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单纯从文学阅读的角度来说,我对鲁迅的一些文章还是很喜欢的,他的许多文章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便如今读来也并不过时,一时有针贬时弊的效果,一样令我们没有任何距离感。
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对当年也是极不愿意学习他的文章,因为老师连他的文章里的一个逗句都能说出一二三来,而且还都是知识点,要分析,要背诵。
我记得他的一篇文章里有这样的句子“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老师讲解时说,这表现了作者的一种孤寂的感觉,如果用“院子外面有两棵树”来表现,肯定是达不到的。 另外表现的,就是对这种孤寂的不满。作者希望出现新鲜的社会现象,希望能有“别的树”出现。
于是,我的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我有两件毛衣,一件是红色的,另外一件也是红色的。”被老师在班上点名批评,并让她说为什么要这样写。于是她说,她这样写是与鲁迅希望有别的树一样,她希望她的母亲大人给她织一件别的颜色的毛衣,不要再是红的了……
最终,被老师要求重写的作文……
于是我们得到一个教训,鲁迅的文章再好,轻易不要模仿,会出事儿的————
鲜花鸡蛋赠送记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