那些从民国过来的老人看来,现在的中国人各个丰衣足食,吃饱了还能胡侃乱吹,就已经是极大的幸福了,还要奢求什么权利,实属大逆不道。那时候,就是地主老爷想要天天吃上饱饭,都是很困难的事。
  自由和人权固然是个好东西,但前提却是国家主权得以维护。没有了主权,在敌国的军靴与刺刀之下,在可怕的饥饿与瘟疫面前,人们连命都保不住,还奢谈什么自由与人权?
  例如,1946年的湖南某位小地主,就给身在陕北的儿子写信说:“……现在捐税比10年前增加百倍,加租既没人种田,家中四人日食不过2斗,依旧无法自给,想教旧学,无人请,教新学,六十九了,学不上,讨米呢,太出丑,寻短见呢,奈何还有几个人,只有寄望你们快快来解放了,否则无生产的人家全要打人字桩(自杀之意)……”
连地主都被逼到自杀,投共,,民国啊民国,你…………
现在这个时代的富人们,虽然失去了对百姓为所欲为的权力(最起码成本是大大提高了),但是也无需年年支付大笔的钱财去应付各路军阀兵马的搜刮劫掠(绝对比任何贪官污吏都要狠),不需要重金豢养许多保镖来护卫自己的府邸,也用不着胆战心惊跟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对保护费讨价还价,出门的时候更不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深怕被人绑票……这都是新中国才有的好环境。
  就算是在城市里搞情调玩玩客厅沙龙,写些小资文字的“民国范儿”们,在这个战火动荡的大时代里,除非出避海外,否则也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安乐窝——不知当他们在生了病也没有疫苗的时候,在家族产业被国民政府接收大员敲诈到破产的时候,在出门探亲被土匪绑票百般拷打勒索的时候,在被日本皇军的飞机投弹问候的时候;在躲到租界里眼看着外面的同胞被虐杀的时候;在日军扫荡的炮火和弹雨中亡命狂奔的时候;在因为被扣上了“思想恶化”的罪名,而被特务们天天“伺候着”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的时候;在看着熟人、亲戚、老师、同学和朋友,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失踪”的时候……心中又是怎样的感受?
  说真的,我们在闲暇之余,谈论分析今日社会的不足,是没有什么不对的。但很多人在厌倦或失望于现实的时候,却并不是把希望和理想投放在将来,而是深深地怀念着想象出来的美好过去……这就有些过分了——就算你对我国宣传部门忆苦思甜的老套路有些腻了,也不能当真去怀念那年头的苦难啊!
  总之,民国年代是很黑的,大家不要萌它。
最后,再附上一句对某位伟人的评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民国时代的一个定论。

  ——当他出生的时候,这个国家被视作一个美丽而羸弱的女人,只要喜欢谁都可以上她的床,当他离去的时候,却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轻言对中国开战的话题了。
PS:附录网友评论一则,个人以为很有见地。
  小布尔乔亚的历史观就是这样的:民国的时候,只见上海滩灯红酒绿、十里洋场,看不到处处乞儿饿殍,看不到遍地烽火狼烟,洋人横行;晚明的时候,只见秦淮河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看不到关外尸山血海,看不到中原流寇肆虐;东晋的时候,只见江东形胜之地,名士风流,琴棋书画,看不到中原父老辗转哀嚎于荒野,被胡人当做“两脚羊”下锅烹杀,连死后求个全尸都不可得!
  当然了,在当今承平之世,有了浮浪度日的本钱,小布尔乔亚一把也不算过分。只是万万不可走入魔症——民国、晚明、东晋,这等凄凉末世,是小布尔乔亚玩情调搞小清新的时候么?
  
7c52bfb1cb134954170bf29d564e9258d0094aba.jpg 619b5f224f4a20a4fe55263e90529822730ed009.jpg

ff4963da81cb39db5dbfcea1d0160924aa183053.jpg (78.84 KB)

ff4963da81cb39db5dbfcea1d0160924aa183053.jpg

结束, 撒花撒花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民国年代是很黑的,大家不要萌它
是啊,解放前疾病流行,解放后虽然疫苗老出问题,传染病总算控制住了
一点也不萌民国,大家都说文革黑暗,我觉得再黑也比不上民国。
本帖最后由 空山居士 于 2015-4-9 08:08 编辑

最后,更一点民国1912-1949人口数据吧。
 民国时期的人口
  1912年,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民国时期的38年,只是历史上短暂的一瞬,这是一个在政治上极不稳定的过渡时期。在人口发展史上,它同样也只是一个动荡的过渡阶段,人口数据不完整也不准确。经过多种数据的综合,大致可以知道1912年的人口数为41964万,1949年为54167万人,基本上处于缓慢增长状态。民国的人口有几个特点:人口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当时全国的死亡率为2.76%,华南地区为3.04%,四川为4%,而婴儿的死亡率则更高,达到15.6%,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即使城市也不过是40岁。性别比例失调,男多女少,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当时男:女是110:100。人口密度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江苏增加到379人/平方公里,而西北则荒无人烟,新疆地区为2.38人/平方公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