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博客书架

金刚经 的现代意义 - 济群法师 - 成佛是智慧的成就 (4)

2已有 6619 次阅读  2015-10-14 09:11   标签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金刚经》的现代意义

 

济群法师著

 

续 ...  

 

【成佛是智慧的成就】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是梵语的音译,之所以不译成华言,是因为中国词语中难以找到相应的概念。倘若一定要把它译出,那就勉强称曰‘智慧’。

 

梵语波罗蜜,译成中文包括两个意思。一是过程义,是指我们在完成一件事情的过程,称曰波罗蜜,从这个意义上,古人译曰‘度’,六波罗蜜又曰六度。一是究竟圆满义,是指一件事情彻底成就了,称曰波罗蜜,从这个角度,古人译曰‘到彼岸’。

 

六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中的前五种,并非佛教所特有,比如布施,佛教固然倡导布施,其他宗教乃至社会也提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无不如此。那么,世间的布施与佛教的布施有何区别呢?世间的布施总是住相的,而佛法则要我们‘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又世间布施有相则有限,佛法布施要不住相,无相则无限也。

 

那么,造成两种布施差别原因在哪里呢?简单地说是般若。凡人般若未能开发,以妄心住相布施,将来只能招感人天果报;菩萨以般若引导布施,三轮体空,不住境相,布施就成为成佛的资粮。所以世间的布施等行不能称曰波罗蜜,惟有在般若引导下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才是成佛资粮,始可称波罗蜜。

 

般若,经中说有三种:一、文字般若,即三藏十二部典籍,或者可以说,能够开发般若的一切文字,我们不妨都称它为文字般若;二、观照般若,是依文字般若所显示的义理,以此思想观念去观察人生的一切现象,如实地透视一切,由正确的认识能通达实相,能生般若而称般若。三、实相般若,即般若的体相。三种般若实质上只是一实相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都从能出生般若意义上,方便称为般若,实非真正般若也。

 

般若又分实智与权智。实智,是亲证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是般若之体。它无智无得、智境一如,没有差别,菩萨在修行过程中,经过了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始证得。权智又称方便智或后得智,是了解现象差别,引导六度万行的智慧,是般若之用。权智是在证得实智后生起的,故曰后得智。在修学佛道上,实权二智缺一不可。

 

般若波罗蜜就是说明般若在成佛中的重要性。众生在生死的此岸,要到达成佛的彼岸,惟有依赖般若。《心经》曰:‘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世诸佛都是依般若而成就无上菩提。《维摩诘经》曰:‘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10)一切诸佛都是以般若与方便二智为父母,由有般若,始能产生一切诸佛。又梵语佛陀,中文译为:智者、觉者。因此,成佛是乃智慧的成就。

 

 

 

 

续 ...  

来源:http://bookgb.bfnn.org/books/0265.htm

 

 

 

【注释】

 

1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九章《释道安时代般若学》。

2见僧肇《肇论》之《不真空论》。

3见《指月录》卷四“道信传”。

4见《六祖坛经·自序品》。

5见《六祖坛经·般若品》。

6见《六祖坛经·般若品》。

7见《六祖坛经·定慧品》。

8见《六祖坛经·顿渐品》。

9见《六祖坛经·妙行品》。

10见《维摩诘经·佛道品》卷七。

11见《指月录》卷五“马道祖一传”。

12见《指月录》卷十一“南泉普愿传”。

13见《摄大乘论·彼入顺果分》卷二。

14见《指月录》卷九“丹霞天然传”。

15见《肇论》之《不真空论》。

16见《维摩诘经·菩萨品》卷四。

17见《大智度论》卷一。

18见吉藏《大乘玄论·二谛义》卷一。

19见《大幽婆沙论》卷十五。

20见《摄大乘论·所知相分。

21见《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卷八。

22见《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卷三十六。

23见《瑜伽师地率·真实义品》卷三十六。

24见《解深密经·成所作事品》卷五。

25见《大毗婆沙论》卷九。

26见《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一。

27见《大毗婆沙论》卷七十六。

28见唐译《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七。

29见唐译《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四二二。

30见唐译《摩般若波罗密经》卷四二二。

31见《大智度论》卷三十一。

32见旧译《迥诤论》(大正三二、一八上)。

33见《中论》卷一、卷二、卷四。

34见《中论》卷四。

35见《大智度论》卷九十一。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涂鸦板