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本帖最后由 appa 于 2011-5-19 21:42 编辑

卫夫人、谭文婉、梁孟昭、杨翠喜、杨宛、薛素素、田倩、柳自华占位。
韩凤儿
  十四岁艳名四溢,被选入宫中,才子于佑钟情不减,两人宫墙内外,以红叶题诗谈情,被唐僖宗发现,几乎丧命。后因黄巢起义,移都之时将一些宫女开笼放雀,韩凤儿与于佑终成夫妻,留下红叶题诗的姻缘佳话。
  红叶题诗1
  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予有情人。
  红叶题诗2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1

评分人数

薛惠英、薛兰英
   薛惠英是元朝末年女诗人。她自幼聪明秀丽,能诗能文。与姐姐薛兰英是当时的才女。她们共同创作的诗歌有数百首,题名为《联芳集》。
      元末女诗人薛兰英,同她的妹妹薛蕙英的名字是联为一体的,姊妹俩都很聪明秀丽,能为诗赋.他们的父亲是吴郡(今江苏苏州)富商,至正初(公元1341年)以米为业,为她们在住宅后面建造了一座书楼,专供两位爱女居住,取名“兰蕙联芳”楼.姐妹俩便在这小楼上,相互切磋,吟咏不辍.他们共同创作的诗歌有书百首,题名为《联芳集》.
     
       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杨维桢,住在杭州西湖,做了九首《西湖竹枝词》,先后和作的人有数百家之多.两姐妹见此情形,笑曰:“西湖有竹枝曲,东吴无竹枝曲乎?”于是仿效 杨维桢的体裁,创作了十首《苏台竹枝词》.杨维桢读到她们的诗稿,赞叹不已.手题二诗于后:“锦江只说薛涛笺,吴郡今传兰蕙篇。 文采风流知有自,联珠合璧照华筵。”“难兄难弟并有名,英英端不让琼琼.好将笔底春风句,谱作瑶筝弦上声.”
     从此,她们姐妹名播远迩,时人誉为“班姬、蔡女复出,易安、淑真而下不足论”.清人陶玉禾、陶瀚《元诗总论》中说:“元代闺秀寥寥.绿窗遗集,端赖贤夫;蕙兰联芳,亦以铁崖知名耳”.
      蕙英、兰英的《联芳集》已佚,只有《苏台竹枝词》流传于世.《玉镜阳秋》中评价此说:“二女《苏台》十章,跳脱XX(不认识这两个字.....).字字竹枝,妙镜鼎足曹、张间,了自不让”
1

评分人数

张妙净
  张妙净,女,字蕙莲,号自然道人,以诗文名扬杭城。与薛蕙英、薛兰英姐妹为同时代名媛淑女。张妙净晓音律,情逸才飘,晚年迁居姑苏(苏州)春梦楼,号称一时淑媛。与杨维桢有密切交往,为文字友,曾和其《竹枝词》。著有《自然道人集》,但不传于世。与钱塘女士曹妙清、吴郡薛兰英、薛惠英姐妹二人,都是因赋《竹枝词》奉和杨维桢,诗词倾动天下,抄写传诵的纷纷,遂刻板成集,西湖因此纸价顿贵。和词如下:忆把明珠买妾时,妾起梳头郎画眉。郎今何处妾独在,怕见花间双蝶飞。从诗中可知张妙净曾有过美好的爱情生活,后来情人离去,孤守闺阁,十分寂寞。杨对她俩的诗才十分推崇,比拟为唐代女诗人薛涛。
1

评分人数

曹妙清
  曹妙清(生卒年未详),字比玉,自号雪斋,女,钱塘(今杭州)人。与薛兰英、薛蕙英姐妹为同时代名媛淑女。善鼓琴和书法,事母孝谨,三十不嫁,风操可尚.与杨维桢为文字友,和其《竹枝词》。与张妙净以诗文名扬杭城。曹妙清善长击鼓弹琴,能书法,行、草皆有法度,有相当造诣。奉养母亲,十分孝敬,年过30还不婚嫁,风操高洁。张妙净通晓音律,才情飘逸,晚年迁居苏州春梦楼,号称一时淑媛。两人与当时居杭词作家杨维桢有密切交往,曾作诗应和杨氏竹枝词。从诗中可知曹妙清家住南山苏堤第一桥旁,月明星稀之夜,常吹箫自娱,以抒愁情。而张妙净曾有过美好的爱情生活,后来情人离去,孤守闺阁,十分寂寞。杨对她俩的诗才十分推崇,比拟为唐代女诗人薛涛。尝写诗寄铁崖。铁崖答之云:红牙管带紫狸毫,雪水初融玉带袍。写得薛涛萱草贴,西湖纸价可能高。【玉带袍,其砚名。(《列朝诗集》)】 曹妙清著有《弦歌集》,杨维桢为之作序,但不传于世。
1

评分人数

本帖最后由 appa 于 2011-5-20 04:31 编辑

   梁孟昭
    明末钱塘著名女才子梁孟昭(约生活于1560—1640之间),生平身世皆不可考,字夷素。一说名为夷素,孟昭是她的字。清诗人陈文述《闺咏》中有她的介绍。钱塘(今杭州)人。明末才女作家,茅九仍之妻,性格娴静,不苟言笑,能诗文,自成一家,被誉为“一代作手”、“女士之表表者”。绘画和书法也驰名一时,尤工花鸟、小楷。她的诗歌自成一格,清新幽异,并不流于纤弱,风格独具。王端淑评论说“其长短诗歌,皆清新幽异,大小墨妙,远过前人”。
     她是一位杰出的戏曲作家,她所作的《相思砚》传奇,借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故事为引子,让他俩现身说法,实现在人间团圆的夙愿,颇具浪漫色彩。清代女作家王端淑称此传奇“情深而正,意切而韵”,推崇她为“夷素才敏英慧,女中元白”(即元稹、白居易),“每拈一剧,必有卓识”。
     据著录,梁孟昭的著作除《墨秀轩集》各一卷以及传奇《山水吟》、《相思砚》传奇外,其诗文有《墨乡轩集》等,还有传奇《山水吟》、《山水忆》等传世。她的《遐愁赋》是一篇情辞婉丽、对仗工整、言简意赅、极尽愁思的作品。[1]《相思砚》传奇已无传本,只有剧情尚载于《曲海总目提要》中。她的其他戏曲作品,现在也都不可考见。阮元《两浙·车酋·轩录》有她的《题画》诗一首。
     梁孟昭的丈夫茅九仍生在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九仍的曾祖父茅坤,归安人,明嘉靖进士,还是个有名的藏书家。他的祖父茅瓒是个状元。父亲茅见沧是个修撰官。孟昭曾随同九仍游金陵,寓居数年,忽感寒疾,临终尚坐起焚香,鼓琴一曲而逝。她的死,竟是如此的平静和美丽。
     
1

评分人数

本帖最后由 appa 于 2011-5-21 01:20 编辑

薛素素(西元16—17世纪),女,字素卿,又字润卿,江苏苏州人,寓居南京,被誉为“明代十能才女”。工小诗,能书,作黄庭小楷。尤工兰竹,不笔迅捷,兼擅白描大士、花卉、草虫、各具意态,工刺绣。又喜驰马挟弹,百不失一,自称女侠。后为李征蛮所娶。所著诗集名《南游草》。

     素素自负侠名,《列朝诗集小传》载其轶事:“素素吴人,能画兰竹,作小诗,善弹走马,以女侠自命,置弹于小婢额上,弹去而婢不知,广陵陆弼《观素素挟弹歌》云:酒酣请为挟弹戏,结束单衫聊一试,微缠红袖袒半韝,侧度云鬟掩双臂。侍儿拈丸著发端,回身中之丸并坠,言迟更疾却应手,欲发未停偏有致。自此江湖侠少年皆慕称薛五矣。少游燕中,与五陵年少挟弹出郊,连骑邀游,观者如堵”。《无声诗史》更云:“薛素素善驰马挟弹,能以两弹先后发,必使后弹击前弹,碎于空中。又置弹于地,以左手持弓向后,右手从背上反引其弓以击地下之弹,百不失一。绝技翩翩,亦青楼中少双者”。真神乎技矣,小说家闻此,大可演绎传奇一部,以侠妓呼之,当不过誉。
     
郭纯贞字梅节,今桃江县合水桥乡人,明末江西巡抚郭都贤的二女,是益阳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一位才女。
    纯贞自幼跟随父亲在北京、江西等地生活,她聪明美丽,从小受到家庭薰陶,熟谙经史,长于诗文,名扬遐迩。清代文人夏鼎在《郭贞女梅节古笔筒歌》里赞她;“谢家道蕴左家芬,元红朱落嫣兰薰。二八含悉写黄娟,春风掩映梨花面。……”
     纯贞才气纵横,极善诗词和绘画。她的诗以爱情题材为多,多半是抒发自己怀念忠亮之情怀。她因思念沐忠亮,曾以“驿梅惊别意,堤柳暗伤情”二名诗,作拆字诗十首:
  一
  马蹄踏破板桥霜 四顾无人暗断肠
  幸有香魂萦妾梦 驿门深锁五更床
  二
  木兰初发送云鞯 人去南州路几千
  毋谓滇池迷雁迹 梅花传信报君还
  三
  苟道相期一揖归 文光遥映美人衣
  马期墙外君何去 擎起嫦娥泪暗飞
  四
  口里嗟君梦里逢 力穷无路诉苍穹
  刀环在手凭谁赠 别锁春悉昼掩宫
  五
  立傍闲庭扪翠钿 曰君曰妾两相牵
  心怀闷懑浑如醉 意拟春蚕已再眠
  六
  土圭测晷度林斜 日泊西山起吧嗟
  是影是真俱是幻 堤杨高噪暮投鸦
  七
  木落山空近晚秋 夕阳归雁过南楼
  耳边不听真消息 柳絮纷萦弄黑头
  八
  日渐西驰事渐遐 立盟空复待年华
  音书一断鱼沉海 暗地思君哭落花
  九
  人间何必辨春秋 人死人生总是愁
  易理既明休问卜 伤心唯听泪珠流
  十
  心中眷恋君知我 主意仍然我与君
  青鸟已空云外信 情牵终世总无闻
  郭纯贞的绘画“秀而雄”,当时在湖南名声很大。据旧《益阳县志》记载;“庋藏之者,珍如拱璧”。她善画山水人物,曾绘出秋景十幅赂题以诗,她曾在浮邱山、高桥等地城居住,老死在高桥黑石村。
清女诗人周诒端(1811—1870),湘潭人。父亲周系蔚,曾任永绥训导。自幼随父亲学习诗文,后嫁左宗棠。左宗棠一介寒士,“身无半亩”,而终能取得显赫功名,光炳史册,这里有英雄与时势合、个人主观努力等原因,其中也因左宗棠有一位贤惠的夫人。左宗棠夫人周诒端是湘潭一位富家小姐。左宗棠入赘湘潭周家后,因为家贫,很为周家一些人看不起。夫人周诒端好劝左宗棠自立门户,外出谋事,自己则在左家携儿艰苦生活。左宗棠在外教书,难得回家,夫人怕他寂寞,便做了个枕头,绣个“渔村夕照图”题诗安慰他:“小网轻艘系绿烟,潇湘暮景个中传。君如乡梦依稀候,应喜家山在眼前”。左宗棠教书12年才回湘阴置田产,夫人又支持他经营农庄,赋诗“树艺养蚕皆远略,由来王道重农桑”。但她深信左宗棠终将大有作为,又有诗云:“书生报国心常在,未应渔樵了此生。”果然,左宗棠在40时入湖南巡抚幕,权力不小,威望很高,51岁便任闽浙总督,周诒端也成了一品夫人,但她仅在福州官署住了半年,即回湖南。左宗棠成名后,夫人周诒端从未向他推荐过一人,也未为任何人说过情,家居俭朴如初,故深为左敬重。同治九年(1870),59岁的周诒端去世,后左宗棠将她与其母、妹的诗作辑为一集,刊行于世,以作为纪念。
     才貌双全的周诒端与湖湘明珠左宗棠的浪漫伉俪---周吉富收集
周诒端(1812一1870年),字筠心,湖南湘潭人。她精通经史,善工诗文,才貌双全,善良娴淑。著有《饰性斋诗集》行世,收古近体诗135首。曾作《咏史》49律,平时,从事女红、农事,也写了很多反映田园情趣的咏物诸诗。周诗无论咏史,还是写物,均意境深远,构思奇特,造语工致,不愧高手,实为难得之才女。
    左宗棠的青少年时期,家庭连遭变故,债台高筑,确为人生之大不幸。然而,左氏来到隐山周府,受到举家亲睐。周老夫人视婿犹子,特别是有爱妻周夫人(诒端)这样的一位大才女、贤内助,实在是常人无缘以得的大福分。是故,左宗棠又是一个非常的幸运之士。
     
   周家乃书香门第,世宦人家,人才辈出,为明时方上(桥)“湘潭六周”之一的周之命后裔。祖父是户部左侍郎周系英(1765~1824);叔祖父清永绥厅训导周系蔚。父亲周系舆母亲夫人王慈云(1789-1862年),

    周家男女同辉。单讲女辈:左宗堂之岳母王慈云,夫人周诒端;还有周夫人(诒端)的姊妹及堂姊妹;慈云老人的孙女、侄孙女、外孙女等13人,个个工诗,是继名冠湖湘排头郭家瓦屋“郭氏女诗人群”后的第二大女诗人群体。单就1948年由湘潭正山印务馆刊、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程潜题字《方上(桥)周氏诗词集》里,就刊有她们的诗作近400首。
     历史事件真奇妙,千里姻缘一线牵。左宗棠,这样一颗近代湖湘人才中的耀眼明珠,与隐山脚下周家才貌双全的周小姐(诒端)结下了不解之缘,两人相伴一生。道光11年(1831),左宗棠(时19岁)受周诒端的哥哥周诒煜之邀来到周家,次年8月正式入赘为婿。直至道光24年(1844)10月(时32岁),携妻妾和众女儿迁回原籍湘阴“柳庄”居住,整整13个年头。在这里,左宗棠度过了伉俪情深、高雅浪漫的13年;度过了三试不第、人生坎坷的13年;度过了出山前,夯实基础、蓄锐待发的13年。是故,隐山周家桂在堂是左宗堂的第二故居。左宗棠一生是坎坷的:早年家境贫寒,入赘隐山;科场失利,三试而落;宦途蹭蹬,四十出山。然而,他的一生又是辉煌的:出山后,自建楚军,独当一面;辅助王朝,平息义军;师夷长技,建设海防;收复新疆,开发西北;抗法战争,功绩恒彰,直至老死疆场。他的一生,是忠于大清王朝的一生;是维护国土完整的一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硬的、收复国土最多(收复的国土为8个湖南省面积,六分之一个中国领土面积)的爱国主义大将军;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提出并实施“开发大西北、建设大西北”宏伟战略目标的第一人。




《咏岳鄂王飞》
    周诒端
十二金牌日夜催,诸军回首事堪哀。
君王自有南中乐,宰相原从北渡来。
一死恨难邀马革,千秋名在胜云台。
当年岂昧书生论,不肯谋身避草莱。


   《四时绝句》之三
       周诒端
寒蝉嘒嘒怯飞霜,一片秋心诉夕阳。
莫向天涯怨摇落,年年风日有炎凉。”
周诒蘩,生卒不详,字茹馨,湘潭人,清女词人, 永绥训导周系蔚女。周诒朴妹,与从姊妹周诒端、周诒挈就学於婶母王慈云。周诒端后嫁左宗棠,她们的诗作遂由左宗棠汇为一集,刊行於世。周诒蘩除了与从姊妹周诒端、周诒挈的作品合集,另有《静一斋诗余》。周诒蘩是周氏闺秀中存诗最多的,成就也最高。其一生命运曲折,嫁本郡张声玠,后因家业被族人掠夺而寄寓保定,后来,子起韵、起彰,夫声玠相继病殁,茹馨夫人携三柩返湘,依母家度日,老年时三子起毅又一病而逝,苦痛悲切,故诗歌多抑郁凄楚之音,其词触及历史上的奇女子,别有感慨。
聂胜琼、谭意歌占位。
林默:妈祖娘娘

林默(960—987年),姓林名默,又称林默娘。相传其出生时红光绕室,异香氤氲。因生弥月不闻啼声,故取名为“默娘”。幼聪颖过人,读书过目成诵。年十六,能通晓变化,妙用玄机。驱邪治病、济世活人,能呼风唤雨。常于大海狂澜,救护难船。又应县令之请,登坛祈雨,获降甘霖。屡显神异,以济世人,人以为神。

宋雍熙四年(987),默娘年二十八岁,犹以未嫁之身,扶危救世。是年夏初,父兄同出航海,突遇风浪覆舟,林默娘赴海救父亲还,而兄生遇难。兄掉到海里后,妈祖陪着母亲驾船前去大海里寻找,突然发现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众人十分担心,而妈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来迎接她,这时海水变清,其兄尸体浮了上来,于是将尸体运回去。此后每当妈祖诞辰之日,夜里鱼群环列湄屿之前,黎明才散去,而这一天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休船之日。同年九月九日,端坐山头而化。里人感其恩德,将其肉身立庙祀之,至今莆田湄州祖庙尚存其肉身神像无损。羽化后常显威灵,香火不绝。又迭于海上显圣救难,为各地航海人士奉为圣神,尊称为妈祖。历代皇帝均有封赠。南宋高宗敕封“灵惠昭应夫人”。元世祖封为“护国明著天妃”、明成祖晋封“弘仁普济天后”、清康熙加封为“天上圣母”、乾隆时旨敕列入祀典。今各地皆有天后宫之祠庙。为世人所崇拜、祭祀。

http://baike.baidu.com/view/612181.htm
1

评分人数

梁红玉:抗金名将

杨国夫人传

杨国者,故韩忠武王之妾也,梁姓。

杨国家楚州。生有神力,可张二十石弓,射二百步而无虚发。及长,以父罪并坐收,流寓京口为营妓。然任侠好义,无娼气。

杨国为妓时尝贺岁入衙,过廊下,见一黑虎伏地作鼾。大惊,复视之,乃一军汉也。异之,延入幕,问其姓名,忠武王也。杨国以其必成大器,乃自赎妾之。

靖康间,忠武以团练使兴义兵勤王,杨国襄赞军务,军中皆称“女团练”。建炎三年,扈从统制苗傅反。三月戊戌,忠武所部发平江。兵少,至秀州,称病不行,造云梯,治器械,傅等始惧。时世杨国及子亮为傅所质,防守严密。朱胜非绐傅曰:“今白太后,遣二人慰抚忠武,则平江诸人益安矣。”于是召杨国入,封安国夫人,俾迓忠武,速其勤王。杨国疾驱出城,一日夜会忠武于秀州,痛陈利害。未几,明受诏至,忠武曰:“吾知有建炎,不知有明受。”斩其使,取诏焚之,进兵益急,乱遂平。杨国以功论,封护国夫人。

兀术将入侵,帝召诸将问移跸之地,张俊、辛企宗劝自鄂、岳幸长沙,忠武曰:“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于是以忠武为浙西制置使,守镇江。

既而兀术分道渡江,诸屯皆败,忠武亦自镇江退保江阴。杜充以建康降敌,兀术自广德破临安,帝如浙东。忠武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俟敌归邀击之。

帝召至行在,奏:“方留江上截金人归师,尽死一战。”帝谓辅臣曰:“此吕颐浩在会稽,尝建此策,忠武不谋而同。”赐亲札,听其留。会上元节,就秀州张灯高会,忽引兵趋镇江。及金兵至,则忠武军已先屯焦山寺。金将李选降,受之。兀术遣使通问,约日大战,许之。战将十合,杨国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尽归所掠假道,不听;请以名马献,又不听。挞辣在潍州,遣孛堇太一趋淮东以援兀术,忠武与二酋相持黄天荡者四十八日。

后风止,我军帆弱不能运,金人以小舟纵火,矢下如雨。孙世询、严允皆战死,敌得绝江遁去。

是役也,兀术兵号十万,忠武仅八千余人。杨国以兀术遁去,上书弹劾忠武“失机纵敌”,请朝廷“加罪”。帝优裕之,凡六赐札,褒奖甚宠。又封梁夫人为杨国夫人,领护国,杨国两国俸。以女子而得两国者,唯梁氏一人也。

绍兴五年,忠武进少保,授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杨国在军中襄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抚集流散,通商惠工,山阳遂为重镇。

杨国自领一军,号“娘子军”,用唐平阳公主前例也。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数战于山阳,宿迁,皆胜,威名动于天下。金人忌之。八月丁卯战金人于淮水,遇伏。金军百倍于己。突围不得。身被数创,肠自腹间出,以汗巾裹之,血透重甲。顾左右曰:“今日得报君恩”。乃突击。敌以乱箭攒射,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遗体,数人各得其一体。金人曝其尸于市三日。

兀术闻之,感其忠勇,敛杨国残骸,遗忠武。忠武大恸。朝廷闻讯大加吊唁,诏赐银帛五百匹两。

绍兴二十一年八月忠武薨,进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配飨高宗庙庭。杨国迁葬苏州灵岩。

若杨国者,女中丈夫也。靖康、建炎之际,天下安危之机也。天赐忠武,杨国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然功败垂成,惜哉!
赛金花:自古风尘出侠女

赛金花(1870年或1864年-1936年)是一个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女子。曾作为公使夫人出使欧洲四国,也作为妓女而知名上海,还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起到了劝说联军统帅,保护北京市民的作用。

有学者对这段历史提出质疑,但是与赛金花同时期的文人们曾经写文章赞扬过她。

不管后人如何评论,赛金花的身影还是无法从那一段历史里被抹杀。


http://www.hudong.com/wiki/%E8%B5%9B%E9%87%91%E8%8A%B1
“奴笑君身是菊花”这句好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